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1240期書摘介紹 ☆2010年商業、生活、思想類十大必讀好書之一 (brainpickings.org)
作者在Ted上說明「認知剩餘」概念的影片(可點選 Share選擇中文字幕) 2010年,全球網際網路連線人口超越20億,而全世界受過教育的人口每年有超過1兆小時的閒暇時間。當「20億人」加上「1兆小時」,我們將有改變世界的機會。 ●電視的時代已遠去,網際網路接手世界的命運靠電視打發時間的時代已遠去,網路科技已成為新媒介,全世界為數眾多的人口每天都在擁抱這項新科技,如今新世代看電視的時間已比上一輩少,取而代之的是網際網路,他們在網路上消費、分享、與他人連結。看似只是「一個人的」閒暇活動,而世界卻正從其中發生驚人的轉變。
●網際網路,聚集眾人的「閒暇力」 閒暇時間上網進行各種活動,看似只是「一個人的」行為,其實背後有如匯江成海,人人在網路上互相連結,成本低廉,集眾人之力獲得豐碩成果;2007年為協助民眾追蹤肯亞發生的種族暴力事件,起源於二位工程師與一位社運人士的網路服務「烏沙希迪」(Ushahidi.com),讓人人都能將隨時隨地、親眼看到的暴力事件張貼出來,從此之後人們不再仰賴政府得知最新資訊。
●認知剩餘這項偉大的免費文化,來自於我們都是業餘的愛好者,不須任何金錢的誘因就成就了這件事。 我們都貢獻出自己的閒暇時間與腦力,不須有人支付薪水與任何酬勞,我們僅僅是因為「喜愛做這件事」,而不須金錢的誘因,便在網路上創造出驚人的網路世界,並由此合力創造共有的新資源。
●最佳例證:要不是因為我們都「閒閒沒事做」,現在哪來的維基百科可以用? 維基百科,就是我們將閒暇時間聚集起來、透過網路產生新資源、創造新力量的最好例證。維基百科只約花費美國人每年看電視時間的1%,人人都可上網編輯,如今已有一千九百萬條條目,總編輯次數超過十億次。而這都來自於我們在「閒暇時間」擁抱網路科技新媒介的可觀結果。
●閒暇時間 × 網際網路=網路世紀裡一股改變世界的新力量 2005年倫敦地鐵爆炸案、2006年泰國政變、2009年伊朗選後動亂、2011挪威爆炸案——無數的人類事件都被相機、手機拍下,透過網路流傳至全世界。有史以來,我們首度生活在全球連結的群體世界,只要人數夠多,我們就能聚集個人創造和分享的能力,合力創造新資源、改變世界。
作者簡介:
克雷‧薛基(Clay Shirky)在紐約大學互動電訊計畫(Interactive Telecommunications Program)執教,也是《大家一起來》(Here Comes Everybody,暫譯)的作者。 他為從事網路設計的組織提供諮詢,包括諾基亞(Nokia)、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聞公司(Newscorp)、微軟、英國石油、全球商業網絡(GBN)、國會圖書館、美國海軍、利比亞政府和樂高(LEGO)。 他的文章常見於《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泰晤士報》、《哈佛商業評論》(HBR)、Business 2.0和《連線》雜誌。
譯者簡介:
