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澄波阿甘節稅法池上彰賺錢密笈MOOK特價長女病新聞自由季暢銷5折起靈媒媽媽讀冊選讀恩田陸吳明益
暫存清單
二手徵求

生命的時間學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柯萊恩

評價
22收藏
104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定價:NT$ 300

本商品已絕版

其他二手價
33 98元起
圖書館借閱
#絕版讀賣
2009心理勵志百大
2009科學百大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中研院院士 曾志朗 、北一女中物理教師 李美英、北一女中生物教師 潘彥宏
聯合推薦

為何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不愉快的時刻卻漫長難耐?
為何年紀越大,時間似乎過得越快?
為何我們對童年發生的事,比最近幾年的事記得更清楚?
「一瞬間」有多長?「現在」有多久?



腦神經科學的發展,讓我們得以探究大腦如何感受時間——這場精采的時間之旅穿越記憶、動作、情緒與自我意識、感官感覺,以及安排計畫能力的相關腦區,幾乎涵括大腦所有重要功能。
由於人類並沒有「時間感官」,只能藉助外界資訊或過往記憶作為判斷時間的標準,以致「時間感」相當不穩定。多虧這項「缺憾」,使我們擁有豐富的塑造時間的自由。我們感受到的「一小時」不是每次都一樣——等公車的一小時特別久,和好友相聚的一小時特別短——更奇妙的是,當一段時間進入記憶,可能延伸得比原來還長,或縮短到幾乎消失。

了解時間感形成的原因後,我們可以改變大腦解釋時間的習慣,更用心地對待時間。
‧ 我們以為「沒時間所以有壓力」,作者打破迷思:「有壓力所以沒時間。」看待時間與壓力的態度,影響我們感受到的壓力。
‧ 大腦有「不斷尋找新刺激」的天性,影響工作效率。專注是一場持續的奮戰;適當的自我控制和訓練,便能強化大腦執行功能,有效利用時間。
‧ 若想延長美好時光,便要使感官和記憶全面開放,用心感受;愈豐富的資訊,會使大腦推斷出比實際還要長的時間
‧ 大腦裡負責控制注意力以及控制喜好感受的系統相關聯。最快樂的時光,是我們專注當下的時光。
‧ 要讓生命的記憶更豐富,就要保持學習和用腦的習慣,使歲月更有價值。

所有深刻的感受,都和時間有關。由於時光有限且無可逆轉,我們為了「逝去」或「錯過」而憂傷,體會「好奇」和「等待」搔得心頭發癢的滋味。時間為我們帶來「渴望」的不安,和「但願人長久」的溫柔期盼。

作者簡介:

Stefan Klein(柯萊恩)
生於1965年;在慕尼黑與葛倫諾堡(Grenoble)就讀物理系與哲學系;在生物物理學系取得博士學位;1996至1999年擔任〈明鏡〉週刊編輯。2000年起為自由作家;他的暢銷書《不斷幸福論》(大塊文化)被翻譯成二十四種語言。柯萊恩目前定居柏林。

章節試閱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