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必靠血緣來定義,也不必被國界所侷限。
五位台灣之子,遠渡重洋來到鬱金香國度,跨國尋找幸福的收養故事。
投入兒福領域近二十年的資深工作者、前兒童福利聯盟副執行長與知識長王美恩,
從台灣到荷蘭,探訪原生家庭、收養父母與孩子的心路歷程,重新思索「親職」的真實涵意。
每年,有將近兩百個等不到家庭收養的台灣之子,只好遠渡重洋,到國外落地扎根,尋找幸福。台灣看起來是先進國家,為何還需要國際收養?為什麼我們仍然無法照顧這群失依的孩子?
是什麼「束縛」了我們,讓我們面對失依孩子時,缺乏更開放的收養態度?無條件地愛孩子,真的只能由血緣來決定?不論是為國內、國外天災的募款,台灣人的關懷絕對不落人後,總能在最短時間募到巨款,實在很難妄下結論說台灣人較無愛心。
本書作者王美恩投入兒童福利工作近二十年。在十餘年任職兒童福利聯盟期間,除曾參與護送孩童到荷蘭收養家庭外,更詳細訪談、記錄了與收養家庭密切互動的過程。藉由五個被荷蘭家庭收養的台灣之子的故事,檢視我們到底少了哪些對待兒童的文明態度,同時也希望解開文化中對於收養的種種迷思。
舉例來說,收養家庭如何啟齒與孩子深談「收養」事實?要讓孩子尋根嗎?如何看待孩子的「認同」議題?跨國借鏡荷蘭的收養制度,我們的社會支援體系還可提供什麼協助,幫助收養家庭的特殊孩子?
書中不僅有宏觀的跨國制度面探討,更有扣人心弦的生命故事,並且進一步引發作者回頭思索,探討「親職」角色的真實涵意。
本書特色
任職兒童福利聯盟十餘年的資深實務工作者,近距離觀察收養家庭與孩子的第一手訪談記錄
跨越台灣與荷蘭兩地,宏觀思考「收養」議題在文化與制度面的差異,提供政策制定者參考
中英雙語對照,協助跨國收、養家庭跨越語言隔閡,窺見收養家庭最真實的生命故事
推廣「愛的接力賽」理念,附國內專業收出養機構「兒童福利聯盟」服務資訊與聯繫方式
目標讀者
◎ 對「收養」議題關切,服務於兒童福利體系、社會工作體系的工作者與政策制定者
◎ 對收養、出養議題關心的父母、師長與社會大眾,或對跨國收養有興趣的文化觀察者
作者簡介:
王美恩,1967年生,英國諾丁漢(Nottingham)大學社會福利政策行政碩士,目前居住台北,愛狗與閱讀。
從前是黑白分明講求正義的人生觀,現在認為這世界多數時間是灰的,幾乎沒有絕對的黑白存在,而中年人生體會是期待自己不論做什麼、說什麼、寫什麼,都能讓灰色多一點「真善美」的色調;透過「真善美」的追求,讓自己、他人、動物都能有尊嚴且自在地生活。
曾擔任兒童福利聯盟副執行長、知識長十餘年;現為文字工作者、東吳大學社工系兼任講師、《親子天下》顧問。擁有二十多年的社會福利工作經驗,著有《終結霸凌:洞察孩子內心世界,打破霸凌的惡循環》〈親子天下出版〉,譯有《青少年與家庭心理會談》〈學富出版〉。
譯者簡介:
白瑪麗(Marie-Claude Pelchat),為旅居台北的加拿大人。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兒童福利聯盟前執行長、立法委員 王育敏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王行
天主教福利會執行長 王長慧修女
兒童福利聯盟社工處處長 白麗芳
台北地院家事法庭法官 彭南元
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楊蓓
水牛出版社社長 羅文嘉
名人推薦:兒童福利聯盟前執行長、立法委員 王育敏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王行
天主教福利會執行長 王長慧修女
兒童福利聯盟社工處處長 白麗芳
台北地院家事法庭法官 彭南元
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楊蓓
水牛出版社社長 羅文嘉
章節試閱
前言 漂流的台灣之子
當政府把「少子化」視為國安問題的同時,台灣至今仍有些孩子要到國外尋覓「收養的幸福」。
