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不只要學習性知識,更是人權與態度的教育!
家有孩子的父母:
「怕尷尬、不會回答……性教育,到底該怎麼教小孩?」
性教育專業講師告訴你:
「給孩子性教育前,父母要先學會的態度與觀念!」
STEP 1:打造無刻板印象的家庭環境
爸爸媽媽們,你覺得自己對性別有偏見嗎?你的「性別敏感度」夠高嗎?你認同孩子也「有性」嗎?請先檢視自己對「性」的認知吧!
STEP 2:不逃避孩子提問,把握性教育時機
為孩子建立對人際界線的觀念、認識性器正確名稱,在孩子接收不正確性知識前展開正確教育,用本書舉例的話題輕鬆開始吧!
STEP 3:冷靜應對各種與「性」相關的突發狀況
孩子開始談戀愛了,禁止有用嗎?發現孩子在自慰或看性愛影像,該如何反應?父母的性行為被孩子看到怎麼辦?請別驚慌,本書都有解!
STEP 4:好好陪孩子面對青春期的身心轉變
帶孩子認識自己、也認識異性的生理現象,讓孩子學會尊重,也不再對自己的夢遺、月經等正常生理現象感到難以啟齒。
STEP 5:導正對性暴力的錯誤觀念,真正地保護孩子
請拋開僥倖心態,正視性暴力發生的可能性。留心觀察孩子的生活、行為與心情,了解數位性暴力等議題,才是真正的保護。
作者簡介:
朴美愛
因為被兒子問道:「為什麼我的小雞雞長高了?」、「為什麼小雞雞旁邊長出了頭髮?」讓他深刻感受到性教育的必要性,抱著期待兩個兒子能成為擁有正確性觀念的人,成為一名性教育專業講師,至今已超過10年。
於KakaoTalk經營「朴美愛講師性諮詢中心」官方帳號,每個月回答超過100個孩子充滿好奇心的問題,孩子可以隨時提問,而且完全保密。除此之外,也為性暴力被害人提供諮詢與協助,並致力於向所有父母及成年人傳達「性」的意義,希望幫助社會大眾建立對「性」的正確態度,了解人際界線。
資歷:
價值成長研究所所長
韓國性學會會員
韓國性別平等教育振興院預防暴力教育特聘講師
京畿道婦女家庭基金會守護孩子宣傳大使
韓國多所公家機關性相關申訴專家委員
譯者簡介:
邱麟翔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畢業,曾赴韓國首爾市立大學、延世大學擔任交換學生。譯有《孫石熙的脈絡新聞學》、《文明與數學》、《餐桌上的一匙歷史》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江欣怡(諮商心理師、性諮商師)
諶淑婷(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常務監事)
按讚好評──
烏烏醫師(婦產科醫師)
韓宜臻(臺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祕書長)
(依首字筆畫排序)
----------------------------
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性教育指南,更像是提供一個性教育的視野,教孩子前先教自己,相信如果能這樣,絕對會是一個我們與孩子一起學習成長的珍貴歷程!──江欣怡(諮商心理師、性諮商師)
這個世代的我們已經不再避談性,也知道性教育是許多議題的最終答案。本書透過提問、實際情境,堅定溫柔的回應關於性的疑惑,陪伴孩子與自己的身體更靠近。──烏烏醫師(婦產科醫師)
作者切實地抓到了推動性教育的關鍵,更提供各種狀況與行動建議,讓家長可以馬上落實性教育。從現在起,用輕鬆的日常話題開始性教育的學習之路吧!──諶淑婷(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常務監事)
本書是絕佳的家長性教育入門書籍!不僅幫助家長重新審視自己對性的態度、建立與孩子談性前的心理準備,更對性教育的核心精神與基礎知識提供了相當完整的說明!──韓宜臻(臺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祕書長)
名人推薦:專文推薦──
江欣怡(諮商心理師、性諮商師)
諶淑婷(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常務監事)
按讚好評──
烏烏醫師(婦產科醫師)
韓宜臻(臺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祕書長)
(依首字筆畫排序)
----------------------------
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性教育指南,更像是提供一個性教育的視野,教孩子前先教自己,相信如果能這樣,絕對會是一個我們與孩子一起學習成長的珍貴歷程!──江欣怡(諮商心理師、性諮商師)
這個世代的我們已經不再避談性,也知道性教育是許多議題的最終答案。本書透過提問、實際情境,堅定溫柔的回...
