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雅安地震之前,來自成都安龍村的高清蓉剛剛在台灣繞了半圈,分享她在家鄉實踐的生態農村生活。新竹、台北、宜蘭、花蓮......幾場分享講座當中,我們不斷聽到她重複的說,「先餵飽自己,再分享多餘。」 高家的生活方式和耕種方式證明,靠政府分給每戶農民的六分地(大約為台灣的一百二十坪大小),就可以養活自己。當地的標準戶包含五個成員:祖父、祖母、爸爸、媽媽和一個小孩。高家早已經達到99%的糧食自給率,另外那1%是調味必須品--鹽,他們的農地裡不產。在台灣那幾天,她拜訪了幾座農場,其中大多數的農場,是以商業生產為目的,單純聽從內心呼喚轉而務農,並企圖自給自足的案例並不多。 如果當時我手中這一本《有田有木。自給自足》已經出版上市,就可以讓她一次看足台灣的十個案例,十個看似雷同卻各有特色的歸田家庭。這十個家庭的主人,各自因不同動機,選擇全職或者半X半農的兼職方式,自耕自食。其實,在回家種地之前,清蓉就跟大部分的農村第二代一樣,把孩子託給鄉下的爸媽,自己進城打工。就像書中十位實踐者,她也曾經是慣型社會裡安份的一員,魚貫的跟著大眾走一樣的路、幹一樣的活,不需思考也沒有個人。 然而,人若離了土,就失去了直接養活自己的能力,無論勞力和腦力都只能換成紙鈔,不能直接長出食物。即使是以共產主義起家的中國,也已經跟隨潮流奉行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在城裡「什麼都得用買的」。城裡的生活費用是鄉下的好幾倍,扣掉生活必須花費,辛苦攢的錢所剩無幾。在鄉下長大的清蓉清楚知道,城裡的食物品質不能跟鄉下比,鄉下人吃的東西直接來自土壤,而不是貨架上,早晨採摘的新鮮葉菜,上頭還含著昨夜的露珠呢! 除了吃的之外,再把居住品質、空氣品質、水質品質、噪音品質、空間品質都算上去,城裡的生活,還真是挺寒酸的。若是再把身體的和心理的健康品質,還有親子關係都拿來計較一下,全家一起住在鄉下且過著自給自足的那些人,絕對可以稱得上富足。事實擺在眼前,對清蓉來說,回鄉下過日子,怎麼說都要比窩居城裡好。滿滿的菜籃擺放在那兒,要不要動手提起來,就看個人的造化。 我們書中的十位主人翁跟他們的家人一起,選擇歸田園居,或全部或局部的把自己投入與泥土相關的生產工作。而高清蓉回到鄉下的時候,正好遇到村子裡生產過剩,於是她設法連結需要健康天然食物的都市人,用共同協商的合作模式訂定雙方認同的代價,再由她組織產與銷的配送機制。機制運作的大原則是「分享」,大自然與人類分享,人類與其他昆蟲動物分享,產出的作物先餵飽自己,再將多餘的分享給需要的人。 分享的思維,與計畫性的生產、或者說產銷式的生產概念截然不同,前者的出發點是為了把自己餵飽,不是算計土地產出能賺取多少。在這個前提之下的農作,不會用到大型機械,甚至連小型的動力農機也捨棄,盡量靠人力手作、或是用原始的簡易工具。清蓉說圓鍬的面大,一鍬鏟下去土壤會成塊狀被撬起,所以她改用三叉鍬,這麼做不但能鬆動泥土,對土壤團塊的破壞也比較小。從分享而不是從生產的角度看待農事,自然會跳脫與鳥獸昆蟲爭食的小心眼,不知不覺便成就出一種大器度且滿是慈悲的心寬眼寬。 《有田有木,自給自足》書中的主人翁們,就像高清蓉一樣,已經超越利己的層次,去到與自然或與他人共利的生命高度。書中的故事只是個起點,讀者的身邊可能也有幾位這樣的朋友,他們選擇跟隨內在聲音,化理念為行動,在廿一世紀之初實踐自給自足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