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暢銷書《不良女性主義的告白》作者羅珊˙蓋伊最新力作。
榮獲2017美國亞馬遜百大好書、蟬聯紐約時報暢銷榜。你的身體越大,你的世界就越小。
「我不停吃啊吃,希望把自己吃成大胖子之後,身體就能得到安全。我把曾經身而為我的那個小女孩埋藏起來,因為她遇到了各式各樣的麻煩。我試著抹除有關她的所有記憶,但是她依然存在,蟄伏在某個角落。她還是那麼幼小、膽怯和羞愧,或許我是在透過書寫把她找回來,試著對她訴說她需要聽到的一切。」
「我被困在我的身體裡;這是我自己製造、但我卻幾乎認不出來也無法理解的身體。我很淒慘,但很安全。或者至少,我可以告訴自己我很安全。然而在某些時刻,當你的體型越大,能包容你的世界就越小。」
「這就是我所做的。這就是我製造的身體。我很胖──一層又一層的棕色肉體,一層又一層的手臂、大腿和肚皮。脂肪最後無處可去,於是在我的全身上下自行開路。我粗大的大腿佈滿了肥胖紋和橘皮組織。脂肪創造了一具新的身體,一具讓我既羞愧又覺得安全的身體,而我迫切需要安全感,遠勝過一切。我需要覺得自己是一座堡壘,固若金湯。我不想被任何事或任何人碰觸。這是我自找的,是我自己的過錯、我自己的責任。我就是這麼告訴自己的,不過,我不應該獨自一人為這副身體負起全責。」
蓋伊在青春期遭遇的慘痛經歷,讓她將身體打造成一座堅實的堡壘,獲得了迫切所需的安全感,卻陷入殘酷的現實處境。一個重達兩百六十公斤的「超級病態肥胖者」,在生活中會面臨無所不在的焦慮與羞辱,包括公眾議論的眼光、有形無形的歧視、認為肥胖等同懶惰不節制的刻板印象,以及社會中為標準身型建立的機制與制度,在在指向胖身體在這個社會上所受的不公對待。
然而,蓋伊雖不認同恐胖心態,卻不代表她不希望自己也能美麗性感。在極度匱乏中,以食物做為慰藉是她的生存機制,而肥胖失控的身體,則是她的生存代價。與此同時,她渴望巨大身型能與社會共存,她需索著更易獲得的愛,她企求有一天能真心接納並原諒過去的自己。
任何一種身型,都值得尊重與被愛。作為一個「身體不受拘束」的女性,蓋伊在這部極為私密的回憶錄中,坦誠她的驕傲與自卑、慰藉和需索、慾望與否定的種種矛盾和衝突。她主導自己身體的故事,訴說一段需要被聆聽的經歷,除了探討執迷於身體形象的社會文化和共同焦慮,也思索如何給與自己與他人的身體,多一點的寬容與正義。
作者簡介:
羅珊˙蓋伊(Roxane Gay)
《紐約時報》的特約專欄作家,文章刊載於《時代》、”McSweeney’s”、《維吉尼亞評論季刊》、《洛杉磯時報》、”The Nation”、《喧囂》、”
Bookforum”和《沙龍》等報章雜誌與網路媒體。她的著作包括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的散文集《不良女性主義的告白》、入圍「戴頓文學和平獎」(Dayton Peace Prize)的小說《不馴之地》(An Untamed State),以及短篇故事集《難搞的女人》(Difficult Women)和《海地》(Ayiti)。其作品曾被選入《2012美國最佳短篇小說》、《2014美國最佳懸疑小說》及其他選集,目前定居印第安納州拉法葉市,偶爾旅居洛杉磯。
譯者簡介:
黃佳瑜
台灣大學工商管理系畢業,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企管碩士。曾任聯合利華行銷企劃、美商麥肯錫管理顧問公司管理顧問。現為自由譯者,作品有《Jack》(大塊)、《但求無傷》(木馬文化)、《敦克爾克大撤退》(時報)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各界感動推薦:
胡培菱(文化評論者、書評家)、肉彈甜心(胖子)——專文導讀
王琄(表演藝術工作者、作家)
