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牧強調歷史與當代的有機聯繫,對臺灣經驗有不絕如縷的著墨蹤跡
張錯經歷跨國離散,持守「中國性」的知識立場,尋求個人的文化認同
梁秉鈞建構「食饌詩學」,在題材領域和美學風格上對現代漢詩有莫大貢獻
全書由七個長篇專題論文構成,涵蓋臺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十五位知名華文作家,包括楊牧、張錯、梁秉鈞、余光中、覃子豪、周夢蝶、瘂弦、鄭愁予、洛夫、管管、郭寶崑、力匡、燕歸來、白垚、楊際光;所討論的文類有現代詩、散文、小說、戲劇、論著。
本書借鏡歷史哲學、離散研究、移民社會學、國際冷戰研究、後殖民研究等理論論述,結合文本細讀和歷史分析,研討這些文學作品所蘊含的審美、政治和文化議題,重審人文精神與公民社會的關聯,冀能為全球華語文學研究貢獻新的批評思考。
作者簡介:
張松建
新加坡國立大學哲學博士,北京清華大學博士後研究。任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終身教職),博士生導師。曾在美國哈佛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臺灣漢學研究中心、臺灣大學擔任訪問學人。學術專長包括中國現當代文學、全球華語文學、比較文學、批評理論。在海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七十餘篇。出版專著《重見家國:海外漢語文學新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抒情主義與中國現代詩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現代詩的再出發:中國四十年代現代主義詩潮新探》(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等。榮獲《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6年度優秀論文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獎、清華大學優秀博士後榮譽稱號。
章節試閱
◇卷一:詩史之際――楊牧的歷史詩學◇
【引言:歷史的幽靈】
自1956年開始,楊牧(1940-2020)為現代漢詩奮鬥了六十年,奠定一代宗師的地位,殆無異議。陳芳明指出:「楊牧孜孜不倦致力一個詩學的創造,進可干涉社會,退可發抒情感,兩者合而觀之,一位重要詩人的綺麗美好與果敢氣度,儼然俯臨臺灣這海島。」良有以也。值得注意的是,在1968年,楊牧寫下抒情短詩〈續韓愈七言古詩山石〉,標誌著他在浪漫唯美的詩風之外,開始「歷史詩」(poems including history)的創新實驗,直到2011年的〈歲末觀但丁〉問世,共計二十二首左右。此外,他還發表大量散文、翻譯和評論,縱論他對歷史意識的批評思考。
何謂「歷史意識」與「歷史詩學」?此處稍作介紹。首先,歷史意識指個人對傳統之典章文物從心而發的關切、敬意與溫情。其次,是在理性和學理的層面展開深入綿密的研討,獲得看待文藝、政治的思維方式或價值判斷。根據瑞士歷史學家布克哈特的研究發現,在十四世紀的意大利,由於人文主義者的推動,社會上興起了對於古典文化的巨大而普遍的熱情,是為尚古主義:「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時代已經高聲地宣布了文化的價值,特別是古代文化的價值。但對古代文化如此熱誠崇奉,承認它是一切需要中的第一個和最大的需要,則除了十五世紀和十六世紀初期的佛羅倫薩人而外,是在任何其他地方都找不到的。」英國歷史學家伯克認為,西方歷史學研究中的所謂「歷史意識」起源於歐洲的文藝復興時代,這體現在古典文化研究、法律、文獻與神話批評、歷史詮釋、基督教思想等各個方面。如所周知,歷史意識在中國古典學術中堪稱大宗,以至於復古主義的幽靈盤桓不去,而且帶上政治利用和道德反省的實用主義動機,正如黑格爾所說:「這裡必須特別注意那種道德的反省―人們常從歷史中希望求得道德的教訓,因為歷史學家治史常常要給人以道德的教訓。」文學與歷史的關係是什麼?如何借助文學再現歷史?文學如何從歷史編撰中實現自我理解?這些問題與文學、歷史一樣古老。亞里斯多德指出,詩和歷史的區別在於:詩描述可能發生的事,歷史記述已發生的事;詩傾向於反映事物的普遍性,歷史記載具體事件;詩意在模仿完整行動,歷史敘述一個時期內發生的所有事情;因此,「詩是一種比歷史更富哲學性、更嚴肅的藝術。」維柯指出,人類最初的歷史是詩性的歷史,詩人必然是各個民族最初的歷史學家,因此他提出「詩性智慧」的說法。德國學者庫爾提烏斯(Ernst Robert Curtius, 1886-1956)發現,歐洲文學的歷史意識出現於十九世紀初期――