吳國卿,台北市人,一九五六年生,為資深新聞從業人員,從事翻譯工作十數年。譯有《震撼主義:災難經濟的興起》、《下一個榮景:當經濟遇上政治》、《碳交易:氣候變遷的市場解決方案》、《趨勢力:改變未來15年的世界樣貌》、《誰劫走了全球經濟》等作品。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詹宏志(網路家庭董事長) 雲惟彬(噗浪創辦人) 黃哲斌(欣傳媒 社群發展部協理、前資深記者) 「一位分析網路科技對社會和經濟的影響的重要思想家。」──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連線》雜誌總編輯、《長尾理論》、《免費!揭開零定價的獲利祕密》作者 「克雷‧薛基可能是當今最具真知灼見的網際網路革命思想家。」──史蒂芬‧強森(Steven Johnson),《Everything Bad Is Good for You》和《Emergence》作者 「薛基向來是我最欣賞的網際網路思想家——不僅因為他的睿智和條理分明,也因為他能把我嘗試整理的半成形概念,化成明晰透徹的創見,讓我心想,是的,當然,事情就是這樣運作的。」──杜托洛(Cory Doctorow),《Boing Boing》網站共同編輯,和《Overclocked:Stories of the Future Present》作者 「薛基對科技創新與社會變遷交會的論述簡潔而有說服力;他讓科學和社會學都更平易近人。」──《紐約觀察報》(New York Observer) 「薛基以學院派的眼光看自我組織(self-organization),同時又能欣賞作為一大部分的網際網路基礎的商務。」──《西雅圖時報》(The Seattle Times) 「透過一篇又一篇的故事,薛基熟練地串連各種網路帶來的社交工具如何持續改變商業、社會和我們的生活。他的模式比對技術無人能出其右。」──歐奇(Ray Ozzie),微軟軟體架構長
名人推薦:詹宏志(網路家庭董事長) 雲惟彬(噗浪創辦人) 黃哲斌(欣傳媒 社群發展部協理、前資深記者) 「一位分析網路科技對社會和經濟的影響的重要思想家。」──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連線》雜誌總編輯、《長尾理論》、《免費!揭開零定價的獲利祕密》作者 「克雷‧薛基可能是當今最具真知灼見的網際網路革命思想家。」──史蒂芬‧強森(Steven Johnson),《Everything Bad Is Good for You》和《Emergence》作者 「薛基向來是我最欣賞的網際網路思想家——不僅因為他的睿智和條理分明,也因為他能把我...
章節試閱
新資源:剩餘時間 二○○八年我出版《大家都來了》(Here Comes Everybody,暫譯)這本有關社交媒體的書後,我對我們選擇把大部分閒暇時間花在單一媒體一事,深有感觸。一位電視製作人考慮請我上她的節目討論這本書時問我:「你認為社交媒體有哪些有趣的用途?」 我以維基百科這個集體創作的百科全書網站和有關冥王星的維基文章為例。在二○○六年,冥王星正要被踢出地球行星俱樂部——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達不到和其他行星一樣的標準,所以提議給行星新的定義,進而把冥王星排除在外。許多人激憤地編輯這篇文章,評論改變冥王星地位的提議,一些狂熱的編輯團體對應該如何描述這個改變意見分歧。他們在更新這篇文章時,對從頭到尾的每一節、每個句子,甚至遣詞用字都爭執不休,最後把文章的根本定義從「冥王星是地球的第九個行星」,改編成「冥王星是一塊形狀奇異的岩石,在太陽系邊緣循著奇異的軌跡運轉」。 我以為這位製作人會立即和我討論有關知識的社會建構、權威的本質,或維基百科通常會編入的其他主題。但她沒有問這些問題,反而嘆氣說:「人們哪來那麼多時間?」聽到她這麼說,我說:「在電視台工作的人不該問這個問題,你們知道時間從哪裡來。」她理解,因為她所從事的行業,過去五十年來消磨了我們大部分的閒暇時間。 