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話、故事化、圖像化,讓醫學資訊簡化,讓眾人更容易吸收。
★ 從問題成因、病症到因應之道,鉅細靡遺,並提供最新的手術和檢驗方法。
曾志仁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楊重源 台東馬偕紀念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侯鎮邦 林口長庚醫院高齡泌尿科主任、黃信恩 醫師/作家、鄭丞傑教授 台北秀傳醫院院長一致推薦
Q版插圖圖解婦產科疾病,好讀易懂,讓你了解自己的身體健康,
分享每個動人的醫病故事,從各種疑難雜症對症治療,事半功倍!
現代女性都希望自己健康、快樂又長壽,也知道「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性,但是面對突如其來的症狀,仍會有一知半解的驚恐和茫然不知所從的無助,若是對自己的身體、症狀能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將可輔助醫師的診治,化解心中的煩憂。
本書作者是婦科醫生,行醫多年,發掘問題的癥結點常在於醫病的溝通,跟病人對自身問題的理解與覺察。在二〇二一年公民意識發展到某種程度的今天,開始用「魔人」這個網路暱稱做醫療資訊的傳遞與教育。將積累的豐富經驗,化為淺顯易懂的文字書寫。以個案方式,針對常見的婦科疾病,做翔實的剖析及提供專業性的見解。再配上簡單明確的繪圖,更讓無專業背景的讀者一目了然,跨越閱讀時的障礙。穿插的真實病人故事,讓有類似症狀的讀者,更多了一份參考依據。
從問題成因、病症到因應之道,鉅細靡遺,並提供最新的手術和檢驗方法等資訊,讓讀者有任何疑惑時,隨時可以從書中找到答案,是女性讀者案頭必備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蘇軒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畢業,現任美迪婦產科院長,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微創手術專精,致力於創新醫學的推廣。二〇一〇年創造自然孔手術內視鏡手術,並引起全世界婦科醫生的追隨。以「魔人」暱稱在網路上分享平易近人的手繪圖文衛教,主推「醫病醫心」。強調醫治病人身體疾病的同時,也要關注到病人的心理健康。常發表一些行醫過程遇到的溫暖故事,獲得廣大群眾的迴響。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蘇軒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畢業,現任美迪婦產科院長,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微創手術專精,致力於創新醫學的推廣。二〇一〇年創造自然孔手術內視鏡手術,並引起全世界婦科醫生的追隨。以「魔人」暱稱在網路上分享平易近人的手繪圖文衛教,主推「醫病醫心」。強調醫治病人身體疾病的同時,也要關注到病人的心理健康。常發表一些行醫過程遇到的溫暖故事,獲得廣大群眾的迴響。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蘇軒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畢業,現任美迪婦產科院長,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微創手術專精,致力於創新醫學的推廣。二〇一〇年創造自然孔手術內視鏡手術,並引起全世界婦科醫生的追隨。以「魔人」暱稱在網路上分享平易近人的手繪圖文衛教,主推「醫病醫心」。強調醫治病人身體疾病的同時,也要關注到病人的心理健康。常發表一些行醫過程遇到的溫暖故事,獲得廣大群眾的迴響。
章節試閱
硬式與軟式子宮鏡的差別
今天來聊聊硬式與軟式的子宮鏡好了。
很多人都會來問我,我是不是做軟式子宮鏡,我都說小弟已經改成硬式子宮鏡很多年了。
讓我慢慢說明原委……先講一下我做子宮鏡的歷程好了。
十幾年前,我一開始學習做子宮鏡的時候,老師們都教我做軟式的子宮鏡,而且每個患者都需要放鴨嘴。
