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冊選讀房慧真長照動不動發脾氣AI五十強多巴胺國度大塊商業展賣故事的人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臺灣路上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圖解台灣製造:日治時期商品包裝設計 (二手書)

作者:姚村雄
出版日期:2013-05-10
出版社:

晨星

二手書交易資訊
看見台灣Style看見日本時代台灣最美好的東西──塵封近百年,超過500張的圖像,與台灣早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商品包裝設計風格本書以商品文化和視覺設計觀點,重新梳理台灣的設計發展,以圖解的方式窺視先民 ...

圖解台灣日式住宅建築 (二手書)

作者:吳昱瑩
出版日期:2018-02-12
出版社:

晨星

二手書交易資訊
第一本台灣日式住宅建築通覽日式住宅陪伴台灣庶民居住超過百年,是珍貴的歷史文化資產。座敷(ざしき)、違棚(ちがいだな)、書院(しょいん)、破風(はふう)、車寄(くるまよせ)、台所(だいどころ)、土間(ど ...

圖解台灣近代經典公共建築:模擬現場全方位深度導覽圖解書,看見台灣近代經典建築美學 (二手書)

作者:凌宗魁
出版日期:2015-12-11
出版社:

晨星

二手書交易資訊
50座台灣近代公共建築,以圖解方式一次導覽,提供最佳鑑賞台灣近代建築之角度與途徑。十九世紀末歐洲因工業革命影響,建築從材料到構造技術皆有突飛猛進的改變。甲午戰爭後台灣進入日本時代,這段時期已是日本近代 ...

台灣.綠築跡 (二手書)

作者:楊天豪
出版日期:2018-11-12
出版社:

晨星

二手書交易資訊
21個隱於台灣的綠色建築,無論是圖書館、咖啡廳, 抑或是小學生追趕跑跳碰的國小校園, 都是台灣友善地球的最佳永續建築。走遍亞歐19國,尋訪50座城市後,天豪繼續開啟他的綠色流浪,此次他以一週一鄉鎮,一 ...

摩天大樓建築之謎:從台北101發現建築科技的奧妙 (二手書)

作者:高橋俊介
出版日期:2009-12-15
出版社:

晨星

二手書交易資訊
驚嘆,世界摩天建築奇蹟!當您看到高達509公尺的台北101時,除了驚嘆,您是否也會好奇--它是如何從平地蓋到101樓?遇到地震、颱風時會不會倒掉?那麼高會不會容易被雷擊呢?...從金字塔、台北101到 ...

設計師之眼:設計師背包客隨拍隨畫100分的歐亞永續設計 (二手書)

作者:楊天豪
出版日期:2013-08-13
出版社:

晨星

二手書交易資訊
歷時93天,走訪9個國家、28座城市,橫跨1萬5千公里,設計師背包客的綠能‧設計探索之旅, 愛地球、重環保的你絕不能錯過。一枝筆、一架相機,他背起背包,開始巡訪世界綠建築及永續設計。他隨畫隨拍,足跡遍 ...

設計師的綠色流浪:巡遊亞歐10國的永續設計 (二手書)

作者:楊天豪
出版日期:2015-09-14
出版社:

晨星

二手書交易資訊
無論台灣的能源選項為何?我們都得面對「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事實,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選擇以126天走訪亞歐10國的永續壯遊,分秒感受腳下冰島的冰正在融化,分秒感悟永續設計,不是空想空談,而是 ...

打造我們的窩 (二手書)

作者:川上雪
出版日期:2008-03-31
出版社:

晨星

二手書交易資訊
想換個新窩卻不知如何找起?搬家時不知從何整理起?最重要的收納卻越收越亂!家具的搭配越看越不順眼!好不容易佈置完卻全無自己的風格!如果你正好有搬家的念頭,剛好也有以上的困擾,甚至忙到沒有時間去蒐集許多相 ...

發現教堂的藝術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05-12-31
出版社:

晨星

二手書交易資訊
注意!這是一本從平裝文字書賣到精裝圖文書的書籍……上帝開天闢地在第七天休息出埃及的聖櫃要有七盞燈啟示錄裡七個天使吹奏響徹天際的號角……吳尚洋、李鼎、阮慶岳、徐明松、畢恆達、顏忠賢、謝品清(依姓氏筆畫排 ...

發現教堂的藝術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6-09-12
出版社:

晨星

二手書交易資訊
這裡,就是教堂的入口! 參訪教堂時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疑問◎教堂彩繪玻璃上面的人物是誰?◎上面的動物又代表著什麼?◎為什麼教堂的空間要這樣規劃與佈局?◎教堂的細部結構又意謂著什麼?教堂多的是讓人眼花撩亂的 ...

2006台灣建築之美 (二手書)

作者:黃丁盛
出版社:

晨星

二手書交易資訊
. ...

東京晴空塔的祕密【圖解版】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4-12-01
出版社:

晨星

二手書交易資訊
欣賞晴空塔的設計美學,讚嘆晴空塔的獨到技術,享受晴空塔的吃喝玩樂。官方認可內容完全解密!82個不為人知的東京晴空塔小知識大公開!傲視群倫的東京晴空塔是全世界最高的自立式電波塔。夢幻般的晴空塔融合了日本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