想像把世界上所有受教育的公民擁有之閒暇時間視為一個集合,視為「認知剩餘」(cognitive surplus),這個剩餘會有多大?要得出答案,需要衡量的單位,就讓我們從維基百科開始。假設我們把人們花在維基百科的總時數當作單位——每一篇文章的每一次編輯、這些編輯引起的每一次爭論(就像我與那位電視製作人談話的過程),包括維基百科現有的每一種語言之時數——那大概相當於人類思考的一億個小時。一億小時的累積思想顯然是個龐大數字,不過我們花在看電視的時間又是多少? 美國人每年大約花兩千億小時看電視,這代表約兩千個維基百科計畫每年所花的閒暇時間。即使這個數字的一小部分也很龐大:我們每個週末光看電視廣告的時間就多達一億小時。如果有人對著寫維基百科的人說:「你們哪來那麼多時間?」,就表示他不了解整個維基百科計畫,相較於所有人擁有的累計時間,有多微小。讓我們這個時代變偉大的一件事是,我們可以把閒暇看作總社會資產,以用來進行共同創造的大型計畫,而不再是每個人一次消磨掉一點的零星時間。 起初,社會總是不知該如何利用這種剩餘(這是它們被稱為「剩餘」的原因)。當我們的閒暇產生龐大規模的剩餘時——每年數十億、甚至上兆小時——我們把大部分花在看電視上,因為我們認為這種消磨時間的方式比其他選項好。當然,我們可以從事戶外活動、閱讀書籍,或與朋友一起彈奏音樂,但我們大部分時候沒這麼做,因為這些活動的門檻都比看電視要高。已開發世界的生活包括許多被動參與:在工作時,我們是辦公室寄生蟲,在家裡,我們是沙發馬鈴薯。這種模式很容易被解釋為,我們就是被動參與者,不想做其他事。過去數十年來,這種說法相當有說服力;當然也有許多證據支持這個觀點,相形之下,能反駁它的證據卻不多。 但現在出現電視史上首見的現象:許多年輕人花在電視上的時數比他們的長輩少。有幾個針對高中生、寬頻使用者、YouTube使用者的人口分析研究,發現了這項改變,這些研究所觀察到的基本現象相當一致:使用快速、互動式媒體的年輕人口,正逐漸捨棄以「純買單」為前提的媒體。即使他們看的線上影片,表面上和電視節目很類似,但是他們卻同時擁有機會對內容發表評論、分享給朋友、作標籤、打分數或排名,當然,還能與世界各地的觀眾討論。正如一篇常被引用的線上文章——丹•希爾的〈為什麼《迷失檔案》是真正的新媒體——所說:這齣電視影集的觀眾不只是觀眾——他們共同創造了一系列與電視影集有關的網站內容,稱作「迷失百科」(Lostpedia)。換句話說,他們不僅是在看電視,他們還透過網路與其他人相互交流,因此,這種參與行為不再是被動的消費、買單而已。 導致電視消費減少的選擇,既渺小又偉大。渺小之處來自於個體;有人決定把下一個小時花在與朋友聊天、玩遊戲或從事創造工作,而不用來看電視。偉大之處來自於集體,是數百萬個渺小決定累積成的;多數人口轉向集體參與的結果,造就了維基百科。目睹運用閒暇時間替代方法的誕生,令電視業大感震驚,尤其是年輕族群的轉變;因為電視是陪伴人們度過閒暇時間的最佳伴侶一事,早已受到普羅大眾的認可,而且也是社會最穩定的特性之一相信「在過去很穩定的行為模式,代表了在未來也必定會很穩定」,已證明是個錯誤——不是無關緊要的錯誤,而是非同小可的錯誤。 烏沙希迪:我們想要對世界有貢獻 舉個例子,一項名為烏沙希迪(Ushahidi)的網路服務被發展出來,用以協助民眾追蹤肯亞發生的種族暴力事件。二○○七年十二月,一場引發爭議的選舉,導致吉巴基(Mwai Kibaki)總統的支持者與反對者互鬥,當肯亞政府禁止主流媒體報導此事時,肯亞政治活動分子歐莉•歐克蘿(Ory Okolloh)利用部落格報導這場暴力衝突。然後她要求讀者以電子郵件或是直接張貼在她部落格的方式,對此暴力事件發表目擊報導與評論。這個方法證實有效,她名為「肯亞權威人士」的個人部落格變成第一手報導的重要來源,同時廣受注目;報導不斷湧進,幾天內就讓歐克蘿疲於應付。