那些年我觀察到一個現象,其實檢查本身不太有感覺,常常都是放鴨嘴的不舒服,就跟做抹片檢查一樣。大部分的女性來檢查都是因為鴨嘴而痛苦恐懼。實在不太忍心……
後來我出師兩三年以後,發現其實軟式子宮鏡有技巧可以不太需要放鴨嘴。
因此我那個階段已經練就成,八、九成的檢查即使不放鴨嘴,都能完成軟式子宮鏡檢查,甚至連處女也沒有問題。
這時候我才發現,一個檢查技術的是可以進步改進的,即便書上沒有寫。因此我開始設法優化子宮鏡檢查的準確率、舒適度。並發表論文。
那時候我發現子宮鏡有幾個問題:
1.有時候子宮腔有黏液、血漬,灌水進去會糊成一片。
2.有些人子宮彈性比較差,稍微水壓高一點就會造成子宮收縮,會感覺不舒服。
因此我希望能夠讓子宮鏡變成:
1.畫質解析度上升至HD高解像度。
2.百分百不需要鴨嘴。
3.希望能有進出水設計,可以洗乾淨子宮腔。讓檢查視野不再像霧裡看花。
4.進出水系統是恆壓的,子宮腔內的水壓維持恆定,可以確保子宮不會因為灌太多水而造成壓力太大而脹痛。
這些的改變都是希望讓病人檢查更舒適、檢查結果更準確。而硬式子宮鏡設備可以做到以上的要求。
軟式與硬式最大的差別在於:
1.是否需要鴨嘴。
2.清晰度、解析度的差距。
所以為了讓病人檢查的時候更舒適、檢查更清楚,非用硬式子宮鏡不可。
這七、八年,我把子宮鏡當生命的一部分來做。越做越專精,可以肉眼判斷是否為癌症、可以不麻醉做瘜肉切除、沾黏分離、子宮中隔切除等。
本來都只是默默的耕耘,優化子宮鏡檢查這門學問、寫論文。直到有一天在國際會議上,一個西班牙醫師拿著我的論文來問我……
「請問你是這篇論文的作者嗎?」
我點點頭。
從那天開始,我就變成世界子宮鏡大會的成員,負責教課、訓練、分享我的子宮鏡判讀規則SOP。然後一起寫了一本原文的子宮鏡教科書。
所以我一路走來的感想是,如果在乎病人的感受與需要、在乎這門學問,醫生就不會是千篇一律,二十年如一日的在看病。理論上會找出當前醫學的盲點,然後設法改進,讓患者能享受醫學的進步成果。
再講一次軟式與硬式的差別:
1.新的概念全世界都用硬式的子宮鏡了,視野清楚、恆壓系統、不太會脹痛。
2.軟式、硬式都不用麻醉,疼痛感都很低。
3.硬式子宮鏡可以直接做簡單的手術,軟式無法。
以上報告。
子宮內膜增生
我常常說子宮內膜增生跟子宮內膜增厚是完全不同的東西。一個是厚、一個是病變。
兩個沒有完全的正相關。
但今天要聊的是一個有關子宮內膜增生的朋友。
她因為一直點狀出血去看醫生,內膜刮搔術後被診斷為子宮內膜增生。醫生建議她吃黃體素控制。如果不吃可能會惡化至癌症等云云。
病人乖乖吃了三個多月的黃體素,希望控制下來不要再長。但點狀出血卻跟著她沒有消失,反而體重卻像充氣球一樣的徒增了四五公斤。
來找我的時候她一臉茫然,已經不知道為何而戰,怎麼戰。再吃黃體素下去,血沒止住,體重再重下去怎麼辦?
「每個醫生都告訴我要減重,但醫生開黃體素控制內膜增生,藥物的副作用就是體重上升,我到底要怎麼有效減重?我整個人卡在這到底該怎麼辦?」
我們一起看了子宮鏡,發現其實子宮裡面還是有增生的組織,常常內膜刮搔完的子宮,還是殘留有剩下的異常組織,畢竟是盲刮。無法精準的刮除所有的病灶。
後來我再次安排一個子宮鏡手術切除所有異常增生的組織。並且每三個月後追蹤子宮鏡檢查,每次的檢查她的子宮內膜都是平整的、正常的,沒有看到異常的地方。我也沒給她吃黃體素控制。因為異常的地方都被切完了。子宮鏡檢查沒異常,沒道理一直吃藥。
因為沒吃黃體素,少了變胖的副作用,所以體重反而更好控制。減重的效果才能顯現。體重下降了、再復發的風險也減緩了。
人生似乎再次有了希望。可以再一次擁抱健康。只要找到方向……
這中間還發生一個趣事,一個資深的病理科醫生打給我說:
「蘇醫師,這患者之前做過子宮內膜刮搔不久,已經診斷過子宮內膜增生了,為何還要子宮鏡再切片一次啊?你怎麼知道裡面還有異常的增生組織啊?我很好奇?你怎麼能在這個控制復發的節骨眼決定切片,找到問題點?」
「沒啊,安排一個子宮鏡就可以知道有沒有殘存的增生組織了,其實滿單純的。」
「啊肉眼分辨得出哪些是正常哪些是內膜增生喔?不用顯微鏡?」
病理科醫生非常的好奇……
結論是:有些時候你想往東走,但治療的方法反而讓結果一直往西漂,造成整個局勢亂糟糟。
重新理一下互相拮抗的點:
看一下子宮鏡,好好處理掉所有的病灶,這樣可以少用一個藥物,局勢也比較好掌控。整個成功率也因此上升。
•子宮內膜刮搔實在不太靠譜。
•不是每個子宮內膜增生就需要黃體素控制的要先知道大家在用這個藥控制什麼。
•都已經切光了還要吃藥控制嗎?
