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用逆向的方式,去要回那些曾經屬於我們的年少歲月吧!
新銳詩人謝予騰跨入小說領域的生猛初登板!十則短篇,渲染出十幅文字洗煉、構思細膩,猶如直球對決般扣人心弦的作品。
這是一本獻給南國的情書:暗夜裡的嘉義中山公園、國道南段的逆向狂奔、濃霧籠罩的阿里山鐵路、銀閃閃的墾丁淺灘......島嶼南方的生活脈搏與城市紋理,在謝予騰動人的筆觸下,文字橫越時空,捲入迤邐曲折的夢境,攪拌著狂狷少年與好男好女的寂寞與迷情。
作者簡介:
謝予騰
1988年生,臺南新營市人(改制了還是這樣自稱),嘉大中文、中正臺文所畢業,曾當過國、高中兼任國文老師,現於成大博班就讀中。
肩膀上的傷已漸漸癒合,丟丟棒壘球應該不會成為問題,不過身體的狀況還是得要好好照顧,比如酒類已不能如年輕時那樣亂喝,當知道自己是將近三十歲的男人而真正看見中年的起點時,竟讓人有無可奈何之感。
原來想要離開島嶼的南端,但沒想到兜了一圈最後來是留了下來;正企圖把臺灣管轄範圍內的所有外離島都去完,明明不是特別困難的事,不知道為什麼這樣的願望也可以拖個好幾年。
總之,人類的哲學脫離不了人類,如同文學終究脫離不了生死別離,小說也是一樣的道理;村上春樹說過的「地下室」理論我其實不見得認同,但駱以軍提到的「知黑守白」,倒是希望可以身體力行;但還是會幹出當大家都喜愛夏目漱石與《我是貓》時,我仍在找尋沒有追到的那一集《夏目友人帳》這種事。
詩作曾獲嘉大、中正、南華、南瀛、臺南、桃城等文學獎,出版有詩集《請為我讀詩》、《親愛的鹿》。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伊格言
吳鈞堯
張龍龜
鄭順聰
──小說名家推薦
精妙的描繪與比喻,在這本小說集青筋浮現,有時俚俗、或者親切、常是活跳的、更是深情隱含寓意。
──鄭順聰(小說家)
對於像我這樣一個過了二十四歲才開始試著寫小說,且在三十歲後才開始認真學著寫小說的我來說,我是真心地羨慕予騰能有這樣創作的能量,深情,與這樣的青春。
──張龍龜(小說家)
名人推薦:伊格言
吳鈞堯
張龍龜
鄭順聰
──小說名家推薦
精妙的描繪與比喻,在這本小說集青筋浮現,有時俚俗、或者親切、常是活跳的、更是深情隱含寓意。
──鄭順聰(小說家)
對於像我這樣一個過了二十四歲才開始試著寫小說,且在三十歲後才開始認真學著寫小說的我來說,我是真心地羨慕予騰能有這樣創作的能量,深情,與這樣的青春。
──張龍龜(小說家)
章節試閱
未婚妻
第三次拍攝工作結束之後,阿莫開著黑色的二手Honda City,自深夜的臺南市走中山高,準備回嘉義。
這是個公部門發包下來的紀錄片案,內容是關於一些日本時代日軍所留下的老舊宿舍,在種種權力相互力與推托之後(當然這些將不列入紀錄片範圍),終於標出去給一些當地較有規模的劇團和藝文團體,充當工作室或者排演場地。
「其實算算咧,根本就不合。」第一次到現場時,以為根本是路人或工友,結果卻是劇團團長的南哥這樣告訴阿莫,「就算不用租金,但光是把房屋內部整理好,修補那些被偷走的木頭地板和窗戶、水泥地等等,材料費就將近二十萬。」
「如果不是這個日式宿舍有很多可以利用和想像的空間,說實在,我真不會選擇把工作室設在這。」南哥坐在自己以廢木料釘成的桌子前,面對阿莫的攝影團隊,露出一種自補習班下課卻沒搭上末班夜車的重考生的表情,「他們(在地民眾和官員)怪我說幹嘛把劇團重心北移?也不好好想想自己。這個城市要真能餵飽那些編劇和演員的話,我幹嘛沒事到臺北討罵挨?」
