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節選一】
第二章 不同體質要吃不同的菜
古人很早就說:「三日可無肉,日菜不可無。」過去請客吃飯,沒有肉,好像就沒誠意;現在餐桌上沒有蔬菜,似乎顯得請客的人沒有品味。於是點了什麼蔬菜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有蔬菜,而且最好是綠色葉菜。
人們少不了蔬菜,而且多數人貌似已經了解多吃蔬菜的好處,但多半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畢竟,鮮少有人知道為什麼自己喜歡吃這一種蔬菜,而不喜歡吃那一種?或者什麼樣的人,應該吃哪些蔬菜,哪些蔬菜是不符合身體需要的?最關鍵的問題還在於,你吃對屬於你的菜了嗎?
◆ 蔬菜也是「藥」,吃偏了也會導致體質偏頗
從中醫體質學的角度來說,因為人和人體質的不同,導致有些蔬菜能夠幫助你或家人保持良好的體質狀態,而有些蔬菜,非但不適合你或家人,反而能在長期的潛移默化當中,悄悄改變體質,導致體質發生偏頗,甚至向某種疾病傾斜。這是因為,蔬菜也是「藥」。
《內經》中說:「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
被歸類為藥材的植物,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被稱為「毒」。「是藥三分毒」,古人認為,經過祖輩們一代代實踐,只有被歸類為食物的蔬菜、水果、穀物才是最好,也相對最安全的藥。不管用了什麼樣的「毒」(藥)治病,最終都需要通過正確的食養,才能回歸真正的健康狀態。因此,活到一百多歲的藥王孫思邈告誡後人:「夫為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乃不愈(癒),然後命藥。」 可見現在普遍意義上的「藥」,是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敢動用的「重武器」。
對中醫來說,只是單純的調整飲食,仰賴食物中所含有的藥性,也能夠防病、治病。但也正因為連最普通的馬鈴薯、白菜都有藥性,長期吃「錯」的蔬菜,就會如同吃錯藥一樣,累積出潛在的「副作用」。所以幾乎每個合格的中醫大夫,都要再三強調忌口。
所以當有病人詢問:「大夫,我這病能去根嗎?」愈是經驗豐富的中醫,愈是不敢斷言能「去根」,因為他控制不了你的生活起居和飲食。
◆ 吃對吃錯都會影響「命數」
很多人會認為不可思議,有時候,選擇什麼樣的蔬菜這點「小事」,也會影響人生的變向。
比如說在中醫體質學的九種體質人中,有一種「陰虛體質」的人,他們因為身體處於陰液虧損的狀態,使得血液像是缺少水源的河水一樣,灌溉不了周身。因此陰虛的人,皮膚大多發乾,眼睛也乾澀,對性生活缺少需求,連脾氣也像乾燥的冬天,點火就著。這樣的人,常常讓周圍的人覺得不可理喻,朋友少,得不到理解,幸福指數不斷下降。許多更年期女性就是因為處於陰虛的狀態,才會常常控制不住的發火,讓忍無可忍的丈夫和正處於青春期的兒女,都躲得遠遠的。這樣的身心狀況,使得更年期女性的離婚率,成為現代人離婚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命運是不可改變的嗎?當然不是!其實命運往往給我們很多選擇,我們需要的,就是如何做出對的選擇。
對於陰虛的人來說,常吃銀耳、白菜一類滋陰的蔬菜,為身體的河流引來「活水」,灌溉、滋養周身,不只是乾燥、出現細紋的皮膚能夠得到改善,性情也會慢慢變得溫潤,不那麼急躁、愛發火,原來緊張的人際關係,也自然會得到緩和。尤其更年期女性,更加需要能夠滋陰的蔬菜,來幫助安全渡過這個女人一生中,必經的敏感階段。
但如果不了解自己屬於哪一種體質,仍然喜歡吃韭菜、辣椒、蔥這一類的熱性食物,就會如同火上澆油,讓脾氣變得更加暴躁,讓周圍人更加遠離。像是為自己建立起一座火牆,周邊火勢猛烈,拒絕別人靠近,火牆中的自己,大概一生只能獨自品嚐孤獨和無力感。
類似由體質問題所帶來的生活困惑還有很多。許多老人在臨終前感歎這輩子沒活明白,有太多的懵懂和不甘。其實想要活得明白,首先就需要了解自己的身體,因為人的一切需求都是從身體出發的,唯有讀懂身體,才能清楚的感知到自己的人生,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也才有可能滿足這些需求,活得健康、快樂、淡定、從容。
古人常講「命數」,聽起來似乎有點玄,其實說穿了,人的「命數」就在起居飲食之間。把握了自己的生活,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應該吃什麼?就是掌握自己的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