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2本79折房慧真長照動不動發脾氣AI五十強多巴胺國度大塊商業展賣故事的人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臺灣路上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放入購物車

失語(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劉綺華

出版社:博識出版

出版日期:2022-07-10

ISBN/ISSN:9786269614318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72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改變了語言,是否就改變了面對世界的方式?
剝奪了語言,是否就剝奪了容身之處?
香港作家劉綺華第一部長篇小說

校長要求約聘中文教師伶與慧必須考過普通話的基準試,才有機會獲得續聘的資格。習慣以粵語教書的伶感受到威脅,處心積慮趕走慧。沒想到,慧以令人震驚的方式結束生命……

慧死了以後,沒人敢靠近她擺滿鏡子的座位,辦公室裡籠罩低迷的氣氛。伶接到媒體的電話,探問慧的死因,沒想到竟寫出對學校不利的報導。只是想要保有工作的伶,卻宛若慧的鏡像,投射出對生活的迷惘與憂慮。

不過是被要求換個語言教書,怎知道,這世界跟著變了樣?

各界好評
臺灣大學臺文所博士 路那
作家 韓麗珠
作家 陳浩基
作家 臥斧

劉綺華的《失語》,描繪了戰戰兢兢地生活,只關心自己前途的平凡人,如何在大環境下成為逼迫者與被逼迫者,攻守又是如何易位。她們不關心社會,只關心自己的前途,彷彿如此就能保得一生順遂平安。然而這道理應讓她們倖免於難的護身符,真的有這麼靈驗嗎?抑或,它只是還沒找到反噬的時機而已呢?
──臺灣大學臺文所博士 路那

如果說文學是一種以虛構文本來記錄社會真實狀態的工具,《失語》絕對記錄了二〇一〇年代末期的現實香港。
──香港作家 陳浩基

作者簡介:

劉綺華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取得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文學碩士,及香港教育大學中學教育文憑。

曾任書籍編輯,現為寫作班導師。著有長篇小說《失語》,已售出英語版權。短篇作品〈艇〉收錄於《我香港,我街道》。曾於2016年獲得全香港最大型文學創作比賽「中文文學創作獎」小說組冠軍。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推薦序

陳浩基

跟《失語》作者劉綺華相識,是在二〇二〇年秋季。當時拙作《網內人》英文版剛上市,香港國際文學節邀請我參與他們的講座活動,主辦單位提議我和本地新銳作家劉綺華對談,因為她的作品《失語》以女教師自殺為主軸,而拙作則以女學生自殺為引子,兩者都有提及校園裡的階級關係與剝削,正好可以讓我們兩個作者在講座中發揮。為了準備,我自然得拜讀《失語》,結果一讀難忘,儘管撰寫本文時已事隔一年半,書中情景仍歷歷在目,印象深刻。

香港的出版圈似乎習慣將小說分類成「純文學」和「流行小說」,兩者的目標客群...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

暑假過去,慧的座位仍然沒人移動過,連校工也不過問。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座位,案頭放滿書簿,一個盛滿紅筆的筆筒,間隔板貼著零落的普通話拼音便條,恍如渾身脫毛的可憐小鳥。比較引人注目的,是座位非常整齊,桌上的書簿由高至矮排列,每個角度都是九十度。筆筒的筆,也按顏色分類,前面是紅色,後面是黑色和藍色,遠看像一面國旗。雖然已兩個月沒人坐了,但桌面一顆塵也沒有。另一奇怪之處,是慧的桌頭和書櫃上放滿了鏡子,監視用的圓形小凸鏡、鑲滿馬賽克的梳妝鏡、鋪上鏡面的小飾盒……,連接起來像一面鏡海;連...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