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忠雄手機成癮梅克爾楊双子張忠謀村上春樹OPENBOOK好書獎瓊瑤制度基因大人學讀冊12月選讀聯經暢銷66折起讀書共和國75折起最透明的故事民防必修課
暫不供貨

赤道上的極地(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吳易叡

出版社:行人文化實驗室

出版日期:2016-09-23

ISBN/ISSN:9789869358811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56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從李光耀逝世到建國五十週年,吳易叡旅居新加坡的時光,正好見證了這個國家的重要轉折關頭。
但他關注的不是國慶或國喪,而是在大敘事之外,那井然秩序背後的憂鬱與騷動,
因此成就了一幅慧眼獨具的城邦浮世繪。」—涂豐恩( 故事網站創辦人、哈佛大學歷史博士候選人)

新加坡最進步?移居花園城市最幸福?
可曾聽說北緯一度的憂鬱、為靈魂自由而遠走、想離卻離不開的人?
島民的認知幸福和情感幸福的距離,到底多麼近,多麼遠?

本書用研究者的敏銳之眼,文學家的細膩之筆,
帶你深探變動中的南洋一隅,旅遊書裡看不見的新加坡。
文字反思的深刻性,融入了作者醫學史倫理背景的關懷,
正是一份慧詰的邀請,值得打開。


「若要我帶你尋找最好吃的雞飯檔,可能會力有未逮,因為我終究不是個稱職的導遊。但我願意帶你航向水泥叢林和花園綠地交錯的小島深處展開行腳,尋索在如此自我標榜的社會底下最基本的人類形貌。」一位來自台灣的學者,同時是新加坡客座教授,跟新加坡的多元民族、移民社會相遇了!超過一百個星期的在地觀察,非刻意的田野調查,憑著一顆好奇心與號稱資深文化人類學學徒的訓練,對島國周遭的人和事觀察細緻入微,漂鳥心情之外,真誠用心的記錄了獅城鮮少為人注意的一面。

〈Part 1 變與不變 #觀點〉
〈Part 2 獅城之歌 #文化〉
〈Part 3 城市呢喃 #現象〉
〈Part 4 昔年往事 #故事〉

四大部分,包含教育、藝術、語言、宗教、飲食、生活議題、公共政策、競爭力、民族性等二十三個值得一探究竟的小主題,盡是精采扎實的人文實況報導,如一幅慧眼獨具的城邦浮世繪。並特別收錄兩篇深入訪談
「1.對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助理教授陳重安」
「2.專訪新加坡國際新銳導演巫俊鋒」。
在在引領讀者看見新加坡人既憂鬱又自傲的矛盾之處,以及島國如何一次次尋求蛻變來因應時勢。

本書不只是一本賞心悅目的文化之旅、人在他鄉的拚搏歷程,更處處寫出作者批判的政治觀察與議題思索、挖掘生活中被忽略的節制與犧牲,而書中好多發聲位置甚至是罕見的從獅城的藝術行動場域切入。如果鄰近的新加坡是你願意關心的國度,如果想了解花園城市的土壤從何而來、甚至如果想知道自己是不是適合移居新加坡?何妨用這本書打開自己可以思考的方向、用這本書測試一下自己的底線!

作者簡介:

吳易叡

台灣彰化人。中山醫學大學畢業,曾任職馬偕醫院、玉里醫院精神科。牛津大學衛康醫學史研究所博士。從醫院出走之後埋首檔案,但一直想用人類學方法摸索歷史。曾任教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歷史系及醫學系,目前為香港大學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專任助理教授,仍不時下南洋訪學研究。

教學研究之餘喜歡到處閒晃,觀察人群。課餘從事文學與音樂創作,曾出版詩集《島嶼寄生》(春暉2003)、音樂專輯《河,賴和音樂專輯》(風潮2005)、譯寫《自由背包客:台灣民主景點小旅行》(玉山社,2014)。(註:近期文章散見「歷史學柑仔店」、「報導者」等專欄。)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注目推薦────

呂美親| 台語詩人、小說家、一橋大學語言社會學博士

李威宜|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所副教授

巫俊鋒| 新加坡國際新銳導演

涂豐恩| 故事網站創辦人、哈佛大學歷史博士候選人

花亦芬|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陳重安|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助理教授

曾柏文| 端傳媒評論總監、華威大學社會學博士

黃浩威| 新加坡作家、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高級授課導師

張鐵志| 政治與文化評論人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列)

◎各界佳評◎ 

研究者的敏銳之眼,文學家的細膩之筆,帶你深探變動中...
顯示全部內容
推薦序
[推薦序]新加坡,不是容易看懂的地方 曾柏文/ 端傳媒評論總監、華威大學社會學博士

新加坡不大,卻不是一個容易看懂的地方。

這種理解上的阻礙,部分來自於其歷史軌跡的獨特——其是一個始於英國殖民經略,結合當地土著、中國碼頭工、印度軍隊、多國政商菁英的「不自然」人口組合,在戰後亞非解殖浪潮中想併入馬來亞聯邦未果,在創傷中被迫獨立,並在「人少國小,沒有天然資源」巨大的生存焦慮中努力站起來的蕞爾小國。

為了這個「站起來」,新加坡執政者大膽採用了,許多罕見於世界其他地方的作法——例如強勢國族建構工程;持續在...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作者序〕北緯一度的憂鬱 吳易叡/本書作者 

初冬的清晨,天氣涼爽,陽光透過小葉榕照進蝸居的斗室。在工地環伺的石塘嘴,好不容易找到這個位於天主堂後面的小公寓。每天早上雖然再也沒有群鳥傾巢而出的大匯唱,偶爾仍有一兩隻環頸斑鳩造臨陽台玩耍。但時間寶貴,在附近拆除工作的鑽地聲尚未大作之前,我打開筆電,企圖在趕上交通車前的一個鐘頭寫作。

離開新加坡已經將近半年,回到這個被詬病為空間窄小、說話粗魯嘈雜、政治前景悲觀的香港教書。門窗開也不是,外面的工地聲太吵;關也不是,太濕太悶。但讓人慶幸的是,我又再一次...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推薦序  日常生活的詩意批判/李威宜(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所副教授)
․推薦序  新加坡,不是容易看懂的地方/曾柏文(端傳媒評論總監)
․推薦序  相遇,福爾摩沙的呆囝仔/黃浩威(新加坡作家)

․自序:北緯一度的憂鬱/吳易叡

Part 1 變與不變 #觀點

․不拔
 一輩子「堅忍不拔」的強人,到頭來仍無法掌握自己的生命自主權。

․誰知是寒食
 農曆三月三日。強人歿後隔日,微雨,開清明。鋪張揚厲的祭餘溢滿整座島嶼,誰記得此時應為寒食。

․意想不到的憤怒少年
 嚴刑峻法雖然讓島國看起來乾淨整潔、遵紀...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推薦序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