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建立於1974年的倫敦,最初是做書籍裝禎的小公司,1982年開始轉戰出版業。在1990年代,DK是最家喻戶曉的一家出版品牌。他們的出版品從童書到旅遊指南都有,以51種語言在全球各地印行。其用色對比強烈、意象鮮明的商標在各地愛書人書架上都可看見,全球出版界都有他們活躍的身影。除了三次小型的併購失敗之外,身為一家上市公司,DK連續25年年營業額高達兩億英鎊,共約有一千五百名員工,有五十個國際經銷團隊處理DK與超過四百家的出版商之間的合作事宜。多年來其出版品是圖書館、學校和家庭購書的首選,銷售數量大,也得過許多獎項。其出版品以大量生動的插畫及光潔的印刷品質聞名。他們的出版品包括旅遊書(例如得過獎的Eyewitness Travel Guide)、歷史書、烹飪書、園藝書和親子教養,各類皆有涉及。他們也出版相當出色的兒童百科全書(對象包括各個年齡層的幼兒及嬰兒),其內容涵括歷史、對人體的認識及動物行為。其業務中很重要的一項是,他們將排版精美的參考書與電子媒體結合,以光碟的形式發行,也製作成線上的教育資材,可供讀者上網使用,在1990年代獲得廣泛的迴響。近年來更與BBC合作教育節目、把出版品跟iPhone、iPod結合。
1999年DK發行了一千八百萬冊的《星際大戰》(Star War),賣出的數量卻不到一半,公司背負大筆債務,因此隔年由Pearson PLC媒體公司買下,並與Penguin Group合併。
如今DK在紐約、倫敦、慕尼黑、新德里、多倫多和澳大利亞都有分公司。
DK的出版品多數是由公司內部的出版團隊(包括編輯、美編、自由寫作者和插畫家)合力完成的。其中有部分會有知名人士或受敬重的專業人士背書,例如:大英醫學百科全書、皇家園藝社群、英國紅十字會等等。有些DK的書則是掛名作家的名字、由公司自己雇用的作者與編輯來寫。
從DK經營的寶貴經驗,汲取因應數位文創巨浪的能量 !
.從DK如何發現圖文出版的藍海,找到身處當今產業巨變的存活契機
.從DK專注追求細節的嚴謹,喚起對「工匠魂」與專業尊嚴的追求
.從DK「在地打造,運籌全球」的經驗,思索華文市場的未來整合
出版奇航內幕特蒐
DK迄至上一千禧年末尚是出版界名聲最響的招牌之一,從家用圖文工具書、童書到旅遊指南,皆以獨樹一幟的面目──生動活潑的圖像去掉背景搭襯純白的底面──遍佈全國各地甚至全世界的書店架上。
DK於其歷史之前二十五年,除了做過三次小型購併,其餘皆屬自體成長,股票公開上市之時,年營收達兩億英鎊,員工一千五百人,出版觸角遍及英語市場,另有五十多人的國際業務團隊游走於四百多家世界各地的出版社,直銷網有三萬多名獨立直銷商,出版漂亮工具書多年磨練出來的精湛技巧同時延伸至錄影帶、光碟、線上教材等新媒體。然則,一連串印量決策的人禍,鑄下大難,偌大的公司不得不屈膝投入「培生」旗下。
克里斯多福.戴維斯佔有獨一無二的位置來說DK樓起樓塌的故事。他是DK的創社元老,後來晉升為集團的總發行人。他筆下的DK興亡史寓含雙重的內涵。一是彼得.金德斯利其人的遠見和天才,見人所不能、做人所不能而帶動起一場出版革命。一是DK這一家出版社從倫敦南區的小工作室壯大到業務遍及全球的奇航,有雲霄飛車般的高潮迭起、離奇古怪,時而驚心動魄,時而滑稽突梯,在在教人驚歎。
適逢當今出版氣候瞬息萬變,本書勾起世人對DK極盛年代無盡的緬懷──斯時創意尚無階層組織的枷鎖上身,還能盡情揮灑,培育出一顆顆光華燦爛的碩果!