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退休教授)
李欣倫(作家)
吳曉樂(作家)
柯采岑(女人迷總編輯)
馬欣(作家)
張明旭(性別平等教育大平台專案經理)
曾美智(亞東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兼任副教授)——感動推薦(依姓氏筆劃)
啟迪人心的回憶錄。充滿睿智,思緒縝密,感人肺腑。──《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辛辣銳利、流暢易讀,如同塔納哈希˙科茨(Ta-Nehisi Coates)的《在世界與我之間》(Between the World and Me),本書審視了黑人軀體在公共空間的際遇。沒有什麼是無端發生的;許多事情似乎需要勇氣。《飢餓》有著咒語般反覆吟誦的魅力:非常簡短的章節如一波波海浪朝讀者撲面而來,令人沉溺於她的文字中,無法自拔。──《新聞日報》(Newsday)
以質樸的優雅寫而為文,用故事的情感強化共鳴,她的文字讓每項觀察益發犀利,每樁內情更引人入勝。全書洋溢著未加雕琢的自然美感。──《今日美國報》(USA Today)
充滿力道,強勁猛烈!蓋伊的寫作生動活潑,如電報般精準,反反覆覆周而復始,以銳不可擋的力量推動讀者繼續讀下去。──《離岸人》(The Leavers)作者,麗薩˙康(Lisa Ko)
本書簡短而鋒利的章節,因生動的個人軼事而鮮活起來。幾乎每一頁,蓋伊都以不造作而有力量的文筆插旗,對原本就不該失去的身體重申主權,降服幾十年來的羞愧與自我厭惡。──《娛樂周刊》(Entertainment Weekly)
《飢餓》是蓋伊最撕心裂肺、尋根問底的作品。熟悉蓋伊著作或推特的人必然知道,她擁有如刀劍般鋒利的才華和智慧。──《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
椎心刺骨,感人至深。在這部勇敢而不加修飾的回憶錄中,蓋伊彷彿全盤托出她的靈魂。──《西雅圖時報》(Seattle Times)
一部驚人誠實的作品,讀來令人心酸。──《新共和》 (New Republic)
生動得令人萌生力量,未被摧毀、未受駕馭、無拘無束,實在了不起。蓋伊女士,請活出自己的人生,當你用如同本書風格的坦蕩活出自己,每個人都會受到鼓舞。──《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
今夏必讀的書!她的心靈如此強大,只要有身體的人都應該閱讀。──艾薩克˙費茲傑羅(Isaac Fitzgerald)上《今日》(Today)節目所言
「真的很同頻共振!我正在思考書寫關於身體的書,而這本從負能量出走的好書大大鼓勵了我。身體展現是潛意識給顯意識的一封情書,而大部分的我們是讀不懂的,直到生命覺得受夠了,於是,光透進來了,明白就擴張了。本書是一趟身體與內在的朝聖之旅,讓每個人都能明白身體是一座神殿,一座廟堂,很美很特別,值得學習與品味再三。」——王琄(表演藝術工作者、作家)
名人推薦:各界感動推薦:
胡培菱(文化評論者、書評家)、肉彈甜心(胖子)——專文導讀
王琄(表演藝術工作者、作家)
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退休教授)
李欣倫(作家)
吳曉樂(作家)
柯采岑(女人迷總編輯)
馬欣(作家)
張明旭(性別平等教育大平台專案經理)
曾美智(亞東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兼任副教授)——感動推薦(依姓氏筆劃)
啟迪人心的回憶錄。充滿睿智,思緒縝密,感人肺腑。──《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辛辣銳利、流暢易讀,如同塔納哈希˙科茨(Ta-Nehis...
