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於二○○六年,在香港設立「愛心獎」,每年皆透過公平公開公正的甄選,找到隱藏在社會各階層的愛心楷模,加以表揚,希望藉由傳揚他們的愛心和善行,匡正社會風氣,建立祥和社會;並期許此獎能成為「華人世界的愛心諾貝爾獎」。
本書收錄了十二位「愛心獎」得主的感人故事,這十二位人間天使,除了同樣擁有無私奉獻的愛心,行善方式則非常多元。有人用自身苦難,展現生命的高度,鼓勵天下失意人;有人善用專業,打造行善的定位器,讓效益更精準;有人不直接以金錢助人,而是協助對方找到自己的價值,提升生命的尊嚴;有人的涓滴愛心,竟能匯集成沛然巨流,震驚世人…。
每位愛心楷模都代表著至善至美、任勞任怨、不為環境所屈服的精神,尤其經年累月持續的行善,實非易事,值得敬佩及效法。祈願這份愛照亮人間每個角落,帶領我們跨越種族國界,消弭偏見與隔閡,走向美好和諧的未來。
這世界充滿缺憾與不公,人生來也總有貴賤賢愚、命運順逆,幸而還有這些人間天使、肉身菩薩,用大愛洗去苦難,帶來光明與希望,體現人類最高的生命價值。
衷心祈願閱讀本書的您,能對書中天使們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故事,感受到一些觸動、一些溫暖、一些深思、一些火苗⋯。如此,點滴愛心就能匯成汪洋,永不枯乾。
作者簡介:
胡慧中
80年代台灣知名藝人,畢業於北一女(夜間部)、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夜間部)。求學期間為星探發掘拍片,成名作為電影「歡顏」,其他知名作品包括「皇天后土」、「霸王花」系列等。曾榮獲1979年亞洲影展「最有前途新人獎」、第16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1984年獲得大陸百花獎「最受歡迎女演員」(是第一個大陸地區以外榮獲此獎的演員)。
1997年與著名眼科醫生、曾任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的何志平結婚,婚後定居香港,逐漸少有露面或有關消息出現,也沒有個人的部落格或facebook,偶為《明報》等週刊撰寫散文小品。
自認懶人散仙的她,除了女兒,最近最認真上心的是對本書的繕寫紀錄。
2014年年初,受好友之邀,加入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擔任總理一職,為公益奉獻、傳遞善念。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何玉美
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主席
公益,從心開始
何玉美
我加入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的因緣,是因為看到前任主席錢立祐先生,「犧牲」豐足閒適的生活,親力親為、盡心盡力打造基金會的每個活動,尤其是基金會的「年度大戲」愛心獎,從籌備、初審、複審、終審、拜訪、頒獎,無不巨細靡遺地戮力參與。我好奇之餘,也深受感動,繼而滿心歡喜地加入慈善的隊伍。
「愛心獎」源自基金會創會主席林添茂先生,秉持「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會乾涸」的信念,尋找出社會上不同角落的愛心楷模,再透過頒發獎金的方式,讓愛傳播到更多、更遠的角落,從而提升社會的善能量。
在過去的四年裏,卸任的錢主席秉持著「讓行善成為一種生活態度」的信念,努力發揮愛心獎的影響力及深化其意義,希望行善就像陽光和空氣般無處不在。基金會藉著尋找普世稀有且感動生命的愛心故事,祈願生命因為愛而更有意義,世界因為愛而更加美麗。
接任基金會主席之初,個人一直思索,如何讓這個以旅港台灣人為主的慈善基金會,持續參與有深度、有意義、有影響力的公益,特別是有創意、可複製的行善,讓小蝦米也能發揮大鯨魚的效果。
而祈願成為「華人世界愛心諾貝爾獎」的愛心奬,正是值得擴大影響力的公益項目。尤其愛心奬已經邁入第九個年頭了,四十幾位的愛心奬得主,猶如眾多熱情的太陽,持續照亮溫暖每個角落。透過本書,希望讓每位讀者有機會重新省思生命,甚至願意加入我們的行列。「建立愛心平台、深化愛心力量」,本書的誕生,即是邁步並實踐此信念的重要里程碑。
非常感謝好友胡慧中小姐,在忙碌的生活中,仍然抽出時間撰寫本書。不但沒有任何報酬,還自掏腰包支付機票、飯店的費用,她的力挺支持,成就了本書的出版。最難得的是她一直強調,她是最大的「獲益者」,因為透過與愛心楷模的接觸,她的生命有更多的體悟,也更豐富且充滿感動。在陪伴採訪的過程中,我也看到這位過去的「大明星」,真情真性、隨和負責、愛心滿溢、良善美麗的一面。不知情的人,還以為她要復出呢!