她進一步構思出一項名為烏沙希迪(非洲斯希里語,意為「目擊」或「證詞」)的服務,可以自動累積民眾的報導(之前她必須以人工處理),並且立即在地圖上標示報導中提及的暴力攻擊地點。當她將這個構想發表在部落格時,引起程式設計師赫斯曼(Erik Hersman)和柯比亞(David Kobia)的注意。三個人透過電話會商後,認為這項服務行得通,三天後第一版的烏沙希迪就誕生了。 烏沙希迪的設計是為了匯集此類有取得管道、但四處分散的資訊;透過個別目擊者,集體蒐集零碎的消息,得以拼湊出當時國家的整體情勢。即使公眾想要的資訊掌握在政府手裡,烏沙希迪也深信,靠人民的參與重建資訊,比起企圖從當權者口中獲得訊息,更為容易。這個計畫起初只是一個網站,但烏沙希迪的開發者很快增加了新功能,讓使用者可從行動電話寄簡訊,此時,報導開始真正大量湧入。烏沙希迪推出幾個月後,哈佛大學的甘迺迪政府學院分析、比對該網站和主流媒體的報導,作出以下結論:烏沙希迪無論在針對暴力事件發生之初(相對於發生以後)、非致命暴力事件(通常是死亡事件的先兆)或是涵蓋廣泛區域(包括鄉村等地)的報導,都做得較好。 這些報導發揮了相當大的效果——世界各地的政府在觀察之下,會對人民較少使用暴力,肯亞的非政府組織也利用這些資料,作為實行人道主義因應措施的目標。但這只是開端,網站創辦人意識到烏沙希迪的潛力,決定將它轉變成一個平台,讓每個人可透過簡訊蒐集資訊、標示地點,以設定自己的服務項目。蒐集各種集體資訊這一概念,已從發源地肯亞,散播到世界各地。烏沙希迪從二○○八年初誕生以來,已用於剛果民主共和國暴力事件的追蹤、印度與墨西哥之投票監督及選舉舞弊的預防、數個東非國家必備藥品的供應記錄以及海地與智利地震後找尋傷患等任務。 只要少數幾個人,運用低廉的工具,貢獻一點時間及金錢,就能夠從社區凝聚足夠的集體意志,創造出五年前沒有人想像得到的豐富資源。烏沙希迪的故事告訴我們:人們想做讓世界更美好的事,只要有人主動提出邀請,多數人都樂於幫忙。而取得價格低廉且可彈性使用的工具,可以去除嘗試新事物的阻礙;你不需要一台高級電腦來駕馭認知剩餘,簡單的手機即綽綽有餘。烏沙希迪對我們最重要的啟發是,一旦你想出一種能夠吸引大眾注意的方式,汲取剩餘,他人可以不斷地複製你的方式,並散播到全世界。 lolcat:我們想要創作與分享 為了幫助在艱困時期受苦的人民、而創立的烏沙希迪網站成就非凡。然而,不是所有的新溝通工具,都能吸引如此多的人共同參與;事實上,大部分新工具辦不到。儘管有少數像烏沙希迪或維基百科這般成功的計畫,但被揚棄的作品卻不計其數,其中有些在草率製成後,只為了粗糙的幽默。典型的例子是lolcat(大笑貓):蒐集各式各樣可愛的貓照片,加上巧妙的標題後,使其變得更可愛,以「貓加標題」逗觀賞者開懷大笑(所以把lol﹝laugh out loud﹞加在cat前)。蒐集最多這類圖片的網站叫ICanHasCheezburger.com,名字取自於第一張發布的圖片:一隻張開嘴巴的灰貓,急躁地瞪大眼睛,標題是:「我能吃起司漢堡嗎?」這個網站有超過三千張lolcat圖片——「倒楣的一天」、「我偷了你的食物,謝啦」、「強盜貓剛吃了你的墨西哥潤餅」——各吸引數百則評論,也都是以「大笑語」(lolspeak)寫成。看來,烏沙希迪現在距離我們已經很遙遠了。 lolcat應該夠資格被提名為「史上最愚蠢的創作」(當然候選名單中不只有它,但lolcat堪稱極具代表性的例子)。lolcat的圖片通常製作速度很快,同時不需要什麼技術,它們有嬉鬧潤滑的社交價值,文化壽命則短暫如蜉蝣。每個看到lolcat的人會立刻聯想到:「這個遊戲我也可以玩!」就是因為lolcat的製作如此容易,任何人都能添加一句蠢標題在可愛的貓咪圖片中,然後將創作分享給全世界。 