•沒切光吃藥控制有幫助很大嗎?
•沒完沒了的天天吃黃體素,還不如認真切乾淨、認真控制體重,然後定期追蹤看清楚。
•子宮鏡下肉眼是可以辨別的。
子宮切除科
這當初是一個笑話,但最近被患者問一個問題讓我回想過去的事,覺得有點有趣。
「我覺得您的問題可以考慮切除子宮比較能一勞永逸。」我嚴肅的說。
「醫生,我不是故意看不起你,請問你有幫患者切除過子宮的經驗嗎?」
我對她微笑回答:「有喔!」
「醫生,如果要評分,你覺得你的技術有幾分?」
「這要看你的滿分是一百還是一千我才能給你答案喔!」
已經很久沒有被懷疑過自己的醫術了,現在大部分的患者看我的門診之前都會在網路做過功課,看看我的經歷是什麼。
當初在塑膠醫院,我大概一年會做五百~七百個腹腔鏡子宮全切除。不管腫瘤有多大,沾黏有多複雜,各式各樣的子宮切除手術都難不倒魔人。因此常常會變成「救火隊」 的角色。不時會接到要我「支援前線」 的電話。
「蘇醫師您好,陳醫生在八八房手術房有一個子宮全切除沾黏太厲害,能請你過來幫忙一下嗎?」
「蘇!有一個子宮全切除手術她的腸子跟子宮頸附近完全融合在一起,你能上來幫忙處理嗎?」
「蘇醫師~主任已經搞了兩個多小時了,依然沒有進展,他又不好意思叫你,你能假裝晃過來看看怎麼幫他嗎?」
「蘇~醫~師~八七房膀胱破了,你能過來幫忙嗎?」
這就是我在塑膠醫院的日子,隨傳隨到,只要有醫生手術做不下去、出現併發症,打電話給我,我就會到現場幫忙處理。
也因為如此,讓我對骨盆腔的解剖構造有著比教科書還仔細的認識跟了解。不知道哪一天,我突然發現很多細節教科書不是寫錯,就是從來都沒有描述到。
「筋膜式」子宮全切除,就是在那個時空環境下提出的概念。這也間接的讓我在二○一○年設計出「自然孔內視鏡子宮全切除手術」,並在二○一二年於學術期刊上發表。而「自然孔手術」乃是目前全球婦科界最熱門的術式之一。
回到「筋膜式」的子宮切除手術。這概念是說:在所有骨盆腔的器官、組織都是被一層薄薄的、半透明的筋膜所包覆。子宮、子宮動脈、膀胱、輸尿管、子宮旁的神經。通通都是這樣。
這就好比倒垃圾時家裡的垃圾分類。一般垃圾一包,紙類回收的一包,廚餘一包。不一樣的垃圾一包包的放在一起也不會混在一起,因為都被塑膠袋隔開。
人體的筋膜就像塑膠袋,會井然有序的把每個臟器都各別包覆住。這概念在泌尿外科的教科書裡被描述的非常仔細,因為在過去雄性領導的醫學教育中,為了讓攝護腺切除手術以後仍然能保持男性雄風,要找到並保護好相關維持男性雄風的神經構造變成非常重要。要做到如此「筋膜式」 的解剖概念與手術原則變成非常重要而且常見。
可能在女性的手術上就沒有人在乎這件事情了。導致這樣的概念在婦產科界只有日本、德國這種吹毛求疵的民族才有被廣泛的討論與應用。
