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輯室報告】
檔案之必要,解構之必須
與過去幾年《Fa電影欣賞》的慣例相同,當出刊期遇上兩年一度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那麼合作便勢在必行。今年(2022)適逢TIDF的第十三屆,如何藉著雜誌去延伸影展與影片,豐富參與影展及觀看影片後的各種面向,也成為本期的重頭戲。
本期專輯以TIDF的「記錄X記憶:檔案變形記」單元為核,並挑選了名導演尚盧.高達( Jean-Luc Godard)、比爾.莫里森(Bill Morrison)、文生.莫尼肯丹(Vincent Monnikendam)等人使用「檔案影像」(archival footage)或「拾得影像」(found footage)的經典之作為例,也還有像EYE荷蘭電影博物館與KBS南韓放送公社電視台作為機構,如何看待典藏檔案,進而開放近用,再藉由創作者的視角,看見當中的「殖痕與解殖」契機。而這次開啟檔案拼貼電影的專題及書寫,也回應了台灣在這方面稀缺的影像創作方式與電影類型。
「特別企劃」則鎖定TIDF的「台灣切片|真實的呢喃:1990s以降的女性私電影」,該單元以回顧性的視角,爬梳1990年代起,女性創作者採取「個人電影」(personal cinema)姿態,訴說在「大寫歷史/他的歷史(HIStory)」的敘事傳統下曾被壓抑、被忽略的各種故事。除了有學者王君琦的專文外,訪問了《雜菜記》與《黑晝記》的許慧如、《是你嗎》的陳婉真、《The River》的許雅婷共三位創作者,為女性電影創作史留下檔案紀錄。
知名作家房慧真自186期起,即開始以人物採訪為方法,從個人肖像中輻射出更大的電影時代史與電影文化,她謙虛地說很謝謝Fa找她寫字,從過往幾期的「肖像特寫」的主題其實可看出時代端倪,如西門町試片室、《影響》雜誌、秋海棠錄影帶等等,本期她專訪知名作家陳雨航,不只帶出1980年代台灣新電影裡的秘辛,連帶的包括報紙副刊的影評文化,遠流電影館叢書等事都被挖了出來,又是一篇深度好讀的絕佳採訪。
「藏品寫真」則邀請國家影視聽中心的董事長藍祖蔚及研究策展組組長陳睿穎,就《桂花巷》台語版身世,以及在2021年影音遺產日放映後的迴響,分別撰文,可見電影要先被保留、確認存在、經過放映,才能造就新的生命。
進入2022年,我們也與堅強的專欄寫手們繼續合作。總讓人「想不到」的張亦絢評論湯湘竹多年前完成的電視紀錄片《尋找蔣經國》。學者于昌民引介學者哥柏曼(Claudia Gorbmann)翻譯與編輯的《電影中的音樂》英文版(Music in Cinema, 2021),並把台灣語境加入想像。影評謝以萱結束了一系列關於EYE荷蘭電影博物館的書寫,這次介紹柏林影迷認識世界電影的關鍵核心──Arsenal柏林兵工廠。
本期適逢《Fa電影欣賞》改版一週年,在這一年內我們努力趕上進度,也從國家影視聽中心的本位出發,相信一部電影不只是一則文本,電影內外所含括的,除了自我經驗的投射外,更附帶著社會、文化與歷史的記載軌跡。因此,雜誌本身也會成為「檔案」,也希望未來有人能來解構它、豐富它、研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