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澄波阿甘節稅法池上彰賺錢密笈MOOK特價長女病新聞自由季暢銷5折起靈媒媽媽讀冊選讀恩田陸吳明益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福爾摩沙的「健行」:法國軍官薩勒鏡頭下的清法戰爭

作者:黃㵾任

評價
2收藏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79 NT$ 331 NT$ 420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06月30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2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藉由45張臺灣、澎湖的影像,
以及1篇敘述臺灣地景的文章,
重新審視十九世紀晚期法軍在清法戰爭期間的影像記錄,
更進一步分析這些臺灣歷史影像背後的世界史意義。

從主觀攝影回溯臺灣史的嶄新角度。

1884年清法戰爭蔓延至臺灣後,隨軍來臺的軍官薩勒(André Salles)帶著他個人主觀的觀察意識,拍攝了45張臺灣、澎湖的影像,並寫下一篇敘述臺灣地景的文章,發表於法國山岳俱樂部的期刊——《年鑑》。

本書利用薩勒留下的45張影像與期刊文章,了解這位在戰爭期間步行於臺灣的法國軍官,究竟帶著什麼樣的意識與觀點,拍下並保存了這些影像?這些影像背後又隱含了哪些歷史與知識的脈絡。

薩勒是隨軍來臺作戰,執行海上封鎖任務的軍人,而非來臺傳教或經商。因此,他的影像與其說是為了記錄臺灣的特殊性,倒不如視為他個人知識的實踐成果。而從薩勒個人實踐的角度來詮釋影像資料,正好能補足過往側重圖像內容分析的臺灣影像史研究。

此外,本書不僅利用薩勒的影像內容與筆記,看出他的觀察、拍攝意識,也嘗試重新審視十九世紀晚期法軍在清法戰爭期間的影像記錄,更進一步分析十九世紀晚期臺灣歷史影像背後的世界史意義。

從薩勒的影像,我們將不只見到臺灣、澎湖的人文景觀,也能理解這些景觀與近代法國海軍及登山活動的關聯性。

本書特色
1. 45張十九世紀臺灣、澎湖影像首次完整公開。
2. 除了歷史見證之外,也從影像中剖析拍攝者的主觀意識。
3. 分析十九世紀晚期臺灣歷史影像背後的世界史意義。

以45張臺灣、澎湖的影像,分析十九世紀晚期臺灣的世界史意義。

作者簡介:

黃㵾任
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曾獲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訪問學員獎助。
合譯有《寶順洋行:杜特在淡水的見證》等十九世紀臺灣相關史料著作。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近期最多人購買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