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全壘打語言書展66折起高效人生中年之路抵抗行動房慧真長照選讀多巴胺AI五十強大塊商業展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

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 (二手書)

作者:

麥克尼爾

出版日期:2016-10-21
二手書交易資訊
病菌,是塑造人類歷史的推手,槍砲、鋼鐵也擋不住這股力量!「瘧疾」的兇暴,使莊嚴的朝聖之旅,化成疫病的溫床;「霍亂」的版圖,藉交通便利的無國界化,再展新勢力;「禽流感」的威脅,迫使高密度畜養的經濟方式, ...

瘟疫與人 (二手書)

作者:

麥克尼爾

出版日期:1998-04-29
二手書交易資訊
  病菌對人類的威脅與禍害其來已久,早在遠古的狩獵時代,寄生物已不斷地滋擾人類。當某種傳染病菌首度侵入缺乏罹患該病經驗的族群時,往往會暴發大流行,造成死傷慘重。十四世紀歐洲的黑死病,就是代表性的例子。 ...

改寫人生的奇蹟公式:蛻變唯一需要知道的事,99%的困境都能瞬間逆轉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9-08-28
二手書交易資訊
這是一個心理學家遇到的蛻變魔法,也是任何人都能驚人轉變的祕密。三原理、一個簡單公式,深刻理解現實是「由內而外創造」的性質,人生煥然一新。 「本書值得放在床頭隨時閱讀。」~李錫錕 亞馬遜書店逾百位讀 ...

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2020新版) (二手書)

作者:

麥克尼爾

出版日期:2020-02-25
二手書交易資訊
傳染病與人類文明交融史 經典中的經典世界史奠基巨擘─

麥克尼爾

史詩級代表作瘟疫,是人類最深的恐懼,病菌,是塑造人類歷史的推手,槍砲、鋼鐵也擋不住這股力量!人類實踐了太空旅行 卻擺脫不了傳染病的威脅全 ...

文明之網:無國界的人類進化史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07-08-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這是一本曾被Amazon資深書評家考菲德(John Cofield)評為:「如果外星人來訪,最好就拿這本書讓他們讀,他們很快就能了解人類」的人類文明簡史。作者是擁有「世界史宗師」(dean of wo ...

我想開始去跑步:跑步1年級生的13週訓練提案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3-05-30
二手書交易資訊
自1999年長銷至今的跑步入門書!數以千萬人都使用這本當新手上路指南!作者伊恩.

麥克尼爾

是醫學專家、前奧運國手,也是加拿大國家隊跑步教練,面對50萬以上的諮詢者需求與經驗後,設計出這本「13週走跑訓練 ...

歐洲歷史的塑造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07-07-05
二手書交易資訊
歐洲,最初不是「一個」歐洲。地理教科書上的「歐洲」其實與歷史上的「歐洲」相去萬里。什麼時候才有地理上的歐洲?歷史上的歐洲又是何時成形?蒙古人為什麼沒有成為基督徒?西班牙回教文明為什麼在一二一二年之後就 ...

富國強兵 公元1000年後的技術、軍備、社會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9-08-21
出版社:廣場出版
二手書交易資訊
※威廉‧

麥克尼爾

《瘟疫與人》的姊妹作。《瘟疫與人》一書在於探討人類與微寄生物的互動之主要事件,特別是對微生物而言,相對較小的環境突發變化。每當新的地理環境出現某些新的突變或突發現象時,微生物便能不時短 ...

威尼斯共和國的故事:西歐的屏障與文明的窗口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2-05-23
出版社:廣場出版
二手書交易資訊
『中世紀義大利半島各城市只有兩個自始自終堅守自己的獨立性,對人類史而言真是意義非凡:第一是佛羅倫斯;第二是威尼斯,一個表面上看起來停滯不前、政治上亦無波瀾的城市』--布克哈特(JACOB BURCKH ...

世界史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13-06-07
出版社:商周出版
二手書交易資訊
暢銷五十餘年的經典著作‧歷史研究案頭必備美國各大專院校世界史課程最愛為什麼學歷史?為什麼研究世界史?來自一位歷史學家窮盡一生的解答。「我們定當窮盡祖先留給我們的語言及智慧,相信必能找出滿足所有人、在所 ...

娃娃與標本師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22-04-02
出版社:馬可孛羅
二手書交易資訊
Netflix熱門影集《警官瑪契拉》製作團隊搶下電視劇版權!!他沒有瘋!他只想將心愛的女孩收藏進他的博物館 ★《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作家★《紐約時報》書榜冠軍、《紐約時報》編輯選書★Amazon網路書 ...

美夢是這樣完成的 (二手書)

出版日期:2003-07-01
出版社:小知堂文化
二手書交易資訊
編織偉大夢想的藝術,實現偉大夢想的科學  釵h人著手要實現夢想,或開創事業,或學彈鋼琴、出版書籍,結果卻弗悗咻芋A夢想也隨之破滅。這其中有釵h人的本領很高,專業能力很強,好比有些人對感興趣的行當或職業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