在那之前一天的晚上,阿莫帶著助理一起到吳園去看劇團的《浪跡天涯》(當然是南哥給的十元招待票);那是一齣改編德國在二戰時代,因為國內的政治因素與權力鬥爭,最後演變成全面性迫害同性戀者的故事;擔綱演出的演員大多很年輕,演技雖還不到非常成熟的地步,卻也沒有生澀的樣子,同時在情感上,也可以確實的感覺到他們對劇本投入的熱情,以及對表演工作這件事認同;除此之外,最令阿莫佩服的,是南哥帶領的技術團隊,親手在吳園公會堂裡搭建起的舞臺,無論是燈光、後臺配制,乃至於音響的安排和觀眾席等等,都出乎他意料精緻。
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可以來貴劇團這裡多拍攝幾次。阿莫告訴南哥,畢竟一部紀錄片在剪接過程中,多少還是需要一些修飾性的畫面;南哥則表示只要不影響劇團的演出和宣傳的話,基本上他都可以配合。
黑色City的引擎發出溫馴的聲音,麻豆交流道剛剛經過,窗外看出去,底下一片一片的田裡是什麼作物,已經很難看清,只有一些鐵皮屋和產業道路上,路燈豆子般大小的亮著。
她依然沒有消息。三個月前求了婚,兩個星期前卻無聲無息,突然消失的未婚妻良,還是沒有聯絡上。曾經多次,良告訴阿莫,不要他再繼續拍片了。「那麼累,收入也不穩定,家裡在善化有田產,不然我們回家,一起種點什麼嘛,好不好?」良的雙眼散發出一種碧玉似的光澤,臉上掛著淺淺的酒窩和勉強的微笑,對阿莫說,「就把拍片當成興趣嘛,這樣我們的婚約也不會被反對得這麼厲害了。」
「那劇團呢?」阿莫知道,當時在大學時,良就已經是被外頭職業劇團看好,準備要吸收入團的年輕編劇兼演員,但卻因為家裡反對,畢業後只在附近實驗劇場發表了兩部小小的改編作品後,就沒有再繼續創作與演出了,「妳還是想回到舞臺上的吧?」
良沒有反駁他,但也沒再說話了。
那是他們最後一起吃晚餐時的對話,地點在嘉義市的一家日式冷烏龍麵館,阿莫多點了一塊良誇讚過的炸魚,但良似乎已經不想再多吃什麼了;隔天醒來,房間裡已經找不到良的身影,或者該說,阿莫的世界中的某個部分,就被良像切蛋糕似的,切口平整的全然帶走了。
這幾天來他不斷回想,如果他當時答應了一起回家種田的事,那良應該就不會離去了吧?拍片這種事情,當年自己的父親也是極力反對,就差沒斷絕父子關係,而良在未告知家裡就擅自答應了自己婚事(對象又是個窮導演)的處境,阿莫也完全可以瞭解。
但良又不是個會輕言放棄的女子。
幾年來,兩人之間就算有嚴重的爭執(例如某年冬天,良說什麼也要讓他們之前一起養的拉不拉多一起到床上來睡,但偏偏阿莫不喜歡房間裡到處都是細細刺刺的動物毛;後來那條狗亂吃東西不小心被毒死了,他們都傷心了好一段時間),良也不曾這樣調頭離開,至多也就是冷戰個幾天,之後仍會在某個適合的地點或氛圍下,對阿莫露出一種比夏日芒果更燦爛的笑臉。
但這次良卻無聲無息的離開了。自那個早晨起,阿莫便感覺自己的靈魂,像殼突然不見的寄居蟹一樣,隨時可能被莫名而巨大的浪潮給捲走。
那個早晨,阿莫坐在馬桶上,想起了大江健三郎《水死》裡的父親,曾經千里迢迢從日本鄉下,跑到中國上海,去把當時因為探視好友,最後卻不想再回去家中的母親給帶回來的,一場「尋妻」的故事(一個日本鄉下人在一九三零那個砲彈亂飛的年代,獨自一人跑到了上海去找消失了一年的妻子,與其說是浪漫冒險,不如說在開始之初,就是一趟悲傷而沉默的旅行吧),「母親像是為了將她生活中,與父親相關的部分都用橡皮擦抹去,才寫下這日記的。」面對母親放在從上海帶回來的紅皮箱裡的遺物,大江這樣寫到。
良或許也有這樣的心情吧?
