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雲端封建時代黃色臉孔引路人臺灣路上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兒童選讀買房人生課AI五十強FIRE致富覺察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親師衝突佛教戀家的人
放入購物車

大尋寶家(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羅伯特 M.艾德塞爾 布瑞.維特|譯者:方秀芬

出版社:天培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ISSN:9789866385452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464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盟軍英雄、納粹強盜和史上最大規模的尋寶之旅 喬治克隆尼、麥特戴蒙、比爾墨瑞、約翰古德曼、尚杜賈丹、鮑勃巴拉班、休拜尼維利、迪米崔里奧尼達斯 and 凱特布蘭琪   親眼見證史上最空前超凡的文物保衛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希特勒和納粹占領歐洲期間,進行了「史上最大規模的盜竊」,奪取超過五百萬件文物,並運送到第三帝國存放。其中包括價值連城的李奧納多.達文西、楊.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和林布蘭特(Rembrandt)的繪畫以及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和多納泰羅(Donatello)的雕塑。這成千上萬的世界偉大藝術傑作藏匿在最令人難以置信的地點。 前線有一群人,他們不是政治家,沒有機關槍與坦克;但是,他們不僅具有遠見,了解什麼是偉大文化和藝術文明成就的最大威脅,甚至還親身投入戰場,奉獻一己之力,與時間賽跑,領導西方盟軍,展開「史上最大規模的尋寶之旅」,留下許多只有在戰爭時代才會發生的不可思議且離奇的故事。 他們是「古蹟捍衛者」,《大尋寶家》就是他們出生入死的驚險故事。

本書特色:
★ 這是一個從未被提及的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為這一群人的努力,在動盪不安的時代,為了人類文明的保存,充份發揮智慧,冒生命危險,我們現在才能看到歐洲博物館、美術館中不管是否耳熟能詳的藝術品,以及參訪世界各地的教堂、古蹟!
★ 本書描寫世界上最偉大的探險之旅,交織出一幅精彩生動的藝術品、古蹟捍衛戰,被評論家喻為《影子潛水者》(Shadow Divers)、《諾曼地大空降》(Band of Brother)與《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的完美結合,也是一部闡述二戰不為人知的震撼人心的作品。在美首刷印量達十萬本,出版不久後,又緊急加印再刷,搶佔英、美各大書店/媒體的暢銷非文學排行榜!電影封面版發行百萬冊。

作者簡介:

羅伯特.艾德塞爾(Robert M. Edsel) 紐約時報非小說類暢銷書作者,作品包括《搶救達文西》(Rescuing Da Vinci),最新著作《拯救義大利:搶救納粹手中國家寶藏的競賽》(Saving Italy: The Race to Rescue a Nation's Treasures from the Nazis),敘述二戰時期盟軍入侵義大利時,古蹟捍衛者的英勇故事。艾德塞爾除了是獲獎記錄片《掠奪歐洲》(The Rape of Europa)的共同製片,也是「藝術保護古蹟捍衛者基金會」(Monuments Men Foundation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Art)的創始人及主席,這是一個獲得美國人文領域最高榮譽-國家人文獎章(National Humanities Medal)的非營利組織。艾德塞爾個人則榮獲德克薩斯州藝術獎章(Texas Medal of Arts)、義務服務金鷹獎章(The President's call to Service Award)及達拉斯大屠殺紀念博物館(Dallas Holocaust Museum)所頒贈的人類希望(Hope for Humanity)獎章。目前他擔任新奧爾良的美國二戰博物館(The National WWII Museum)董事。 布瑞.維特(Bret Witter) 暢銷書作者,共有六本合著書籍都在《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上,而他的作品也被翻譯超過三十種語言出版,全世界銷售紀錄已達兩百萬冊。目前住在喬治亞州。個人網站:www.bretwitter.com

譯者簡介:

方秀芬 海德堡大學社會學碩士。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各界好評: 「我的老朋友史蒂芬.安布羅斯是傳統敘事代表,而埃德塞爾的書就像部印第安納瓊斯風格的驚悚小說,但這本書呈現了所有事實和偉大歷史。我一口氣地讀完整本書--愛不釋手!」 --高登.「尼克」.穆勒(Gordon “Nick” Mueller)博士,第二次世界大戰博物館(National World War II Museum)執行長/主席與共同創始人 「古蹟捍衛者拯救阿道夫.希特勒和納粹在戰爭期間掠奪的許多世界上最精美文化瑰寶的貢獻,超乎人類想像。這是每個美國人都應該知曉的偉大歷史故事之一。」 --布魯斯.柯爾博士(Bruce Cole)...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移動中的藝術品

帝國元帥赫爾曼.戈林的卡琳宮莊園 一九四五年三月十三日

一九四五年二月八日,蘇聯紅軍從納粹手中奪走波蘭的控制權,越過奧德河(Oder River)進入德國境內。就在幾天前,一列列的公車和卡車開始從柏林東北部修夫海德森林(Schorfheide Forest)中的卡琳宮撤離,這裡是赫爾曼.戈林的狩獵小屋/藝術畫廊/帝國宮殿。撤離的物品在附近的一個火車站裝上火車進行運輸,塞滿了兩列戈林的私人列車後,又掛上十一節額外的貨車車廂。這批貨物主要是藝術品。

一個月後,一九四五年三月十三日,戈林藝術收藏品的負責人瓦爾特....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大多數人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歷史上最具毁滅性的戰爭。我們聽過那些驚人的死亡數字;也看過戰後歐洲城市的殘破景象。然而,當我們漫步雄偉如羅浮宮的博物館中、造訪夏特爾(Chartres)這般巍峨孤獨的大教堂,或凝視著崇高如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的《最後的晚餐》(Last Supper)時,有多少人心中會想到:「這麼多古蹟和偉大藝術品是如何躲過這些戰爭呢?是誰拯救它們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戰役,諸如珍珠港(Pearl Harbor)、D-Day、坦克大決戰(Battle of the Bulge)等,藉著許多書籍和電影的發行──《諾曼...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作者的話 xiii
主要人物 xvii
地圖 xx

第一部 使命

1 逃離德國 3
2 希特勒的夢想 10
3 全面備戰 16
4 沉悶的空虛世界 25
5 萊普提斯馬格納 32
6 第一次戰役 37
7 卡西諾山 44
8 古蹟、美術和文獻 50
9 任務 63

第二部 北歐
10 贏得尊敬 70
11 實地工作中的會議 83
12 米開朗基羅的聖母慟子像 97
13 大教堂和名畫 102
14 范.艾克的神秘羔羊之崇拜 113
15 詹姆士.羅瑞墨造訪羅浮宮 120
16 進入德國 139
17 實地考察 146
18 拜約織錦畫 155
19 聖誕願望 164
20 ...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