本書的主角們,都是用生命寫故事的人,他們的生命故事如此精彩感人!
可能很多人還不曉得,觀光教父嚴長壽先生,在公益慈善的閃亮光芒,已經超越飯店經營。
大家又是否知道美聲天王林志炫先生,長期義務關懷癌症病患的美麗心語?
大家聽說過美麗醫生娘張平宜小姐,在涼山麻風村的不朽神話嗎?
大家可以體會功成名就的田家炳先生,散盡家財、興學助人的歡喜自在心嗎?
而跨越身體痛苦障礙的蕭建華先生、鄭淑勻小姐,又是如何用自己的苦難,寫出比任何人都美麗偉大的生命樂章?
可知繁華的香港社會中,有陳葒校長、杜聰先生,靠著自己的專業及智慧,揮別過往物質享受,辛苦扎實地幫助最無助、無辜、前途茫茫的一群小孩?
而永遠的義工孫越叔叔,即使罹癌但仍然堅持幫人,那怕是只剩小小火焰,他也要綻放生命之光。
大家又如何想像得到,生活清苦、家徒四壁的趙文正先生,四十多年來捐出五百多萬,當中的毅力、決心及對生命的深刻體悟,又是多麼動人。
當老人自己都想放棄自己時,誰料到上蒼派來了林依瑩天使,翻轉他們的世界,送上了光明及溫暖。
喪子之痛,如何平復?律師媽媽郭盈蘭女士,不但勇敢走出來,十六年來還持續為弱勢孩子發聲,她如何做到?
或許您從未聽聞,也或許您已經有所了解,但是這些美麗的故事,述說著生命最髙的境界,值得我們一再用以提醒自己,更值得我們與所有的家人和朋友分享。
最後要感謝天下文化出版公司的大力協助,他們為社會散播正能量的使命感及決心,非常令我感動。合作過程中的盡心盡力、敬業專業,也使移居海外已久的我們,備感溫馨愉快。
無條件的愛,是真正的大愛。本書裡有滿滿的愛,那是無關名利得失的付出。閱讀愛的故事,就是一種幸福。
名人推薦:何玉美
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主席
公益,從心開始
何玉美
我加入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的因緣,是因為看到前任主席錢立祐先生,「犧牲」豐足閒適的生活,親力親為、盡心盡力打造基金會的每個活動,尤其是基金會的「年度大戲」愛心獎,從籌備、初審、複審、終審、拜訪、頒獎,無不巨細靡遺地戮力參與。我好奇之餘,也深受感動,繼而滿心歡喜地加入慈善的隊伍。
「愛心獎」源自基金會創會主席林添茂先生,秉持「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會乾涸」的信念,尋找出社會上不同角落的愛心楷模,再透過頒發獎金的方式,讓愛傳...