lolcat雖然蠢,卻有一致的規則,從「標題必須以發音拼字」,到「文字必須使用sans-serif字體」等。換句話說,即使是愚蠢的表現方式仍必須遵守特定規則,因此,製作lolcat還是可能出錯;既然得用規定的方法才能做得正確,這代表其中還是有品質衡量的標準——雖然標準不高。不管這個世界對另一個lolcat的需求有多低,「這個遊戲我也可以玩!」的訊息跟過去熟悉的媒體生態的確大不相同;今日,最愚蠢的創作依舊是創作。 大部分反對lolcat的理由是基於它的愚蠢:即使是一張好笑的lolcat也沒什麼價值。在創作光譜上,平庸之作與佳作的差別相當大。不過,好歹平庸之作仍在光譜上,你可以從平庸之作漸漸移往佳作的方向。真正的鴻溝在於「做」與「不做」,而創立lolcat的人弭平了這道鴻溝。 只要媒體的態度是以「讓一般大眾消費專業級的創作」為前提,散播業餘創作就變得難以想像。業餘者做出來的東西如此不專業——lolcat可視為卡通頻道的低級版。然而,如果一直以來,欣賞專業作品其實並非是我們使用媒體唯一的目的呢?如果我們使用媒體的目的是讓自己感覺與他人有連結、參與,或只是不那麼孤獨呢?如果一如渴望消費般,我們本來就渴望能夠自我創作,只是沒有人提供機會呢?另外,「這個遊戲我也可以玩!」的樂趣也不只在創作,還在於分享。目前業餘者的創作活動,常被歸類為「使用者自創內容,這個詞描述的不僅是個人活動,也是社交活動。lolcat除了是一種「使用者自創」之外,更是一種「使用者分享」。事實上,分享才能使創作變得更加有趣——沒有人會為了自己而創作一張lolcat。 「大」剩餘的力量 愈來愈多證據顯示,如果你提供人們製作和分享的機會,他們會欣然接受,即使他們從未做過這種事,也不像專業人士那麼在行。這不表示我們會停止心不在焉地看電視,這僅代表消費將不再是我們使用媒體的唯一方式。然而,我們每年投入上兆小時的休閒方式,一旦出現任何轉變——無論是多麼微妙的轉變——都極可能是劇變。 如果將焦點擴及至製作與分享,不需要個人行為有何大幅調整,即能帶來巨大的改變。全世界的認知剩餘是如此龐大,只要使小改變聚集起來,勢必將產生極大的效果。試想若百分之九十九的現況維持不變,人們在收看過去常看的電視節目之餘,挪出百分之一的時間用在製作和分享,會發生什麼事?這些相互連結的人口,只要挪出每年超過一兆小時的百分之一,就已遠遠超過人們每年參與一百種維基百科的時間。 規模是要素,因為剩餘必須以聚沙成塔的方式才能發揮影響力;如烏沙希迪這類的計畫要產生效果,人們必須分別將一己的閒暇時間貢獻給團體,共同努力創造出一個更為龐大的認知剩餘(大剩餘),此時,認知剩餘便不再只是一些微不足道且彼此無關的個別剩餘(小剩餘)了。集合的規模一方面與受教育人口的閒暇利用方式有關,另一方面則牽涉到以單一、共享媒體提升人際連結之後,所形成的集合架構。依據二○一○年的統計資料,全球網際網路連線的使用者超過二十億人,行動電話用戶則已突破三十億;由於全球成年人口總共約四十五億(十五歲以下占全球人口百分之三十左右),我們已生活在一個有史以來多數人口都屬於全球連結網一部分的新世界。 認知剩餘的各個面向 本書討論的內容,就是目前全球累積的閒暇時間、集合而成的新資源。讓我們得以取用這種資源的兩項重大轉變已經發生——一、世界各地受教育人口總閒暇時間(每年超過一兆小時)的累積,二、公共媒體的發明和普及,使過去被封鎖的一般民眾得以將閒暇時間匯集,並投入於他們有興趣或關注的活動。上述兩項事實貫穿本書的每一個故事——從烏沙希迪這類振奮人心的工作,到如lolcat等純粹自娛的活動。了解這些重大改變與二十世紀媒體環境之間的差異,對於釐清現狀以及未來種種的可能性而言,不過是個開端。 