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輯台時間
Lean vs. Muda
在《精實革命:消除浪費、創造獲利的有效方法》(Lean Thinking)這本書裡,一開頭就提到了「Muda」這個詞,它是日文「無駄」(むだ)的英文拼音,意思是浪費、徒勞無功。
作者接著寫道,浪費,專指消耗了資源而不創造價值的一切人類活動,包括:1.需要糾正的錯誤;2.生產了不需要的產品;3.由此造成的庫存和囤積;4.不必要的工序;5.員工的盲目走動;6.貨物從一地到另一地的盲目搬運;7.由於上一道工序發送傳遞不及時,使得負責下一道工序的人只能等待;8.商品和服務不能滿足顧客需求。前7個浪費是由曾任豐田汽車(Toyota)副社長的大野耐一提出來的,也難怪作者會說,「大野耐一可能是人類史上最痛恨浪費的人。」
讀到他對於浪費的其中一個定義(5.員工的盲目走動)時,立刻聯想到近期讀過的另一本書《豐田人高效率動線思考》。
書裡寫道,在豐田的維修現場,連員工要走左邊還是右邊,都會受到前輩的質問:「你怎麼走那邊啊!」因為「動線不同所造成的數秒之差,在一天裡就會形成1分鐘的差異,10個人工作下來,一天就會差10分鐘,一個月就差了3~4個小時。」
大野耐一已經過世30年了,《豐田人高效率動線思考》在日本是2019年出版的,作者曾在豐田當過技師,可見對於多餘、浪費的「剷除」,已經深入豐田人的工作思維與習慣。
Lean這個英文字的中文解釋是苗條的、脂肪少的、瘦的,是《精實革命》的作者在徹底研究豐田生產模式之後,所創造出來的用詞。
精實生產被視為是歷史進程的第三階段,從手工藝時期、到大量生產時期,再到精實生產(lean production)時期,結合了「精工細作的彈性和品質」與「大量生產的低成本」的雙重優點。
在經濟學人雜誌出版的《管理思想與大師指南》(Guide to Management Ideas and Gurus)裡,對於精實生產有這樣的定義:「在精實生產系統,製造商的員工是整編成隊。在每個團隊裡,員工都要能夠做團隊要求的所有工作。比起大量生產系統,精實生產的分工比較沒有那麼狹窄,工作也比較多樣化,能夠讓工作者逃離單純生產線中『摧毀靈魂的重複性』。」
這讓我想大野耐一知名的「大野圈」(Ohno Circle):在工作現場畫一個圈,站到那個圓圈裡,觀察作業流程和思考,一待就是好幾個小時,一定要想辦法看出點什麼(問題)來。
相較於「精實」作為一個動詞,究竟節省了多少人力、資源或費用,我反倒覺得是這種不斷觀察、思考,設法減少虛工耗費的過程,才真的有助於降低工作中充滿的「摧毀靈魂的重複性」。
與其日復一日重複相同的路徑,可以預期相同的結果,多花一點看似是「思考的虛工」,去找出工作有無虛耗之處,應該可以在枯燥裡找回一點樂趣。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編輯台時間
Lean vs. Muda
在《精實革命:消除浪費、創造獲利的有效方法》(Lean Thinking)這本書裡,一開頭就提到了「Muda」這個詞,它是日文「無駄」(むだ)的英文拼音,意思是浪費、徒勞無功。
作者接著寫道,浪費,專指消耗了資源而不創造價值的一切人類活動,包括:1.需要糾正的錯誤;2.生產了不需要的產品;3.由此造成的庫存和囤積;4.不必要的工序;5.員工的盲目走動;6.貨物從一地到另一地的盲目搬運;7.由於上一道工序發送傳遞不及時,使得負責下一道工序的人只能等待;8.商品和服務不能滿足顧客需求...
目錄
主題學習
60 消除低價值工作,專注高產出行動
精實管理
62 精實是一種態度,永遠要求今天比昨天更好
看圖學管理大海報
65 一張圖掌握精實思維100年的演變
Part1 觀念篇
72 杜絕浪費|如何減少產製成本?
對顧客沒價值的服務,就是該刪除的動作
74 減少拖延|如何打造快速又順暢的流程?
產線要完美接力,交棒節奏一致無須等待
76 不貳過|如何發現問題背後的問題?
別視單一錯誤為個案,5個為什麼找出根源
78 精進學習|如何建立鼓勵質疑的文化?
打造思考和嘗試的空間,讓員工放心實驗、學習
Part2 實戰篇
80 精實製造|聯華食品
打造最速生產線,0.5秒浪費也不放過
83 精實創業|四合願
小步快走、驗證假設,發現錯了就得快速止損
86 精實醫療|長庚醫院
醫院沒有犯錯空間,流程精準比速度更重要
88 精實政府|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小改變提升執行力,北市6年零舉債、還債570億
Part3 個人篇
90 工作習慣
每個環節省下一分鐘,工作永遠提早完成
94 辦公環境
不花時間找東西、找人,實現工作的最佳路徑
延伸閱讀
96 把資源用在刀口上,但你知道刀口在哪裡嗎?
