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親子教養、芬蘭教育專家陳之華,睽違多年最新力作!
第一手跨文化國際視野青春成長全紀綠 Choyce(親子育兒與旅遊達人)
李偉文(牙醫師、環保志工)
彭菊仙(親子作家)
青春推薦
我相信,陳之華的新書《預習世代》會為台灣教育現場投下震撼彈。借鏡她在澳洲教育現場直擊報導,你我應該想想下一步該為孩子做些什麼,或者應該不做些什麼了!
──Choyce(親子育兒與旅遊達人)
如果我們期望孩子們能順利地從我們的羽翼下脫離、蛻變、展翅、飛騰,陳之華所記錄的這本女兒打工歷練過程,非常值得借鏡!
──彭菊仙(親子作家)
「我十五歲,開始工作!」
他們堅持走出舒適圈,積極參與大量見習,
他們投入現實職場,彎腰、揮汗都不顯卑微。
他們用實作打造人生歷練,面對未來的準備……
他們是幸福世代,也是競爭世代。他們更是,預習世代。
在台灣,十五、六歲中學生下了課後,多數是趕赴補習班,開始另一場夜戰,在他們的青春生命記憶裡,成績和考試幾乎是一切。而在世界的另一端,同樣是青春年歲的澳洲青少年卻已開始一邊讀書、一邊工作,他們跨出舒適圈,彎腰揮汗,不但不顯得卑微,反而充滿「我的青春,我負責」的自信氣度;更因為各式各樣的實作機會拓展了生活視野,積累了面對成年人職場挑戰的基礎。
知名親子教養專家陳之華以跨文化視角及澳洲在地經驗,述說兩個女兒在澳洲從中學開始超過五年的打工經驗,看到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接受多元歷練的可能性,並展現出青春不留白、預習未來人生的驕傲。
而除了孩子在不同職場的酸甜苦辣故事,更有許多亞洲父母對於教養的Q&A,父母想問的問題,書裡都有解答。
青春,就是不設限!放手不刻意要求青少年按照大人的規畫而行,既是尊重她們順勢而為的生活體驗,也是轉大人所必經與必修的許多堂生命課程。
作者簡介:
陳之華 Yolanda Chen
旅居澳洲六年,亦曾住過芬蘭、美國、奈及利亞、英國等國十餘年,二十歲開始自助旅行,行旅足跡遍歷四十多國。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視覺傳播碩士;曾任職於外商設計公司、美商廣告公司,亦曾於台灣擔任文理教室英文部策劃及講師,也曾於美國開設過個人工作室,以及西非洲卡拉巴大學藝術系講師、芬蘭赫爾辛基國際婦女會理事。現為自由作家、專欄作者;近年來專職於書寫與演講分享,亦關注社會與人文藝術的發展、跨文化趨勢、親職教養、國際教育觀察與研究等等。
著有:《一起看見不同的世界:芬蘭、台灣、澳洲,陳之華與女兒的學習之旅》、《美力芬蘭,從教育建立美感大國》、《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芬蘭教育給台灣父母的45堂必修課》(天下文化)、《成就每一個孩子:從芬蘭到台北,陳之華的教育觀察筆記》(天下雜誌)、《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木馬文化)等書,其中多本著作榮登台灣各大書店之強力推薦好書與人文科學、親子教育類的年度 Top 暢銷書籍、當月選書,以及多處地方縣市政府、文化局及教育單位之優質與年度推薦好書,多本著作已分別出版簡體文版、韓文版、新馬華文版。
