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全壘打語言書展66折起高效人生中年之路抵抗行動房慧真長照選讀多巴胺AI五十強大塊商業展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
提供搜尋: [出版社-

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搜索結果:頁數1/9

臺灣觀音信仰的「本土」與「外來」

作者:闞正宗
出版日期:2018-08-17
臺灣的觀音信仰隨著明鄭時期漢人移入而傳入,與媽祖崇拜成為臺民信仰的雙璧。臺灣四周環海,根據《華嚴經》記載,觀音道場位於浙江外海的普陀山,為善才童子問道觀音處。因地處南海,故臺民一般稱之為「南海觀音」。 ...

臺灣案內寫真老照片集(精裝)

作者:闞正宗
出版日期:2022-05-13
本書共收錄三本臺灣風景、人物、物產相關圖片、歷史文獻,分別為《臺北寫真帖》、《臺灣事情》與《臺灣案內》。1913年由臺北新高堂書店發行的《臺北寫真帖》,主要針對臺北地區的風景名勝,新高堂書店主人村崎長 ...

近代東亞海域交流:產業與海洋文化的展開

作者:松浦章
出版日期:2020-01-15
本書是以「產業與海洋文化的展開」為題名,針對近代東亞海域交流之各種狀況等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內容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日治時期臺灣之產業與東亞海域」,以臺灣為主要論述的區域,分析問題有海外航運、移民 ...

曲徑通幽:換個角度看中國歷史

作者:江達智
出版日期:2021-04-16
本書收錄〈「禹為姒姓」新解〉、〈后羿神話新解〉、〈「孔甲亂夏,四世而隕」新解〉、〈妲己身分新解〉、〈周公攝政稱王問題新解〉、〈「董狐之筆」新解〉、〈孟嘗君見舉新解〉、〈「車載一石鮑魚以亂其臭」新解〉、 ...

楊君陳爺爺講古:台灣俗諺與蘆洲歷史掌故

作者:楊蓮福
出版日期:2022-03-16
本書是紀念祖父楊君陳生前喜愛歷史,讀書自娛的樂觀天性,不與世人相爭,謙和自持,長命百歲的人生哲理,也算留給楊氏一族和後代世人一個文化見證,記錄歷史,孝順齊家的美德,這是最重要的座右銘。. ...

跨越時代的府城文人:羅秀惠研究

作者:劉庭彰
出版日期:2021-12-03
★ 榮獲國立臺灣文學館「臺灣文學傑出博碩士論文獎」!本書嘗試利用原始資料及田野調查的成果,重建府城文人羅秀惠的生平,並就前人研究闕誤之處,加以增補、改正,以期呈現羅秀惠其人其事。再者,則探討羅秀惠從聯 ...

日治時期臺灣人在日本活動之探討

作者:卞鳳奎
出版日期:2022-08-12
本書是以「日治時期臺灣人在日本活動之探討」為題,目的是企圖瞭解臺灣自1895年﹙光緒21年﹚被日本殖民統治後,臺灣人民渡海移民到日本的動機、移至該地後的各種活動樣態、與當地住民之間的互動情況;以及對臺 ...

殖民樁腳:日治時期臺灣煙酒專賣經銷商

作者:蕭明治
出版日期:2014-01-09
本書為個人博士論文《日治時期臺灣煙酒專賣經銷商之研究》加以改編,試以「殖民樁腳」為論述主軸,說明日治時期在臺灣的煙酒專賣經銷商們是如何成為日本殖民當局的在地樁腳,以及這些煙酒專賣經銷商的數量、分布,及 ...

臺灣地震寫真老照片(1935年)

出版日期:2017-05-05
《臺灣地震寫真老照片(1935年)》一書主要收錄了發生於1935年(昭和10年)的臺灣中部的大地震相關史料,分別是臺灣新聞社發行的《昭和10年臺灣大震災紀念畫報》、臺北觀測所發行的《昭和10年4月21 ...

歷史、藝術與台灣人文論叢(22)

出版日期:2022-04-15
本論叢成立的目的,是提供歷史、人文、藝術教學或研究者展現思考的園地:一個奠基於學術方式,胡思亂想的刊物。我們深信教學就是面對學生的思考,既然有思考,就有想法,只要再配上根據與參考他人相關成果的雙翼,就 ...

蔣介石 宋美齡臺灣傳奇

作者:王丰
出版日期:2010-04-30
一九三八年一月三日出版的《時代》週刊,選出蔣宋為一九三七年「風雲夫婦」。美國羅斯福總統特使威爾基,則推崇宋美齡是一個「完美的大使」。本書分佈兩大重點,一寫景緻,一寫人物。一為文章,一為照片。首先從飲食 ...

牡丹社事件的真相

作者:林呈蓉
出版日期:2006-04-25
  本書試圖從各種不同的層面剖析「牡丹社事件」,讓歷史當事人的立場與他們的心情故事能說真話,並透過史料的查證,釐清過去由於不同角度立場下,所產生的矛盾、模糊的歷史片段,更期望藉由此書,傳達日治時代台灣 ...

地圖-史料、地圖、常民生活

出版日期:2008-07-30
地圖除了行政、交通及旅遊的功能外,還有其他用途!結合文物、史料、圖像整合研究,將地圖的研究擴大到歷史研究、現代化的日常生活中。. ...

追尋的原鄉:高雄溝坪平埔族公廨與太祖傳說

作者:張二文
出版日期:2014-10-30
在這曾是平埔族群居住的溝坪地區,在鄉間小路旁田頭田尾,有著一百多座的公廨。公廨中以三塊石板所堆砌的三片壁最多,但由於漢化及文化失傳,已鮮有人知其意義,將它當作土地公或有應公廟來祭拜,已漸漸失去原有的風 ...

臺灣古早藥包

作者:吳秋儒
出版日期:2012-05-15
「寄藥包」源自於日本的「家庭配置」,在昭和時期引進臺灣,臺灣總督府極力推行西式醫療進而改變臺民用藥習慣,戰後「寄藥包」盛行一時。新式藥品進入臺灣之後,藥品販賣的通路甚多,其中「寄藥包」這項行業在早期醫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