回到正題。
我出國演講手術示範,在教醫生做子宮全切除手術的時候,都會建議醫生們用「筋膜式」 的概念手術。這樣出血量比較少,手術併發症也比較少。由於手術造成的創面比較小,患者術後疼痛感也因此比較低。
過去醫生在切子宮的時候最害怕的是輸尿管損傷,再來是腸損傷,再來是膀胱損傷,最後是子宮動脈破裂出血。以「筋膜式」的概念,其實上述的構造都有被一層筋膜包覆保護著。如果手術當下能順著這些幾包垃圾袋(筋膜)的表面,分離不同的垃圾袋(組織、器官),是很難傷到這些構造的,比如說輸尿管。
用更詳細的比喻來說明,如果你要搓破廚餘回收那一包垃圾(輸尿管那包),然後傷害到裡面的廚餘(輸尿管),必須先戳破包覆它的垃圾袋才會接觸到廚餘,才能破壞廚餘,才會傷害到輸尿管。因此,只要好好的分離輸尿管的 「筋膜」,讓整包輸尿管遠離子宮。就可以避免輸尿管損傷。過去醫生就是沒有在看這種細微的解剖構造「筋膜」,才會在不經意的情況下直接一股作氣的傷害到這些臟器,造成手術的併發症。
一樣的概念適用於膀胱、子宮動脈、子宮靜脈、子宮旁神經、骨盆腔淋巴等等。搞清楚骨盆臟器的「筋膜解剖」就能輕鬆完成骨盆腔的手術。不管有多複雜。
因此當初就是用這概念在塑膠醫院時期完成無數的救火任務,也被同事封一個封號「子宮切除科」。不管多難,只要是切子宮遇到困難找「子宮切除科」就可以解決了。
而現在離開了塑膠醫院,為了讓這概念與技術延續,每次出國演講、手術示範,我就會提出這概念,希望每位醫生都能用這個概念做手術,幫助手上的患者順利完成手術。
所以當我被問到:「醫生你覺得自己幾分?」的時候有點感慨。她沒有錯。因為她不知道我們在戰場(手術房)面對多少次的性命交關。就好像劫後餘生凱旋歸國的老兵。鄉民永遠不知道戰場前線的殘酷與風險。
過去年輕氣盛的時候被這樣問會覺得義憤難平、充滿無奈。現在被問到反而覺得我們應該好好的讓醫學知識普及,概念更精進。教更多的醫生,做更安全的手術。這樣病人就不用一個醫生一個醫生問了。
「醫生,你會嗎?」
到那個時候,每位醫生都能處理各種光怪離奇的複雜手術。放心吧!
硬式與軟式子宮鏡的差別
今天來聊聊硬式與軟式的子宮鏡好了。
很多人都會來問我,我是不是做軟式子宮鏡,我都說小弟已經改成硬式子宮鏡很多年了。
讓我慢慢說明原委……先講一下我做子宮鏡的歷程好了。
十幾年前,我一開始學習做子宮鏡的時候,老師們都教我做軟式的子宮鏡,而且每個患者都需要放鴨嘴。
那些年我觀察到一個現象,其實檢查本身不太有感覺,常常都是放鴨嘴的不舒服,就跟做抹片檢查一樣。大部分的女性來檢查都是因為鴨嘴而痛苦恐懼。實在不太忍心……
後來我出師兩三年以後,發現其實軟式子宮鏡有...