作者簡介:
克里斯多福‧戴維斯(Christopher Davis),出版界四十多年的老兵,一九七四年即為DK創社元老,大半生的出版生涯都在DK度過,從主編做到總編輯到發行人再到副董事長。培生(Pearson)二○○○年買下DK,他留任為發行人至二○○五年退休。現為出版顧問暨作家,定居倫敦。
譯者簡介:
台大歷史系、台大歷史所中國藝術史組畢業。曾任編輯,兼職翻譯。現為專職譯者。譯有《補綴的星球》、《人類大世紀》、《閱讀日誌》、《迷》、《禿鷹律師》、《溫柔酒吧》等數十種。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遠流出版創辦人 王榮文
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何飛鵬
三采文化總經理 張輝明
共和國創辦人 郭重興
茉莉二手書店執行總監 傅月庵
自轉星球創辦人 黃俊隆
時報出版副總編輯 葉美瑤
聯名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輯這種病,須用DK的出版歲月來醫
讀見城徹的《編輯這種病》,很難沒有幻覺,好像見城徹一直用灼熱的目光盯著你的瞳仁,無可迴避,他只問你一個問題,「敢,還是不敢?」你可能想混過去,或者想多說幾句來細說,但這不是他要的答案,他只問你一句話:「敢,還是不敢?」然後,幾乎就要不顧一切,縱身跳下去。
見城徹面對出版,很有一種浪漫主義者的情懷。這不是說他是那種充滿夢想、蒼白瘦弱的老文青,而是,十九世紀歐洲的浪漫主義者無一不以活得轟轟烈烈,年輕而早死為理想狀態。活得久,是一種罪過,一種懲罰。當殘存的浪漫主義者逐漸老去,皮肉鬆弛,神智漸鈍,想著那些早死的同伴,凝固在永恆青春的狀態,那不是福佑,而是折磨。
讀見城徹的時候,讓我想到的是十九世紀的浪漫主義。那多活的歲月,都是股利分紅,隨意揮霍也不足惜。如果說見城徹這樣的人,年紀輕輕就死於毒品過量,或是超速駕駛,或是跟著奧平剛士一起炸死在機場,我都不會驚訝。但是他都沒有走上這樣結局,而是活到現在的六十歲,寫了這本《編輯這種病》。
要是有哪個編輯感染了他的熱病,或是看了書之後病情加重,學著他那樣想要轟轟烈烈大幹一場,我看十個有九個會粉身碎骨。這也不是不好,這個世界需要烈士,但我認為,得先想清楚自己是不是烈士、想不想做烈士。
很多烈士之所以成為烈士,不是因為特別講原則,特別剛烈,而是因為跑得比較慢、招子不夠亮、腦筋不夠靈活,或是純粹是運氣不好,不見得本來就想成仁。真正的烈士得有一種魔性,而見城徹,我覺得也是個有魔性的編輯,上天留他一命,專門來折磨作家。
編輯沒有「魔性」,成不了大編輯,明朝張岱說:「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痴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就是這個道理。但是「魔性」得有「常性」來平衡,否則走不長遠。編輯是種病,病得太輕,成不了氣候,但也不能病得太重,否則病死了,也等於沒病。
在我來看,見城徹的《編輯這種病》最好要與DK的創社元老之一的克里斯多福?戴維斯所寫的回憶錄《我在DK的出版歲月》搭配來讀,才不至於走火入魔。
我在DK的出版歲月》藥性溫和,單獨服用亦可。如果說《編輯這種病》時時壟罩在死亡的陰影下,那麼,《我在DK的出版歲月》處處生氣盎然,隨處可見英國人的幽默,略帶一點嘲諷,又不至於憤世嫉俗。若要一言以敝之,可說是一群「哈比人」草創出版社的故事,至少DK前幾年是如此──DK可說把出版的手工藝發揮到極致,這種手工藝我想也是哈比人文明的特徵。
但是,《我在DK的出版歲月》不是一首田園頌歌。原出版社是一家商業書出版社,自然不會只讓作者話天寶往事,裡頭充滿了一家出版社如何兼顧理想與商業的秘訣。
見城徹說「作家內心哪裡有缺口,我就朝那裡開刀!」,看得心驚膽跳。DK則是「市場哪裡有缺口,我就朝那裡下手!」似乎就文明得多,而且充滿了「藍海」的想像。而徜徉藍海,不就是出版人年復一年辛勞苦力但在心裡期盼終有一天能抵達的彼岸嗎?(吳家恆)
名人推薦:遠流出版創辦人 王榮文
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何飛鵬
三采文化總經理 張輝明
共和國創辦人 郭重興
茉莉二手書店執行總監 傅月庵
自轉星球創辦人 黃俊隆
時報出版副總編輯 葉美瑤
聯名推薦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編輯這種病,須用DK的出版歲月來醫
讀見城徹的《編輯這種病》,很難沒有幻覺,好像見城徹一直用灼熱的目光盯著你的瞳仁,無可迴避,他只問你一個問題,「敢,還是不敢?」你可能想混過去,或者想多說幾句來細說,但這不是他要的答案,他只問你一句話:「敢,還是不敢?」然後,幾乎就要不顧一切,縱身跳下去...