Email:yolandachen24@gmail.com
臉書專頁:陳之華Yolanda Chen
推薦序
下一步應該不為孩子做什麼
Choyce(親子育兒與旅遊達人)
上回到岡山兒島造訪知名日本料理餐廳享用午餐時,前來接待的服務生與傳統身穿和服、溫柔有理且老練招呼的女將不同,是兩個帶著羞赧、漾起雀斑還穿著制服的小男孩;才年僅十三歲的國一男孩因學校推行的職業體驗課程,於是自己找到願意提供實習與訓練的場所,並投入為期三個整天的訓練。
與台灣孩子花大錢到BabyBoss職業體驗城、進行短短二、三十分鐘的角色扮演遊戲不同,兩位十三歲男孩笨手笨腳地依序請客人入座,送上餐具與餐點並收拾餐桌,途中還發生收錯餐具等小插曲,這兩個與我家十一歲子喬年紀相當的孩子,每個笨拙的一舉一動都是當天最美的花絮。當我問孩子們在家也會幫媽媽做家事嗎?他們有點害羞地點點頭。
餐點的美味無庸置疑,而那天兩個國一小男生的靦腆與笨拙,卻是讓我回味再三的調味劑。
澳洲孩子呢?長期旅居澳洲的親職教養作家陳之華以從旁輔佐的觀察者角度,來看兩個大女孩如何在打工中度過的青春期難關。在台灣,十五歲的孩子過著作白日夢等被催促上補習班、寫作業的日子,而陳之華的兩個女孩早在十三、四歲就開始學著寫履歷、投履歷、參加就職活動、在面試官面前侃侃而談,甚至每週兼差三份工,在澳洲很受歡迎的果汁店做飲品、在保養品專櫃打工、教琴、當中文保母、在珠寶品牌做短期打工,她們靠自己的力量累積人生經驗與資歷。
文中陳之華寫到同儕十多歲的孩子指責一位一直依賴父母的零用金、從沒打過工的華人女孩,我對此也同樣深深感受到強大的文化衝擊。原來,不是身為父母要教會孩子自立,而是應該放手讓孩子跨出家門學習自立。
回想自己青春期滿懷著各種煩惱,像是交友、身材發育、與父母教養觀念衝突,相較於澳洲青春期孩子卻在街上思考著下一份打工,簡直是兩個交錯的平行時空,讓我深深反省著:我又怎麼教孩子自立?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你最希望自己能為孩子們做些什麼?當我這樣問朋友群,台灣家長們爭相舉手說:我希望孩子早點學琴;我希望孩子從小學英語;我希望多帶孩子去旅行、多陪伴他們長大。但當我說我希望孩子準備好早點獨立、早點面對經濟壓力、早點學會理財時,眾人淨是驚訝與譴責、困惑與不解的表情,讓我感覺到台灣父母只想著如何對孩子們付出,卻少有讓孩子早點為他人付出、為自己負責的準備。
我相信,陳之華的新書《預習世代》會為台灣教育現場投下震撼彈,更希望台灣家長們如你我,也能重新檢視孩子們的生活方式與自己的教養態度。愛孩子,還是害孩子?!疼愛孩子,也許是讓孩子軟弱無法獨立的濫觴。借鏡陳之華在澳洲教育現場直擊報導,你我應該想想下一步該為孩子做些什麼,或者應該不做些什麼了!