章節試閱
嚴長壽
「觀光教父」化身東台灣「公益天使」
這些年,嚴長壽的名字與花東密不可分,他把自己當作平台,接引眾多資源與人脈,深入東部部落。讓這塊台灣最後的淨土,有了永續發展的美好未來。
在台灣,「嚴長壽」這個名字對絕大多數人並不陌生,多年前他出版的《總裁獅子心》,敘述他在外商公司,從小弟一路爬到總經理的奮鬥過程,蟬聯暢銷書排行榜冠軍,激勵了無數年輕人。
嚴長壽高中畢業後即入伍當兵,因為學歷不高,沒有大學文憑,退伍之後一度面臨失業危機,經朋友引薦進入美國運通公司,從最基層的外務小弟做起;因為工作表現出眾,五年之間,一路被拔升做到台灣地區總經理;四年後,被挖角成為亞都麗緻飯店的總裁,從此投入台灣的觀光業,最後擔任觀光協會會長。他全力推動台灣觀光產業的發展,用民間力量做國民外交,提升了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種種努力及成果,讓他被譽為「台灣觀光教父」。嚴長壽力爭上游的傳奇故事,成為許多人津津樂道的榜樣。
淡出觀光業之後,在外人眼中,嚴長壽的成就已達到職場生涯的頂峰,如今美好的仗已經打完,且有了最豐碩的回報,正是該卸下重擔,好好享受成果和人生的時候。卻沒有人想到,從某個角度看,過去一路的奮鬥打拚,似乎只是嚴長壽的「準備期」而已。他在這段漫長的準備期中,做足了功課,培養國際級的視野、學習經營管理的知識、累積各界豐沛的人脈、提升了人文藝術的涵養…,這一切,都成為嚴長壽實現下一階段人生目標的利器。
從職場退休後的嚴長壽,全心、全意、全力投入了公益事業,而他投入的對象,是他的心靈故鄉:花東。
永續發展的美麗藍圖,成竹在胸
嚴長壽和花東結緣很早,二十歲就被分派到花蓮七星潭當兵。那時候,七星潭的規模還很小,只是一個小漁村,平日很少有人去參觀。軍中生活難免苦悶,嚴長壽休假時,喜歡一個人到山中健行;只要有私人的休息時間,便會躺在七星潭的海灘上聽古典音樂。「對我來說,在無人的海邊獨自聽音樂,是軍旅生涯一個喘息而且重要的私密空間,也是生命裡很難抹滅的記憶,」他娓娓敘述這段年少浪漫情懷。
花東的美和特殊的人文風情,從那時候深植在嚴長壽心中,戀戀不捨,幾乎將其視為心之所向的聖地。任職美國運通時,嚴長壽曾多次帶公司員工造訪花東;後來進入觀光業,雖曾走過無數國家,但擁有「福爾摩沙」美譽的台灣,始終是他最深愛的地方。尤其是擁有美麗山與海的花東,以及這塊土地上孕育成長的人,更讓他時時刻刻掛念。
若從專業的角度分析,花東的天然地理與地形條件,很適合做深度觀光旅遊,是足以讓台灣傲視世界的觀光資源。因為他的「義務宣傳」,只要是有外國朋友來台灣,幾乎都會指名要去花東一遊。久而久之,花東成為廣為人知的旅遊勝地,嚴長壽的名字也與花東變得不可分割,儘管他並不生於這片山林,卻口口聲聲說「總有一天要『回去』」。
只不過,因為交通問題,花東地區的經濟發展一直跟不上台灣整體經濟發展的腳步。缺乏工作機會,年輕人謀生不易,只好往外發展,紛紛出走。而留不住人才的花東,就更缺發建設的力量,更停滯不前,形成惡性循環。「台灣最後一塊淨土」的美麗稱號背後,隱藏著處處落後的苦澀滋味。
這情況看在嚴長壽眼裡,實在是萬分心疼與遺憾,這個他心心念念的心靈故鄉,其實處處是寶、處處令人驚豔,欠缺的,就是一個將零散資源整合起來的整體規畫。嚴長壽心中自有一套讓花東永續發展的藍圖,他認為在全世界都流行的「慢活」精神下,花東正可以用美麗的山水和豐富的人文,成為國際級的觀光勝地。
二○○九年八月,莫拉克颱風襲台,造成台灣五十年來最嚴重的水災,摧毀了很多建築物,對農業和旅遊業造成重創,尤其是偏遠地區的原住民部落。颱風帶來的洪水導致房屋農田沖塌倒陷,更引發嚴重的地質災害,這對於本來就發展落後的偏遠山區,更是雪上加霜。
同年十二月,嚴長壽成立了「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他打算從建設偏鄉地區的觀光旅遊產業著手,振興花東並改善原住民生活。雖然時間點很接近,但這並不是因為莫拉克颱風受創而突發的奇想,事實上,這個念頭很早就在嚴長壽心中發芽,而且,已在默默實踐中。
事情可以追溯到中美斷交的時候。當時,嚴長壽任職亞都飯店,同時擔任「亞太旅行協會」的理事,台灣在外交上節節失利,他覺得自己有責任替台灣做一些事,找機會為台灣「發聲」,便想到利用亞都飯店做平台,跟國際人士做朋友,大家不談政治,只談文化、觀光,搭起台灣和世界聯繫的橋樑。