我在上一本著作《大家都來了》中討論社交媒體崛起的歷史過程,與隨之改變的群體行動環境。本書將延續此主題,首先探討人類連結產生的影響;依據觀察,人類連結使我們將閒暇時間視為全球共有資源,並使我們設計新的參與及分享方式以善用這種資源。人類的認知剩餘只是具備創造可能性的潛力,本身不具有任何意義或任何行動。要了解如何利用這種新資源,除了探索它讓哪些行動變為可能之外,也需要探索這些行動如何發生、又在哪裡發生。 當警方想確認某個人是否做了某件事,他們會從手段、動機、機會著手。手段及動機分別代表如何及為什麼做某件事,機會是在哪裡和跟哪些人一起做。人們是否有能力利用累積的閒暇時間完成某些事,並且是否具備動機及機會?釐清這些問題,有助於建立起人與行動的關聯;以宏觀的角度描述,手段、動機、機會則可以解釋社會新行為的出現。理解我們的認知剩餘造就了哪些可能性,意味著理解我們集合閒暇時間的手段、新資源使用的動機,以及其衍生出的各種機會所具備的特性和我們究竟為彼此創造了什麼。而接下來三個章節將會詳細討論認知剩餘背後的「如何」、「為什麼」、「有什麼」。 不過即便如此,對我們該如何善用認知剩餘仍未充分說明,因為我們運用「集體才能」的方式是社會問題,並非只是個人問題。我們必須彼此協調,才能從共有的閒暇及才能之中,創造事物,因此運用認知剩餘不僅與累積個人偏好有關,使用族群的文化背景也攸關著他們對彼此的期待,以及他們共同合作的方式。這種文化背景進而影響了我們從認知剩餘得到的價值,有多少只是共有的(communal,由參與者享受,但對整體社會沒有多大用處)、有多少是公民的(civic)(你可以將共有及市民的對照,類比為lolcat及烏沙希迪的對照)。因此,在第二到第四章談完手段、動機及機會後,我將於之後的兩章討論使用者文化,以及共有與公民的對照。 在充滿臆測的末章中,將深入探討我們從成功運用認知剩餘的過程中,學到了什麼;這些經驗有助於我們在面對未來時,提供一些指引——更多的認知剩餘會分配在重要事物上。社會體系往往錯綜複雜(尤其是在那些多元且人民自發參與的社會),因此不可能以簡單的經驗清單當作萬用配方,但是它可以指引人類前進的方向,並且避開路上可能遇到的阻礙。 由昔日零星的時間、才能匯聚而成的認知剩餘,只是初步原料,若要從中獲得價值,就必須將它轉變成有意義的事,並化為行動。整體來看,我們除了是認知剩餘的來源之外,也是決定如何運用認知剩餘的設計者——藉著參與,以及在新形態人際連結的過程中,激盪出對彼此的期待。
新資源:剩餘時間二○○八年我出版《大家都來了》(Here Comes Everybody,暫譯)這本有關社交媒體的書後,我對我們選擇把大部分閒暇時間花在單一媒體一事,深有感觸。一位電視製作人考慮請我上她的節目討論這本書時問我:「你認為社交媒體有哪些有趣的用途?」我以維基百科這個集體創作的百科全書網站和有關冥王星的維基文章為例。在二○○六年,冥王星正要被踢出地球行星俱樂部——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達不到和其他行星一樣的標準,所以提議給行星新的定義,進而把冥王星排除在外。許多人激憤地編輯這篇文章,評論改變冥王星地位的提議,...
目錄
第一章 原來我們不是沙發馬鈴薯 第二章 後古騰堡時代 第三章 無酬的行動力 第四章 市場裡的分享 第五章 合作的文化 第六章 與「陌生人」合作之道 第七章 為每樣東西加個滑鼠
第一章 原來我們不是沙發馬鈴薯 第二章 後古騰堡時代 第三章 無酬的行動力 第四章 市場裡的分享 第五章 合作的文化 第六章 與「陌生人」合作之道 第七章 為每樣東西加個滑鼠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