章節試閱
這本書──《飢餓》──是關於你不只一點點胖、甚至不只超重四十磅的生活。這本書是關於超重三百磅或四百磅的生活;你不是肥胖或病態肥胖,照你的身體質量指數(簡稱BMI)來看,你是超級病態肥胖。「BMI」這個術語聽起來極其專業、不近人情,我總是迫不及待地忽視這個測量值。然而,就是這個術語兼測量值,讓醫療機構得以設法為失控的身體注入一點節制概念。
事實上,許多醫療指標都是隨意劃分的。值得注意的是,一九九八年,醫學界在國家心肺及血液研究院(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的指示下,將BMI的「正常」門檻降到25以下,導致美國的肥胖人口增加了一倍。降低臨界值的原因之一是:「25這樣的整數比較方便民眾記憶。」
這些術語本身有點嚇人。「Obese」(肥胖)是個討厭的詞,源於拉丁文的「obesus」,意思是「吃個不停直到變胖」,就字面意義來看,這樣的定義相當合理。但是當人們使用「obese」這個詞,透露出來的並非只有字面意義;他們是在提出指控。醫生的第一條天職是不造成傷害,而他們卻發明了這樣的詞彙,真是一件奇怪甚至悲哀的事。而「病態」這個修飾詞則給肥胖身體判了死刑,儘管事實不見得如此。「病態肥胖」這個術語把我們這些胖子說成活死人似的,醫療機構也依此來對待我們。
至於文化上的「肥胖」標準,則似乎是衣服尺碼看起來大於6的人,或是身材無法自然而然吸引男人目光的人,或是大腿上有橘皮組織的人。
我現在已經不是五百七十七磅(約262公斤)重了。我仍然很胖,不過我比那時候輕了一百五十磅(約68公斤)左右。每次嘗試新的減肥法,我就會在這裡減去幾磅、那裡減去幾磅。一切都是相對的。我並不嬌小。我永遠嬌小不來。原因之一是,我的個頭很高。這既是詛咒也是優勢。人家說我很有架勢,我佔據空間,我威風凜凜。我不想佔據空間,我不希望被注意,我想躲起來。我想隱匿起來,直到我能控制自己的身體。我不曉得事情是怎麼變得如此失控,或者,我其實心知肚明。這是我生命中的老調。身體失控是日積月累的結果。
一開始,我想靠吃來改變我的身體。我是故意的。幾個男孩摧毀了我,我幾乎挺不過來。我知道我無法再度承受這樣的侵犯,於是開始大吃特吃,因為我認為只要身體令人作嘔,就可以讓男人退避三舍。即便在那麼小的年紀,我就明白肥胖會讓男人倒胃口,會讓他們不屑一顧,而對於他們的輕蔑,我早已太過熟悉。大多數女孩被灌輸這樣的觀念──我們應該苗條纖細,不應該佔據空間;我們應該乖乖地低聲下氣,如果真的被人看見,應該讓男人看得舒服、讓社會感到滿意。大多數女人都知道這些,都知道我們應該收斂鋒芒,把自己藏起來。但我們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大聲疾呼,這樣一來,我們才能夠抗拒壓力,不再臣服於別人對我們的期待。
5
你需要知道的是,我的生命被剖成兩半,斷裂得不怎麼乾淨。可以分成之前和之後。我變胖之前,我變胖之後。我被強暴之前,我被強暴之後。
6
在生命的前段,我非常年輕,受父母庇護,對世事懵懂無知。我不知道我有可能受苦,也不知道痛苦能有怎樣的深度與幅度。我不知道我可以在受苦的時候說出我的痛苦,也不知道有更好的辦法來應付痛苦。我但願當時擁有現在的智慧,其中,我最希望當年的我知道可以向父母求助,或者訴諸於食物以外的東西。但願當年的我知道,受人侵犯並不是我的過錯。
而我確實能理解的就是食物,於是我開始大吃特吃,因為我明白我可以佔據更多空間。我可以變得更結實、更強壯、更安全。從我看見人們注視胖子的目光、從我自己注視胖子的目光,我明白體重太重不討人喜歡。如果我不討人喜歡,我就可以遠離更多傷害。起碼我希望自己能遠離更多傷害,因為在事發之後,我已太了解傷害。我太了解傷害,但我不知道一個女孩還能承受多少傷害,直到我懂得更多。