現在,他也要用文化、觀光,搭起花東地區和台灣其他地區,甚至全世界連繫的橋樑。
種下一顆種子,讓花東自己發光
花東自然環境條件優異,但觀光旅遊業的專業建設不足、人才不足、訓練不足。這時候,嚴長壽過去的累積就派上用場了,他以花東為「載體」,用自己的商業成就作為資源整合的「平台」。
比如說,雖然整個東海岸共有約一千二百家民宿,但經營方式始終不夠現代化,於是公益平台便多次舉行民宿研習營,免費教導民宿業者專業知識,如何布置出特色?如何選用專業的床具?如何鋪床?如何服務客人?甚至還為他們設計旅遊網路平台,最終希望在大家的共識下能夠成為行銷,採購,互相支援的聯盟關係。
在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成立五年之後,嚴長壽做了更周詳的計畫,包括規劃花東民宿的改建,安排考察團,對民宿業者進行產業升級輔導與從業人員培訓,另外,也推薦部落裡的優秀人才去海外受訓等。
除此之外,發揮在地文化特色,也是重點之一。台灣長達一百八十公里的東海岸,有四十幾個原住民部落,被嚴長壽形容為「散落在東海岸的珍珠」。原住民突出的藝術才華、特殊的生活工藝、即將失傳的歷史文化,都是其他的地方找不到的。然而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這些特色一點一滴流失了,公益平台也要幫助他們找回來。
台東比西里岸阿美族白守蓮部落的寶抱鼓隊,就是最好的例子。寶抱鼓是用定置漁網每年要汰換的浮球(阿美語稱作pawpaw)做成的鼓,在嚴長壽的協助之下,部落中許多隔代或單親教養的孩子,組成了鼓隊,讓這群孩子不但可以互相扶持,更可以學習技能,透過母語歌謠傳承文化。
嚴長壽還替他們找來了朱宗慶打擊樂團的何鴻棋老師義務指導。原住民的音樂天賦,加上專業的訓練指導,寶抱鼓隊不但成為固定演出的專業團體,可以獲得經濟上的收益,更登上了國家音樂廳表演,讓這群孩子建立了無比的信心,對未來充滿希望。
這是嚴長壽作為一名成功的專業經理人,獨特的做公益方式。他一開始就了然於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城鄉之間的差異很大,單純的捐獻永遠都不能縮小這個差距。所以他並不單純的捐錢或者做志工,而是對這片土地做了詳實的規劃與宏偉的建設藍圖,並將各種資源帶進地方,以開發帶動經濟發展,希望發展成一種社會企業的模式。
他直接走到第一線,蹲下來認真傾聽,找到當地的優點,然後幫他們襯托起來,再補強他們的弱點。他深知,花東資源豐富,想在繁華紛亂的都市文明裡釋放自己的魅力,便要堅持部落的文化,瞭解部落的歷史,同時也要學習現代社會的種種技能與知識,才可以做到知己知彼,不會瞎子摸象。
建立起信心,做最好的自己,用自己的優勢和別人競爭,而不是接受捐助,這是嚴長壽最希望在花東地區達到的目標。
最重視考試考不出來的
在嚴長壽為花東規劃的永續發展藍圖中,還有一項比其他工作都更重要的,就是解決城鄉教育資源的巨大落差。因為孩子與年輕人,才是土地未來的希望,偏鄉的孩子若沒有受良好教育的機會,等於沒有翻身的機會。一代又一代,整個地方也不會有未來和希望。
看待教育,經營學校,嚴長壽都有自己的看法。他接下台東均一中小學董事長的工作,特別注重孩子的品格教育,而這一點在台灣卻是最被忽視的。台灣一直都是用考試來論成敗,不管是學生、老師、家長,都在應付升學考試,很少有人關注成績以外的事。但考試考不出品格,考不出做事能力,也考不出孩子的公民、人文素養,「考試不是重點,家長有什麼品德,孩子就有什麼品德,」嚴長壽直言不諱,「這是身為一個人最基本的條件,」他加重語氣強調。
嚴長壽當年也是聯考制度下的受害者,深刻感受只重視考試成績對年輕學子造成的斲傷。他雖沒念大學,在職場上卻如此成功,證明文憑與考試成績不能代表個人真正的能力。
品格之外,嚴長壽也極重視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他把《詩經》、《紅樓夢》拉到教育的前線,甚至邀請音樂家帶著花東學生演唱各種合唱歌曲,更挑戰他們在唱自己的歌以外,也能夠從「悲慘世界」、「獅子王」音樂劇,中得到創作的靈感,他要培養一群懂得欣賞美學與藝術與自己文化的學生,要建立他們的世界觀與價值觀,他認為這是教育必須要做的,而且是最重要的根本。