根據兒童局統計,2012年全國透過兒童福利機構收養媒合了273名出養 兒童,80名為國內家庭收養,將近兩百名台灣之子透過國際收養出國了,比例高達73%。事實上,台灣的國際收養可以追溯到一九七○年代,經濟窮困的時期有更多孩子被送出國,美國、瑞典、澳洲、荷蘭為主要收養國家。
1998年,我有機會協助兒福機構護送台灣孩子到荷蘭收養家庭。那次共有五位志工護送者,各自照顧一位嬰兒。我負責照護一位五個月大、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男嬰,小男孩的父母因為無法負擔醫療費用而決定出養。
下機後在出境室,迎接我們的是五個「大」家庭,收養方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阿姨舅舅、哥哥姐姐……全都出動參與「盛事」,興奮激動的表情掛在每個人的臉上。其中一個家庭,全家大小一擁而上圍住我手上的男嬰。當我將嬰兒交給那位已經淚流滿面的收養媽媽時,站在旁邊的收養爸爸也頻頻拭淚。雖然我聽不懂荷蘭語,單從他們的表情就知道大家都覺得男嬰好可愛、想親親他,眼神露出「認定這是我們的孩子」的神情,即便早已知道這孩子有小小的「不完美」。
對我而言,這是難以忘懷的畫面:在台灣等不到收養家庭的嬰孩,坐趟飛機就變成了被人捧在心上的寶貝。噙著淚水的我被深深感動,這些小生命千里迢迢「移民」過來是值得的。然而,一定要「移民」才會有幸福嗎?失依失怙的孩子,台灣社會仍然無法提供照顧嗎?十七世紀曾是荷蘭的殖民地的台灣,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為何我們還需要被荷蘭人照顧?
小標:等待無條件的愛
國際收養涉及兩個國家,「需求國」多是北美洲、歐洲、紐澳等西方國家,「供給國」多是經濟和社會發展上較為弱勢的的國家。中國、印度、烏克蘭、俄羅斯是目前全球主要的供給國 。為避免人口販子從事非法兒童販賣,1993年,國際間簽訂「海牙跨國收養公約」(the Hague Adoption Convention),訂定國際收養的相關規定,包括必須透過合法的管道進行收養;孩子必須在國內無任何人可收養、無合適養育機構的情況下,才能申請國際收養家庭。此與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強調的理念是一致的。
其實,台灣也有許多社會福利機構在默默耕耘國際收養,像是天主教福利會、基督徒救世會等,歷史悠久長達三十多年。棄嬰、需要醫療的早產兒、唇顎裂兒童,多是透過教會系統來尋覓國際收養家庭。一九七○年代的經濟水準,加上福利制度的缺乏,可以想像我們的兒童福利多麼需要「外援」。
當時,台灣社會也有收養兒童的家庭,然而收養行為並不尊重兒童本身的感受。報上分類廣告經常可見「男嬰30萬、女嬰20萬」的小廣告;街坊上也總能耳聞某間婦產科醫師可以「幫忙」假造出生證明,好讓收養父母能到戶政單位將收養來的孩子登記為親生子女。
直到一九九○年代,兒童福利聯盟推動相關改革,希望國人脫離「私下交易」的收養方式。畢竟,收養孩子跟在市場買水果是不一樣的,不是花錢交易,更不是挑三揀四地選出最好的水果來買。在申請收養過程中,必須考量兒童的感受與心理發展。為此,兒童福利聯盟引進西方國家的收養模式,推動新的收養思維及服務:收養父母需要上親職課程、需要被審核,再協助配對領養孩子;中間完全沒有金錢交易,只希望孩子可以找到「適合」的家庭,更多人「為愛收養」。
兒童福利聯盟努力了近二十年,以期培育更多合適的收養家庭,提供給需要的孩子,卻還是得在2007年開始了國際收養的服務。不是因為國內收養需求降低,而是有些孩子因「條件不佳」 ,實在無法尋覓到收養家庭。
換言之,「為愛收養」社會宣導做了二十年,兒童福利聯盟最終還是以「兒童最佳利益」的考量送孩子出國。推動國內收養的主要機構轉做國際收養,代表我們社會的兒童人權進步不夠快,無法像外國人士接納各種狀況的兒童?或是因為快速移植西方模式,少了等待社會文明發展成熟的步調?