近日整理房間時阿莫才意識到,除了簡單的衣物和生活用品外,良沒有多餘的東西留在房間裡,連一片細小的塵埃或毛髮都沒有的程度(她離開前曾仔細的打掃過?櫃子裡的書與除濕櫃裡的單眼相機,以及她放在床頭上的菸斗都不見了,那為什麼不乾脆點,把一切全數帶走呢?)是因為要阿莫仍在最低限度的部分記得或等待她嗎?又或者這些都太過微不足道,輕易的拋棄了也沒有關係呢?阿莫的情緒,像失去路線的蟻群,胡亂的找尋著不知道存不存在的出口。
黑色City在宿舍前的停車場,像一匹疲憊的黑馬。
阿莫打開電腦,準備整裡這幾次拍攝下來的影片檔案;其中一部是《浪跡天涯》的全劇紀錄,阿莫將音響的聲音轉到最大(好險宿舍隔音不錯),回頭點了根手捲菸,看著螢幕中的演員正以猙獰的表情,跳著一支他自己所飾演的角色(一個同性戀Bar的老闆)已經熟稔,卻不帶有真實情感或熱情的豔舞,演員臉上的妝也非常濃,活像一條工業區旁被污染的大水溝似的。
怎麼這麼無謂呢?看著劇情裡,兩個相愛的男人,為了逃避納粹黨人的追捕而四處躲藏,阿莫心想,躲著又有什麼意義?面對了不也一樣嗎?如何都不會獲得祝福的嘛。世界不總是這樣?像動物園裡那些被遊客包圍在鐵欄杆與河道中間的猴群:偽裝得越好的猴子,越能得到多一點的獎賞。阿莫將煙捻息一邊想到,或許,真正純粹的愛,就像廟宇裡的那些圖騰,不過是死板板的傳說罷了。
突然,在中場休息之前,畫面中舞臺右後要下臺的屏風後面,大概四秒到五秒的時間,一張臉輕微的探了出來,然後又躲了回去。阿莫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剛剛在螢幕中的那張臉,不就是良嗎?
他立刻將時間倒回去,重新再看一次,沒錯!那的確是良沒有錯!阿莫將影片定格在那裡,良蒼白的鵝蛋臉,似乎微微的上了一點妝,但不是為了舞臺劇而上的那種誇張的濃妝,而是一種如淺淺溪水覆蓋了碎沙的淡妝;上了淡妝的良,臉上沒有明確的表情,只有眼睛直直的盯著阿莫的鏡頭眨了兩下,這是良平常想說什麼,卻又決定作罷時的神情;她緩緩的將頭自屏風後探了出來,定格了一下,在四秒多一點點後,又將斜斜的頭,縮回了屏風後方。
不顧半夜已經三點半了,阿莫立刻拿起電話打給他的助理,「喂?」「那天我們拍《浪跡天涯》時你人是不是在後臺?」阿莫感覺自己的聲音像馬路邊被曬乾的蟾蜍屍體一樣,「啊?學長喔?是,對呀,那天你要我負責拍後臺沒錯呀。」助理的聲音聽起來則像剛從月球被帶回來的青蛙。
「你在後臺有看到良嗎?」
「良學姐?」
「對。你有看到嗎?大概中場休息的那時候?」阿莫感覺自己聽起來像極了一隻驚嚇過度的貓。
「沒有呀,學長,學姐沒跟我們去不是嗎?」助理似乎被阿莫激動的質問給嚇了一跳,戰戰兢兢的回答他,「學長,有什麼問題嗎?」
「……」阿莫說不出話來,他感覺自己的心跳與靈魂都躁動如籃球員要執行一分差比賽的最後一擊時的狀態,那麼混亂、快速卻又緩慢……
「喂?學長?」
「你那邊還有多少影片檔案?」
「大概兩個多小時吧。」
「燒給我,我早上去拿。」不等助理回答,阿莫便掛了電話。