無論如何努力,實體學校能幫助的,畢竟是少數的學生,所幸,現在已經是網路無遠弗屆的時代,教育的改革、學習的翻轉,都可以在網路世界的教育平台上實現,大幅解決偏鄉師資不足及學生程度落差太大的困境。
「目前重點放在教育改革上,引進宜蘭慈心華德福到均一中小學,是現階段主要啟發教育的實驗場所,其次是與誠致基金會共同協力主辦的均一教育平台,這個線上學習的教育平台已經超過了十一萬人的註冊人次,我相信以後會影響到整個華人社會,」嚴長壽透露他的佈局,「目前已經開始在東南亞及中國對幾千位華文老師演講。」
很多有能力的人做公益都還是停留在捐錢而已,但嚴長壽選擇衝到第一線苦幹實做,他不後悔選擇了一條困難的路,因為他很早就知道,「不能直接給他,要教他,把長期伴護變成行動。」
批評容易,捲起袖子做事難
談到公益,談到教育,嚴長壽一直都在自己認定的道路上堅定不移的前行。這雖然是一項極為繁複的工程,但嚴長壽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尋求政府機關的支持,而當他的計畫愈來愈龐大,也面臨重重困難,他還是堅持「不能靠政府」,因為一旦靠政府,就要牽扯到複雜的政治問題,他並不願意被層層的官僚體系束縛。況且,從以前到現在,他的腳步一直跑在政府的前面,希望罪終能夠成為政府施政藍圖的參考與示範,儘管跑起來並不輕鬆。
他沒有具體指出曾遇到的挫折,但坦言:「沒有什麼是簡單的。」發覺問題不難,批評問題更是容易,但現在缺乏的是願意捲起袖子做事的人,「我就是要在偏鄉證明給大家看,我可以,你們也可以,最起碼我在做一個示範。」
嚴長壽被稱為「台灣的觀光教父」,但他個人不太喜歡,覺得很招搖。這些年,他努力著書,而且幾乎本本都成為暢銷書,「寫書不是炫耀,而是把理念分享給更多人,讓每個人找到自身的優點,把它襯托出來,甚至再把缺點轉化成優點。」
曾有人形容,台灣有兩種面貌:一種是躁動失焦的「顯性台灣」,一種是溫柔敦厚的「隱性台灣」,而這種溫柔敦厚也是流在嚴長壽骨血裡的本性。他笑稱:「我們家有做公益的傳統,世世代代都樂於幫助別人,奉獻自己。」他自身的傳奇,成為家喻戶曉的「顯性台灣」,但他從來沒有迷失在那種躁動失焦的氛圍中,這些年,他一直努力把「隱性台灣」的溫柔敦厚展現給社會。
如今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愈做愈好,種種努力的成果,逐漸展示在所有台灣人的面前。提到公益平台的志工們,嚴長壽大力稱讚他們是「天使」。在他和作家吳錦勳合作完成的《為土地種一個希望》,書中第一頁出現這樣的句子:「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謹向以下曾為這塊土地付出過的天使,致上誠摯的謝意……」然後就是密密麻麻、一長串的人名。嚴長壽知道,所有一切都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而是願意幫助這片土地的人,共同付出的深情與感恩。
嚴長壽帶著公益平台的天使,齊心協力建設一個更美好的花東,吸引愈來愈多的花東青年踏上回家之路。這是一個良性循環,這塊土地將會養育出更多茁壯的生命,也為遺落在此處的部落找到生根發芽的理由,更為年輕一代找到了安身的歸屬之地。
嚴長壽形容自己,此時此刻是「黃昏歲月裡的趕路人」,但也是一生最成熟歷練的黃金年代,他一刻不停地前行,縱使沿途遍佈荊棘與野草,但他知道,前方有美好光潔的珍珠,有他魂牽夢縈的七星潭海浪聲,還有原住民敦厚的品德,和他們美好的未來。
他為這片失落的土地播下希望的種子,而這種子不久就會生根發芽,變得生機蓬勃,開出燦爛的花。這片失落的土地終究會召喚她遠走的孩子,回到曾經哺育他的故鄉落地生根,從此遠離失落。
因為深愛這片土地,嚴長壽透過蹲下傾聼,給予尊重,全心關注,彷彿找回生命中的初戀情人,重拾對她的真情至愛,永誌不渝。
嚴長壽慈善事蹟:
1. 二○○九年,成立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整合企業及民間的資源,做更有效的運用與發揮,建設花東偏遠地區。