章節試閱
很多人一提到DK出版的《繪畫的故事》,就會想到笑容可掬的溫蒂修女。這本書暢銷全球,是DK的招牌,但這本書的出版過程頗為傳奇,而我有幸結識這位精彩的修女,是我編輯生涯最值得回味的部分。
當時,有書店問我們:為什麼坊間始終沒有一本常民繪畫史可以和龔布里奇(E. H. Gombrich)寫的《藝術的故事》(Story of Art)一較高下?為什麼不為一般讀者編一本美術史呢?這個方向值得一探,但有個大問題:由誰來寫?
有一天,一位DK的主編跟我說,「你看溫蒂‧貝克特修女(Sister Wendy Beckett)怎樣?」
「誰?」
「溫蒂修女,她是『聖衣會』(Carmelite)的修女。」
「我沒聽過這人欸。」
「這時候是還沒有,但很快就會聽到了。這幾個禮拜她要上BBC。」
「談藝術?」
「對,而且講得很動聽喲。也很有趣。這號人物是個奇葩。我見過她。」
「真的?在哪裡?」
「我去拜訪她。她住在緊鄰修道院的一輛拖車裡面。那人真是精采得不得了!她寫的東西都有她獨到的地方,因為,她看畫用的是通靈一類的方法。作品會對她說話。她會在攝影機前面即興和畫作對話。BBC幫她取了個綽號,叫她『溫蒂不NG』(One Take Wendy)。」
「喔,那你可以安排她到公司裡來和我們談一談嗎?」
主編向我保證等她下一次再到倫敦來幫BBC錄影時,絕對可以。但他也跟我透露一件事,BBC製作人隨口說過,溫蒂修女雖然住在拖車裡,過的是以麵包加白開水裹腹的獨居隱修生活,但這時候也不是沒醒悟到這世上還有精緻的美食和上好的佳釀。過了幾十年禁慾的清修日子,我們這位修女以她從來未曾玷污的味蕾,決定破戒盡情享用這些味覺、嗅覺的感官逸樂,而且,沒有限度。我便在「尼爾街餐廳」(Neal Street Restaurant)訂了位子。
到了約好的那一天,溫蒂修女依約到了辦公室,活潑亮眼的六十幾歲婦人,笑起來露出滿口白牙,很是搶眼,天生的古靈精怪透著天真無邪,真是迷死人不償命!她那一派魅力可以說是銷魂蝕骨,有她在身旁不被她迷得團團轉才怪。
我將她介紹給公司裡的資深業務和行銷群,便問溫蒂修女可以去用餐了嗎?
「喔!好啊!」她說時雙手啪一合掌,樂不可支!「你要帶我去哪裡吃?」
我告訴她我們在這一帶最著名的一家義大利餐廳訂了位子。
「有米其林一顆星嗎?」溫蒂修女問道,眼睛裡閃著淘氣。
「我不確定欸,我想應該有吧。它應該拿得到一顆星才對。」
「我的電視製作人昨天晚上帶我到一家兩顆星的餐廳用餐。」她說時還用手指頭朝我的肋骨戳了一下。
「喔,好。我知道了,這下子我被比下去了。」我一邊說,一邊挽起她護送她下樓梯。
一待我們在餐廳裡面坐定,溫蒂修女開口解釋,「你知道嗎?我住修道院旁的拖車時,只靠麵包和白開水就可以過日子。但是等我到了倫敦,我就要好好體驗體驗不一樣的美食入口的奇妙滋味。還有,酒!」她加這一個字時口氣還特別強調。
「妳喜歡白酒還紅酒?溫蒂修女?」我問她。
「喔,紅酒的話我喝個一杯、兩杯沒問題,但白酒我就可以喝一大桶了!」修女高聲回答,「我特別喜歡『蒙哈榭』(Montrachet),就看酒單上面有沒有了。」
我掃視一下酒單。還真有一款頂級的「蒙哈榭」,一瓶要價整整八十英鎊。完啦,我心裡暗自叫苦,要反悔也來不及了。這一頓飯我要嘛沒齒難忘,要嘛恨不得從沒吃過。她最好給我當個巨星級作者!
