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全壘打語言書展66折起高效人生中年之路抵抗行動房慧真長照讀冊選讀多巴胺國度AI五十強大塊商業展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
放入購物車

當我們滑在一起:與手機世代孩子共處(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南琦

出版社:活泉書坊

出版日期:2018-12-12

ISBN/ISSN:9789862718483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40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第一本專業臨床心理師撰寫的手機世代教養專書
獻給第一代要負起網路教養難題的滑世代父母
你曾想過有這麼一天,
我們晚上最後看見的東西和早上睜開眼第一個要看的東西,竟是手機嗎?
手機世代的孩子已無法待在游泳池的安全區開心划水,
而是必須游向一片網路與資訊所匯聚的廣闊大海。
他們最迫切需要的就是駕馭網路海洋的能力,讓他們得以盡情且自由地生活於未來世界。
資深臨床心理師▲精華經驗總整理 家庭親身經歷X臨床社會經驗
網路、手機、電腦、偶像,手機世代父母絕對需要的教養秘訣
教你如何與滑世代的孩子共處,帶領孩子上網不上癮,滑出親子關係一片天
|滑起來推薦| 陳品皓/好日子心理治療所執行長
凱若/親子類暢銷書作家
廖翊君/作家、內容經紀人

本書內容
你曾想過有這麼一天,我們晚上最後看見的東西和早上睜開眼第一個要看的東西,竟是智慧手機嗎?
根據資策會數位服務創新研究所(服創所)智媒資料組的「2017年4G行動生活使用行為調查」報告指出,有51.5%的民眾每天使用手機2~5小時,屬於手機中度使用者;而有28.1%的民眾每天滑手機超過5小時,屬於重度使用者。顯示手機和網路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十一世紀已經是個「永不下線」的手機世代。
而如今,1995年後出生的孩子被稱為「i世代」,他們正是從小伴隨著手機與網路長大的孩子,正是典型「永不下線」的手機世代。
他們沒見過黑白的電視,甚至沒看過智障手機。手機「本來」就是彩色的,「本來」就可以看影片,用手機來理解世界的一切是理所當然。日本有七成以上的小學生不會操作公共電話,顯示現代孩子依賴手機之深,只要手邊沒有手機,遇到危險時連求救都可能有困難。
對手機世代的孩子來說,手機、網路是他們的工具、玩具,甚至是與朋友聯繫情感的管道;但對父母來說,手機、網路可能只是工作上的用品。這群在網路和銀幕下長大的孩子,遇到的問題肯定與父母有極大的差異,身為父母的我們有辦法協助他們處理問題嗎?我們準備好了嗎?或者來不及準備好的我們,已經和他們展開大大小小的衝突呢?
現在,就讓臨床心理師教我們如何跟上「滑世代」的腳步,帶領我們與永不下線的孩子們一同面對這個可怕也可愛的網路世界。

本書特色
|臨床心理師的精華經驗總整理|
家有兩個青春期女兒的資深臨床心理師,匯集數十幾年來的家庭親身經歷、臨床社會經驗,獻給第一代要負起網路教養難題的滑世代父母。
|資深心理師的建議/心得/觀察|
以資深臨床心理師的角度,從數十幾年來不斷累積的實務經驗中,給予最恰到好處的建議、心得、觀察。
|深入淺出、淺白易懂的文字|
不講深奧的心理學理論,不刻意扮演教養專家,以深入淺出、淺白易懂的文字娓娓道出與兩個青春期女兒相處的點滴日常。
|三大單元X50篇文章,手機世代父母不可不知的教養訣竅|
手機世代的臨床現象X臨床心理師的手機世代X手機世代的社會現象,從臨床診間內的各樣經歷,到心理師親身面對的家庭經驗,還有身處手機世代每個人的社會問題,五十篇文章詳細剖析滑世代的每個面向。
|滑起來專業推薦|
▪這是一部議題豐富、觀點專業,同時又深入淺出的好作品,讓每一位面對孩子成長中出現各種狀況而感到不知所措並猶疑的家長,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與孩子之間安適的相處之道。(陳品皓/好日子心理治療所執行長)
▪在將所有教養問題歸責在手機與賀爾蒙之前,讀一讀南琦的這本好書,讓我們用一個「生命同路人」的角度來與我們的孩子相處,或許,我們不只協助孩子面對了他們的問題,更解開了我們自己的結啊!(凱若/親子類暢銷書作家)
▪然後有一天,南琦去刺青。「我刺在後頸~」南琦撩了一下頭髮,那是很有氣質的圖案。她刺青,除了自己原本就想嘗試外,相信還有個原因是,她想與孩子們在一起。青春期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心思,那是父母們無法走進的世界,南琦,用她的方式守護孩子的同時,也讓孩子知道她是可以聊次文化,聊心情的媽媽。(廖翊君/作家、內容經紀人)

作者簡介:

臨床心理師 南琦

▪文字工作者,本名劉南琦。

▪國家高考合格臨床心理師,現任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醫院業務包括個別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親子議題、人際互動議題講座。

▪相關著作超過二十本,近期著作有:

♥《遇見愛,學習愛》(啟思出版)

♥《好想找人說說話:與臨床心理師的話療之旅》

♥《網路社群讀心術:按讚、討拍拍、秀美照的背後,網友想怎樣?》

♥《爸媽何必太正經!幽默溝通,讓孩子正向、積極、有力量》

推薦序
手機世代,不變的親子議題│陳品皓(好日子心理治療所執行長)

我從事校園輔導工作多年,接觸的孩子與家長不下千位,幾年的服務經驗讓我發現:每一個孩子問題的背後,都有家庭狀態的影子,而每一位家長的背後,都是個人生命議題的延伸,於是家庭成為親子之間糾結纏繞的關係修練場。

這些大人與孩子間的各種問題,在孩子步入青春期後開始日益加劇,其中最為家長感到困擾的是親子間的溝通變得好困難,再加上相處時間變少,衝突變得更多,於是不少家長不只要面對孩子的各式生活問題,還要處理自己的情緒,相當辛苦而無奈。

這也是許多家長...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作者序 》用健康的態度養出健康的孩子

我有許多和家庭互動的機會,每個個案的背後都有好幾位家人的關係拉扯,我不能只看個案而捨家人,雖然做的是個別心理治療,但晤談內容一定會有家人,與家人的關係、與家人帶來的影響。即使他獨居,即使他質疑「這跟我的問題有什麼關係」時,我仍舊苦口婆心,試著說明家庭經驗對我們的重要影響,即使你離家,若干年後這影響仍舊如影隨形。

過度的排斥與拒談是有意義的,例如「我不想談我媽,她沒甚麼好談的」、「我離家多年已經沒有家了」等等,不放棄的我還是會在每次晤談時放在心上,視情況鼓勵對方...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作者序丨用健康的態度養出健康的孩子
推薦序丨手機世代,不變的親子議題〉陳品皓(好日子心理治療所執行長)
推薦序丨不全是「手機」與「賀爾蒙」惹的禍〉凱若(親子類暢銷書作家)
推薦序丨方法對了,讓我們與孩子滑在一起〉廖翊君(作家、內容經紀人)
Phone1手機世代的臨床現象
1. 自己滑手機,卻要孩子別碰3C,這樣對嗎?
2. 選擇題,給孩子範圍內的自由
3. 別讓你的建議變成霸凌
4. 聽孩子的,你願意嗎?
5. 粗話髒話該怎麼管?
6. 孩子為什麼要說謊?
7. 老爸的脆弱與堅強
8. 父母擺爛最難
9. 小心妳的愛,太破壞
10. 這是...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推薦序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