但是。這就是我所做的。這就是我製造的身體。我很胖──一層又一層的棕色肉體,一層又一層的手臂、大腿和肚皮。脂肪最後無處可去,於是在我的全身上下自行開路。我粗大的大腿佈滿了肥胖紋和橘皮組織。脂肪創造了一具新的身體,一具讓我既羞愧又覺得安全的身體,而我迫切需要安全感,遠勝過一切。我需要覺得自己是一座堡壘,固若金湯。我不想被任何事或任何人碰觸。
這是我自找的,是我自己的過錯、我自己的責任。我就是這麼告訴自己的,不過,我不應該獨自一人為這副身體負起全責。
7
活在這副身體裡的實際情況是:我被困在牢籠之中。牢籠之所以令人沮喪,就是因為你雖然受困其中,卻可以真真切切看見你渴求的事物。你能夠從牢籠伸出手來,卻僅止於此。要假裝我毫不在意身體現在這副模樣很簡單。我希望我沒把自己的身體視為一件需要道歉或解釋的東西。我是個女性主義者,決心革除死板的審美標準,讓女性不必屈從於不切實際的理想典範。我相信我們對美應該有更廣泛的定義,能夠包容更多元化的體態。我相信女性應該對自己的身體感到自在,而且不必為了得到那份自在而想著從頭到尾改變自己的身體;這是很重要的事。我(想要)相信我身而為人的價值,並不取決於我的身材或容貌。在一個普遍毒害女性並且不斷嘗試規範女性身體的文化中長大,我知道對於我自己的身體或任何人的身體,我們應該抗拒一切不合理的外觀標準;這是很重要的事。
然而,知道是一回事,感覺又是另一回事,兩者截然不同。坦然接受自己的身體,並非全然關於審美標準,也並非全然關於理想典範。重點是我在這副皮囊裡有什麼感覺,今天怎樣,明天又是怎樣。活在這副身體裡,我並不自在。幾乎所有肢體活動都很困難。走動的時候,我可以感覺背負在我身上的每一磅多餘重量。我沒有耐力。只要走久一點,我的大腿和小腿都會發疼。我的腳會痛,我的腰會痛。我的身體時常這裡痛或那裡痛。每天早晨,我全身僵硬,老想乾脆整天躺在床上。我有一條神經受損,所以一旦站得太久,右腿就會發麻,然後我得一瘸一拐地走路,直到恢復感覺。
遇到天氣熱的時候,我會汗如雨下,尤其是頭部出汗,然後我會很難為情,不斷擦拭臉上的汗珠。我覺得人們盯著我的汗流浹背,並且因為我有一副不受控制、大汗淋漓的身體而批判我;這副身體居然敢透露出每一個動作所需付出的成本。有些肢體活動我想做卻辦不到。我的身體是一座牢籠。我的身體是我給自己打造的牢籠。我還在摸索打開牢籠的方法。二十多年來,我一直在尋找逃脫這座牢籠的出路。
8
要書寫我的身體,或許我應該像研究犯罪現場一般研究這堆肥肉、這堆份量龐大的肥肉。我應該剖析形體的結果,藉此判斷它的成因。我不想把我的身體看作犯罪現場。我不想把我的身體看作一個發生了嚴重事故、需要拉上警戒線加以封鎖調查的地方。
如果我已經知道自己是肇事者,或者起碼是共犯,我的身體是否還能算作犯罪現場?或者,我應該把自己看成發生在我身上的罪行的受害者?
我的經歷在我身上留下了種種印記。我活了下來,但那不是故事的全部。這些年來,我已懂得存活下來的重要性,並且為自己貼上「倖存者」標籤,但我並不介意「受害者」這個稱謂。我也不認為承認自己是強暴受害者有什麼好羞愧的。到了今天,就算我也擁有其他許多身分,我仍然是一名受害者。
我花了很長時間調適,不過,如今我偏好「受害者」這個標籤勝過「倖存者」。我不想沖淡那件事情的嚴重性。我不想假裝自己踏上了一條鬥志昂揚的光榮旅程。我不想假裝一切都好。我與那段遭遇共存,往前邁進卻不遺忘,往前邁進卻不假裝沒有留下傷痕。