推薦序
平易近人的醫學衛教
曾志仁醫師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
當我看到蘇醫師的行醫故事,那種執著、那種全力以赴,不禁想起以前的畫面。那時我在嘉義長庚當婦產科主任,接到一通電話:
「舅舅,我是蘇軒,我可以在我特休的時候去跟你學手術一週嗎?我想跟你學陰式的子宮切除手術。」那時候他還是一個小小住院醫師。
願意犧牲放假時間來學習的學生,我怎麼能拒絕。於是他就住在一間空的醫師值班室裡,穿著醫院的工作服,起床就一起來參加我的晨會、查房、跟診、學手術。這樣一個禮拜沒有出醫院大門一步。
「我在林口長庚幾乎學不到經陰道子宮切除手術,很少醫生這樣做。主任你的方法好讚啊!」他一邊看我手術,一邊震驚。
五年後他發表了經陰道自然孔內視鏡手術,據他後來跟我說,這靈感就是來自於當初那一週的學習。
後來蘇醫師媽媽(我的姐姐)生病,癌症卵巢轉移,蘇醫師說他要自己幫媽媽處理,我起先是反對,因為幫親人手術還是會有點內心的關卡存在。
但後來看他努力不懈的想辦法治好我姐姐的行為,我也接受了他的作法,放手讓他去嘗試救自己的媽媽。
讀了他的行醫文章,我赫然發現,他治療病人的精神,竟然與治療我姐姐的精神無異。盡一切的力量與方法,想讓病人康復。而且治療的方式創意無限,果然有曾家的遺傳。而且他重視衛教,可以用很平易近人的方式讓民眾了解艱澀的婦科問題。就連我們這些醫療專業人員,看了也可以很有條理的學到一些知識。
所以如果你想要一窺白色巨塔的行醫點滴,這本書可以讓你看了拍案叫絕,絕無冷場。如果你有醫療需求,想找一本淺顯易懂的工具書,這本書有極簡的醫學衛教,可以讓你快速上軌道,進入狀況。如果你想要多認識這位蘇醫生,想知道他是不是你未來可以依靠的醫生,這本書也可帶著你認識他,了解他。因為這是一本生命之書。代表著蘇醫師的生命。
平易近人的醫學衛教
曾志仁醫師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
當我看到蘇醫師的行醫故事,那種執著、那種全力以赴,不禁想起以前的畫面。那時我在嘉義長庚當婦產科主任,接到一通電話:
「舅舅,我是蘇軒,我可以在我特休的時候去跟你學手術一週嗎?我想跟你學陰式的子宮切除手術。」那時候他還是一個小小住院醫師。
願意犧牲放假時間來學習的學生,我怎麼能拒絕。於是他就住在一間空的醫師值班室裡,穿著醫院的工作服,起床就一起來參加我的晨會、查房、...
作者序
理論上魔乃神之相對。
神乃教化眾生為依歸,魔則盡心於黑化眾人,使人墮落。
然世俗眼光的神,常被曲解成偶像崇拜,甚至用來框架起迷惘的眾生。
鄉民的求醫之路有點類似這樣的情況,在身心極度困頓的時候,生病無所適從的時候。只能消極的追求名醫的救贖別無他法。
然而等候了半天,身心俱疲的看完名醫後,病可能好了,心有好嗎?那種無助、恐懼、害怕疾病捲土重來的焦慮,常常沒有得到解脫。
問題的癥結點在於醫病的溝通,跟病人對自身問題的理解與覺察。患者常常病好了以後,依然不知道自己得了什麼病,做了什麼處置讓病痛好了。八〇年代那種由上而下的、權威式的醫病關係。在二〇二一年公民意識發展到某種程度的今天,似乎已經變得不合時宜。
因此需要一個非主流的「魔人」來打破這種不平等,要能在治病的過程中也得到內心深處的解脫,唯有病人自己的覺察,知道自己問題之所在。才能根本得到解脫。
講白了就是病人也要知道自己怎麼了,對自身的問題有全然的了解,才是解決內心困頓的第一步。
因此我開始用「魔人」這個網路暱稱展開一個由下而上的,以民眾為中心的,病人自覺運動。唯有病人能自覺,才能完整的解決整個身心靈的問題。
首先要做的就是醫療資訊的傳遞與教育。但民眾不是專業人士無法接收太專業化的資訊。因此在社群媒體傳遞醫學衛教就必須要稍作調整。白話、故事化、圖像化,甚至簡化一切的醫學資訊。才能讓眾人所吸收。
所以我開啟了一系列的圖文衛教,開始寫一些我在行醫過程遇到的一些故事。每畫一張圖,每寫一個句子都讓我更加的感受到,我真的離大家越來越近了。每分享一個動人的案例故事,每每回覆大家在社群媒體的留言,讓我更加的理解病人的真正需求,體會出大家的心。離開白色巨塔,貼近人群讓我更深切的體會到當初的決定是沒有錯的。醫病之餘還需要醫心。
很希望有一天,大家對自身的健康能有某種程度的了解,遇到不清楚的時候,能在網路上輕鬆的獲得好讀易懂的衛教資料。這樣就不在需要追求名醫,不需要偶像崇拜了。清楚自身的問題,跟醫生好好的溝通討論。這樣醫生可以很確切的理解患者的問題與需求,可以對症下藥。提高治療的成功率與醫療品質。
這樣下來每個病人的醫生都是眾人的救贖。大家都能因此順利的解決病痛。這樣不是很好嗎?
廢話太多了,其實就是一直有一個聲音要我走這條路。其他的理由都太文謅謅,太囉哩八唆。
(你就是寫故事、畫漫畫給鄉民看懂就對了,好嗎?)