章節試閱
【前言】與孩子一起,建立對「性」的正確觀念與態度吧!
為了你家的小寶貝而打開這本書的各位父母,我想先告訴你們,何謂「給孩子的性教育」。
「性」這個概念會隨著人類的不同發展階段持續地成長、變化,而且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早在兒童時期,人就會形成對於「性」的意識與認知,並且在往後的一生中造成相當深遠的影響。
孔子曾多次強調兒童時期教育的重要性:「一生之計在於幼,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寅。幼而不學,老無所知。」這段話強調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我認為也同樣適用於性教育。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從小的時候就建立對「性」的正確觀念與態度。
孩子經常充於好奇心的問各種問題,對於「性」也不例外,尤其在三到五歲這段期間,孩子對於「性」特別好奇。奧地利心理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性心理發展階段理論指出,三到五歲屬於「性器期」,對「性器」與「性」尤其感興趣,很多處於這個階段的兒童對「性」的好奇會明顯增加並大量提出相關疑問。對於孩子的好奇與疑問,照顧者應該適當地給予回應,從小就培養孩子對「性」的廣泛理解和認知。
給孩子的性教育,比起急著灌輸孩子關於「性」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先幫助孩子建立對於「性」的正確觀念與態度。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哲學教授布魯姆(Allan Bloom)指出,人的智力有五成是在四歲以前發展完成,有三成是在五到九歲發展完成。可見兒童時期的經驗與環境,對一個人的大腦與認知能力有很大的影響。
兒童時期也會決定一個人對於「性」的基本觀念與態度,尤其是你將正面看待「性」或是負面看待「性」。在兒童時期受過良好性教育的孩子,會懂得正面看待自己的身體,並在青春期出現第二性徵時,較能自然地接受改變。因此兒童時期的性教育帶來的影響,可以持續到青少年時期以後。
很多學者都指出,成年以後,兒童時期的性教育依然會帶來很大的影響;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佛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階段理論、美國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等,莫不強調兒童時期教育的重要性。韓國的兒童教育專家、陽光森林兒童青少年輔導中心所長李任淑也指出,三到六歲是人的成長階段裡最重要的一段時期,在這段時期裡,品格教育是最優先的,因為人的品格以及對「性」的態度與認知,都是在兒童時期形成。
育兒專家吳恩瑛博士指出,成人在性方面的問題,絕大多數與七歲前形成的性觀念有關。由於性觀念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變,所以讓孩子從小就建立「性」的正確觀念與態度,是很重要的。
人人都是有性生物,父母、孩子無一例外,「性」是很自然的特質,毋須修飾、隱藏,而是應該接納其原本的樣貌,父母更要以身作則,以健康、自然的角度來看待「性」。給孩子的性教育,起跑點是身為照顧者的父母,父母應該懂得自然而然地引導孩子理解「性」,其實源自於「關係」與「愛」。
在爬山之前,很多人習慣會先看地圖。如果不事先做功課、盲目地上路,不僅容易迷路,還可能遇到危險。唯有事先確認過地圖,了解山的地形、登山路線,避開危險的地方,並記住哪些地方適合停下來喝水、休息,才能保障自己的安全。性教育也是一樣。父母先看好地圖、做好功課,才能將孩子需要的正確觀念與知識傳授給孩子──這就是能夠守護自己的寶貝的方法。
在討論性教育時,父母對「性」的態度是最重要的,因為父母的一言一行會深深影響孩子的認知。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也是最能夠在每一個成長階段裡教導孩子正確性觀念與態度的人。「態度」會是本書的主要內容,我將談談如何在日常生活裡與孩子一起建立對於「性」的正確觀念與態度。
對於孩子而言,「家」是他能夠看著父母、向父母學習、如教室般的場域,也是一個小型社會。所以,父母也應該親自學習、以身作則。我希望本書能幫助每一位正在猶豫、不知道該如何展開性教育的父母跨出第一步!為了你的寶貝孩子而打開本書的各位爸爸媽媽,希望本書能助你一臂之力!
