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城目學陳澄波阿甘節稅法池上彰長期買進多巴胺國度長女病季暢銷5折起新聞自由靈媒媽媽讀冊選讀恩田陸吳明益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改變生命

Changing Lives: Gustavo Dudamel, El Sistema, And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Music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翠夏.彤絲朵

評價
12收藏
124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88 NT$ 334 NT$ 38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其他二手價
17 66元起
圖書館借閱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給孩子一隻魚,不如教他音樂!藝術教育史上的奇蹟!
文/Anderson

這書原名的「Changing Lives」,是「正在改變他人的生命」,又也是「正在(被)改變的我們生命」。「改變生命」!好大的字眼,這裡頭真的有足以匹配得上的故事嗎?答案是:這是真的!《改變生命》裡講的就是如此重大、動人、撼人的,關於改變他人、改變自己生命的真人實事;它講述一個傳奇的英雄故事,也帶出了那後面變得不一樣了的世界、以及在那裡被扭轉、逆轉的孩子們的人生。

事情得從1975年說起,當時,委內瑞拉的音樂家暨經濟學家艾柏魯,出於一份信念,他認為音樂能夠改變貧童的生命,然後他開始實踐這個想法。最早是帶十一個孩子在廢棄停車場練團,很快就有了影響力,接著慢慢擴大,直到全國性的規模,終於,這個事蹟促成了「系統教育」。以這個教育理念與體系作為依據,三十多年,無數的青少年與家庭,因為孩子的接觸、學習古典音樂,而有了重大轉變,該國除發展出上百個交響樂團,貧童們更徹底遠離了過去容易牽連上的毒品和犯罪。

「系統教育」?理論這麼無懈可擊,那有沒有「實驗證明」呢?嗯,關於教育或任何一種更為長遠的深耕,我們不該有「拿出證據才相信你」這樣的頑固,可是,好吧,如果要這樣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讓大家相信一件從來沒遇過、沒想過的事,那麼,here you are:

接受這個教育的其中一個孩子,或許你已經認識了長大後的他,他是有「當代伯恩斯坦」之稱的洛杉磯愛樂現任音樂總監杜達美。他在系統教育裡接觸到古典音樂,持續走在音樂這條路,那成為他的人生志業。杜達美獲獎無數,同時任職瑞典哥德堡交響樂團首席指揮、委內瑞拉西蒙.玻利瓦交響樂團藝術總監的他,無論在愛樂者或音樂圈中,都被看為是擁有非凡天分的「天生的音樂家」。

再厲害的種子,都沒辦法獨力地長成一株耀眼的大樹,沒辦法理所當然地打開整片蔭綠,它非得要有足以支持的環境。那麼,如果杜達美曾是這其中一個充滿潛力的小苗,讓他成為一株大樹、甚至帶出整個森林的,是什麼樣的環境呢?

「讓孩子在音樂的浸淫薰陶裡長大」,聽來真奢侈,像是只有菁英家庭或上流階層才提供得起的待遇,可在《改變生命》裡,我們讀到艾柏魯博士如何藉著發起了這樣一波社會改革運動,除了委內瑞拉的遍地開花,系統教育的精神也傳到世界各地。讓音樂教育是即使貧困的孩子也可以享受的社會權利、讓音樂為更多人創造出豐富的精神世界、成為其希望的源泉,幫助所有的孩子們能有勇氣、熱情,不因眼前的物質匱乏而失志。就從這裡,埋下了「改變生命」的源頭。

翠夏.彤絲朵(Tricia Tunstall)以身兼作家與音樂家的身分,寫出了本書,關於這個簡直是藝術教育史上最激勵人心、最戲劇化的巨大故事,《改變生命》採取了人物敘事與採訪報導兩條路並進來寫作,作者領路,帶我們親身走過每階段的第一現場,從各個向度來認識「系統教育」、「核心學校」之從概念到實踐的路途,既讀到一個曲折且光輝燦得很不現實的真人實事,又也同時對社會與時空脈絡等背景有完整的認識。

2009年TED大獎艾柏魯博士演講


2007年BBC逍遙音樂節,杜達美指揮委內瑞拉西蒙玻利瓦青年管弦樂團



音樂與愛創造了奇蹟,拯救百萬貧童的生命!

這不只是藝術教育,更是史無前例的社會改革!

「貧窮最悲慘的地方,不在於缺乏食物或住所,
而在於不知道自己是誰,沒有自我、沒有尊嚴、不被社會認同。」
但音樂給予這些貧苦孩童尊嚴、自信與歸屬感,音樂改變了他們的人生。

古典音樂能改變世界嗎?
拯救委內瑞拉數十萬貧童 以音樂教育改革社會現況 中文版感動問市!

古典樂壇名家齊聲推薦、國際社運教育工作者爭相引進
百萬件案例證實:學音樂的孩子果真不會變壞!

Youtube點閱率超過百萬人次
杜達美+委內瑞拉青年管絃樂團的夢幻組合,
讓冷靜自持的古典樂迷彷彿陷入搖滾樂演唱會一樣瘋狂躁動!


