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國英
定價:NT$ 450
優惠價: 58 折, NT$ 261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31日
自從一九八○年代初筆者負笈法國巴黎進修,眾多當代法國哲學家的著述,成為筆者思考人類處境的重要思想資源。然而,要正確運用這些思想資源,意味著我們既要準確地理解相關哲學家的論說,也要能夠與這些論說保持一種批判性的距離,以防自己躲在名家論斷的舒適中,逃避了把這些論說與千變萬化的世界互相對照而產生的思想衝擊。思想上的安逸感,是哲學學習的終結!
──劉國英
本書是作者三十多年來學習準確理解五位當代法國現象學家、或與現象學關係密切的哲學家重要論說的紀錄。全書自胡塞爾始,以沙特、梅洛龐蒂、傅柯、德里達與列維納斯為經,超越論、圖像意識現象學、肉身主體現象學、存在論、友情詮釋論等為緯,交織出作為現象學的哲學運動在法國發展的蹤跡。
作者簡介:
劉國英(Lau Kwok-ying)
法國巴黎大學索爾邦學院哲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及哲學文學碩士課程主任,鄭承隆基金亞洲現象學中心主任、及《現象學與人文科學》創刊主編。著有Phenomenology and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 Toward a New Cultural Flesh、《永久和平的倡議者--康德作品選讀》、《當代歐陸哲學家臉譜》(即將出版),合編有Border-Crossing: Phenomenology, Interculturality and Interdisciplinarity、Phenomenology and Human Experience、Identity and Alterity: Phenomenology and Cultural Traditions、Husserl’s Logical Investigations in the New Century: Western and Chinese Perspectives、《萬戶千門任卷舒──勞思光先生八十華誕祝壽論文集》、《修遠之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六十周年系慶論文集.同寅卷》、《求索之迹──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六十周年系慶論文集.校友卷》及《無涯理境──勞思光先生的學問與思想》;並為「思光學術論著新編」十三卷及「思光學術新著」三卷的主編之一。
香港中文大學鄭承隆基金亞洲現象學中心簡介
本中心以推動現象學及其與人文科學的關係之研究,同時促進兩岸三地及國際性現象學研究的合作與交流為宗旨,自成立至今已舉辦十多次國際性及地區性的現象學學術會議,並出版《現象學與人文科學》學刊及「漢語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研究」叢書等。重要活動包括:合辦「Logos and Aisthesis: Phenomenology and the Arts──鄭承隆基金亞洲現象學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會議」(2012),「第三屆世界現象學組織聯盟學術會議」(Organization of Phenomenological Organizations III, 2008),「Kairos and Topos: Phenomenology and the Celebration of Thinking──第六屆東亞現象學圈國際會議」(2014),以及連續八年舉辦「亞洲現象學大師班」(Symposia Phaenomenologica Asiatica, 2007-2014)。
「鄭承隆基金亞洲現象學中心」的前身是「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研究中心」,成立於2002年3月。中心蒙鄭承隆博士鼎力支持,為表謝意,乃於2007年正式易名為「鄭承隆基金亞洲現象學中心」。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
作者:劉國英
優惠價: 58 折, NT$ 261 NT$ 450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31日
自從一九八○年代初筆者負笈法國巴黎進修,眾多當代法國哲學家的著述,成為筆者思考人類處境的重要思想資源。然而,要正確運用這些思想資源,意味著我們既要準確地理解相關哲學家的論說,也要能夠與這些論說保持一種批判性的距離,以防自己躲在名家論斷的舒適中,逃避了把這些論說與千變萬化的世界互相對照而產生的思想衝擊。思想上的安逸感,是哲學學習的終結!
──劉國英
本書是作者三十多年來學習準確理解五位當代法國現象學家、或與現象學關係密切的哲學家重要論說的紀錄。全書自胡塞爾始,以沙特、梅洛龐蒂、傅柯、德里達與列維納斯為經,超越論、圖像意識現象學、肉身主體現象學、存在論、友情詮釋論等為緯,交織出作為現象學的哲學運動在法國發展的蹤跡。
作者簡介:
劉國英(Lau Kwok-ying)
法國巴黎大學索爾邦學院哲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及哲學文學碩士課程主任,鄭承隆基金亞洲現象學中心主任、及《現象學與人文科學》創刊主編。著有Phenomenology and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 Toward a New Cultural Flesh、《永久和平的倡議者--康德作品選讀》、《當代歐陸哲學家臉譜》(即將出版),合編有Border-Crossing: Phenomenology, Interculturality and Interdisciplinarity、Phenomenology and Human Experience、Identity and Alterity: Phenomenology and Cultural Traditions、Husserl’s Logical Investigations in the New Century: Western and Chinese Perspectives、《萬戶千門任卷舒──勞思光先生八十華誕祝壽論文集》、《修遠之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六十周年系慶論文集.同寅卷》、《求索之迹──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六十周年系慶論文集.校友卷》及《無涯理境──勞思光先生的學問與思想》;並為「思光學術論著新編」十三卷及「思光學術新著」三卷的主編之一。
香港中文大學鄭承隆基金亞洲現象學中心簡介
本中心以推動現象學及其與人文科學的關係之研究,同時促進兩岸三地及國際性現象學研究的合作與交流為宗旨,自成立至今已舉辦十多次國際性及地區性的現象學學術會議,並出版《現象學與人文科學》學刊及「漢語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研究」叢書等。重要活動包括:合辦「Logos and Aisthesis: Phenomenology and the Arts──鄭承隆基金亞洲現象學中心成立十周年國際會議」(2012),「第三屆世界現象學組織聯盟學術會議」(Organization of Phenomenological Organizations III, 2008),「Kairos and Topos: Phenomenology and the Celebration of Thinking──第六屆東亞現象學圈國際會議」(2014),以及連續八年舉辦「亞洲現象學大師班」(Symposia Phaenomenologica Asiatica, 2007-2014)。
「鄭承隆基金亞洲現象學中心」的前身是「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研究中心」,成立於2002年3月。中心蒙鄭承隆博士鼎力支持,為表謝意,乃於2007年正式易名為「鄭承隆基金亞洲現象學中心」。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