學會獨立自主,才是真正轉大人
彭菊仙(親子作家)
在大學時代的我,既不熱中社團活動,也不喜歡參與班上任何一個複雜的社交小圈圈,我往來的朋友只限於幾個和我個性頗為接近的純樸同學,四年的打工經驗也只擔任過一對一的家教老師,我永遠只需要用高高在上的姿態來面對學生的畢恭畢敬,也始終處在舒適安靜的環境裡,既不髒手,也無須流汗地賺取easy money。
但是出社會之後我相當後悔,因為過去狹隘又單純的社交生活經驗,讓我一開始工作便適應不良,特別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乃是需要頻繁地與人互動、需要具備靈活社交手腕的電視記者。
因為太單純,我常常被友台對手欺騙,也頻受老鳥欺負,我一肚子苦水卻如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清;因為世面見得太少,所以只要看到達官貴人滿座的場子,我便侷促不安、困窘笨拙;應對進退不得宜,處事技巧又不靈活,於是常常被上司指著鼻子痛罵,然後我便一個人躲進廁所痛哭流涕。出社會時的辛酸血淚史,至今仍歷歷在目。
所以當孩子慢慢長成青春少年時,我常常跟先生提起我的教育理念,我希望孩子不要重蹈我的覆轍。我希望他們最晚從大學階段就得踏出舒適圈,最好能有機會進入需要面對大量人群的服務業,學習與形形色色的人交手,磨練出勤快靈巧的身手、柔軟的身段,以及耐磨耐壓的韌性度,並且培養吃苦的性格。這些,幾乎是每一個行業都需具備的生存智慧與基礎能力。
有不少人會質疑,要挪出這麼多時間打工,那不是本末倒置,荒廢一個學生該有的主業──學習嗎?從《預習世代》作者陳之華兩個女兒緊湊的生活節奏,我反而看到了善於規畫、珍惜時間、講求做事效率的年輕榜樣。同時,我感受到兩個女孩絕對不只把打工視作賺取零用錢的卑微工作,而是把每一個機會當成歷練自己、開拓視野的墊腳石。因此,她們的工作一個勝過一個,能做的事情愈來愈多,能力愈來愈強,直到最後,我看到兩個獨當一面的成熟身影!
當我們無怨無悔想幫孩子湊足出國旅行、進修的費用時,這兩個女孩甚至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的生活雜支,乃至於出國當交換學生的旅費、住宿費,都是自己的責任。
什麼是轉大人?絕對不是只有生理上的成熟!能在生活上、學習上,財務上獨立自主,才是真正的轉成大人!陳之華的女兒十八歲就能辦到,我們的孩子呢?我不由得疑惑起來。因此,我才讀完這本書稿,就已經忍不住推薦給身旁的親朋好友,為什麼?如果我們期望孩子們能順利地從我們的羽翼下脫離、蛻變、展翅、飛騰,陳之華所記錄的這本女兒打工歷練過程,非常值得借鏡!
下一步應該不為孩子做什麼
Choyce(親子育兒與旅遊達人)
上回到岡山兒島造訪知名日本料理餐廳享用午餐時,前來接待的服務生與傳統身穿和服、溫柔有理且老練招呼的女將不同,是兩個帶著羞赧、漾起雀斑還穿著制服的小男孩;才年僅十三歲的國一男孩因學校推行的職業體驗課程,於是自己找到願意提供實習與訓練的場所,並投入為期三個整天的訓練。
與台灣孩子花大錢到BabyBoss職業體驗城、進行短短二、三十分鐘的角色扮演遊戲不同,兩位十三歲男孩笨手笨腳地依序請客人入座,送上餐具與餐點並收拾餐桌,途中還發生收錯餐具等小插曲,這兩個...
作者序
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的青春故事
第一次和遠流的總編、主編、企劃副理等見面喝茶,我原本以為大概一個半小時、接近中午左右就結束,結果大家聊了將近三小時之久。
我邊聊邊發簡訊延後下一場約會的時間,那天緊接著還有兩場與工作有關的會面,而當天晚上,我得搭飛機返回澳洲。
三小時的會面中,我們話家常的東聊西談;我講了許多跟女兒們有關的生活和上學趣聞,也講了一些在澳洲的見聞與觀察。發現自己話匣子一開啟,說起某段、某時的點滴經歷與心得時,竟宛若止不住的江水,不斷地湧瀉而出;激動處,更猶如澎湃海浪。瞥見大夥兒聽得入神,我更有如神助般說得欲罷不休。
