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雲端封建時代黃色臉孔引路人臺灣路上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兒童選讀買房人生課AI五十強FIRE致富覺察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親師衝突佛教戀家的人

宗教•敘事•視覺性-當代文化中的終極關懷

作者:鄭印君
出版日期:2013-05-01
本書為作者集結六篇已通過學術審查之期刊文章。所集結的六篇文章,是作者這幾年之中的尋思過程部分階段成果。領域從宗教敘事與社會實踐的關係,到文學、動畫與漫畫等領域的不同思考。雖然討論的文本領域相當多元,但 ...

Victoria in My Memories

出版日期:2024-03-26
Historical memory has a particular value in analyzing events and characters that give life to storie ...

哲學心理學(再版)

作者:袁廷棟
出版日期:2014-07-01
本書為闡述哲學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全書共分五篇,第二、三、四篇屬人的哲學心理學,為本書的主要部份,第一、五篇屬生物哲學。本書以新士林哲學為基礎,在表達上依循士林哲學傳統課本的秩序:首先將要討論的問題闡述 ...

教廷的國際地位兼論教廷與中國的關係

作者:杜筑生
出版日期:2014-09-01
教廷有兩千餘年悠久的歷史,一脈相傳。教廷一直是國際社會中極為重要的成員,教宗更是世界宗教、倫理、道德及精神的領袖。教廷不是一個傳統的世俗國家,它其實是個宗教實體,卻具有國際法主體的地位,教廷還擁有一個 ...

禮頌II [附光碟]

作者:劉志明
出版日期:2014-11-01
劉志明蒙席的禮儀聖樂作品達三百餘首.是中文天主教禮儀音樂創作的重要先驅者之一。劉蒙席以傳統教會學院派嚴謹的作曲手法.佐其哲學與神學上的豐厚涵養.以及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作為創作中文天主教禮儀音樂的載體 ...

身心靈整合之處遇I 身體健康 心理成熟 靈魂美麗 研討會學術論文集

出版日期:2014-10-01
本書以身心靈整合之處境為主軸舉辦三次研討會,共匯集24篇學術論文,分層探討身心靈如何在面對現實生活時,能夠在平衡、整合的狀態下持續成長。. ...

身心靈整合之處遇II 音樂 文學 電影 藝術 之人文療癒探討

出版日期:2014-10-01
本書分作音樂、文學、電影、藝術四個層面,探討人類生活實際身心靈交匯的困境與成長提升,作為學術與生活的對照,並能提供實際進行助人工作者之參考面向及不同的思考角度。. ...

禮頌III [附光碟]

作者:劉志明
出版日期:2015-04-01
劉志明蒙席的禮儀聖樂作品達三百餘首,是中文天主教禮儀音樂創作的重要先驅者之一。劉蒙席以傳統教會學院派嚴謹的作曲手法,佐其哲學與神學上的豐厚涵養,以及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作為創作中文天主教禮儀音樂的載體 ...

仁愛與聖愛:儒家與基督教愛觀之比較研究

作者:張永超
出版日期:2015-09-01
中西文化之遭遇是人類文明史上值得關注的「大變局」,具有「劃時代」意義,冷靜的分析兩種思想體系是如何遭遇、如何交鋒,又如何融會便成為思想界的必要任務。本書關注問題意識在於:同是講「愛」,「仁愛」與「聖愛 ...

臺灣士林哲學口述歷史

出版日期:2015-12-01
臺灣輔仁大學自1961年在臺復校,即以士林哲學作為天主教學術發展思想的基礎,多年來匯聚、培育了許多士林哲學專家,並發展出融通中國哲學特色的中華新士林哲學。本書透過實際訪問近二十七位哲學界師長,記錄下士 ...

臺灣士林哲學理論發展

出版日期:2015-12-01
在臺灣近六十年的哲學思想發展中,輔仁大學本著士林哲學的精神與中國哲學融通,孕育出中華新士林哲學的體系。本書由臺灣當代重要士林哲學研究者鄔昆如、潘小慧、陳文祥、黎建球、陳德光、何佳瑞、蘇嫈雰、沈清松(依 ...

身心靈整合之處遇III 邁向身心靈健康

出版日期:2016-02-01
本書整合學術、生活,在實際生命歷練的過程中,從生理到心理,心念到情緒,精神、靈性,生死的意義與生命的追尋,回到生命的本質面對現實環境的一切,使對個體對自我及自我整合的可能性以達「全人」的狀態能有更深入 ...

耶穌會在華高等教育史:使命與傳承(1594-1952)

作者:姜有國
出版日期:2016-04-01
過去數百年來,耶穌會的教育秉持全人和博雅教育的理念與精神,在全球各地開辦了許多教育機構,為社會培養優秀人才,並推動科技、文化與文明的對話與交流。本書通過對歷史和文獻的多元角度的探討和分析,瞭解耶穌會自 ...

西洋哲學導論: 觀念與知識

出版日期:2010-10-01
. ...

基督氣論芻議

作者:鄭維亮
出版日期:2011-01-01
.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