這是我的身體的回憶錄。我的身體破碎了。我破碎了。我不知道如何把自己拼湊回來。我被劈成兩半,一半的我死了,另一半的我默不作聲,而且多年來保持沉默。我被挖空了,而我決心填補空虛,食物就是我用來建造屏障、替所剩無幾的我進行防禦的材料。我不停吃啊吃,希望把自己吃成大胖子之後,身體就能得到安全。我把曾經身而為我的那個小女孩埋藏起來,因為她遇到了各式各樣的麻煩。我試著抹除有關她的所有記憶,但是她依然存在,蟄伏在某個角落。她還是那麼幼小、膽怯和羞愧,或許,我是在透過書寫把她找回來,試著對她訴說她需要聽到的一切。
9
我破碎了,為了麻痺破碎的痛苦,我不停地吃啊吃,直到我不只是超重或肥胖而已。不到十年時間,我成了病態肥胖,然後是超級病態肥胖。我被困在我的身體裡;這是我自己製造、但我卻幾乎認不出來也無法理解的身體。我很淒慘,但很安全。或者至少,我可以告訴自己我很安全。
我在這個不受約束的身體裡居住二十多年了。我曾經嘗試跟身體講和。在這個對這副身體除了蔑視還是蔑視的世界,我曾經嘗試去愛、或至少容忍這副身體。我曾經嘗試放下害我不得不製造出這副身體的創傷,繼續我的人生。我曾經嘗試去愛人與被愛。當人們自以為看穿了我或任何胖子背後的來龍去脈,我一直對我的故事守口如瓶。而今,我選擇打破沉默。我在追溯我的身體的故事,從我還是個無憂無慮的小女孩、可以信任自己的身體並且相信身體很安全的時候開始,到這份安全被毀滅的一刻,到甚至在我試圖抹除這段遭遇所造成的傷害之後仍持續蕩漾的餘波。
這本書──《飢餓》──是關於你不只一點點胖、甚至不只超重四十磅的生活。這本書是關於超重三百磅或四百磅的生活;你不是肥胖或病態肥胖,照你的身體質量指數(簡稱BMI)來看,你是超級病態肥胖。「BMI」這個術語聽起來極其專業、不近人情,我總是迫不及待地忽視這個測量值。然而,就是這個術語兼測量值,讓醫療機構得以設法為失控的身體注入一點節制概念。
事實上,許多醫療指標都是隨意劃分的。值得注意的是,一九九八年,醫學界在國家心肺及血液研究院(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的指示下,將BMI的「正常」門檻降到...
推薦序
推薦導讀
對於身體與欲望的寬容
——本文作者為胡培菱(美國文學/文化評論者、書評家)
二〇一六年三月,當時已經因為《不良女性主義的告白》(美國於二〇一四年出版)在美國打響名氣的羅珊.蓋伊受邀至私立名校聖路易大學演講。聖路易大學是一所天主教教會學校,校風尊崇天主教耶穌會的訓條。演講前的當天早上,羅珊.蓋伊的經紀人收到學校發來的一封電子郵件,「提醒」她不要違背學校天主教基督會的立場,也就是說,演講中不要發表擁護墮胎權或擁護婦女自決權(Pro-Life)的言論。
以書寫及捍衛女性權利起家的蓋伊,在前往演講的路途上於是徹底改寫了她原本準備好的演講稿,她在演講中批評學校發給她的「提醒」,說明她痛恨任何一種形式的言論審查,更把當天演講的中心議題刻意就著重在女性身體自主的重要性與公平性上。演講結束之後,蓋伊也把這個事件與該篇演講稿張貼在她的個人網站上,公諸於世。她從不掩飾反骨,她衝撞任何公權力無所畏懼,這,就是羅珊.蓋伊。
為多重弱勢族群發聲的成功魯蛇
或許這個事件足以解釋為何羅珊.蓋伊不管出現在何處,總是像搖滾巨星般擁有聽眾如雷的掌聲與歡呼聲。自從她在部落格上寫文發聲獲得廣大的支持以來,蓋伊成功地將自己塑造成弱勢族群的發言人、魯蛇翻身的成功案例,亦或可說是人生失敗組的完美反擊。
雖然她來自富裕的中上階層家庭,來自海地的蓋伊一家人在美國是最難被理解與接受的「黑人中產階級」,因為他們混亂了原本在美國應該完美對應的種族(黑與白)與階級(窮與富),所以蓋伊的富裕背景並沒有讓她免疫於美國的種族歧視,反倒讓她更遭排擠與質疑。除了種族之外,身為女性、並公開雙性戀性向的她,自然也對社會中的性別與性向歧視並不陌生。