從事兒童福利的工作者不該被民族意識操控,必須以「兒童最佳利益」的原則為孩子選擇適合的家庭、給孩子需要的環境,而不是榮華富貴、社經地位。對這些孩子來說,最重要的往往是錢買不到的東西――無條件的愛,讓幼嫩的生命可以得力往上飛騰的環境。聽起來很簡單,落實起來總有許多現實困境。
小標:給失依兒童一個機會
國際收養事實上被視為是件「不光彩」的事。1988年,南韓舉辦奧運,成為國際焦點,為了國家的面子,政府決定減少國際收養兒童的數量。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也有類似情況;中國一開始籌辦奧運,西方的收養機構就明顯感受到收養案量被控制,數量驟降許多(許多人因而轉來台灣收養孩子)。
北京為辦奧運,中國政府砸重金迅速蓋好了「鳥巢體育館」,相較之下,給孩子適合的「巢」便無法在短時間用錢堆砌起來。特別對亞洲家庭來說,收養身心有殘缺的孩子始終是個障礙。倘若能藉停止國際收養而全面提升國內失依兒童的照顧品質,倒也是美事一樁,但往往只是將國家利益推到前面,孩子的命運只好一再被迫犧牲。
2012年,台灣的收養制度終於踏入新紀元。新法案規定,收養父母必須通過合法的兒童福利機構評估,並且接受課程訓練及社工人員輔導協助,不能私下尋覓孩子申請收養。台灣正式擁有保障兒童尊嚴與權利的收養制度,有機會成為亞洲國家中照顧失依失怙兒童的典範國家。
這本書無意探討國際收養和國內收養的優缺點,任何國家、社會、家庭都無法概化推論「誰比較好」的價值判斷。二次大戰後,聯合國曾定出「國內收養優先於國際收養」的準則,然而在網路全球化的現在,這項準則值得再重新檢視、商議。如今,年輕一代的文化認同問題被淡化了,因此為孩子選擇家庭需要的是回歸收養本質。「收養的本質就是讓孩子擁有充滿愛且能提供愛的家庭,不管國際或國內都有這樣的家庭。」服務國際收養超過三十年、天主教福利會執行長王長慧修女說。
書中描述了三個荷蘭收養家庭、七個台灣孩子的故事,希望讓「看熱鬧」的一般人了解,除了感嘆外國人比較有愛心外,台灣社會到底少了哪些對待兒童的「文明態度」。同時,這本書也希望為「看門道」的收養家庭解開心中的文化迷思,發現收養其實並不複雜,只要觀念正確,就能自在地成為收養家庭。這本書還要提醒相關單位(那就造福大眾了)提供更多福利給收養家庭(或任何家庭),減輕養育兒女的負擔,使更多家庭願意「為愛收養」,那麼,跟其他國際收養家庭相比,台灣就一點也毫不遜色了。
2012年11月號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公布了2013年嬰兒最適宜出生的國家排行。這項調查針對80個國家,用11種指標包括經濟發展、地理環境、家庭生活、犯罪率、壽命、氣候等做出評估。不出所料,前五名幾乎都是北歐國家,荷蘭排行第八,也不稀奇,但台灣排名第十四,高於美國、德國、韓國、日本、英國、法國,如此令人驚豔的成績,對台灣絕對是個肯定與鼓勵。
誠摯希望這分殊榮,能澤及更多失依失怙的兒童。
前言 漂流的台灣之子
當政府把「少子化」視為國安問題的同時,台灣至今仍有些孩子要到國外尋覓「收養的幸福」。
根據兒童局統計,2012年全國透過兒童福利機構收養媒合了273名出養 兒童,80名為國內家庭收養,將近兩百名台灣之子透過國際收養出國了,比例高達73%。事實上,台灣的國際收養可以追溯到一九七○年代,經濟窮困的時期有更多孩子被送出國,美國、瑞典、澳洲、荷蘭為主要收養國家。
1998年,我有機會協助兒福機構護送台灣孩子到荷蘭收養家庭。那次共有五位志工護送者,各自照顧一位嬰兒。我負責照護一位五個月大、患有先天性心...
目錄
推薦序
前 言 漂流的台灣之子
Part One 關於收養
01 全然的依附,單純的美好
02 外國人比較有愛心?
03 認同與尋根
04 血緣,不是愛的唯一條件
05 不自在的台灣收養文化
Part Two 我的台灣爸媽、荷蘭父母
06 獨生女伊娃
07 波勒斯這一家
08 山達與克里遜
09 理性羅珊、感性麗娜
後記 成為父母的意義
推薦序
前 言 漂流的台灣之子
Part One 關於收養
01 全然的依附,單純的美好
02 外國人比較有愛心?
03 認同與尋根
04 血緣,不是愛的唯一條件
05 不自在的台灣收養文化
Part Two 我的台灣爸媽、荷蘭父母
06 獨生女伊娃
07 波勒斯這一家
08 山達與克里遜
09 理性羅珊、感性麗娜
後記 成為父母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