為了理解我們的文明,我們歐洲人需要我們的歷史意識。黑格爾之前的所有哲學家(維柯是唯一的例外)都把歷史視為在整體上疏離於思想的某種東西,如果不是實際上與理性相反的話。黑格爾的哥白尼式功績是,從這種與精神疏離和相反的元素中,承認了一種精神自身的形式。對於黑格爾來說,歷史就是疏離了它自身的精神、並且採取了偶然事件的形式。唯有以這種方式,精神才能展示它自身形式的完整範圍。
根據盧卡奇的歷史小說研究,從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中,數百萬歐洲人第一次直接體驗到歷史,「歷史意識」於焉而生。司各特小說被認為是這種歷史意識的初次的經典體現,這種歷史小說的寫作原則被義大利的曼佐尼、法國的巴爾扎克、俄國的普希金與托爾斯泰等踵事增華。歐洲文學的歷史意識自此蓬勃。即便在華茲華斯的抒情詩中,人們亦可發現歷史意識的蹤跡。伯克、濟慈、波德萊爾如何以抒情詩表現法國大革命這一齣壯美而恐怖的歷史劇?愛爾蘭大詩人葉慈如何與歷史對話、與傳統互動?龐德、艾略特的現代主義詩學如何銘刻歷史意識的流變?這些問題無不喚起西方學者的濃厚興趣。楊牧是高才碩學的大詩人,學貫中西,博稽群籍,對西方文學耳熟能詳,尤其鍾愛濟慈、葉慈、艾略特的文學作品,他的文學興趣和歷史意識,也與這些西方作家有關。
本文啟用的「歷史詩學」概念,不同於義大利的維柯(G. B. Vico, 1668-1744)、俄國的維謝洛夫斯基(A. N. Veselovsky, 1838-1906)與巴赫金(M. Bakhtin, 1895-1975)、美國的懷特(Hayden White, 1928-2018)的論述。維柯認為,每種文明每個時期都有審美完善的可能,每個民族每個時期的藝術品須被理解為變動的個別狀態的產物,根據自己的歷史發展而非絕對的美醜法則做判斷。這種「審美歷史主義」(aesthetic historicism)即是「歷史詩學」。維謝洛夫斯基說,研究詩歌的歷史流變可以闡明詩的本質,他的「歷史詩學」運用歷史比較觀察文學體裁的演變。這種方法被巴赫金繼承。巴赫金從「體裁詩學」轉到「歷史詩學」,《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拉伯雷的創作與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民間文化》被公認為歷史詩學的傑作。懷特認為,歷史編修是以對文獻和歷史遺存的研究為基礎,但它不同於科學話語,它運用詩性、修辭性的敘述技巧,對歷史事實展開假想性的建構,他把自己的研究描述為歷史詩學。和上述觀點不同,我採納美國學者朗根巴赫(James Longenbach)的《現代主義歷史詩學》一書的定義。朗根巴赫根據他對龐德、艾略特的研究,把歷史詩學定義為:想像、闡釋、重寫歷史人物與事件的策略模式。在此歷史詩學的定義下,我們發現,楊牧或直接歌詠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以此作為整個詩篇的寫作重心;或僅以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作為一個契機或線索,由此帶出自我主體,以期抒情言志。但是無論採取哪種寫作類型和詮釋角度,楊牧強調歷史與當代的有機聯繫,相信過去之中有未來,實乃一以貫之的立場。
◇卷一:詩史之際――楊牧的歷史詩學◇
【引言:歷史的幽靈】
自1956年開始,楊牧(1940-2020)為現代漢詩奮鬥了六十年,奠定一代宗師的地位,殆無異議。陳芳明指出:「楊牧孜孜不倦致力一個詩學的創造,進可干涉社會,退可發抒情感,兩者合而觀之,一位重要詩人的綺麗美好與果敢氣度,儼然俯臨臺灣這海島。」良有以也。值得注意的是,在1968年,楊牧寫下抒情短詩〈續韓愈七言古詩山石〉,標誌著他在浪漫唯美的詩風之外,開始「歷史詩」(poems including history)的創新實驗,直到2011年的〈歲末觀但丁〉問世,共計二十二首左右。此...