【爸爸媽媽,請先檢視自己對「性」的認知】
家庭──或者更準確地說,家裡的氣氛──是影響孩子對「性」的態度與價值觀的最大因素。在家裡,孩子會觀察父母的互動來學習到性別角色的觀念,並且透過觀察父母表達情感的方式,自然而然地意識到「性」。
父母如果經常負面地看待「性」,或展現出性別歧視的態度,孩子就很難以健康的角度認識「性」、以自在的方式談論「性」,以及學習正確的性別觀念。這就是為什麼父母在開始孩子的性教育之前,應該先檢視自己對於「性」的態度,這會決定孩子是否會產生「性」方面的問題。
如果你很難開口談論「性」,多半是因為從未深入思考過「性」,或者太過於小心翼翼。我們一直以來都對於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性」感到彆扭、尷尬,認為那是令人害羞、應該盡可能避免的話題。為什麼會這樣想呢?那是因為我們對「性」的認知,一直只集中在性器與性行為。然而性器與性行為並不是「性」的全部,「性」還包含了身體、性別、人際關係、性慾與性心理,以及社會風俗與制度。簡言之,「性」這個概念包含了一切與性有關的人事物。
我們都是有性生物,父母、小孩無一例外。所以,「性」是很自然的一件事。例如,早上起床後到浴室小便,再打開衣櫃選穿衣服;抱著孩子告訴他「我很愛你」;夫妻考慮避孕;女子月經來潮;兩人相愛,發生關係……以上都和「性」有關。無論是兒童、青少年、男性還是女性,每個人都「有性」,也會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體驗到「性」。
父母必須先以健康的角度理解「性」、建立健康的性價值觀,才有辦法去引導孩子了解「性」其實源自於「關係」與「愛」。父母如果可以毫無壓力地看待「性」,給孩子的性教育就成功一半了!接下來,父母引領著孩子、一點一滴地先養成正確的性價值觀,並且不要在孩子提出與「性」
相關的疑問時迴避或含糊帶過就可以了。
孩子對於父母的表情和態度是很敏感的。孩子一旦感受到父母的態度是「你不可以問這方面的事情」,便很難再度毫無保留地表達自己的好奇心,進而也無法再以平常心去看待「性」。其實父母只要回答孩子:「這我也不太了解耶!我去查一查再告訴你答案。」就可以了,請不要跟孩子說:「那種事不知道也沒關係!」
【需要先接受性教育的是父母】
很多父母都覺得,要自在、坦然地談「性」以及思考與性有關的一切,是非常困難的。即便是和孩子相處融洽的父母,也不太敢和孩子談「性」。因為很多父母小時候也沒能接受過全面的性教育,就這樣長大成人了,因此對於如何給予孩子性教育,以及如何對孩子開口、講什麼、怎麼講,根本毫無頭緒。
「性」=與性有關的一切
之所以有很多人認為「性」就等於性愛(sex),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機會全面地理解「性」。拿我自己來說,我小時候接觸過的性教育,就只是觀賞過一部「勸人不可墮胎」的影片而已。
很多人從小到大在家、在學校或其他任何地方,都沒有多少機會接受過全面的性教育,就這樣長大成人、為人父母了。如今面對下一代,我們應該提供適當且足夠的性教育、解答孩子對「性」的疑問,幫助孩子養成健康的性觀念。
如果認為「性」只是性愛(sex),等於是只從性器的角度來看待男女。然而,「性」並不只是性行為,還涵蓋了與性有關的一切(sexuality),包含了生活中經常面臨到的各種狀況與概念。其中,「關係」是最重要的一個層面,例如:何時、何地、與誰建立關係。而建立關係的當下,參與者有何感受,是你情我願還是強行逼迫,會形塑出「性」的各種不同形式和面貌。例如:避孕、預產期、性幻想、性暴力、同性戀等各種議題,都包含在「性」這個廣泛的概念裡。
對孩子說話進行胎教、孩子出生、孩子從某天開始不再包尿布、不用人陪就能自己上廁所、對男生女生的身體感到好奇、童言童語地說想和爸爸或媽媽結婚、長大後開始為了人際關係和夢想而煩惱……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和「性」有關的議題。