其實,那一頓飯我還真的啥也想不起來。甜點送上來時,我們已經把好幾瓶「蒙哈榭」送下肚了。那一頓飯吃得很久,而且,吃完沒多久,我那些同事就一個個先行告退,趕赴其他重要的約會。到最後剩我一人時,要命的重拳來了。
「你知道嗎?克里斯多夫,我這人對於一款餐後酒愛得不得了哪,」溫蒂修女一把抓住我的手腕說,「叫作『極樂』(Elysium)。」
「天哪,」我驚歎一聲。
「對啦!」修女馬上接口,「但是不一樣的天喲,就在我們這人間,就在我們現在來的這一家飯店。」
我這人不喝餐後酒,頂多是淺嚐即止而已,尤其是還有正事要辦的時候。那幾瓶「蒙哈榭」絕對已經害我下午的生產力出問題。不過,我們這位溫蒂修女呢,不僅因為數十年禁慾的生活而保有世上最純潔的味蕾,連腦袋瓜也有騾子的本色。美酒下肚在她跟白開水差不多,唯一的效用就是幽默的鋒芒更加耀眼,狡黠的機智更加古怪。搞得我連壞心眼都起來了,暗歎她是不是喝了四十年聖餐的酒,練就了一身百酒不侵的功夫。喝到了第三杯的「極樂」──餐廳老闆說這樣的喝法,我們這修女是他見過的第三個──我忍不住舉起雙手亂揮表示投降。
「埋單,埋單,拿我的王國換帳單!」我跟侍者唏哩囌嚕一通。
這一句可是說得八九不離十呢。帳單一來,數字直逼非洲小國的國民生產毛額。
「親愛的克里斯多夫,你知不知道現在幾點啊?」溫蒂修女問我,「我記得我坐的火車是三點半要開。」
「喔,那妳就跟火車說拜拜吧,」我醉眼迷離瞅著錶看,「已經過四點了。」
「唉喲我的媽!真不小心!那你可不可以幫我找一家旅館過夜?最好要住起來舒舒服服的,房間要裡有小酒吧。」
「五星的?」我問她,「還是四星的就好了?妳的電視製作人都幫妳訂哪一家?俺可不想一直輸人又輸陣,只能跟在他老兄的豪華大禮服後面跑。」
「你們兩個這樣子比,我喜歡!」溫蒂修女臉上笑得不勝得意,「這樣就表示你們兩邊都一定要做到最好不可。這樣,我們就一定做得出很棒的電視影集,很棒的書,你說對吧?」
我從櫃台借了一本電話簿,找來找去終於找到一家合適的旅館,但我又再吃了一記悶拳。
「好囉,都搞定了,」我跟溫蒂修女說,「我送妳去坐計程車吧。」
「真是太感謝了,」修女答得甜滋滋的,「但我身上沒錢付計程車欸。」
「妳身上沒帶現金啊?」我問她。
「沒有啊,」溫蒂修女回答,「我從來只帶火車票和拖車鑰匙在身上的。」
那天早上我剛好領過錢,那一疊鈔票就這樣從我屁股口袋抽了出來。
「那,」我陪修女站在人行道上等計程車,還根本就站不穩,「吾當賜汝吾所有一切。」
「唉呀,克里斯多夫,不可以亂用我們的主的話。」
「我哪有。真的,沒騙妳,溫蒂修女,我們求之不得呢。我們一定會做出一本藝術史上前所未見最精美的書,妳也一定會成為蒼穹最閃亮的一顆星。我們這啊,就跟《北非諜影》(Casablanca)裡要結束時那個人說的一樣,一段美麗友誼才正開始。」(註)
「什麼白房子?」溫蒂修女問我。
這時候一輛計程車開了過來。
「一段愛情故事,」我送她上車時跟她解釋;已經開始下雨了。
「喔,你這人還真羅曼蒂克!」溫蒂修女尖聲回答,計程車飛速開走,她在車裡朝我揮手。露著白牙的笑臉隔著後車廂的窗玻璃,很像芝麻街布偶。
我的天啊!我再叫苦,身子一歪,靠在一根燈柱上面,傾盆大雨正嘩啦啦打在我爛醉如泥的腦袋瓜上。我這不是被人痛扁一頓嗎?我這不是囊空如洗嗎?我這不是濕淋淋的像落湯雞嗎?而且,你信嗎?我竟然生平頭一回拚酒拚輸了──輸給一個修女!
