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2本79折房慧真長照動不動發脾氣AI五十強多巴胺國度大塊商業展賣故事的人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臺灣路上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暫不供貨

橄欖樹(16週年新版)(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蔡素芬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04-30

ISBN/ISSN:9789570843958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40

書況:近全新

備註:無畫線註記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遠方,彷彿伸手可及,熱切心繫的青春夢想就在不遠處──
他們各自尋找自己的〈橄欖樹〉,她雖沒去遠方,心情卻早已飛遠……

聯合報小說獎長篇小說獎《鹽田兒女》動人續作
校園的愛戀與民歌,繚繞迴盪不已
知名小說家蔡素芬震撼台灣文壇的經典之作!
榮獲1999年第22屆中興文藝獎

蔡素芬:
16年來的校園生活變化極大,現在的校園網路和手機遍及,學生族群的溝通方式進入E生活型態。生活的型態當然會隨時代隨科技進展改變,但是,情感與夢想的追求古今相同,小說努力想觸動情感的那根弦,讓讀者心裡,有自己的歌,輕輕迴盪。

夢想的遠方、流浪、橄欖樹,藉一曲民歌意象,
同時承載小說人物對遠方或理想的盼望與深情……

1980年代中期,幾位校園學子緬懷民歌蓬勃發展的校園精神,而感嘆校園失去了時代理想,他們在校園裡汲取民歌精神遺緒,一首〈橄欖樹〉作為他們帶著漂浮情感追求理想的象徵。而漂浮之產生與上一輩對他們的影響產生了密不可分的關係。小說因而鋪陳了親情間微妙的聯繫。

《橄欖樹》是知名小說家蔡素芬繼長篇小說得獎力作《鹽田兒女》後的第二部作品,
以《鹽田兒女》的祥浩為主軸,對比兩代女性面對感情與命運處境的態度,
延續《鹽田兒女》未竟的人生情懷,但它又超然獨立,
細訴了幾位年輕人情感與理想的偶合、執著、迷亂與癡妄,
開展出小說主角面臨不一樣的時代女性命運與青春學子築夢的另一種旅程。

作者簡介:

蔡素芬

1963年生,淡大中文系畢,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雙語言文化研究所進修。高中開始小說創作,大學起屢獲文學獎項。1993年以《鹽田兒女》獲聯合報長篇小說獎,並改拍為公共電視開台戲劇,隨後1998年出版的第二部《橄欖樹》獲中興文藝獎,2014年完成此系列的第三部《星星都在說話》,歷時二十年,主題各異、人物相繫的作品系列反映了不同世代所處的社會環境及其人生處境。

其他主要著作為長篇小說《姐妹書》、《燭光盛宴》,短篇小說集《台北車站》、《海邊》及譯作數本。由於長期擔任媒體文學編輯人,亦編選了《九十四年度小說選》、《台灣文學30年菁英選:小說30家》。《燭光盛宴》獲2009年亞洲週刊十大華文小說、金鼎獎及多種選書推薦。2014年最新推出的鹽田兒女系列第三部《星星都在說話》,不僅在讀者的期待下出版,這三部曲也成為作者撰寫長篇小說的新里程。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1999年第22屆中興文藝獎獎章
章節試閱
往淡水的平快火車,立在台北火車站的最後一條月台線,素樸的灰藍車廂透顯淒涼的風雨歲月。群立在月台上的乘客蜂擁而上,祥浩隨著人群擠上狹窄的車廂門。車廂內,和她一樣手提行李,肩掛背包的年輕學生占了大半。坐位是可以調整方向的長形座椅,學生四人對坐,玩紙牌打發車上時間。有些人打盹,有些人沉默望向窗外。

窗外的風光像一部倒述時光的電影畫片,從象徵文明進步的都市水泥叢林逐漸變換成疏落的鄉村景致,風蝕雨淋的痕跡在斑駁的屋舍外牆訴說歷史。

火車行進緩慢,站數多,每站都有乘客上下,把車廂擠了通滿,除了學生外,尚有擔...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我讀大學時,很希望能寫點校園的什麼,但人在其中,反而感到距離過於親近,寫的反而都是與當時生活無關的作品。但寫校園做為心底一個潛伏的願望,沒有忘情。

直到離開校園七八年了,這個潛伏的願望才在一個契機下得以完成。

一九九四年出版《鹽田兒女》後,採訪的記者跟我說,覺得《鹽田兒女》還有後續,我說確實有些後續的想法並沒有來得及寫出,但不影響《鹽田兒女》的完整。因此後續的部分轉化為《橄欖樹》。為何是轉化?當時認為不能複製《鹽田兒女》的模式寫第二部,每部小說都應依它要表達的內容而有形式上的不同。《橄欖樹》應獨...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