當聊到青春期孩子們的交友、學開車、尋求工作與學習的平衡自主性等等,原本專注聆聽的編輯夥伴們突然果斷認真卻又心有定見地直接切斷話題,對著我說:「之華,我們就來寫這個!就寫一本轉大人的青春故事吧!」她熱忱真切的語氣,令我真心難忘。
事隔一年多之後,我不大記得那天到底還聊了哪幾個故事,讓她們如此專注聆聽思考,也記不起我所述說的哪些細節,曾經讓大家這麼開心歡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自那次茶敘會面後的一年間,女兒們的青春課題依舊持續不斷地自然推進,她們許多的學習與工作發展、蛻變,就像每個人的青春日誌,完全不在大人的意料或掌握之中。
一年之中變化最大的,不在女兒們課業上的一直向外擴張,不在她們與異性朋友的交往,不在她們早已能獨自掌握駕駛車子,而是在她們打工的職場轉換,以及那些接踵而來的機緣與挑戰,完全超乎我們的料想,卻總有機會能共同面對的歷程。
光是小女兒一人,就在一年裡經歷了四份不同形式的工作洗禮,讓她從工作三年的餐飲服務業一舉跨足到服飾業與珠寶飾品業;隨後又身兼數職到大學當行政助理,以及當澳洲金髮小女孩的中文保母。
於是,我胸有成竹地想到,應該要將原本遠流編輯夥伴們的期許做一些順水推舟的調整,讓這本書一樣設定在原先的「轉大人的青春課題」,只不過課題的關懷角度除了一般廣為熟悉的青春期課題之外,還能帶著不同跨文化的視角與南半球的澳洲在地經驗,所共同交織而成的青春體驗。
這課題,一向充滿著挑戰,無論哪一個社會、文化皆同,孩子們在轉換過程需要付出的,不只是辛勤努力與汗水,還包括各種挫折所帶來的傷感與淚水。從更為廣義的角度來看,它一點都不亞於孩子們念書的辛苦,只是它之於我們傳統習以為常的成長環境來說,並非大家所熟悉,甚至是有點陌生的轉大人歷程。
當我們的十五、六歲中學生,普遍需要一大早就出門上學直到傍晚下課,有時還有第八節課;好不容易放學離開校園,卻有不少孩子需趕赴補習與課輔加強。學校課業與考試,總是占滿了我們青春少年們的生活,而錙銖必較的成績與從未間斷過的考試,一再再成為多數青春生命記憶的一切。唯有在學習生活中成績表現中等或比較不足,或甚至早就打算走技術訓練途徑的學生,才有機會在較年輕時去接觸一下職場。
相對之下,不少同樣青春年歲的澳洲青少年卻早已從十四歲開始找工作,十五、六歲開始一邊打工一邊讀書,他們在課業與工作之中不斷尋找一種平衡,在時間分配的課題上學習自主掌握;或許並不完美的平衡,或許無法時時刻刻精準掌控,但他們為自己逐漸邁入成年的人生負責,還掙得自己的生活費與零用金,所以彎腰流汗從不顯得卑微,更未有亞洲與華人社會「唯有讀書高」心態下所擠壓出工作階層裡的莫名「自卑感」。
這些身處於澳洲這個已開發國度的孩子們,反倒很理所當然、理直氣壯地認為,這就是春風少年兄該有的一種「我的青春、我負責」的氣度,這樣的作為是澳洲社會普遍理解、尊重的一種「轉大人」的歷程。
我曾經在《親子天下》的專欄寫過一篇〈如果,我們也能「準時」放學〉,文中寫道:「有時我想:若有一天,我們校園的鐘聲響起,老師準時下課放學,不知會出現怎樣的光景?附近商家多了許多青春面孔的中學服務生;公園裡多了許多稚齡孩子的笑聲;孩子上課時間短了,爸媽拚事業的時間也精簡了……整體社會的親子共享時間及氛圍,距離準時下課、下班的日子愈來愈近?一切的生活與學習,走向一種看似極為平凡,卻在細微處彰顯出不凡。那時,大多數父母、老師或許才會舉雙手認同:原來,準時放學所帶來的收益,遠超乎我們的想像啊!」
我心底真心想到的,就是「附近商家多了許多青春面孔的中學服務生」,也是「一切的生活與學習,走向一種看似極為平凡,卻在細微處彰顯出不凡」的這些場景啊。正是這樣的社會氛圍,得以讓學習回歸到學習,職場生活回歸到職場生活,兩者並行不悖、自然平衡,而青春也就回歸到得以自然遊走於學習、生活與職涯歷練之間。
於是,當我開始起草書寫這本書的初期,多次想起先前每當有人問起關於曾經旅居四年的西非生活經驗時,我總會打趣地回答:「喔,那些事情,我得要花上三天三夜才能說得完。」今年上半年,當我決定動筆寫下兩個女兒在澳洲青春期時的打工故事之際,我內心深處最大動力來源,莫過於同樣的想法:她們的這段打工青春故事,同樣也是三天三夜都說不完的啊!
