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文・換日線頻道副總監暨內容主編林欣蘋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政府大廈側廳 2 樓正在展出 19 世紀以降的新加坡藝術。一群小學生圍坐在畫前聆聽導覽,畫裡也有一群專心聽講的學生。
「猜猜看畫裡面是華人還是馬來人?」導覽員話音剛落,孩子們就爭相搶答。答案很快揭曉,這是華裔新加坡畫家蔡名智(Chua Mia Tee)的《國語課》(National Language Class),作品時空是 1959 年,許多華人開始學習馬來語,為成為馬來亞聯邦的一份子做準備。
當時大概誰也沒想到幾年後的新加坡會被迫獨立,開國總理李光耀為了對內建立共同語言、對內接軌國際市場而力推英語,並為此展開長達半個世紀的語言教育改革,也是他口中「一生的挑戰」。
如今造訪李光耀過世 8 年後的新加坡,英語已經全面普及,但日常裡仍然充滿多元文化的線索:機場海關人員觀察旅客的面孔與護照,迅速切換不同聲道;Grab 司機聽著中文老歌,用英文與乘客交談;從老字號的海南雞飯餐室到購物中心的收銀台,店員皆能以中文協助點餐、英文收錢找零;不過若想自行發掘在地美食,還是得懂點馬來語才能掌握食材來歷⋯⋯。
在牛車水的酒吧裡和當地朋友 E 分享我的觀察,背後冷不防響起西方來客的人聲笑語,E 也莞爾:「畢竟新加坡是『初學者的亞洲』(Asia for Beginners)。」
新加坡雙語政策是否成功,每個人都有不同答案,但可以確定的是,新加坡的確開歷史之先河,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即使國情不同,但其近 60 年從零摸索的經驗,對於此刻才初探雙語教育的臺灣,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這也是《換日線》夏季刊 5 篇封面報導的初衷:回望新加坡政策利弊,從而反思臺灣教育現況。
從新加坡返臺後,常被問及採訪心得,腦中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說起,最後竟說了採訪第一天,在路上遇到椰子樹的事。當時和 E 在前往牛車水的途中,他看到椰子樹隨口問了句:「你知道椰子樹會走路嗎?」見我一臉驚詫(嚇),隨即解釋:曾經看過相關資料,大意是椰子樹的根部可以用幾不可見的緩慢速度,悄悄移動到更「宜居」的環境。
「會走路的樹」是真是假我並未追究,但它鮮活的意象卻已在我的心裡生了根。或許,新加坡不斷在國際生存現實與自我身份認同之間尋找平衡的語言政策,也像椰子樹一樣,底下盤根錯節,為了在這片土地上站穩腳根而持續調整步伐。
圖說:
圖:學生圍觀華裔新加坡畫家蔡名智(Chua Mia Tee)的《國語課》(National Language Class)。
封面插畫:Anngee
Anngee is a Singapore-based illustrator who creates drawings with an emphasis on storytelling with compelling characters. Her quirky, surreal and whimsical works have breathed life to children’s books such as The Rock and the Bird and Do Gallery Sitters Sit All Day? Things People Really Do In A Museum. She has made illustrations for campaigns and books for clients such as 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 National Museum of Singapore and Esplanade.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文・換日線頻道副總監暨內容主編林欣蘋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政府大廈側廳 2 樓正在展出 19 世紀以降的新加坡藝術。一群小學生圍坐在畫前聆聽導覽,畫裡也有一群專心聽講的學生。
「猜猜看畫裡面是華人還是馬來人?」導覽員話音剛落,孩子們就爭相搶答。答案很快揭曉,這是華裔新加坡畫家蔡名智(Chua Mia Tee)的《國語課》(National Language Class),作品時空是 1959 年,許多華人開始學習馬來語,為成為馬來亞聯邦的一份子做準備。
當時大概誰也沒想到幾年後的新加坡會被迫...