凌晨三點,民權西路上已無人跡,臺南的夜像淤塞而潮退的安平港。
阿莫花了兩天的時間,不眠不休,將所有的影像與照片內容,反覆看了好幾次,但除了那短短的四、五秒之外,再也找不到任何關於良的部分。
黑色的City,阿莫站在自己的車邊,他想起良第一次看到這輛車時,臉上那一種「好吧,就成全你吧。」的無奈表情,現在回頭去看,到底良心底是怎麼認為的?她究竟是怎麼思考阿莫的那些決定、兩人的相處,乃至於未來可能的一切?站在吳園的大門前,看著這片日治留下來的時代痕跡,阿莫突然感覺自像頭迷航的鯨魚。
「你就讓Summer一起睡床上嘛!」阿莫感覺自己的,耳邊彷彿響起良的聲音,「天氣這麼冷,牠的毛又那麼短,就這個晚上嘛!你讓牠上來和我們一起睡嘛!」
好呀。就讓牠上來睡嘛。阿莫在心中這樣默默的回答,我們也可以再多幫牠買一件衣服,這樣妳也就不用再擔心下一陣寒流對Summer的影響了;要不然我們一起回善化嘛,雖然我沒握過鋤頭,對農作物什麼的也完全不懂,但或許爸媽會願意教導我們吧?就算不願意,我們也可以找人來幫忙呀。
攝影機就賣掉吧,反正那本來就是二手的嘛,反正我想妳會讓我把單眼留下,平常沒事,偶爾我們去拍拍附近的風景,找一找有沒有藏身在鄉野裡的文學家;你可以隨意寫一點東西,我則唱簡單的歌,之後有機會,可以有個我們自己的工作室,到時候田也收成了,天氣又變冷了,我們再養一頭像Summer那麼大的狗,教牠別亂吃東西,冬天一起到暖和的被子裡睡覺。
吳園公會堂在燈光的照下,透出一種海灣的氛圍,多少人曾在這裡靠岸又或擱淺?一旁狹長的街道,巨大的榕樹以及木造的日式建築,垂掛著一些白天文藝活動之類,留下來的奇形怪狀的鳥的圖騰和句子,像女兒牆邊被野貓打破的花盆那樣。
能不能告訴我,妳怎麼想?若是此刻見到了良,阿莫的第一句話,大概會這樣告訴她吧?我們都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樣堅強的人呀。
沒有人回話。這些都默默發生在阿莫的心底,時間是週末凌晨三點半,世界仍毫無道理的運行著;他坐到榕樹下,抬頭看著公會堂長長的迴廊,想點根菸,但發現打火機被自己丟在車子的副駕駛座上。
阿莫在猜想,有沒有可能?公會堂裡會突然亮了起來,開始前幾天的那場不能有結局的舞臺劇,而良會帶著臉上,淡淡憂傷也優雅的妝,像一陣幻光那樣,自轉角的那根石柱後探出頭來,露出比太陽花還要燦爛的笑容,以一種無奈卻諒解的表情看向他?
未婚妻
第三次拍攝工作結束之後,阿莫開著黑色的二手Honda City,自深夜的臺南市走中山高,準備回嘉義。
這是個公部門發包下來的紀錄片案,內容是關於一些日本時代日軍所留下的老舊宿舍,在種種權力相互力與推托之後(當然這些將不列入紀錄片範圍),終於標出去給一些當地較有規模的劇團和藝文團體,充當工作室或者排演場地。
「其實算算咧,根本就不合。」第一次到現場時,以為根本是路人或工友,結果卻是劇團團長的南哥這樣告訴阿莫,「就算不用租金,但光是把房屋內部整理好,修補那些被偷走的木頭地板和窗戶、水泥地等...