作者序
◇後記◇
《華語文學十五家:審美、政治與文化》是一本關於海外華語文學的論文集,也是我獨立完成的第六本書。關於收進此書中的七篇論文的寫作緣起,這裡稍作交待。
2015年5月下旬,我應邀出席在香港嶺南大學舉辦的「梁秉鈞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讀會議論文〈亞洲的滋味:梁秉鈞的食饌詩學及其文化政治〉,後來發表於北京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6年第6期。此文在2017年3月榮獲《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6年度優秀論文獎。
2015年11月,我參加在臺灣東華大學舉辦的「楊牧研究國際研討會」,宣讀會議論文〈詩史之際:楊牧的歷史詩學〉。後來,根據一些學者的回饋意見,我對此文加以修訂,發表於臺北的《中外文學》2017年第1期。
2016年6月,我向新加坡藝術理事會提交的科研項目《後殖民新加坡之華語文學的國族敘事》獲得研發基金的支持,後來完成的論文〈郭寶崑:從戲劇藝術家到公共知識分子〉就是成果之一。
2016年下半年,我在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擔任訪問學人。在訪學期間,我完成了論文〈文化中國與臺灣經驗:張錯的離散詩學〉,後來發表於北京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7年第12期。2018年8月初,我申請的科研項目《冷戰的文學再現: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的比較》獲得新加坡教育部一級科研基金的贊助,論文〈詞客哀時且未還:燕歸來、白垚與文化冷戰〉算是一個階段性的成果。此外,我還完成了論文〈亞洲冷戰年代的抒情詩人:論力匡、楊際光〉。這兩篇關於冷戰研究的論文合併為本書的第六卷,並且更換為現在的標題。
2019年6月,我有幸榮獲臺灣的「外籍學人漢學研究基金」,在臺灣的漢學研究中心、臺灣大學臺文所擔任訪問學人。在台灣期間,完成科研專案「跨國現代主義:臺灣現代詩對新加坡的影響」,這是一個長達六萬多字的論文。此文後來拆分為三個獨立的論文,已經發表或即將發表於北京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9年第12期、南京的《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20年第1、2期。
關於本書的題目,略作解釋如下。這七篇長文涉及臺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十五位華語作家,而有不同的焦點問題。論及臺灣現代詩對新加坡的影響,我的重心是分析詩文本的「審美」素質。最後的那篇論文,研討冷戰「政治」的議題。其餘四篇論文,論述歷史、離散、食物、表演藝術,則是以「文化」認同為中心關懷。
學術研究是一項艱苦寂寞的事業。我懷著謙卑感恩的心情,感謝海內外的師長和友人們。感謝劉宏、解志熙、王德威、奚密、賀麥曉、黃美娥等前輩,他們以各種方式給我支持和幫助,使得我的研究工作得以順利進行。感謝劉秀美、李怡、陳豔、李良、張勇、田剛、王鵬程、冷霜、李松、劉奎、付國鋒、季劍青、李躍力,他們促成論文的發表和本書的出版,或者邀請我在各種場合分享我的科研成果。感謝游俊豪、張曦娜、郭永秀、梁春芳、張萊英、張森林、蔣承耘,他們為我的科研給與鼓勵和支持,或者幫忙提供了一些圖書資料。
