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2本79折房慧真長照動不動發脾氣AI五十強多巴胺國度大塊商業展賣故事的人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臺灣路上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暫不供貨

啊!日本:平成年間的巨變與羈絆(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張瑞昌

出版社:INK印刻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12-16

ISBN/ISSN:9789865933517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56

書況:良好

備註:作家簽名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我們站在歷史上很重要的轉折點。
總有一天,人們會回顧當時我們是如何行動的。

從台灣看日本,最貼近也最生動的東洋政治學
黯然下台的前首相菅直人為何重回街頭,變身反核傳教士?
一場一場的反核訴求遊行,「週末革命家」的世代已然開啟!
失去任意門的日本企業,又是如何向中國「借東風」?
等了三十年的「台灣」身分改正,透露出什麼訊息?
村上春樹十七年前寫的「黑色魔幻」,竟是現世的預言?
偶像團體AKB48竟成為提振日本經濟的救星!?

張瑞昌總結近三年來日本「第三次開國-東日本大地震」前後的困境,剖析其中的政局、民情與社會脈動,二〇一〇年開啟平成維新,二〇一一年發生東日本大地震,二〇一二年爆發釣魚台爭議及中國各地反日示威,三年來的東瀛政局紛擾不斷、經濟持續低迷,對日本這個國家及國民而言,無論是外在形勢或內部處境,刻正都面臨狂風暴雨般的強烈襲擊。尤其是三一一福島核災的慘痛教訓,很可能促使日本走向非核家園,進而成為決定大和民族今後二十年命運的分水嶺。
扛著改革使命登場的前首相菅直人在批評聲中落寞下台;繼任的野田佳彥自比泥鰍,亦身陷反核、TPP與東海主權爭議,他是否能滑過三黨環伺的政局泥沼?作者從築地市場的叫賣聲探看日本經濟消長,從災區的鯉魚旗體會人心的緊密羈絆,從日本退休記者的憂心思考台灣的未來——日本人愛看三國,是因為必須學習在大國之間求生存,然而,誰是台灣的諸葛亮,而我們的「隆中對」又在哪?


面對困局,他們怎麼面對:

日本能否超越眼前的艱困,在於人與人之間的「絆」。與其哀悼、悲傷,不如團結一致,朝重建努力,向災區、全世界傳送這股『絆』的力量。——渡邊謙(藝人)

即使意識到整個社會和組織都在緩慢倒退,很多人甚至因此裹足不前,但勇往直前,為新時代打下基礎,卻正是東大畢業生的使命!——濱田純一(東京大學校長)

不要說「一個人不能做什麼」。一旦自己認定不可能,我們就不能做任何事情了。如果不想在臨終時感到後悔,就請大家開始做自己能力所及的事。——山口洋(搖滾樂團「HEATWAVE」團長)

如果我的勇氣是魚,反射著陽光的河面都會由於其巨大與朝氣而更加耀眼吧!——伊坂幸太郎(作家)

人們只有身處逆境才會帶來改變,但無奈的是,多數人經常安於現狀,以為自己始終處於順境之中。——松田康博(東京大學教授)



作者簡介:

張瑞昌

一九六五年生,台中人。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畢業。

習慣文字思考,媒體工作經驗已逾二十年,現職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

喜歡棒球、NBA,愛看日劇、電影、推理小說,還有單車、漫步、旅行。

二〇〇四年秋天,應邀擔任朝日新聞客座研究員,從此展開一場不悔的知日探索……。

著有《現代龍馬何處尋——寫在日本第三次開國前夕》。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名人推薦

看張瑞昌筆下的日本就像看萬花筒裡的日本,你永遠會驚訝於每次轉動時跳出來的那些瑰麗畫面:怎麼才遇見西鄉隆盛,美空雲雀就突然映入你眼簾?上一秒才重溫黑船事件,這一刻卻捲進釣魚台波濤?台灣有不少日本通,張瑞昌卻是少見的萬花筒日本通,百科全書的日本通。——王健壯(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閱讀瑞昌的文字,除了驚豔於他精闢的見解外,所描述的事件過程彷彿電影般歷歷在目的畫面,也是一種享受。以瑞昌豐富的人生經歷,將讀者拉入活脫脫的歷史時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找尋最真切的脈動。——楊永明(國安會副秘...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築地市場的早春序曲

一月五日清晨,東京築地市場迎來今年第一個交易日,在新年首場拍賣中,一條產自北海道戶井、重達三百四十二公斤的黑鮪魚,以三千二百四十九萬日圓(約一千一百多萬台幣)的天價成交,平均每公斤九萬五千日圓(相當於台幣三萬二千元),創下從一九九九年開始有統計紀錄以來的歷史新高。

在此之前,黑鮪魚拍出最高價的紀錄保持者是二○○一年青森縣大間,當時拍出的價格是二千零二十萬日圓。事實上,青森縣的黑鮪魚一直是築地市場新春拍賣場上的霸主,連續多年拿下當年最高價,但今年卻首度將盤據黑鮪魚拍賣之冠的「指定...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自序)

東瀛歧路

十一月的北京,已是寒意滿城。立冬前一周飄降初雪,竟是一場暴風雪,三天之後,迎來今年的第一場冬雨,氣溫直探零下。走在王府井大街上,濕冷不斷竄身入骨,遠比融雪的季節還要叫人凍澈心扉。

記憶中,有過這樣深刻的冷冽感覺已是好幾年前了。那是在東京,同樣是入冬以來的初次降雪,讓來自南國的旅人驚喜不已,但等到綿綿冬雨跟著而來,欣喜不再,那淒風苦雨浸溼了衣鞋,又冷得刺骨、寒透心底,令走在銀座街頭的步履愈發沉重。

我來到北京,與日本外交官H君相約在建國門外大街的國貿大酒店,距離二〇〇六年在東京...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輯一 變
平成維新陷內戰考驗
片山善博 在矛盾中前進
釣魚台 小浪轉大浪
手帕王子終於登板了
洩密者的義理與背叛
問責聲中的菅內閣
永不放棄的牽絆
雪地中的日俄歷史傷痕
輯二 絆
等了三十年的改正
築地市場的早春序曲
闇將軍的搏命之戰
向中國借東風
四月 決戰東京都
艱辛的第三次開國之路
震災中的父子情
災區裡的鯉魚旗
菅直人打土撥鼠
如果「鬼之刑事」在世
日本歐吉桑的憂心
菅直人的酸梅滋味
來自柏林的琴聲
在暗夜中抱義而行
一支女足救日本
革命情迷早已不再
菅直人的下台身影
泥...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