三天三夜,要講述累積了五年多的故事,或許還真是不夠。但我終將它寫下來了,故事雖仍然持續不斷地發展中,卻得先告一段落。這本書述說了兩個女兒中學階段開始的五年多打工經驗,因篇幅有限,所以未能描繪更多姊姊所接觸過的工作經驗,如參與過有酬勞的澳洲新音樂歌劇演出、澳洲現代新作曲家音樂演奏,以及攝影作品被澳洲一座古老城市的市立美術館收購為永久館藏的交涉過程。至於她被邀請協助拍攝系列商品的攝影案(姊姊同事指名要她負責拍攝,欽點妹妹當模特兒)等等此起彼落的各式打工兼職經驗,都無法在這本書中一一敘述。
撰寫這份書稿時,姊姊已是大四下學期的學生,她的學生生活,除了書裡提到的過往打工歷練外,二O一七年七月從美國完成一學期的交換學習回來後不久,她再度投入工作,以打工賺取生活雜費與學習旅費。姊姊持續教授鋼琴,偶來幫著妹妹代班當澳洲三歲小女孩的中文保母,同時應試新的工作機會,她開始在原本有機會於二O一六年底工作的法國知名O牌護膚保養品專賣店打工,同時也進入P牌珠寶店當耶誕假期的短期員工。除此之外,大四的姊姊對未來充滿著強烈的「危機感」,要求自己要能更廣闊、深入地接觸所學領域,她已積極規畫未來想要繼續專研領域中的磨練與認識。所以,每週都得固定花上幾小時去從事相關領域的志工工作,以及參與從事相關領域的實作與案件。
大女兒如此,大二的小女兒也一樣,幾年之間的不同職場生活歷練,逐漸讓她們學習掌握到時間的妥善分配,不論是在學業、工作、交友、課外活動、海外交換計畫等等皆然。
這是一本女兒們付出青春生命的轉大人故事,也是一段澳洲打工的青春日誌,這些充滿著酸甜苦辣的工作與生活經驗,猶如她們轉大人之前所必經與必修的許多堂生命課程。
寫於二O一七年八月 澳洲坎培拉
前言:
青春年少與職場工作
十多年前在北歐,我看到西方國家的孩子在半大不小的青春年少就現身於職場,他們都還是在學的學生。
離開芬蘭時,女兒們分別是五年級和七年級。七年級的大女兒,只差一學期升上八年級就有機會到職場見習,她當時早就開始夢想自己要去哪裡實習工作,無奈我們不久後就搬遷,讓她沒能趕上見習的機會(芬蘭當時的學校稱之為「Work Practice」),就得打道回台灣了。
雖未能從孩子們的身上實際見識到芬蘭中學生的見習實況,但我卻有機會訪視芬蘭幾處中學生的職場見習現場。當時好奇於何以北歐的八年級中學生,需要規畫出所有學生運用兩週時間,不用到學校上任何課、讀任何書,而讓他們分別前往自己感興趣的職場去學習工作。
這是為了讓青少年孩子們在基礎教育階段,就能真實地去體驗和認識各行各業,學校因而暫停所有的國英數理化,讓所有毋論是資優或非資優的學生,不論將來是想要當職業技工或只是想一心一意上建中或北一女的孩子,在國中階段以兩週的上課時間,離開學校直接到社會和職場第一線,去體認一門真正的「教育與職業」輔導課程。
踏實的規畫讓孩子們在青春時期就接觸實際的職場,未將職場與課業涇渭分明地區隔,未將「不會讀書」的劃入只能走職訓路線,同時將所謂學業優異的學生放到現實的職場上體會一番,讓所有孩子都從這堂見習課中,對所謂的各行各業有粗淺的認識與理解。
青春期孩子的生活不只有課業與社團
