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全壘打語言書展66折起高效人生中年之路抵抗行動房慧真長照選讀多巴胺AI五十強大塊商業展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
提供搜尋: [出版社-

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
搜索結果:頁數1/14

半世紀舊書回味

作者:李志銘
出版日期:2005-04-20
一本舊書猶如承載時間記憶的空間容器,原本平凡無奇的圖文資料,往往在經過數十年之後散發出某種特殊的歷史感。舊書攤的魅力,主要來自於愛書人的痴狂迷戀,以及那四處堆疊、不假修飾的「挖寶」情境。相較於現代書店 ...

髒血:塔斯基吉梅毒實驗

出版日期:2017-05-07
二手書徵求
看似神聖的白色巨塔竟也能窺見「邪惡的平庸性」「在我們的時代、我們的國家發生濫用科學的問題,更加深了悲劇色彩」──《費城詢問報》「這不過是另一場白種人的種族清洗政策」──《亞特蘭大日報》「等一切塵埃落定 ...

現代地理思想

作者:Richard Peet
出版日期:2005-04-20
RichardPeet過去30年來深入研究人文地理思想的主要趨勢,並將之連結到哲學和社會理論上更廣泛的主題。從存在現象學與人文主義地理學開始,本書涵蓋了基進地理學與馬克思主義、結構主義、結構化理論、實 ...

活出語言來:語言人類學導論

出版日期:2020-02-07
解析語言如何成為社會變革的力量反思語言歧視及語言權議題的集大成之作事實上,人們並未意識到,「現實世界」主要建立在群體的語言習慣之上。世上沒有兩種語言相近到足以再現同一套社會現實。不同社會所經歷的世界截 ...

政治的消融與萌生:新自由主義國家的治理效應

出版日期:2019-11-15
擺脫舊的學術實作與思考慣習以細緻的個案研究作為建構新知識以及為臺灣社會尋找出路的堅實出發點過去二、三十年來,一種標榜市場自由化、政治民主化的新自由主義形式的統治形態已經儼然成為全球最具主導性的趨勢。「 ...

「漢文脈」在近代: 中國清末與日本明治重疊的文學圈

作者:齋藤希史
出版日期:2020-09-10
從漢字文化圈的一員,到獨立的民族國家,日本的現代化進程與文化國族建構一體兩面,息息相關。文化國族的建構,脫離不了如何定位文學,或毋寧說:核心就是文學從十九世紀末期到二十世紀初期,在東亞,正好是「清末」 ...

臺灣文學與文藝營:讀者與作家的互動創作空間

出版日期:2018-02-12
日本學者赤松美和子對臺灣文學提出之精闢見解臺灣文學與作家的生成與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變遷都可透過文藝營這方稜鏡從中抽絲剝繭看出端倪這部兼具學術研究與報導內容的著作,記錄了赤松美和子親身投入臺灣文學社群,並 ...

資本的空間:批判地理學芻論

出版日期:2010-05-12
大衛.哈維無疑是他那一代人裡,最具影響力、最廣受徵引的地理學家。他的聲望遠遠超越了地理學,延伸到社會學、都市規劃、建築、人類學、文學研究和政治科學。這本書首度將過去三十年來的原創性文章彙整在一起,關注 ...

審議民主

作者:埃爾斯特
出版日期:2010-09-01
本書試圖進行一場重要卻不容易的任務——為審議民主理論家與經驗研究者搭建對話的橋樑。這些充滿原創性的文章包含:審議民主的歷史個案與當代實例;比較審議與其他集體決策模式,以探討「審議」的價值;研究在何種情 ...

離與苦:戰爭的延續

出版日期:2010-12-04
這本書是一扇提供給台灣社會理解「外省人」的「溫柔窗口」。本書選錄了七篇文章,每位作者皆試圖從不同的角度,幫助讀者以一個進出歷史、超越政治的觀點,了解「外省人」的流亡經驗。一、〈三重失落的話語〉本文作者 ...

海參戰役:從在地思考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樣性

作者:赤嶺淳
出版日期:2011-05-05
  本書圍繞海參這種野生動物,把身為資源利用者的漁民、作為架構資源管理主體的國家或國際組織,以及憑藉豐沛活動資金、無疆界推展環境保護運動的環境NGO等,複雜交錯且彼此牽連的動態,稱為「生態政治」,並探 ...

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

出版日期:2008-11-01
本書集結國內中青代的社會、政治、經濟學者,剖析解嚴後二十年(1987-2008)台灣社會的各個面向,而「跨戒」正是描繪這段時期總體特色的最佳詞彙。全書討論內容廣泛而深刻,包括公民社會、國家族群、政經變 ...

比較霸權:戰後新加坡及香港的華文學校政治

作者:黃庭康
出版日期:2008-12-13
與中國有深厚政治及文化淵源的華人社會如何利用學校教育處理與中國的關係?它們的國家掌權者能否以課程政策去除「中國為中心」的意識、建立在地的身分認同?族群政治對學校課程有何影響?執政當局是否可以通過課程改 ...

科技渴望性別

出版日期:2004-10-15
為什麼哺乳動物最多只有其中一半有能力哺乳,卻要命名為「哺乳類」,起碼也可以叫「吸奶類」啊?家用科技越來越普遍,家庭主婦居然越來越像忙不完的老媽子,科技難道不一定減輕家務勞動的負擔?精子穿透卵子,是很客 ...

回答科學是甚麼的三個答案

作者:傅大為
出版日期:2009-04-15
很多人覺得,科學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及所有的事情,但事實並非如此。像大家熟知的環境保護、防颱防震、核四爭議、膽固醇與愛滋、賀爾蒙療法等等,都曾投入許多金錢及科技人才參與研發,但仍然不能解決台灣社會最急切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