而編溫蒂修女寫的書,《繪畫的故事》(The Story of Painting),想也知道,怎樣也不會無聊──和她有過接觸的人都可以作證,但也一個個輪流被她迷得團團轉,她要什麼都會被她哄得乖乖奉上。尚恩和派翠西亞夫妻(他們兩個當她的代筆)把她侍候得很好,陪她走遍各大美術館、博物館,甚至還跨海到了大西洋彼岸。而有一次海外之行,我們的溫蒂修女就在希斯羅(Heathrow)機場搞得保全雞飛狗跳,因為她走過安檢門時警鈴大作。修女袍的口袋竟然深不可測,溫蒂修女把口袋裡的東西一樣樣掏出來時,那些安檢人員臉上從奇怪、不敢置信到不可思議的表情即為明證。那一大堆雜七雜八的東西好不容易全都掏出來了──幾把鑰匙,眼鏡,錢幣,開瓶器,一套袖珍畫──在安檢櫃台排成一列。我想安檢人員應該有那麼一陣子會懷疑溫蒂修女的修女袍是不是偽裝,只是,他們有人在電視看過溫蒂修女,所以,沒多久,一堆人便圍著她要簽名。
《繪畫的故事》出版之後大為轟動,尤以美國為然。溫蒂修女的電視節目在英國慘遭屁股翹得半天高的藝評人圍剿,也是不出所料的事,但在美國,她就備受大眾嬌寵,而且不帶絲毫譏誚。我請她吃晚餐,以示慶祝,但沒訂到「必賓登」(Bibendum)──另一家她最愛的餐廳,結果,又一次被她的電視製作人比了下去。兩人共飲「蒙哈榭」時(還用說嗎?),談了談她下一本書要寫什麼。這時,酒精發酵的我口風跟著愈來愈鬆,不小心透露我和琳妲想要到巴黎度長假,慶祝我們銀婚紀念;而且,我腦中還忽然閃過一個念頭:若是邀溫蒂修女同行,不知會有多好玩?──她可以當我們的嚮導,領我們欣賞羅浮宮和奧賽美術館她最喜歡的畫作,我們也可以帶她到巴黎幾家上好的餐廳享用一番。這主意在那時感覺再好不過了,修女自己也有同感。待我們離開餐廳,修女問我可不可以幫她一個小忙。
「沒問題,什麼事?」
「喔,你知道BBC讓我住的肯辛頓那家旅館。他們的招牌白酒我實在不喜歡。我有要他們在我房間裡擺小冰箱,我要自己買酒來冰。但現在我要在人家那邊待上一整個週末,沒時間去買酒。你想我們可以趁這時候買一買嗎?」
我看一眼腕上的錶。十點半左右。專賣店都已經關門了。
「看看吧,」我說,「但可能時間太晚了。」
如此這般的結果,就是由我開車載著溫蒂修女在肯辛頓那一區繞來繞去──就為了買一瓶酒。我遠遠瞧見一家專賣店裡面像是還開著燈,只是門已經關了。屋裡有一名女子在數收銀機裡的錢。我用力敲她的窗戶,她抬起眼來,我指一指我的車,像演啞劇一樣用力比手劃腳比得很著急。她瞪大眼睛盯著我看,好像我是瘋子還是什麼,然後一把關掉屋裡的燈。我只好再鑽回車子裡去。
「不好意思啊,溫蒂修女,我怎麼求,她都不理。」
「沒關係,」修女回答,「但你比的動作好好玩。」
這下子變成馬戲團的小丑啦!我暗歎一聲,繼續開車沿著肯辛頓大街朝西開,開著開著又瞥見一家專賣店裡有燈開著。一樣運氣不好。我朝車子走回去,卻看見有兩個愛爾蘭人就站在車子旁邊。
「不好意思,先生,」一人跟我說,「請問坐在你車子裡的該不會就是那個可愛的溫蒂修女吧?我們想跟她問一下好呢,說不定再請她祝福一下。」
「好,那這麼著,」我馬上說,「你們若是跟我說在晚上這時候哪裡可以買到一瓶上等白酒,我就讓你們跟她打招呼。」
「沒問題,」另一人回答,「『奧林匹亞』(Olympia)飯店正對面那一條小小的街邊,有一家小店開到很晚。他那裡絕對有一、兩瓶酒可買。」
幾分鐘過後,我滿懷忐忑,把我的賓士車停在那一家小店附近不遠的陰森小巷裡面。我進了小店,很驚訝、也鬆了一大口氣,他們居然有幾瓶不錯的白酒放在展示架上。所以,我回到車上時,手上拎的藍白塑膠袋就裝了三瓶酒撞來撞去,叮叮噹噹。
