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冊選讀房慧真長照動不動發脾氣AI五十強多巴胺國度大塊商業展賣故事的人萬曆十五年東野圭吾黃色臉孔雲端封建從六四到A4臺北文學季臺灣路上買房人生課引路人

周振甫講古代詩詞

作者:

周振甫

出版日期:2005-11-01

周振甫

講古代詩詞》分上下編。上編談有關詩詞的理論,著重談歷代的詩詞鑑賞理論和怎樣提高詩詞的鑑賞力,怎樣掌握鑑賞詩詞的方法。下編選取歷代為人們傳誦的詩詞百餘首,作為鑑賞的例子。閱讀這些詩詞和評析,不但 ...

中國文章學史(周振甫作別集)

作者:

周振甫

出版日期:2006-04-01
本書以散文、駢文與賦三種文體為主要脈絡,按時間順序對中國各個歷史時期幾乎所有重要文論進行了梳理。上自先秦,下迄晚清,歷數各家各派的主要觀點,並列舉相關作品一一說明。涉獵廣博,例證翔實,實可謂一部全面的 ...

文學風格例話

作者:

周振甫

出版日期:2006-03-01
出版社:N/A
. ...

《詩經》譯注(周振甫譯注別集)

作者:

周振甫

出版日期:2006-05-01
作為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在國學研究中的地位不可小覷,歷代名家對《詩經》的注、譯文獻極多,觀點紛呈,方法各異。本書是

周振甫

先生傾力之作,每首詩從主旨以字句都詳加註釋,以題解簡說前人觀點,生僻字加 ...

文章例話

作者:

周振甫

出版日期:1984-01-01
出版社:N/A
. ...

詩詞例話全編(上下冊)

作者:

周振甫

出版日期:2011-01-01
 《詩詞例話全編(套裝共2冊)》分為上下兩冊,上冊是

周振甫

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分為欣賞與閱讀編、寫作編、修辭編、風格編以及文藝論等五個部分,結合古代詩詞評論的經典著作,對中國古代詩詞的立意、風格、修辭手 ...

詩詞例話(周振甫作別集)

作者:

周振甫

出版日期:2006-03-01
《詩詞例話》是

周振甫

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全書共分為欣賞與閱讀編,寫作編、修辭編、風格編以及文藝等五個部分,結合古代詩詞評論的經典著作,對中國古代詩詞的寫作立意、風格、修辭手法等作了系統的歸納與論述。全書 ...

文章例話(周振甫作別集)

作者:

周振甫

出版日期:2006-05-01
本書廣泛地從古今人談論或評點文章的著作中選取了精闢獨到、具有代表性的例話,其中既包括先賢的《文心雕龍》、《朱子語類》等經典,也包括近世、今人的名著如章學誠《文史通義》、包世臣《藝舟雙楫》、林紓《舂覺齋 ...

錢鐘書談藝錄讀本

作者:

周振甫

出版日期:2013-03-01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

大家講譚:《文心雕龍》二十二講

作者:

周振甫

出版日期:2010-12-01
《《文心雕龍》二十二講》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體系嚴密、“體大而慮週”的文學理論專著,對文學的起源、文體類別、神思、風格、修辭、鑑賞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進行了系統論述。作者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在 ...

大家講譚:《古代文論》二十三講

作者:

周振甫

出版日期:2010-12-01
中國古代成體系的文論著作是極少數的,佔大多數的真正代表中國特點的文論則是詩話、詞話和隨筆。基於此點,《古代文論二十三講》不僅對中國古代幾部最重要的文論專著(如《文心雕龍》、《詩品》)詳加評析,也將有關 ...

中國修辭學史

作者:

周振甫

出版日期:2006-04-01
本書是一部修辭學史大全。從先秦到現代,關於修辭學史的發展變化點點滴滴盡情展現;從名家大師到無名文士,對修辭學作出貢獻的先賢聖人盡囊其中;書中引用的古文精粹原汁原味,而周先生的點評更是精闢獨到,一針見血 ...

古代散文十五講

作者:

周振甫

出版日期:2010-12-01
《古代散文十五講》分為上下編。 上編按年代順序,以我國古代散文中廣為傳誦的名篇為主線,集中講述歷代散文的特點與演變,舉例生動活潑,對深奧的理論作了深入淺出的剖析。 下編則將上編中提到的文章原文收錄,詳 ...

周易譯注

作者:

周振甫

出版日期:1991-04-01
出版社:中華書局
《周易》又稱《易經》,不過《易經》也可指《周易》的卦爻辭,《周易》六十四卦,分為《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不包括《易傳》,即《十翼》。因此稱《周易》就可把經和傳都包括進去。再說《周易》的名稱來 ...

詩經選譯

作者:

周振甫

出版日期:2005-01-01
出版社:中華書局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紀)至春秋中葉(公元前六世紀)約五百餘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詩”,有目無辭,不計在內),最初稱《詩》,漢代儒者奉為經典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