「艾柏魯博士在委內瑞拉創造了奇蹟。」――衛報

「很顯然地,管絃樂團跟教育工作在這裡所帶來的音樂,不只豐富了生命,更拯救了生命。」――賽門拉圖爵士,柏林愛樂首席指揮

「《改變生命》或許是藝術教育史上最激勵人心的故事。」――約翰.威廉斯,美國知名作曲家

「沒想到我竟然能走進天堂、聽見天籟。我未曾如此感動過,並非一時情緒波動所致,而是這聲音真的優美得無與倫比。」――多明哥,世界三大男高音

本書作者數度親臨委內瑞拉教育現場,專訪「系統教育」創辦人艾柏魯博士與該系統所栽培之代表性人物杜達美;
 系統教育創辦人 經濟學家艾柏魯博士
被譽為當代的甘地和曼德拉,榮獲2008年「顧爾德獎」、TED 2009年度大獎、2009年瑞典皇家音樂院「極地音樂獎」、2010年首爾和平獎
 系統教育學員代表性人物 國際樂壇當紅指揮家杜達美
17歲成為西蒙.玻利瓦青年管弦樂團指揮、23歲榮獲2004年馬勒指揮大賽冠軍、葛萊美最佳管絃樂演奏獎、2009年《時代雜誌》百大影響人物、2011年英國《留聲機雜誌》唱片大獎年度最佳音樂家、2012年《音樂美國》雜誌年度最佳音樂家,28歲成為洛杉磯愛樂音樂總監,堪稱傳奇,被稱為當代伯恩斯坦


「創造更美好的人類,是我的藝術所懷抱的崇高使命。」――艾柏魯博士

二十八歲的杜達美一登上好萊塢露天廣場的指揮臺,為他在洛杉磯愛樂的就任音樂會指揮時,立刻就擄獲了觀眾和樂評的心,盛讚他為當代的伯恩斯坦。在這本細緻優美的書中,青年指揮家杜達美的故事為讀者開啓了另一個同樣吸引人的話題,那就是委內瑞拉的音樂「系統教育」(El Sistema),這項教育方案讓杜達美從年幼的小提琴手,蛻變為傑出的青年指揮家。

「系統教育」的故事要從當代深具洞見的一位夢想家開始說起,他就是委內瑞拉的音樂家暨經濟學家艾柏魯。艾柏魯深知音樂能夠改造貧童的生命,於是他從帶領十一位音樂學生在廢棄停車場的練團開始,創造了一個全國性的奇蹟,促成了「系統教育」的建立,得以讓數十萬貧童人手一把樂器,把希望和人生的意義帶給委內瑞拉無數青少年、家庭和社區。

El Sistema是西班牙文,原意為「系統」,成立於1975年,三十多年來一直致力提供青少年與孩童學習古典音樂的機會,發展出上百個交響樂團,幫助窮苦家庭的孩子遠離毒品和犯罪,委內瑞拉境內有近四十萬名學生參與其中,而系統教育的精神理念也漸漸拓展至全球各地。

系統教育培植出無數的音樂人才,洛杉磯愛樂現任音樂總監杜達美即是最閃耀的一個例子。他自小加入系統教育學習古典音樂,爾後獲獎無數,現在同時任職瑞典哥德堡交響樂團的首席指揮和委內瑞拉西蒙.玻利瓦交響樂團的藝術總監。柏林愛樂指揮賽門拉圖曾如此形容杜達美:「從未遇過這麼驚人、極具天分的指揮。」

翠夏.彤絲朵結合親身訪談和動人的故事,闡明了「系統教育」獨特音樂教育模式的發展。如她所述,近期內在美國和世界各國受到「系統教育」啟發而不斷蓬勃發展的各項計畫,顯示了「系統教育」引發的不只是教育方案的實施,而是一項社會運動的啟蒙。起源於委內瑞拉的這波運動已經推展到洛杉磯、紐約、巴爾的摩,以及其他許多城市,包括歐洲、非洲、亞洲等,甚至傳到了台灣,證明了「系統教育」堪稱全球現階段社會和教育改革的最佳典範。

本書娓娓道來委內瑞拉系統教育的發展歷程,採訪報導與人物故事相互交織,加上作者本身從事第一線教育工作,透過其敏銳而熱情的洞察,比對美國境內所面臨的教育窘境,深入分析音樂教育的現況與未來――古典音樂不但不將只是被精英分子所壟斷,或專屬於上流階層的娛樂消遣,而是帶給孩童尊嚴與歸屬感的媒介,孩子在其中學習到自律、自信、團結、溝通、和諧、責任感,將來因此成為良好公民。在委內瑞拉,音樂教育成為一項社會權利,帶來無盡的希望,它創造出廣大豐富的精神世界,因為音樂而心靈富足,終將克服物質上的貧困,變成戰勝貧窮的武器。

不論「系統教育」在哪裡生根發芽,始終堅持的一個目標就是要用音樂來拯救深陷貧窮的兒童。《改變生命》一書以兼具史實與報導的手法,揭示了藝術教育確實能帶來正面的社會改革。


本書特色
1. 原書收錄黑白照片,中文版特別向十多位攝影師收集逾30幅彩色照片,包含原書未收錄者。
2. 由作者針對台灣「愛樂種子計畫」撰寫中文版序。
3. 書中藉由音樂教育培養小孩人格,學習自律、自信、團結、溝通、和諧、責任感,適合家長與教師學習引用。
4. El Sistema每投入計畫一美元,便有1.68美元的回收,值得文創與社企創投者借鏡。

作者簡介:

翠夏.彤絲朵 Tricia Tunstall
翠夏.彤絲朵為美國作家、音樂家暨音樂教育工作者。任職於中學及大專院校,教授鋼琴及音樂史,現居紐澤西。她同時為《紐約時報》及《肯楊評論》撰寫專欄。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