父母應該慣於對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性」感到坦然、愉悅和幸福,並且引導孩子、幫助孩子安全地認識「性」的各個面向。父母愈是自然地將性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孩子就愈安全。父母和孩子間應該能坦然地談「性」,並且開誠布公地讓孩子知道他的身體未來會產生的變化,以及身體的各項功能。
很多父母都知道性教育的重要性,也希望能夠坦然地和孩子談「性」。然而,他們卻會在聽到孩子講出某些詞語後感到尷尬、無所適從、甚至不悅。在得知孩子觀看性愛影像或自慰時予以斥責、教訓,煩惱孩子觀察性器是否代表孩子有問題,又或者不願意面對現實、一味地認為自己的孩子不會對「性」有這樣的興趣。
但孩子觀看性愛影像、自慰、觀察性器,就代表孩子有問題嗎?
不,孩子並沒有問題。父母將沒有問題的孩子視為有問題,才是問題。這樣的父母正需要接受性教育。
當今社會裡,「性」大量地被商品化,社會大眾對「性教育」卻缺乏足夠的共識。「性別平等和家庭部」選定的「這就是我」系列童書,有助於讓孩童擁抱多元、養成性別敏感度(gender sensitivity),倘若有人推薦這系列童書作為性教育教材,總會有人擔心孩子出現性早熟而反對。
問題是,孩子不會等到大人都準備好才長大,若給孩子的性教育一再延後,孩子可能在那段期間就先接觸到「性」的錯誤知識和觀念。並不是只有大人才接觸得到「性」,要讓孩子養成正確性觀念與態度,就必須能不受年齡拘束、自由自在地一起談「性」。
「性」存在正、反兩面。遺憾的是,許多人對「性」只是一味地抱持反對態度,認為對「性」感興趣的人都有罪。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性」很容易變成人人羞於啟齒、不願開口談論的話題。
身為父母,必須先肯定人類的「性」是美好的一種特質,先養成良好的性觀念與態度,才能正確地傳達給孩子,孩子也才有機會感受到「性」的自然與美好。
能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人很多,但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學習對象,也是最了解孩子成長狀況的人,因此可以依據孩子的不同成長階段來提供性教育。這就是為什麼孩子接受性教育前,父母必須先接受全面的性教育。
父母對「性」的態度很重要
所謂「性教育」不單是學習性知識,更是態度的教育。父母不能只是對孩子講解性知識,更要幫助孩子養成正確的性觀念與態度。父母對「性」抱持什麼樣的態度,會影響孩子對「性」的認知。
孩子對事物感到好奇時,通常會先向父母提出疑問。這時,父母的態度很重要。孩子提出關於「性」的疑問時,父母如果表現出負面的態度,孩子很容易會認為「原來這種事不該問」、「對性感到好奇是一件不好的事」,因而對「性」產生錯誤認知。
因為孩子多半是與父母長期相處在一起,若孩子對身體的某個部位感到好奇,指著問:「那是什麼?」父母對這類疑問往往會不知所措,或猶豫著不知該怎麼回答。其實那都是很單純的疑問,就像平常對孩子介紹車子、說明食物那樣,用自然的態度和語氣回答、簡單說明就好。如果不知道答案,也可以誠實地告訴孩子自己不知道,但會陪他一起尋找答案。重要的是父母的態度,不要因為怕尷尬,就忽視或迴避孩子的疑問。
人對於「性」的好奇是不受年齡或性別限制的。孩子和大人一樣也是有性生物,會對「性」感興趣、對性器好奇或出現自慰行為。父母應該自我審視,是否將孩子視為不成熟的人,或者不認為孩子也「有性」。
每個孩子對「性」的興趣可能不太一樣,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身分、個性、情感和慾望。所以不同的孩子對「性」的疑問、好奇和答案可能是不同的。