理由就是這樣簡單而已,上面的因為所以通通可以無視。
祝大家心安平安。
理論上魔乃神之相對。
神乃教化眾生為依歸,魔則盡心於黑化眾人,使人墮落。
然世俗眼光的神,常被曲解成偶像崇拜,甚至用來框架起迷惘的眾生。
鄉民的求醫之路有點類似這樣的情況,在身心極度困頓的時候,生病無所適從的時候。只能消極的追求名醫的救贖別無他法。
然而等候了半天,身心俱疲的看完名醫後,病可能好了,心有好嗎?那種無助、恐懼、害怕疾病捲土重來的焦慮,常常沒有得到解脫。
問題的癥結點在於醫病的溝通,跟病人對自身問題的理解與覺察。患者常常病好了以後,依然不知道自己得了什麼病,做了什...
目錄
推薦序 平易近人的醫學衛教 曾志仁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
序章
Part 1圖解婦產科
圖解女性生殖系統
月經的由來
精卵受精
子宮怎麼固定在骨盆腔呢?
子宮閉鎖不全反覆流產怎麼辦?
什麼是子宮內膜異位症?
什麼是植入性胎盤?
什麼是子宮肌瘤?
肌瘤跟肌腺瘤有什麼不同?
有一種沾黏是在肚子裡的沾黏
切子宮後上面的臟器會垂下來嗎?
part2婦科衛教
硬式與軟式子宮鏡的差別
做試管前要不要做子宮鏡?
要求醫療SOP看病不完全代表SOP是最好的治療
體重還是跟子宮內膜癌有密切相關
叮咚~正常量!
內診的心情
子宮中隔與子宮沾黏
子宮切除科
異常出血
月經蓋大樓
水中毒
乳癌患者服用泰莫西芬(Tamoxifen)的問題
自然孔手術與自然孔內視鏡手術
切子宮跟漏尿
子宮內膜增生
黃體素治療對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的成功率只有一半
子宮內膜增生治療以後到底在追蹤什麼?
子宮內膜太薄怎麼改善
子宮內膜厚又怎樣
子宮內膜瘜肉
小辣椒
龜兔賽跑
part3疑難病症大冒險
子宮內膜間質肉癌
上帝的聲音
一個天兵的我
輸卵管阻塞
子宮角外孕
未知惡性度的肌瘤
雙子宮
蛤仔人生
石中劍
星巴克咖啡
最後一秒的絕殺成功
夢魘遲早會醒來
救火隊
有時候只希望能順利走完全程
浮木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分離尿道與陰道
胎盤殘留
每個病人四分鐘
每個病友都是我的老師
人生就是不斷的做抉擇
跟身體達成共識――生殖細胞癌
代診
兩姐妹的輸卵管重建手術
小陰唇上的靜脈曲張
難得的相遇
心魔――黏液性細胞癌
出手相助
魔人給方向――有關卵巢畸胎瘤的良性惡性問題
我會開內視鏡手術跟我是內視鏡醫師的差別
腹腔鏡輸卵管再植入手術
生出一顆肌瘤
密醫
手術的併發症
最後一擊
自然孔內視鏡手術
三折肱而成良醫
肌腺症的罕見案例
開心的修煉――子宮外孕
疑難雜症之穿雲箭
馴獸
我們不缺找出問題的動力,缺的是解決問題的決心
三十把刀
醫生,我得了卵巢癌
必勝――一條龍的治療
痛苦的深淵之一
痛苦的深淵之二――勇敢面對手術
推薦序 平易近人的醫學衛教 曾志仁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
序章
Part 1圖解婦產科
圖解女性生殖系統
月經的由來
精卵受精
子宮怎麼固定在骨盆腔呢?
子宮閉鎖不全反覆流產怎麼辦?
什麼是子宮內膜異位症?
什麼是植入性胎盤?
什麼是子宮肌瘤?
肌瘤跟肌腺瘤有什麼不同?
有一種沾黏是在肚子裡的沾黏
切子宮後上面的臟器會垂下來嗎?
part2婦科衛教
硬式與軟式子宮鏡的差別
做試管前要不要做子宮鏡?
要求醫療SOP看病不完全代表SOP是最好的治療
體重還...
商品資料
出版社:健行出版日期:2023-03-30ISBN/ISSN:9786267207024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68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