這些研究成果受到四個科研基金的資助,感謝臺灣外籍學人漢學研究基金、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研發基金(NAC R & D Grant)、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文學院科研激勵基金(HASS Incentive Grant)、新加坡教育部一級科研基金(MOE Tier 1 Grant)。我也感謝南洋理工大學圖書館、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哈佛大學圖書館、臺灣的漢學研究中心、臺灣大學圖書館,在借閱書刊資料方面給與的協助。
拙著有機會在秀威出版社出版,我感到非常榮幸。石書豪先生高效細致的編輯工作,使得此書很快問世,我向他表示很大的敬意和感激。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020年5月9日,改定於星洲之停雲堂
◇後記◇
《華語文學十五家:審美、政治與文化》是一本關於海外華語文學的論文集,也是我獨立完成的第六本書。關於收進此書中的七篇論文的寫作緣起,這裡稍作交待。
2015年5月下旬,我應邀出席在香港嶺南大學舉辦的「梁秉鈞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讀會議論文〈亞洲的滋味:梁秉鈞的食饌詩學及其文化政治〉,後來發表於北京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6年第6期。此文在2017年3月榮獲《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6年度優秀論文獎。
2015年11月,我參加在臺灣東華大學舉辦的「楊牧研究國際研討會」,宣讀會議論文〈詩史之際:楊牧的...
目錄
◇卷一:詩史之際--楊牧的歷史詩學◇
【引言:歷史的幽靈】
【一、歷史意識的興起及其性質】
【二、歷史詩學的策略與模式】
【三、歷史詩學與文化認同】
【結語:過去中的未來】
◇卷二:文化中國與臺灣經驗--張錯的離散詩學◇
【引言:「中國優利塞斯」】
【一、離散民族主義:追逐「血緣神話」】
【二、家國認定與地方之愛】
【三、離散身分的二度危機】
【結語:為「故國文化」招魂】
◇卷三:亞洲的滋味--梁秉鈞的食饌詩學◇
【引言:透過食物的「眼睛」】
【一、飲食書寫與離散族裔】
【二、亞洲想像與革命敘事】
【三、文化交往與認同政治】
【結語:食物的文化傳記】
◇卷四:跨國現代主義:臺灣現代詩對新加坡的影響◇
【引言:跨國流動現代詩】
【一、臺灣現代詩與新加坡的相遇】
【二、新華作家對臺灣現代詩的接受】
【三、現代主義的文化政治】
◇卷五:郭寶崑:從戲劇藝術家到公共知識分子◇
【引言:先驅者的背影】
【一、後殖民時代的族群與國家】
【二、傳統與現代、本土與世界的辯證】
【三、藝術與階級意識:郭寶崑在全球1960年代】
【四、重審人文精神與公民社會】
◇卷六:抒情的流亡:冷戰時代的跨國離散作家◇
【引言:冷戰、離散與文學】
【一、亞洲冷戰年代的抒情詩人:力匡的離散文學】
【二、天地一沙鷗:楊際光的抒情現代主義】
【三、詞客哀時且未還:燕歸來與跨國文化網路】
【四、(偽)自傳及其不滿:白垚、冷戰與馬華文學】
◇後記◇
◇卷一:詩史之際--楊牧的歷史詩學◇
【引言:歷史的幽靈】
【一、歷史意識的興起及其性質】
【二、歷史詩學的策略與模式】
【三、歷史詩學與文化認同】
【結語:過去中的未來】
◇卷二:文化中國與臺灣經驗--張錯的離散詩學◇
【引言:「中國優利塞斯」】
【一、離散民族主義:追逐「血緣神話」】
【二、家國認定與地方之愛】
【三、離散身分的二度危機】
【結語:為「故國文化」招魂】
◇卷三:亞洲的滋味--梁秉鈞的食饌詩學◇
【引言:透過食物的「眼睛」】
【一、飲食書寫與離散族裔】
【二、亞洲想像...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