目錄
國家 標題 作者 頁數
雙語教育2030:借鏡新加坡 10
新加坡 借鏡非照抄──新加坡「雙語教育」教我們的事:務實、彈性、國際素養 文・林欣蘋/換日線編輯部 12
新加坡 快樂學雙語可能嗎?從分流制度到科目編班,新加坡教改路上的「世代巨變」 文・林欣蘋/換日線編輯部 17
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學吳英成教授:雙語教學的精神,是用英文講臺灣的故事 文・林欣蘋/換日線編輯部 21
臺灣 直擊臺灣雙語教學現場:比 KPI 更重要的,是打造英語友善環境 文・林欣蘋/換日線編輯部 24
臺灣 破除大學「全英語授課」迷思:EMI 是選擇題,不是必選題 文・林欣蘋/換日線編輯部 29
香港 香港人的英文是如何煉成的?從回歸以來的「兩文三語」政策說起 文・孫暐皓Obed Sun/魚尾獅貝勒 32
荷蘭 「排名第一」的英文能力——分析荷蘭的外語教育變革,與多語的國際趨勢 文・陳怡君/怡君觀察 35
異文化的反思 40
香港 以「英語」學習「中文學院」課程,是怎樣的體驗?──從我的港大經驗,看大專校院雙語教育 文・Crossing Campus 42
奧地利 奧地利人用什麼語言?我在奧地利體會到的「同心圓」語言概念 文・Chris/旅見步鮮 45
挪威 從挪威少數民族語言「克文語」復興案例,看臺灣「本土語言」中學必修政策 文・水鹿遇到馴鹿 48
南韓 跟上 BLACKPINK 風潮,看南韓娛樂經紀公司如何讓 K-POP 走向全球? 文・Laney Lin 林芳穎/韓妹不吃泡菜 51
中國 螺螄粉裡沒有螺螄、長滿白毛的霉豆腐⋯⋯聊聊中國的那些「臭香」料理們 文・荔枝小姐/荔枝小酒館 54
義大利 步調快的人請注意!約會不要準時、吃飯超過兩小時,刻在義大利人骨子裡的「浪慢」生活 文.凱倫 56
日本 東亞最後的皇室:一文看懂日本天皇的生活、功能與存廢爭議 文・法律白話文國際站 60
英國 多年後,我才發現國際語言不只英文──受邀英國雪菲爾大學演講反思 文・田育瑄/踹妞 Try New! 64
日本 「能在臺灣做自己,真好!」──身為日本人,我真受夠了壓抑忍耐的文化 文・佐藤峻/日本人的台灣創業紀錄 67
跨邊境的職場 70
加拿大 工作上犯錯,能說嗎?──我在加拿大醫療現場學習的「不究責文化」 文・游媛婷 Phoebe/從嘉到加,何以為家 72
德國 為什麼愈來愈多國家加入「週休三日」實驗?成效如何? 文・謝宛真 76
美國 在紐約遇見臺灣:美國文具實用但制式?「由申甲」把臺灣文創商品,賣到紐約人的書桌上 文・Grace/七年級的台美移民生 80
美國 ChatGPT 對教育的挑戰,你準備好了嗎?國際名校教授:老師必須比學生更懂運用 AI 文・任恩儀/N1 的田野筆記 83
荷蘭、瑞士 在歐洲當資安工程師:「想搞破壞」是必備特質?身為女性,就像是個「入侵者」? 文・OYA 歐涯顧問團隊/歐涯!我們,去歐洲 86
世界 還在認為「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過來人從業經驗談:念新聞系值得嗎? 文・呂亞君/故事販賣店 89
海地 槍戰、流彈、綁架⋯⋯在危機四伏的海地進行人道救援,如何自保? 文.無國界醫生 92
加拿大 中年轉職「滑雪教練」:只當過醫生的我,如何一週內得到溫哥華雪場的工作? 文.Alex Lin/桑尼爸的溫哥華札記 96
當季作者 100
印尼 想跟上南向熱潮進軍東南亞,先做好這些評估再進攻 文・許詮 101
世界 兼顧主副業發展的時間精力管理秘訣 文・尼可Nicolle/矽谷Bonjour 105
校園徵文獎 108
國家 標題 作者 頁數
雙語教育2030:借鏡新加坡 10
新加坡 借鏡非照抄──新加坡「雙語教育」教我們的事:務實、彈性、國際素養 文・林欣蘋/換日線編輯部 12
新加坡 快樂學雙語可能嗎?從分流制度到科目編班,新加坡教改路上的「世代巨變」 文・林欣蘋/換日線編輯部 17
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學吳英成教授:雙語教學的精神,是用英文講臺灣的故事 文・林欣蘋/換日線編輯部 21
臺灣 直擊臺灣雙語教學現場:比 KPI 更重要的,是打造英語友善環境 文・林欣蘋/換日線編輯部 24
臺灣 破除大學「全英語授課」迷思:EMI 是選擇題,不是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