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雜誌兩本79折賣故事的人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AI五十強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灣路上臺北文學季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放入購物車

匆忙的文學(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邱立本

出版社:INK印刻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8-07-01

ISBN/ISSN:9866631176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72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記者筆下的新聞,是一篇又一篇的故事,但這些故事不是虛構的、也不是想像的,卻可以呈現出現實中最具戲劇性的一面,這是一種浪漫的、追尋真相的狀態。記者不是小說家,但卻像小說家一樣重視場面的描述、人物性格的刻畫、情節的糾葛、高潮迭起,這就是匆忙的文學。只有在新聞的激情中,才可以發現激情的新聞,也才可以發現匆忙的文學。

《匆忙的文學》共分六輯,從新聞的編採到文字與閱讀,木子美到高行健,世界杯到雜技芭蕾,以新聞的眼光透視各種社會現象背後的文化構成與歷史因由,以及港中台三地之異同與轉變。匆忙的文學,也是匆忙的人文積累,就是在這種生命條件中,在浪漫的激情、不懈的探求與志業的堅持中,匆忙的文學展現了它獨特的視界。

作者簡介:

邱立本

生於香港,廣東開平人,《亞洲週刊》總編輯,2006年被中國大陸網民選為中國一百位公共知識分子之一。1967年負笈台灣,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系,曾在台北《中國時報》任國際新聞編譯,後赴美國深造,獲紐約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經濟碩士,曾任柏克萊加州大學亞美歷史研究員。歷任紐約《星島日報》、《北美日報》,舊金山《遠東時報》,洛杉磯《美洲中國時報》,紐約《美洲中國時報》,紐約《中報》等報的記者、編輯及主筆。1990年返回香港,任《亞洲週刊》主筆,1992年出任《亞洲週刊》總編輯。1995年至1996年,兼任《明報月刊》總編輯,曾任香港大學兼職教授。現於美國《世界日報》香港副刊撰寫「感情前線」專欄,並每週在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發表「撫摸心跳」專欄文章,也在上海地鐵免費報《時代報》撰寫「城事‧讀城記」專欄。

章節試閱
〈記者的靈感〉記者不是作家。但記者卻具備成功作家的條件……

記者的靈感 記者不是作家。但記者卻具備成功作家的條件,因為在每天的採訪與寫作中,培養了觀察入微的本領,接觸面廣,可以匯聚很多寫作的題材,尤其長期跑同一條路線的記者,累積的智慧資產不少,讓其逐漸荒蕪流失,實在可惜,倒不如化零為,將零碎的新聞化為完整的專題寫作,在文化界放一異彩。

《紐約時報》當年一位駐越南的戰地記者大衛‧赫伯斯坦(David Halberstam),就是「記者成為作家」的典範。他在越南戰場槍林彈雨的採訪中,憬悟越戰決策的荒謬,於是決心要把真...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匆忙的文學(代序)



沒有其他行業比記者更具有煥發生命的興奮感。這是沒有地圖的旅行,在生命的湍流中穿梭前進。

前進的動力就是激情。這是一種浪漫的、追尋真相的狀態。記者筆下的新聞,是一篇又一篇的故事Story,但這些Story不是虛構的、也不是想像的,但卻可以呈現出現實中最具戲劇性的一面。記者不是小說家,但郤像小說家一樣重視場面的描述、人物性格的刻畫、情節的糾葛、高潮迭起,而一切都在匆忙的截稿時間之前完成。一切都是匆匆的,沒有太多的修飾,但郤緊抓現實的核心,發現真相,也讓真相與讀者相遇。



這就是匆忙的文...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匆忙的文學(代序)

輯一:人生現場

記者的靈感 / 酒中自有新聞 / 淺碟子 / 基本功 / 以靜制動的新聞怪傑 / 編採之爭 / 新聞的文學化 / 文學的新聞化 / 專欄作家 / 以靜制動的新聞怪傑 / 筆名玄機 / 校對驚魂 / 香港頭條新聞的變幻 / 勾魂標題 / 獨家 / 香港報章色情版的禍源 / 電視新聞主播 / 戲劇張力 / 權力污染 / 歷史與新聞交纏 / 全球華人媒體的誘惑

【附錄1】新聞的良緣
【附錄2】民間獨立中文媒體的影響力 ──《多維月刊》專訪




輯二:跨界閱讀...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