推薦序
在充滿回憶的平原中
鄭順聰(小說家)
多年以後,臉書在地球上消失了,我依然會記得,每當瀏覽臉友近況時,會特地點入謝予騰,讀那直言不諱的日記:一、二、三,漫談切身瑣事、評論新聞事件、反思文學文化,或單單純純就是一首詩。
人總將當下的感官知覺習常化,如火車頭,朝鐵軌於遠方交錯的那個點前進,匆忙急躁間,常忽略拖曳在後的車廂,沉甸甸的習以為常,那就是回憶,就是《最後一節車廂》,讓我回首憬悟,回到那時間可大把大把揮霍的年少,困守不城不鄉的小市鎮,腔口桀驁不馴,態度無所謂,口氣直率──而予騰比我更直接,接到球就傳,有想法就迸,準確、俐落、轉瞬即發。
這本小說集中的人物,有業務員、學生、原住民、中心打者、女友/砲友與主述者自己,絕非英雄偉人也沒那麼邊緣弱勢,人生轟轟烈烈不起來,虛無是虛無,難以提升至哲學的高度。住在無聊的小城市、破碎的郊區、灰澹的鄉野,驚喜與歡欣撩不起,連厭惡都懶得生成,如同省道呼嘯而過的車聲,百無聊賴⋯⋯可有可無的學位、欲振乏力的業績、浪蕩無頭的青春,在人生的匝道,他們相遇了,猶如一堆數字的聚合,生與死如此輕易,愛與性可有可無,這是齣衰敗島嶼公路電影,窗景浮現Motel與加油站,間雜農田與鐵皮屋,荒蕪空洞路迢迢,那些怠速的心靈,不知要在哪個交流道下去,反正死路一條,索性「逆向而行」,將虛無飆至極速⋯⋯
連罵髒話的力氣都沒,危機就懸在那兒,無法落地。
予騰乃詩人出身,已出版《請為我讀詩》、《親愛的鹿》兩本詩集,精妙的描繪與比喻,在這本小說集青筋浮現,有時俚俗、或者親切、常是活跳的、更是深情隱含寓意。不僅只字句段落,予騰在敘述手法與結構上,交雜心理與現實、人物與象徵,形成迷離的氛圍,現實與想像取消了分隔,如〈死訊〉,主角成為獵物,而讀者也成為作者的獵物,物我不分,悵惘惚恍⋯⋯
〈最後的打席〉真是雷霆萬鈞,轉動日本漫畫的節奏,繃緊美國職棒之大肌肉,以細密的描繪鋪底,只是一個打席!只是一個打席!短短幾分鐘,每一球都讓人喘不過氣來──最終結局,棒子擊中球那「鏗」一聲,依然迴盪在我的耳蝸中。
不知文學安拜(empire)是如何判決《最後一節車廂》的,我這個比予騰資深一點的老鳥,若要勉勵,就是期待予騰不僅憑靠血氣與蠻勁,而能多琢磨球路。你看大聯盟投手不只滑球與曲球,軌跡的變化已經無法迷惑怪獸般的打者,而要使出多種變速球,利用速度的落差,讓打者揮棒落空。也就是:
在這個沒有對與錯的世界,沒有誰能替誰負責的這個世界,就和球一樣,不斷不斷的一直轉動著。
予騰與我,出生且成長於臺灣南部,如同平原上眾多的創作者,正飽蓄著能量,用文字、圖像與戲劇日夜轉動創作⋯⋯在這片處處充滿回憶的平原,搭乘《最後一節車廂》,耳聽熟悉的語言、欣賞流逝的風景、捕捉變化的光影⋯⋯
然而,車廂密不透風,就快要無法呼吸。
打破滯悶,請讓平原的遼闊,全面展開。
在充滿回憶的平原中
鄭順聰(小說家)
多年以後,臉書在地球上消失了,我依然會記得,每當瀏覽臉友近況時,會特地點入謝予騰,讀那直言不諱的日記:一、二、三,漫談切身瑣事、評論新聞事件、反思文學文化,或單單純純就是一首詩。
人總將當下的感官知覺習常化,如火車頭,朝鐵軌於遠方交錯的那個點前進,匆忙急躁間,常忽略拖曳在後的車廂,沉甸甸的習以為常,那就是回憶,就是《最後一節車廂》,讓我回首憬悟,回到那時間可大把大把揮霍的年少,困守不城不鄉的小市鎮,腔口桀驁不馴,態度無所謂,口氣直率──而予騰比我更直接,接到...
目錄
【推薦序】
棒球、啤酒、老車 張龍龜
在充滿回憶的平原中 鄭順聰
01逆向行駛
02叫作魚的少年
03死訊
04最後的打席
05墜機
06雲豹
07攀過島脊的那夜
08最後一節車廂
09未婚妻
10暈
【推薦序】
棒球、啤酒、老車 張龍龜
在充滿回憶的平原中 鄭順聰
01逆向行駛
02叫作魚的少年
03死訊
04最後的打席
05墜機
06雲豹
07攀過島脊的那夜
08最後一節車廂
09未婚妻
10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