長照雜誌兩本79折賣故事的人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AI五十強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灣路上臺北文學季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放入購物車

休克︰我的重生之旅,以及病醫關係的省思(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蕾娜.歐迪許|譯者:廖月娟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8-20

ISBN/ISSN:9789864797868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20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希望每一位醫學院的學生,除了領到白袍、聽診器……
還能領到歐迪許醫師寫的這本書。
——《紐約時報書評》

作者用獨特的視角,揭露醫療的勝利與失誤。
此書真誠、有力,是我讀過最勇敢的一本書。
作者描寫自己如何從醫師變成病人,甚至瀕臨死亡……
精采至極,讓人想一口氣讀完。
—— 李奧納德.貝瑞(Leonard L. Berry),
醫療照護改善研究機構(Institute for Healthcare Improvement)資深研究員

蕾娜.歐迪許醫師懷孕七個月,因劇烈腹痛被家人送去急診,
沒想到就此踏上一條瀕死之路──身上的血幾乎流光、
肚子裡的寶寶沒能存活、
先後歷經三種休克:失血性休克、敗血性休克、過敏性休克。
她在鬼門關前轉了幾圈,奮力求生,終於走向康復之路。
她從醫師變成病人之後,才發現醫護人員往往用冷漠的眼神、疏離的態度,
來看待病人所承受的痛苦與折磨。
她察覺這種孤傲、自我保護的心態,已是醫學訓練的一部分。

歐迪許醫師歷經九死一生之後,用獨到的視角、詩意的文筆,
與讀者分享她的真實經歷。除了暴露醫療體系的失誤與弱點,
也提出一個新方向:醫師應如何發揮同理心,與病人溝通,
如何與病人建立真誠、互相信賴的關係。

歐迪許的醫師的故事不只扣人心弦,也呼籲我們一起行動,
發動醫療革命,建立富有同理心的醫療文化。
—— 萊特.拉瑟特三世(Wright Lassiter III),亨利福特醫療體系總裁兼執行長

本書是令人驚嘆之作……文字優美,以智慧之眼洞視疾病,
告訴我們如何與病人溝通,並建立情感連結。
歐迪許醫師的勇氣、韌力與熱情,令人動容。
—— 傑佛瑞.米爾斯坦(Jeffrey Millstein),賓州大學醫療體系(Penn Medicine)醫師

非常重要的一本書。
這本書完全改變了我,讓我變成不同的醫師。
—— 韋斯頓(Gabriel Weston)醫師,《血紅:一個外科醫師的故事》(Direct Red: A Surgeon's Story)作者

歐迪許醫師的故事,讀來就像醫療版的《奧迪賽》。
她洞視醫療的本質,並給我們很大的啟發。
—— 湯姆.李(Tom Lee),普瑞斯甘尼醫療服務顧問公司(Press Ganey Associates, Inc.)醫務長

這是一本讓人心痛、同時又對生命充滿信心的書。
—— 琳恩.費林(Lynn E. Fiellin)醫師,耶魯大學醫學院兒童研究中心副教授

作者簡介:

蕾娜.歐迪許Rana Awdish

美國亨利福特醫療體系(Henry Ford Health System)加護病房主治醫師,內科、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專科醫師、肺動脈高壓治療中心主任,也是該體系的照護經驗計畫醫務主任。獲選2016年度最佳加護照顧指導老師,曾入圍2017年史瓦茲中心(Schwartz Center)年度仁心獎。她的文章見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學術醫學》(Academic Medicine)期刊等。目前與丈夫和兒子住在密西根北村(Northville)。家裡還有一隻很老的虎斑貓。

譯者簡介:

廖月娟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碩士。曾獲誠品好讀報告2006年度最佳翻譯人、2007年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2008年吳大猷科普翻譯銀籤獎。翻譯生涯逾二十年,作品近百冊,期許自己畢生以「科學的熱情和詩之精確」來翻譯。近期醫學譯作包括《凝視死亡》、《臨終習題》、《外科大歷史》、《端粒效應》、《無麩質飲食》等書。

章節試閱
病醫應共享醫療決策

長久以來,醫師皆預設怎麼做對病人是好的,但這點已經有了改變。到了我上醫學院的時候,醫療範式已從父權式的「醫師最了解該怎麼做」轉移到共享決策。但這個新架構仍偏向醫師的建議。身為年輕醫師,我們學到的是,我們擁有的知識使我們得以為病人描繪可能的路徑,但病人最後仍需自己做決定。言外之意是,仍有一個「最佳選擇」,如果病人不這麼選擇,或許是因為你沒盡力說服病人。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最知道,必然會有所主張。

我們傾聽的訓練還不夠。

我們所受的訓練是問問題,藉由問題引導病人到某個目的地。但我們不知...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前言】

在我貼近死亡之後

我們走進她的病房。病房黑黑的。她在睡覺,經歷恐怖的一夜,她的身體還在設法恢復,因此我們不敢開燈吵醒她。即使她醒了,因為肺部疾病嚴重,她說話氣若游絲,斷斷續續,一次也只能說一、兩個字。

一早,我已來看過她,感覺得到她因呼吸愈來愈困難,心中充滿恐懼。最近,她就連坐著,都很吃力。她清醒的時候,幾乎都在禱告。我靜靜坐在她身邊陪她。我知道她的日子不多了,想跟她討論這個現實。每天,比起成功移植,「萬一」的情況似乎比較可能發生。我想,是該跟她好好談談了。她與我四目相接,露出微笑。這個...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合作出版總序 樹立典範 黃達夫
前 言 在我貼近死亡之後
第 一 章 惡寒
第 二 章 虛空
第 三 章 烏雲
第 四 章 無語
第 五 章 阻礙
第 六 章 巧
第 七 章 拆彈
第 八 章 暗影
第 九 章 蛻變
第 十 章 新生
第十一章 復發
第十二章 迴響
附錄 病醫溝通技巧——病醫關係可以做得更好
誌謝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