2. 二○一一年,創辦人星雲大師無條件將台東私立均一中小學交由嚴長壽全權經營,展開轉型計劃。獨立積極募款,他特別堅持每年至少保留三分之一名額,提供全額獎助學金,讓具有天賦及學習潛力偏鄕的原住民及經濟弱勢孩子就讀。
3. 二○一二年,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與誠致教育基金會合作,設立「均一教育平台」,透過雲端平台提供免費教育機會給每一個人。
現任: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台東縣私立均一國民中小學董事長
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中小學董事長
台灣觀光協會名譽會長
嚴長壽
「觀光教父」化身東台灣「公益天使」
這些年,嚴長壽的名字與花東密不可分,他把自己當作平台,接引眾多資源與人脈,深入東部部落。讓這塊台灣最後的淨土,有了永續發展的美好未來。
在台灣,「嚴長壽」這個名字對絕大多數人並不陌生,多年前他出版的《總裁獅子心》,敘述他在外商公司,從小弟一路爬到總經理的奮鬥過程,蟬聯暢銷書排行榜冠軍,激勵了無數年輕人。
嚴長壽高中畢業後即入伍當兵,因為學歷不高,沒有大學文憑,退伍之後一度面臨失業危機,經朋友引薦進入美國運通公司,從最基層的外務小弟做起;因為...
作者序
是他們,成就了美好的世界
從小我就愛看書,各式各樣的書都看,不一定是考試的書。
什麼書拿來都愛翻一翻,看一看,當中有的也不是完全明白,可以說是雜而不精,但愛書、看書已成長久習慣,永遠樂在其中。只不過,從沒想到有一天,自己可以出一本書。因為自幼被教育要先立德、立功,才能立言,我常常自忖,德和功都沒什麼成績的我,如何有資格立言寫書呢?
好在,這本書是一種記錄。
記錄那些善心人士積功立德的故事,觀察、整理他們多年助人的心歷路程和起心動念的轉折,希望借此書讓他(她)們的正能量,能夠繼續發光發熱,讓更多人知道他們,同時希望感染、鼓勵社會上更多的朋友,升起助人的善念。
這些被記錄的人和事,都是在「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裏,得過「愛心獎」的愛心楷模,所有善行事蹟都是千真萬確,而且是持續長久時間,堅持地付出。
「愛心獎」是透過推薦人提名,經過基金會及社會賢達的嚴格評審、考察,及多次的嚴謹討論,歷經初審、複審、終審,最後才決定把獎頒給誰。得獎者今年有港幣五十萬元的獎金!這筆獎金主要是由基金會的創會主席林添茂先生支持,林創會主席的愛心和善念創舉,影響了普世的價值,真是令人敬佩萬分。
記得在狄更斯《雙城記》一書裏,有這樣的幾句話:「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年代,這是愚蠢的年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絕望之冬;我們擁有一切,我們一無所有…。」
是的,在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科技發達時代,人心迷惘、似是而非,價值觀混亂的時候,當許多人不知自己為何而生,前途何在,我們確實不得不靜下來反思自己內心深處,究竟我們擁有什麼?又能帶走什麼?留下什麼?難道人生只有富貴名利的追求?擁有智慧、美貌、健康、就是幸福,就擁有一切?
其實,大部份人都是這樣認為的,本也無可厚非。說真的很慚愧,我個人以前也是如此認為的,直到我進了基金會,在現任何玉美主席的介紹下,看到基金會的同仁們,熱心公益,奔走港、台、大陸,不但把自身工作放下,而且出錢出力、親力親為,無條件回饋社會。而「愛心獎」為了把那些默默行善的人找出來,再用基金會的平台給他們支持和獎勵,工程也是非常巨大。幸而何主席及其他基金會同仁們,都樂此不疲。他們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忽然間,我覺得: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智慧的年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他們及愛心楷模都是大菩薩,都是光明天使,他們成就了美好的世界!