身為黑人/女性/雙性戀,蓋伊在文壇中站穩了一個代表多重弱勢的身分,她擁抱這些標籤,探討她擁有絕對公信力的議題,以篇篇立場鮮明、容易閱讀的文章砍向社會中不正義的荊棘。她政治正確但不賣弄學術,她意見明確卻不絕對強勢,她從生活及社會中大小事件及焦慮沮喪著眼,用種族、性別、性向這三個切點,輕易解剖各種論述或社會現象中的盲點。
二〇一四年《不良女性主義的告白》出版前夕,蓋伊受美國印第安納州著名的普度大學英文系之邀轉至普度擔任創意寫作教授,《不良女性主義的告白》一出版後成為超級暢銷書,蓋伊的名氣水漲船高,身價與影響力自然再也不能同日而語。從一個似魯蛇黑人女性雙性戀多重弱勢的身分到文化評論界超級巨星,蓋伊的成功帶動也激勵了與她屬於同樣弱勢身分的族群,更重要的是她強而有力的發聲增加了這些族群在社會中的能見性與不可忽略性。
「你的身體愈大,你的世界就愈小。」
二〇一七年蓋伊出版了另一本掀起熱議的作品《饑餓》,這次她討論了在黑人/女性/雙性戀之外她所擁有的另一個標籤——超級肥胖者。以網路文章起家的蓋伊曾在訪談中坦誠,躲在電腦後面讓她的文字代表她是她讓自己隱形的方式,倘若不是因為《不良女性主義的告白》的暢銷,讓蓋伊從此簽書會及演講邀約不斷,在文字背後的那個書寫者從此被迫現身於螢光幕前,讀者或許很難想像蓋伊是一個一百九十公分高、體重最重曾達兩百六十公斤的「超級病態肥胖者」。
她在這本回憶錄中細述了生活中(重度)肥胖者所面臨的各種焦慮及羞辱,揭露了社會中各種設計、機制、制度背後的身形標準,從飛機、餐廳座位大小;電梯、門框大小到電梯載重限制、體重計上限等等,生活中有太多已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框限。這個世界並不為胖子所設計,也沒有興趣為了讓胖子們能生活得更舒適而改變,胖子們在家門外社會上的各個角落都難以容身,因此蓋伊說「你的身體愈大,你的世界就愈小。」
這些日常不便也代表了肥胖者所得面對的社會論述及社會期待,蓋伊指出,雖然講述肥胖的專書愈來愈多,但社會(及讀者)希望看到的是那種有「減肥前」、「減肥後」照片的成功戰勝肥胖勵志書,或是如何戰勝肥胖的指南書,而蓋伊的這本《饑餓》並不是。她不想、也無法寫一本戰勝肥胖的書,因為她當然還沒、或許永遠不會「戰勝」肥胖。在她的想法中,「戰勝肥胖」不是談論肥胖唯一可能的論述,也不該是肥胖者唯一可能的救贖。
藉由爬梳這些他人無心或有心加諸在肥胖者身上的生理及心理暴力,蓋伊希望在恐胖社會裡打開的是一個接受「身體多元性」的社會氛圍。蓋伊非常聰明地在肥胖與她向來所擅長談論的種族與性別、性向議題之間找到一個連結:這些身分面向的共通點就是它們的顯而易見性及難以改變性、無法遮掩性。
身為黑人、女性、過度肥胖者、女同志T、或男同志〇號,這些身分面向是他人見到你,無需經過你同意就可以正當並輕易加諸的標籤,而跟隨著這些標籤所帶來的是各種刻板印象,及經過社會合理化的對待方式與歧視。像蓋伊這樣的重度肥胖者在眾人目光下無法遮掩也無可遁逃,沒有了英文系教授、文壇巨星的光環,在任何公共場合出現的蓋伊只是一介肥胖到令人難以想像的黑人女人,她一定懶惰、一定愚蠢、一定缺乏自制力、她浪費社會資源、不值得尊敬也不值得存在,這些潛在思維合理化了社會整體對於(她的)肥胖身體的嫌惡眼光及粗魯對待,暴露出一個無法想像多元身體的社會。
肥胖者的社會批判與潛在欲望
批判社會與他者何其容易,但讀過《不良女性主義的告白》的讀者應該都知道,蓋伊的文章吸引人之處在於她充滿矛盾,而且她從不隱藏這點。在疾呼社會群體接受「身體多元性」的同時,蓋伊也想對肥胖者(或任何身型的人)傳達某種與自己的身體和平共處的態度、某種正面看待身體的態度。然而,蓋伊侃侃而談的批判及正面言論也就是在這裡開始分歧、矛盾。