「使命必達!」我大聲吆喝。
「萬歲!」溫蒂修女雙手鼓掌像小孩子一般。
「那妳有開瓶器嗎?還是要我再回頭去買一個來?」
「親愛的克里斯多夫啊,我出門會忘記帶睡衣啦,但就從來沒忘記過開瓶器!」
誰會信啊!我心裡想,你看看,半夜十一點,我啊,坐自己的車裡,車子停在一條漆黑的死胡同裡,車裡還有一個修女加三瓶酒(忍不住要加這一句──不是三個修女喔〔註〕)──還是快快送她回旅館比較好。
我們才走到前門,溫蒂修女一看到門房就大聲招呼。
「我親愛的約翰啊!」她喊得好大聲,鑽出車外迎向他。
「約翰,」修女向那門房介紹我,我正繞過車邊朝他們走過去,「這位是幫我出書的發行人,克里斯多夫。他和他太太要請我到巴黎和他們一起過週末。你要不要一起來?」
第二天我把這一件事講給同事聽。
「喔,」他們一個個竟然都說,「好棒喲!我們可不可以跟?」
忽然間,我好像要跟「歐洲之星」(Eurostar)包一整節車廂才可以,因為,我那些同事聽了全都吵著要跟溫蒂修女,這個美食、美酒、美術的斑衣吹笛人(Pied Piper),一起到巴黎去玩。
唉,事與願違,連半節車廂也沒有呢。溫蒂修女那時有一陣子不太舒服,奉醫師之命暫時不宜遠行。原本應該是一次難忘的旅程,就這樣成了失落的週末。我也就此再無機會舉杯跟她說,「我們永遠不會失去巴黎!」。話說回來,她又沒看過《北非諜影》……。
很多人一提到DK出版的《繪畫的故事》,就會想到笑容可掬的溫蒂修女。這本書暢銷全球,是DK的招牌,但這本書的出版過程頗為傳奇,而我有幸結識這位精彩的修女,是我編輯生涯最值得回味的部分。
當時,有書店問我們:為什麼坊間始終沒有一本常民繪畫史可以和龔布里奇(E. H. Gombrich)寫的《藝術的故事》(Story of Art)一較高下?為什麼不為一般讀者編一本美術史呢?這個方向值得一探,但有個大問題:由誰來寫?
有一天,一位DK的主編跟我說,「你看溫蒂‧貝克特修女(Sister Wendy Beckett)怎樣?」
「誰?」
「溫蒂修女,她是『聖...
目錄
作者小識
1 好慘的一夜──聯合飯店
2 ㄊㄢ在床上
3 醇酒女史
4 灰燼和鑽石
5 東五十街的教父
6 手榴彈管理法
7 漢利耶塔街九號
8 慾望飯店
9 千萬別跟哈士奇談判
10 書脊上的名號
11 銀子咻!
12 白底革命
13 印象畫作掛在男廁
14 長毛象的巨無霸銷量
15 蓋好了,大家就會來
16 捲鋪蓋走人
17 謝啦,比爾
18 到府銷書
19 這賠錢貨還真能跑
20 帶你去看
21 出版原理
22 這裡點一下
23 修女的故事
24 甘地進賭城
25 麥迪遜大道九十五號
26 複雜又投入
27 終身學習
28 行銷王來也
29 醫生快來救命
尾聲
致謝
作者小識
1 好慘的一夜──聯合飯店
2 ㄊㄢ在床上
3 醇酒女史
4 灰燼和鑽石
5 東五十街的教父
6 手榴彈管理法
7 漢利耶塔街九號
8 慾望飯店
9 千萬別跟哈士奇談判
10 書脊上的名號
11 銀子咻!
12 白底革命
13 印象畫作掛在男廁
14 長毛象的巨無霸銷量
15 蓋好了,大家就會來
16 捲鋪蓋走人
17 謝啦,比爾
18 到府銷書
19 這賠錢貨還真能跑
20 帶你去看
21 出版原理
22 這裡點一下
23 修女的故事
24 甘地進賭城
25 麥迪遜大道九十五號
26 複雜又投入
27 終身學習
28 行銷王來也
29 醫生快來救命
尾聲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