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雲端封建時代黃色臉孔引路人臺灣路上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兒童選讀買房人生課AI五十強FIRE致富覺察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親師衝突佛教戀家的人

一本就懂台灣史 (二手書)

作者:

王御風

出版日期:2013-01-15
出版社:好讀
二手書交易資訊
台灣史該怎麼看、怎麼讀,比名嘴開講更精采有趣的台灣故事25項【台灣史大事件】+45則【台灣生活故事】+30位【改變台灣的人物】大歷史、小歷史一網打盡認識不同以往卻鮮活真實的台灣史!台灣史活起來了!讀通 ...

圖解台灣史 (二手書)

作者:

王御風

出版日期:2010-07-06
出版社:好讀
二手書交易資訊
番薯芋頭狀的Taiwan,承載著原住民、荷蘭、西班牙、中國、日本統治與文化的刻蝕,造就今日多姿多采的風貌。腳下的土地,多少人的足跡行踏其上,它曾被喚過「夷洲」、「流求」、「台員」、「福爾摩沙」、「高砂 ...

台灣選舉史【彩圖版】 (二手書)

作者:

王御風

出版日期:2016-01-01
出版社:好讀
二手書交易資訊
華人世界最民主國家──Taiwan選舉是為了實現主權在民所設計的制度自日治時期實行選舉以來,台灣的選舉歷史已經長達80年對台灣的選舉歷史,你知道多少呢?《台灣選舉史》,帶你一次搞懂台灣選舉!各大選戰串 ...

圖解台灣史(修訂新版) (二手書)

作者:

王御風

出版日期:2017-05-12
出版社:好讀
二手書交易資訊
好評不斷,台灣史名學者聯合推薦的台灣史!★榮獲行政院新聞局「第33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薦(人文類)2017最新版 最好懂的台灣史圖解說故事 道給你聽!台灣史大破解9大章節 從石器時代到2017, ...

圖解台灣史【彩圖版】 (二手書)

作者:

王御風

出版日期:2010-07-15
出版社:好讀
二手書交易資訊
★榮獲行政院新聞局「第33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人文類)★台灣史名學者 聯合推薦給您的第一本台灣史!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 吳文星教授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  吳密察教授成功大學歷史系&nb ...

波瀾壯闊 (二手書)

作者:

王御風

出版日期:2016-04-25
二手書交易資訊
★第一本台灣貨櫃運輸歷史專書★一部以海洋為背景的台灣人冒險史詩★台灣四大航運公司:中國航運、長榮海運、陽明海運、萬海航運以貨櫃征服全球市場的故事一個20呎箱子推動台灣經濟奇蹟的故事從四家世界級航運公司 ...

舊港新灣:打狗港濱戲獅甲 (二手書)

作者:

王御風

出版日期:2018-07-25
二手書交易資訊
近代高雄的發展與高雄港息息相關。1863年開港,1908年開始築港工程,高雄這個因高雄港而崛起的港市,除了原有的貨物運輸功能外,在日治末期隨著日本政府的南進政策,在戲獅甲地區興築了以軍需工業為主的工業 ...

一本就懂台灣史(修訂新版) (二手書)

作者:

王御風

出版日期:2020-09-01
出版社:好讀
二手書交易資訊
《一本就懂台灣史》【修訂新版】◎根據最新時事修訂,新增數十幅台灣食衣住行手繪插圖!【台灣史原來如此生動易懂!】台灣史活起來了!本書融合傳統書寫國家大事的「大歷史」,以及與你我生活習習相關的「小歷史」, ...

鳳梨罐頭的黃金年代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9-02-12
二手書交易資訊
它是熱帶地區最廣為人知的水果,金黃色澤、酸甜滋味更是讓人難忘的南國風情。經過加工的鳳梨罐頭,更曾是臺灣出口貿易的重要貨物。打開金屬罐,從一顆水果的產業變化,看到臺灣經濟的一段歷史。日治時期,由於罐頭製 ...

榮耀船說︰台船公司逆風前行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23-12-15
二手書交易資訊
台船,台灣做為海洋國家的關鍵力量1960年代末期至1979年,政府推動國家級重要基礎建設工程,稱為十大建設,其中三項是重工業建設,大鋼鐵廠(中國鋼鐵)、大造船廠(如今的台灣國際造船公司)及石油化學工業 ...

覆鼎金物語:高雄市墓葬史初探 (二手書)

作者:

王御風

出版日期:2018-11-26
二手書交易資訊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臺灣研究系列高雄市公墓從清代蛇頭埔義塚發展到日治時代的桃子園、前峰尾,直到1940年代遷移至覆鼎金地區,墓葬遷移與都市發展息息相關。本書透過高雄市墓葬史的梳理,講述清代以來高雄市墓 ...

高雄雙城記:左營聯鳳山 (二手書)

作者:

王御風

出版日期:2012-08-13
二手書交易資訊
二百年的分合,歷經繁華、拆毀、遺忘與再尋的滄桑,高雄雙城記已成為生活中的歷史,也豐富了城市的生命史。大高雄市內有兩座清代古城,一座在左營,一座在鳳山,它們都叫鳳山縣城,只是有新舊之分。古城的經歷,其實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