此外,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應該學習並掌握社會規範,懂得尊重和同理他人,孩子也不例外。所以,父母應該不厭其煩地向孩子說明,讓孩子明白社會規範的道理。例如,要向孩子說明「為什麼不能摸媽媽的胸部」時,應該讓孩子知道「雖然媽媽很愛你,但這樣做是不恰當的」。
父母不要只是告訴孩子「不行」,而是要進一步說明「為什麼不行」,讓孩子打從心底理解為什麼並接受規範。過程中,孩子可能會傷心或失望。但即便孩子無法很快就理解、且反覆地提出問題,父母也應該採取一貫的態度,因為孩子會觀察父母的態度,來認識何謂人與人之間適當的關係和距離,進而懂得社會規範。
父母也應該注意自己是否有過「性」相關的錯誤行為或態度。有些父母在看見孩子做出某些行為後,會擔心地想:「別人家的小孩好像都不會這樣,為什麼只有我們家的小孩會?」
曾經有個中學生來向我諮詢,說他「自慰次數變多了,該怎麼辦」?孩子表示,他每次自慰時都會想起媽媽,感到非常內疚。然而我在和孩子談話的過程中得知一個意想不到的狀況──孩子的媽媽洗完澡後會裸著身子從浴室裡走出來,在客廳走來走去。孩子多次看見這樣的景象,便將媽媽當成了性幻想的對象,而且必須克制自己想觸摸媽媽身體的那股衝動,感到痛苦不已。所以父母不能只是一味地怪罪孩子,應該先審視自己的行為或態度是否有不當之處。
性教育是生活教育
父母對「性」的態度,會影響孩子對「性」的態度。所以,父母應該先審視自己對於「性」的認知和態度,並改掉不當的部分。性教育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由父母擔任配速員陪著孩子一步一步跑下去是很重要的。
孩子會透過原生家庭學習到性別角色的觀念,所以原生家庭可說是孩子對於「性」的認知基礎來源。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認為,孩子會透過所處的環境、觀察別人的行為表現來學習到性別角色的觀念。如果希望孩子長大後能懂得愛自己和尊重他人,父母首先應該向孩子展現出正確的性別角色觀念,以及充滿愛與尊重的夫妻關係。
你曾經問過孩子「什麼是『性』」嗎?如果孩子給予正面回應,代表孩子很正面地看待「性」;如果孩子給予了負面回應,代表孩子很負面地看待「性」。請各位父母試著確認一下孩子對「性」的認知。
確認完之後, 父母先好好學習、認識「性」,接著再一步步教導孩子就行了。父母應該引導孩子,讓孩子懂得享受「性」所帶來的幸福和快樂,以及懂得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為此,有一個能讓父母和孩子自由談論「性」的環境是很重要的。
【前言】與孩子一起,建立對「性」的正確觀念與態度吧!
為了你家的小寶貝而打開這本書的各位父母,我想先告訴你們,何謂「給孩子的性教育」。
「性」這個概念會隨著人類的不同發展階段持續地成長、變化,而且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早在兒童時期,人就會形成對於「性」的意識與認知,並且在往後的一生中造成相當深遠的影響。
孔子曾多次強調兒童時期教育的重要性:「一生之計在於幼,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寅。幼而不學,老無所知。」這段話強調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我認為也同樣適用於性教育。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從小的時候就...
目錄
【推薦序】
帶領父母打開性教育的視野(江欣怡/諮商心理師、性諮商師)
用日常話題,與孩子一同展開性教育學習之路(諶淑婷/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常務監事
專業人士.按讚好評
【前言】與孩子一起,建立對「性」的正確觀念與態度吧
【第一章】性教育的起點是父母
爸爸媽媽,請先檢視自己對「性」的認知
你對性別有刻板印象嗎?
