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雲端封建時代黃色臉孔引路人臺灣路上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兒童選讀買房人生課AI五十強FIRE致富覺察尖端漫畫大賞春季暢銷5折起親師衝突佛教戀家的人

中國工人訪談錄:一個關於集體記憶的故事

作者:賈樟柯
出版日期:2009-07-17
這是一個快被遺忘的,屬於集體回憶的故事。因著經濟體制改革,一個堆積了50年共同工作與生活回憶的工廠,必須被拆遷。著名導演賈樟柯,擅長捕捉基層人民生活的真實面,事件亦吸引他毫不猶豫地直闖工廠搜集資料,以 ...

台灣的社會變遷1985~2005:社會階層與勞動市場

出版日期:2012-09-01
本書收錄了八篇利用「變遷調查」資料所進行的研究論文,以呈現1985到2005年間台灣社會在社會階層和

勞動

市場層面的社會變遷面貌。論文分為社會階層、勞動市場和生活機會三大部分,第一部份是社會階層,包含第 ...

Policy Responses to Precarious Work in Asia(精裝)

出版日期:2015-09-22
社會所蕭新煌特聘研究員合編「Policy Responses to Precarious Work in Asia」出版這本書由社會所蕭新煌特聘研究員與美國北卡大學(Chapel Hill)社會學系A ...

Policy Responses to Precarious Work in Asia

出版日期:2015-09-22
社會所蕭新煌特聘研究員合編「Policy Responses to Precarious Work in Asia」出版這本書由社會所蕭新煌特聘研究員與美國北卡大學(Chapel Hill)社會學系A ...

過勞之島(電視劇【勞動之王】劇照版)

出版日期:2015-05-01
婆娑之洋,美麗之島,島上的人民為生活辛勤奮鬥。然而,曾幾何時,

勞動

者的努力換不到應得的報酬,陷入窮忙迴圈;憧憬的生活被高壓力、長時間的工作一口口吞吃殆盡;因公病倒甚至猝死的悲劇遍及各行各業。美麗之島, ...

末代女礦工:海山煤礦,與一位社會學者對礦工阿嬤的生命考掘

作者:戴伯芬
出版日期:2024-03-05
臺灣最後一代入坑工作的女礦工逆來順受、刻苦耐勞──她一肩扛起整個家,是整座礦山的母親記錄海山煤礦從昭和年代山本炭鑛創建至戰後李家承接的變遷史拚死掘進、地底求生──一九八四年礦災四十年後,傷痕仍在獲第一 ...

公平經濟新藍圖:2016勞動政策白皮書

出版日期:2016-02-05
近二十年來政府拼經濟的思維,雖然經過政黨輪替,但經濟發展的論述和政策始終圍繞在新自由主義架構下打轉,而幾近神話般迷信自由化和彈性化為經濟發展的萬靈丹,卻無視這些不當政策災難性的侵蝕社會公平性。面對新舊 ...

勞動僱用資本:以經濟民主翻轉資本主義之路

出版日期:2021-01-22
第一章 經濟民主是什麼?經濟民主是透過「自願的社群」,將政治民主的運作模式運用在所有權的共同控制,從而修正了共產主義的大鍋飯與資本主義的英雄崇拜。在自由意願的基礎之下,經濟民主揚棄傳統資本主義以資本計 ...

有界限,才有自由:擺脫內疚與情緒勒索,設立健康的人際邊界

出版日期:2023-08-22
——舒適的關係,來自明確的界限感。——給過度付出、過度努力、過度感受的你,從迎合他人和忽略自己的需求中解脫出來,你值得過更好的生活!★美國亞馬遜4.8顆星推薦★● 當拒絕別人時,我會感到愧疚。● 我覺 ...

JSONObject["1110084229311100842293"] not found.

性別作為動詞──巷仔口社會學(2):性別如何形塑,又如何在行動中翻轉?

出版日期:2017-05-10
出版社:大家出版
以性別為主軸,打開我們的社會學之眼,拆除僵化停滯的性別迷思,看見不一樣的思維與世界。性別從來不(該)是安靜、乖巧、柔順的名詞;性別是動詞,是在人類的歷史、文化和集體的社會行為中形成的,更可以用當下的行 ...

獨生:中國最激進的社會工程實驗

作者:方鳳美
出版日期:2017-11-10
出版社:衛城出版
從制定者、執行者到受害者一胎化政策的全面調查報導★本書獲美國記者與作家協會非文學類最佳圖書獎★設計一胎化政策的不是人口學家,而是火箭科學家。它的實際效益並不大,後果卻是許多生命的悲劇,以及即將到來的巨 ...

為何一流的人不會有壓力:名醫發現的年收千萬法則

作者:西脇俊二
出版日期:2016-09-03
出版社:春天
二手書徵求
《3天改變體質的斷糖飲食》暢銷作家西脇俊二最新力作身為精神科名醫的西脇俊二,觀察年入破千萬的企業人士共同成功的因素——「不會累積壓力」。本書揭露這些人壓力不累積的秘訣,全方位剖析關於健康與成功的飲食、 ...

中年打工族:為什麼努力工作,卻依然貧困?日本社會棄之不顧的失業潮世代

作者:小林美希
出版日期:2020-05-20
「穩定的工作到底在哪裡?」即使拚了命努力,工作超過十二小時,還是可能在一瞬間就跌入失業的深淵……沒有收入、不能休息、無法翻身//深度追蹤.日本

勞動

經濟記者的社會觀察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統計,過去十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