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展66折起高效人生中年之路抵抗行動房慧真長照6月選讀多巴胺AI五十強大塊商業展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
提供搜尋: [出版社-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搜索結果:頁數1/18

心學風雲記:王陽明帶你打土匪

作者:陳復
出版日期:2018-09-25
王陽明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這本書將帶你細緻解讀心學大師王陽明曲折傳奇的前半生。 這本書將帶你認識王陽明的前半生。作為明朝人,王陽明這輩子活得不落俗套,他是個懂得靈活變通的智者,從搖籃到墳墓 ...

中國哲學與哲學在台灣

出版日期:2019-10-25
哲學既是普世的,追求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同時也有其地域環境的差異與各自語言文化上的特性。普世哲學與區域性哲學既有發展上的張力,也有相互融通的可能性。中國哲學是世界哲學中的重要部分,深深影響著亞洲與台灣 ...

健全的思想

作者:霍爾巴赫
出版日期:2019-09-28
本書駁斥了教會人士宣揚的超自然的迷信,打擊了宗教,也對利用宗教以統治人民的封建制度進行了無情的批判。全書內容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考察神學基本問題,即上帝的存在和屬性、靈魂不死和來世說、人的自由意志, ...

尼采透視

作者:黃國鉅
出版日期:2017-08-25
尼采對現代哲學影響巨大而近年的華語學界對他的思想產生了嶄新且多元的研究興趣除了對其哲學的核心部分有更深入的探討外也關注他與古今中外哲學之間的對話使他的思想面貌更加清晰地呈現本書特色 本書集結了十二篇兩 ...

漢代思想與思想家

作者:陳麗桂
出版日期:2020-09-25
漢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長治久安的一統帝國。在政治上,它確立了此下2000年中國中央集權政治體制的模式;在學術文化上,西方人將傳統中國學術研究統稱為「漢學」,因為漢代確立了中國傳統學術文化與族群性格的雛 ...

青年馬克思思想的探索--台灣學者洪鎌德相關研究的析評

作者:張守奎
出版日期:2022-09-25
  在華語世界馬克思主義傳播和研究史上,台灣占有重要一席。而在台灣馬克思主義研究歷程中,用功最勤、著作最豐者當屬洪鎌德教授。洪先生是中外著名學者,在眾多領域均有作品問世。其對馬克思思想的最早介入,既是 ...

道家的倫理關懷與養生哲學

作者:賴錫三
出版日期:2021-12-25
本書對道家式的養生哲學、倫理關懷,綜合描述出一個相互關連的新圖像,以鬆解道家長期被視為超人文、乏倫理的超人間性格。本書將嘗試證成道家的超越不離人間、養生不離倫理、自然不離人文, 並持續保持它對人文僵化 ...

單子論

作者:萊布尼玆
出版日期:2018-04-28
二手書徵求
萊布尼茲認為宇宙的最後元素只有一種,無論是思想物或擴延物,悉由它所組成。一六九六年,他已開始引用「單子」的名詞與觀念,且已把自由而偶有的「道」之觀念,擴充到物理與精神併合為一而同屬於唯一、普遍的「道」 ...

勸學

作者:福澤諭吉
出版日期:2018-10-28
二手書徵求
日本近代化的必讀聖經 —本書作者福澤諭吉【日幣紙幣上(面額最大的一萬塊)的肖像】畢生最重要的著作《勸學》共十七篇,於一百多年前(1872-1876)以文語體寫成,是福澤諭吉畢生最重要的著作,並被譽為日 ...

跨領域的道家哲學

作者:葉海煙
出版日期:2022-10-28
古典道家哲學已然跨領域跨時代而來,現代道家哲學也將跨文化跨疆界前行!  自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疫情迅速蔓延的趨勢已然普世化,加之變種病毒難以預測,更造成全球性的驚恐與憂懼。  歷 ...

中國哲學史三十講

作者:張麗珠
出版日期:2020-09-25
這是一本以講論方式寫作的中國哲學簡史,也是近數十年來,學界重新改寫中國哲學史的極重要新作。◎2009年獲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評選為全國重要著作英譯出版。中國哲學究竟是歷史寶藏、抑或吾人所切身感受的思 ...

瞧,這個人! :尼采自傳

作者:尼采
出版日期:2021-07-28
德國哲學家尼采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的文學、哲學、文化、乃至政治的發展,不僅成為不同領域中崇拜的對象,也是思想史上無法繞過的存在。尼采曾預言:「將來有一天,人們會需要一些機構,在裡面生活,並傳授我對生活 ...

《老子》異文與黃老要論

作者:陳麗桂
出版日期:2020-07-25
本書一方面經由對中國近年出土戰國與漢代簡帛本《老子》,和重要傳世《老子》文本之對比中,觀測《老子》版本的流傳與異文狀況,及其所產生的不同向度之思想詮釋,以理解老子哲學生命開闊深遠之影響力; 另一方面, ...

知識論

作者:黃鼎元
出版日期:2019-09-10
探討知識論不像倫理學那般引人入勝,其內容也不易貼近日常生活;但知識論作為探究人認識「如何可能」的學說,重點在於引導我們對自己究竟是如何認識對象的所有理解,也就是「對理解產生理解」,更有趣的說法就是── ...

無用的神學——班雅明、海德格與中國

出版日期:2019-07-10
上帝不是被我們殺死了,上帝不是自身獻祭虛己了,上帝不是被銷蝕了,上帝不是自身回撤了,而是,上帝變得無用了。當卡夫卡寫出「只有彌賽亞變得無用時才會到來」的弔詭語句時,其實中國道家的思想已經潛入了喀巴拉神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