商管選書
50 英文書介 _《濾鏡之外》(暫譯)/
放下身段的Instagram,帶來10億用戶,也告別創業初衷
52 中文書介 _《故事經濟學:比數字更有感染力,驅動和改寫經濟事件的耳語、瘋傳、腦補、恐懼》/
一則爆紅故事促成減稅政策,辨識決策背後的情緒力量
辦公室商學院
132 名師一堂課Master Class___台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系助理教授 王驥懋/審視現象背後的多方角力,別讓二元框架局限思考
管理圖解
44 如何成為有感染力的人?/
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獨特性,比說話技巧更能打動人心
46 如何凝聚渙散的團隊、重整旗鼓?/
由外而內建立規範和認同,打造火箭般衝刺的戰隊
特別企畫
114 一對一面談這樣做
116 好主管必修溝通課
回報最高的管理法:給部屬一對一的專注
118 一對一面談要談什麼?
多留意部屬的工作細節,為談話打好基礎
120 如何協議工作目標?
找到部屬「想達成」的目標,比主管「盯」更有效!
122 如何讓部屬暢所欲言?
多問多聽少插嘴,鼓勵分享不分大小事
124 如何點出部屬應改進之處又不傷他心?
指正要謹慎、精確、公正,再加上5次正面回饋彌補信心
126 台灣英特爾
主管的行事曆隨時開放,找總經理吃午餐也沒問題
128 台灣萊雅
一味指正員工易引發防禦心態,要讓他看到改變「對他有利」
130 王品集團
傳達文化、篩選人才、理解員工,都靠長期、頻繁的面談
特別企畫
2020亞洲影響力品牌
55 2020亞洲影響力品牌揭曉!
捷安特、華碩、肯德基擠進前20,玉山躍升37名
58 3大亮眼品牌
Gogoro、Instagram、中華電信連年成長,親民、便利獲消費者青睞
八分生活
136 喝杯自己泡的咖啡
137 世界冠軍這麼說
手沖的精神:詮釋一杯屬於自己的咖啡
140 所需工具
備齊3種器具,在家也能喝到「星巴克」
142 沖泡手法
掌握注水畫圈3關鍵,新手也能沖出好咖啡
實用祕技
40 自我成長/ 與其擔心主管找你談工作表現,不如主動請他提點你
41 人際關係/ 不必刻意經營人脈,分享「實用資訊」保持活躍
42 情緒管理/ 放下「別人該如何」的預設立場,客觀看待所有批評
43 領導帶人/ 邊做、邊學、邊修正,讓新人成為即戰力
本期焦點
100 CEO管理講堂/ 聖暉工程董事長 梁進利
每件事都不虛工、不浪費,從精實裡擠出管理財
106 研發人物/ 松珍生物科技執行長 陳俊毓
手握全球最多素食品項,搶攻1400億美元植物肉市場
專欄
14 編輯台時間 齊立文/ Lean vs. Muda
18 社長學步集 何飛鵬/ 我們辦公室裡沒有人
20 職場全贏思維 曾國棟/ 老闆派兩人去詢價,答覆決定了職場的高下
22 行銷學與用 謝明慧/ 分析關鍵消費者的互動模式,提高顧客參與的無形價值
24 青梅煮酒論 林文政/ 從酷吏談威權領導,讓部屬畏懼不能帶來績效
26 價值相對論 歐素華/ 活用「量腳、做鞋」的經驗,延伸出健康價值鏈
28 管理顧問的工具箱 徐瑞廷/ 設想一個再也不去拜訪客戶,員工也不到公司上班的未來
30 活用財務學管理 龔汝沁/ 揪出、排除特殊交易,別忘記裁減業務也要開銷
110 獵才顧問的真心話 許書揚/ 為什麼人人都想進外商?外商的優勢一把罩
112 人類學與創新 宋世祥/ 洞察不需要特別偉大,好體驗常來自微小的改善
管理在線
32 《Strategy+Business》/ 天空廣播執行長的創新學:要接受,改變是出錯的開始
33 《Nikkei Asian Review》/ 曾為全球旅遊天堂,東南亞各國的疫情求生術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為什麼亞馬遜要讓員工在溫室工作?
34 《The Atlantic》/ 廚神高登和小威廉斯「同台」?MasterClass獲1億美元融資
35 《週刊東洋經濟》/ 企業家成功接班的祕訣:凡事不插嘴、不留股票
《Fortune》/ 雀巢CEO的經營哲學:當第一個遵守規則的人
36 《Fast Company》/ 《死侍》男主角的行銷祕訣:赤裸裸的廣告更誠實!
37 《Chicago Booth Review》/ 找出以往不存在的消費者,逆勢中也能成長!
《Entrepreneur》/ 一個被吞下肚的水果標籤,成為改變美國農業的起點!
38 《Psychology Today》/ 研究:人天生就具備復原力,不如想像中「玻璃心」
下班後
144 職人精神_天空之城音樂製作公司音樂總監 侯志堅/ 從台上搖滾到幕後烘托,讓廣告更有味道的靈魂人物
148 電影金句Best Movie Quotes_《中央車站》(Central do Brasil)/ “All roads lead to the heart.“
主題學習
60 消除低價值工作,專注高產出行動
精實管理
62 精實是一種態度,永遠要求今天比昨天更好
看圖學管理大海報
65 一張圖掌握精實思維100年的演變
Part1 觀念篇
72 杜絕浪費|如何減少產製成本?
對顧客沒價值的服務,就是該刪除的動作
74 減少拖延|如何打造快速又順暢的流程?
產線要完美接力,交棒節奏一致無須等待
76 不貳過|如何發現問題背後的問題?
別視單一錯誤為個案,5個為什麼找出根源
78 精進學習|如何建立鼓勵質疑的文化?
打造思考和嘗試的空間,讓員工放心實驗、學習
Part2 實戰篇
80 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