她批評社會對於女性完美身型的期待,她強調任何一種身型都值得被自己與他人尊敬與愛。但誠實的她卻也不否認,她其實也想看到更漂亮的自己,也希望自己的身型能有所改變,可以瘦下來足以穿下她所買的那一整衣櫃性感華麗但卻不合身的衣服。就像在《不良女性主義的告白》中她所持的論調一樣—她是個堅強的女性主義者,但這並不代表她不混亂或完美——同理,她不認同社會中的恐胖心態,但這並不代表她不希望自己也能更性感美麗。
這份顯而易見卻難以指責的矛盾(誰不希望自己政治正確又健康迷人?)也就是她的新書書名《饑餓》所代表的意義之一。一方面她渴望社會對她現存龐大身型的接受,而另一方面,她也渴望有個新的自己、飢渴著更容易被認同的美麗、更容易與社會共存的身型、慾望著更容易得到的愛。她對於各種互相衝突面向的飢渴定義了她的存在,也讓她學會以更多的寬容接受來自身體的種種欲望。
主導自己身體的故事
回憶錄中,蓋伊將她肥胖的起源指向於十二歲時她所經歷的一場輪暴,經過那場足以改變一生的暴力之後,蓋伊用食物來安慰恐懼。當時年幼的她認為,只要將自己變得愈大,就能像堡壘一樣愈安全,而男生也對她愈沒有興趣。蓋伊用這場輪暴來闡述女體在社會中所需鎮日面對的危機與暴力,但將此事件定位為改變一切的根本,似乎再次賦與這個男權暴力太多的權力與意義,也似乎弱化了她強調肥胖乃某種身體自由的論述。這樣的說法一方面指出了創傷的難以癒合、影響深遠,另一方面卻病態化了肥胖,因為將肥胖視為某種創傷的病徵,或者賦予肥胖某種原因,不免是更將肥胖視為一個需要給予解釋的「問題」。
就另一個角度來看,蓋伊積極給予她的肥胖一個理由可以理解,因為相信文字的力量如她,在《不良女性主義的告白》暢銷將她推進鎂光燈焦點裡之後,她最恐懼的或許就是將論述她的肥胖的力量交予他人。她在訪談中曾表示,她不想寫這本書,但是她必須寫這本書,因為這是她的身體,只有她有權利為之發聲,只有她有權利主導屬於她的身體的故事。
因此我們可以說在《饑餓》中,蓋伊藉由勇敢暴露她的脆弱讓自己能更昂首闊步,她在社會及她人能對她的肥胖議論揣測、蓋棺論定之前,給予她的身體一個她所精心佈局的官方論述。她為自己及他人推展出可以討論(她的)肥胖的框界,在這框界之內,她可以誠實磊落地剖析她的暗處與欲望,但因為這論述由她主導,她便也永遠百毒不侵。這就是羅珊.蓋伊向來絕頂聰明的書寫路數,在驕傲與自卑、大膽與脆弱、欲望著也否決著的矛盾之中,蓋伊藉由《饑餓》再次讓讀者思索,如何給自己與他人多一點正義與寬容。
推薦導讀
對於身體與欲望的寬容
——本文作者為胡培菱(美國文學/文化評論者、書評家)
二〇一六年三月,當時已經因為《不良女性主義的告白》(美國於二〇一四年出版)在美國打響名氣的羅珊.蓋伊受邀至私立名校聖路易大學演講。聖路易大學是一所天主教教會學校,校風尊崇天主教耶穌會的訓條。演講前的當天早上,羅珊.蓋伊的經紀人收到學校發來的一封電子郵件,「提醒」她不要違背學校天主教基督會的立場,也就是說,演講中不要發表擁護墮胎權或擁護婦女自決權(Pro-Life)的言論。
以書寫及捍衛女性權利起家的蓋伊,在前往演講的路途...
目錄
導讀一 對於身體與欲望的寬容╱胡培菱
導讀二 關於胖女人,這個世界知道的太少了╱肉彈甜心(馬力)
導讀三 一起走回療癒自己的路上╱肉彈甜心(Amy)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第六部
致謝
導讀一 對於身體與欲望的寬容╱胡培菱
導讀二 關於胖女人,這個世界知道的太少了╱肉彈甜心(馬力)
導讀三 一起走回療癒自己的路上╱肉彈甜心(Amy)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第六部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