要先接受性教育的是父母
父母活出自己,孩子才懂得活出自己
性教育,需要每一個照顧者的投入
孩子和大人一樣也「有性」
性教育,從懷孕就開始了
【第二章】性教育,教你尊重人權的態度教育
學習尊重「有性」的獨立個體
性別平等,性教育的重要關鍵字
打造無刻板印象的家庭環境
你的「性別敏感度」夠高嗎?
你對少數族群有偏見嗎?
教孩子尊重不同的家庭型態
不以貌取人,也是重要的性教育
【第三章】性教育,需要每個人、每一天的投入
用輕鬆的日常話題展開性教育
在家練習建立人際界線
孩子何時該和父母分開洗澡?
孩子何時該和父母分房睡?
教孩子認識性器的正確名稱
不用過度解讀孩子不具性意味的遊戲
適時制止孩子不當的遊戲行為
【第四章】孩子發問時,就是性教育的最好時機!
當孩子開始問我有關性的問題
在孩子接觸不正確性知識前展開性教育
媒體識讀教育,從家裡開始
孩子的自慰行為,是成長的一部分
減少孩子的仇恨言論,從父母做起
發現孩子在看性愛影像怎麼辦?
父母的性行為被孩子看到,務必要道歉
與其禁止孩子談戀愛,不如給予引導
【第五章】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如何做準備?
迎接孩子的青春期變化
夢遺是自然生理現象
勃起是自然的生理反應
讓孩子決定是否要割包皮
迎接初經的到來
月經是自然的生理現象
帶孩子一起選購合適的胸罩
舉辦「青春期派對」不是最重要的事
教孩子認識異性的生理現象
避孕教育,小學就可以教!
看婦產科、泌尿科並不丟臉
擔心孩子性早熟,可帶孩子去兒科就診
【第六章】性教育實戰祕訣
※應對孩子的好奇心
問題1.小寶寶是怎麼來的?
問題2.小寶寶是從哪裡生出來的?
問題3.小雞雞為什麼長高了?
問題4.為什麼我有小雞雞,媽媽沒有?
問題5.為什麼我站著尿尿、媽媽坐著尿尿?
問題6.媽媽是大人,為什麼還穿尿布?
問題7.爸爸媽媽有愛愛過嗎?
※這樣處理會更好
狀況1.當兄妹或姐弟抱在一起玩
狀況2.像男孩的女兒,像女孩的兒子
狀況3.孩子有喜歡的同性朋友
狀況4.孩子問:為何成年才能有性行為?
狀況5.孩子的朋友要孩子脫內褲給他看
【第七章】保護孩子遠離性暴力
對性暴力的錯誤觀念
性暴力與「權力」息息相關
多關注性暴力議題,才能了解如何應對
不要造成性暴力被害人的二度傷害
與其預防被害,更該防治犯罪
數位性暴力犯罪,是抹煞人格的重罪
注意孩子是否沉迷網路匿名聊天
我的孩子也可能成為性暴力加害人或被害人
如果遭遇性暴力,請向專業機構求助
【結語】為孩子的性教育盡心盡力的父母,辛苦了!
※作者、譯者介紹
【推薦序】
帶領父母打開性教育的視野(江欣怡/諮商心理師、性諮商師)
用日常話題,與孩子一同展開性教育學習之路(諶淑婷/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常務監事
專業人士.按讚好評
【前言】與孩子一起,建立對「性」的正確觀念與態度吧
【第一章】性教育的起點是父母
爸爸媽媽,請先檢視自己對「性」的認知
你對性別有刻板印象嗎?
要先接受性教育的是父母
父母活出自己,孩子才懂得活出自己
性教育,需要每一個照顧者的投入
孩子和大人一樣也「有性」
性教育,從懷孕就開始了
【第二章】性教育,教你尊重人權的態度教育...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