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松本大洋慷慨的感染力我不是想死進擊的巨人中年之路京都逛美術館更新粒線體我不做英雄讀首詩新時代運動與自己和解

中國傳統文化的光明前景

作者:任繼愈
出版日期:2020-05-01
本書分四輯, 中華文化: 理性與熱切、中國宗教: 批判與繼承、中國哲學: 厘清與思辯、中國社會: 感歎與希望。內容包括: 關於中國封建主義的問題 ; 民族文化的形成和特點等。. ...

馬氏文通讀本

出版日期:2019-01-01
馬建忠的《馬氏文通》是漢語語法學的名著, 在漢語語法研究中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已有的幾種版本都不便於閱讀, 也不便於翻查。《馬氏文通讀本》彌補了這個缺陷, 在版式上做了安排, 使它成為“可讀之本”, 又 ...

呂叔湘自選集

作者:呂叔湘
出版日期:2019-01-01
本書是語言學家呂叔湘教授自己選定的文集, 共49篇, 內容涉及漢語語法研究、漢語辭彙研究、古籍校勘、語文教學等, 均為呂叔湘先生學術研究的名篇, 反映了呂叔湘各個時代的學術思想。. ...

吳語虛詞及其語法化研究

作者:鄭偉
出版日期:2017-03-01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緒論、指示詞及其語法化、時間表達詞及其語法化、趨向詞及其語法化、連-介詞及其語法化、被動標記及其語法化、虛詞的語法化與吳閩比較等。. ...

中國近現代修辭學要籍選編

作者:霍四通
出版日期:2019-09-01
本書搜集清末民初修辭學文獻, 擇其最精當者加以整理。主要包括《演說修辭法》《修辭學教科書》《文字發凡》《修辭格》《國語修辭法概述》《修辭學和語體文》等。這些文獻是清末民國時期現代修辭學經典文獻中最核心 ...

漢語韻律的多維特徵及其認知功能:兼論感情語調生成的原理

作者:吳潔敏
出版日期:2019-11-01
本書吸收了西方現代語音實驗手段, 探索漢語自身的韻律特徵及其內在規律, 提出漢語韻律邊界的韻律特徵有“音空”和“延音” ; 重新審視了漢語奇偶句調群組組合模式, 澄清了一千多年來學界對“和韻”說的誤解 ...

現代語文二十家

作者:趙志偉
出版日期:2019-06-01
本書精選百年語文教育史上名家艾偉、何仲英、穆濟波、陳柱、吳研因、胡懷琛、錢基博、阮真、王森然、袁哲、黎錦熙、郭紹虞、蔣伯潛、胡適、梁啟超、夏丏尊、呂思勉、朱自清、陳望道、葉聖陶二十家。梳理、總結現代語 ...

近代漢語語用標記研究

作者:李宗江
出版日期:2019-10-01
本書梳理近年來國內外關於語用標記的理論, 特別是漢語語用標記及其演變的成果, 進行介紹和評述。同時搜集近代漢語時期的語用標記1600條, 依據功能分為句際關聯標記、句內情態標記和言語行為標記等三大類, ...

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質

作者:湯一介
出版日期:2019-01-01
本書精選了湯一介先生對中國傳統文化, 特別是傳統優秀文化在當下的發展狀況以及對未來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展望等方面的文章。書中所選文章除瞭解讀中國傳統文化外, 還突顯該作者在對傳統文化思考領域頗具代表 ...

我國大中小學生外語能力標準與評價體系研究

出版日期:2018-10-01
本書立足我國國家語言戰略和國際化人才培養要求, 通過廣泛調研和科學論證, 系統地界定、確認、培養和評估國民外語能力所需的標準和評價體系。我國至今未有該類課題的專項研究, 也未建立科學統一的語言能力培養 ...

英語能力與評價國際考察研究

作者:梅德明
出版日期:2018-10-01
《外語能力及評價國際比較研究》基於學生外語核心素養發展, 對學生外語能力培養標準以及評價指標體系進行國際比較。在對國際組織、國際教育機構、教育發達國家及地區進行重點調查研究及比較的基礎上, 系統闡述學 ...

為了一生的美好——中學生生涯發展教育研究與實踐

作者:潘蓓蕾
出版日期:2020-05-01
本書記錄了上海市第二、第三屆閔行區七寶中學德育實踐基地主持人潘蓓蕾老師和基地學員們五年來的探索和研究成果, 主要分為專題研究、課程方案、活動課案、觀書有感。這些研究成果源於實踐、貼近實際、服務實戰, ...

應用技術本科教育課程模式研究

作者:劉文華
出版日期:2018-02-01
本書共分為七章, 主要內容包括: 導論 ; 應用技術本科教育溯源與屬性分析 ; 應用技術本科教育人才職業活動與職業能力分析 ; 應用技術本科教育課程的知識論基礎等。. ...

無止境的世界:腓力二世的西班牙和歷史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

出版日期:2020-01-01
本書分四卷講述了腓力二世統治下的西班牙帝國在拉丁美洲和亞洲建立殖民地的歷史。內容囊括16世紀腓力二世繼位前後西班牙國內的政治結構、宗教概況,16世紀西班牙征服者在美洲和亞洲的征服、探險活動及西班牙王室 ...

上海人解析

作者:熊月之
出版日期:2019-03-01
本書通過一個個人物的個案研究, 既深化了相關歷史人物的研究認識和評價, 同時, 將它們彙聚在一起, 其實也反映了近代上海的海納百川的包容性和多元文化特性, 構成了對近代上海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性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