於是我有一個想法,一種衝動,很想把這些存在人世間,天使般的事蹟記錄下來,傳播出去,讓大家都知道人間有這樣一股正能量,這樣一種慈悲無我的善行。
非常感恩何玉美主席,就在我想做又不知道怎樣入手之際,給了我莫大的鼓勵。何主席本身就是一位性情中人,喜歡做有義意的事,職場上既精明又非常厚道,既有出世的情懷,又有入世的練達,就像是一位慈悲喜捨的大菩薩。在她的鼎力支持、不辭辛苦的陪伴、安排下,我在港台兩地多次奔走,終於,這本書可以完成面世了。
在採訪期間,除了滿滿的感動,個人人生觀也受到很大的啟示。
一直以為,做善事的人必定都是大富大貴、有錢有勢的人,豈知不然。我訪問的那些愛心獎得主,幾乎都不是有錢人,也不完全靠錢去行善,而是用「全心全意」去幫人。例如孫越、趙文正、張平宜、杜聰、陳葒、鄭淑勻…,他們背後都有一段坎坷卻動人的故事,他們的行為,令我看到在這個世代幾乎消失的人性光輝,又再浮現。常常我們都在淚水、汗水交織當中,完成採訪;回來後,下筆前,又很惶恐,因為不知要怎樣落墨,才能完整又正確的描述他們。那種純善的起心動念,那種行善的毅力和堅持,絕非任何筆墨所能形容的。
慈善不是用錢,是用心!
這是我這次得到最大的收穫和體會。生活周遭一定有不如意的人或事,但,常常心存善念,能力所及的幫人,儘管不能成為慈善家,但你的世界會是美好溫暖的,兇惡壞事已悄悄地遠離你身邊。
如果你要問,是否做了好事一定有好報?我沒有辦法回答你。我只知道做好事的起心動念,只是為了做成一件好事,而不是為了做了好事之後,一定會有什麼回報,這當中是有些差異的。因為,做好事、行善,不是對價關係,不是買賣算計,只要完成好事的本身,那已是善行的一件了。
我非常感恩、高興,有機會記錄人世上這麼美好的事情。本書的順利完成,要特別感謝郎正宇袐書長、張萱婷女士、李玥凝女士、朱金銘女士、林宛柔女士,及朱曉璐女士,他們費心安排採訪及協助搜集、整理資料,功不可沒。當然,也要感謝好友何玉美主席不斷來電鼓勵及催稿,陪我走過這個心靈感動之旅。
如果愛心楷模的故事能帶給您人生一點點,只要一點點的感悟,我相信您的世界會開始改變。祝福大家,也再次向這十二位人間天使,致上深深的謝意及敬佩!
是他們,成就了美好的世界
從小我就愛看書,各式各樣的書都看,不一定是考試的書。
什麼書拿來都愛翻一翻,看一看,當中有的也不是完全明白,可以說是雜而不精,但愛書、看書已成長久習慣,永遠樂在其中。只不過,從沒想到有一天,自己可以出一本書。因為自幼被教育要先立德、立功,才能立言,我常常自忖,德和功都沒什麼成績的我,如何有資格立言寫書呢?
好在,這本書是一種記錄。
記錄那些善心人士積功立德的故事,觀察、整理他們多年助人的心歷路程和起心動念的轉折,希望借此書讓他(她)們的正能量,能夠繼續...
目錄
序一 期待全人類進行愛心大PK 楊志良
序二 照千一隅 李仁芳
序三 用心意, 做公益 趙安安
序四 公益,從心開始 何玉美
自序 是他們,成就了美好的世界
專業,是善行的定位器
林志炫
陳葒
孫越
用苦難,示範生命的高度
蕭建華
郭盈蘭
鄭淑勻
涓滴細流,終成大海
趙文正
田家炳
杜聰
助人以金錢,不如助人得尊嚴
嚴長壽
林依瑩
張平宜
附錄
1. 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
2. 愛心獎
序一 期待全人類進行愛心大PK 楊志良
序二 照千一隅 李仁芳
序三 用心意, 做公益 趙安安
序四 公益,從心開始 何玉美
自序 是他們,成就了美好的世界
專業,是善行的定位器
林志炫
陳葒
孫越
用苦難,示範生命的高度
蕭建華
郭盈蘭
鄭淑勻
涓滴細流,終成大海
趙文正
田家炳
杜聰
助人以金錢,不如助人得尊嚴
嚴長壽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