六年前,我們全家搬抵澳洲不到兩個月,房舍家具都尚未完全安頓好之際,當時十六歲就讀十一年級的大女兒,就已經吵著要去申請職場見習。見習不到三天,工作單位就主動想要長期雇用她。同一年裡,十四歲的小女兒在學期近尾聲時,有天下課就吵著要跟澳洲同學一起到附近社區的店家投遞履歷,大家結伴積極地去尋找打工機會。
原來,世界之大,差異甚多,不論是北歐或澳洲,這些西方先進國家的青春期孩子們的在學生涯,並不是只有考試再考試、讀書再讀書,他們的日常生活除了學校課業、課外活動和各式社團之外,還有著相當不同卻多彩豐富、具職場實戰、很踏實社會化的學習與生活經歷。
如何兼顧職場與課業,如何在學習與工作間求取平衡,成了不少年輕孩子的另類成長模式,這或許一時三刻間無法直接援引、套用在台灣中學生的孩子身上。但這些國家行之多年、家長和老師普遍鼓勵協助的青春教育思維,卻有機會讓我們看到,一個青春生命在成長過程中接受多元歷練的可能性,以及孩子在自我平衡念書、考試與工作職場多重壓力下的潛能,使得學習與工作不是非得要做截然不同時段的分野,也不盡然要「嚴禁」兩者只能分階段進行。
在澳洲,孩子們在青春階段,就能很自然自在地去尋覓、體驗一份打工機會,實際接觸職場點滴,對青春期的成長而言,絕對是有助益的。青春階段能夠從事何種工作,其實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孩子能否像任何一個成年人一樣去維持這份工作,也就是能否準時到班、能否勝任、能否依照管理者的指令展現出執行能力等等。
讓打工成為青春學習與成長的過程
二O一六年澳洲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十五至十九歲(未進入大學或技術學院之前)的中學生,有超過三成的比例受雇於正式的職場從事打工,而在二○一六年十二月份的暑假期間,更有近四成的十五至十九歲孩子在打工。以十五歲階段的孩子來說,在一九六六年時,正式於職場打工的比例是一成(十%),但到了千禧年(二○○一年),反而成長到將近四成的人數。
澳洲各地不僅有青春時期從事工作的網站,還有各種形式的學生工作網,與學生家長和老師職員共同分享著孩子該如何平衡學業與工作,如何從日常工作中找到自信、獨立、友誼與技能,更分享如何能一邊工作又不影響學業、成績等等。澳洲各州政府的官網上,也詳載打工法規與說明各類型工作的時數與相關職場規範等等。
就連澳洲的大型銀行網站上,都有著「青少年找工作技巧」(Tips for teens looking for a job)的指導建議,不論你是想找週末的打工機會,還是只要尋找短暫的暑期工作,這些民間機構都分享了如何寫履歷、如何找第一份工作等基本技巧。
然後,這些銀行還會跟你說,恭喜你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建議你慎重開設一個銀行帳戶。接著就是教導你如何申請稅務帳號、如何看懂職場開立的打工薪資單等等。
將「打工」直接納入孩子們的青春學習與成長,是亞洲社會較罕見的文化現象,或甚至是亞洲父母們一時間較難以想見或接受的概念。許多亞洲國家的傳統觀念中,總以為只有窮苦孩子才「需要」去打工,過往的眾多經驗值所傳遞出來的印象,甚至新聞報章一再給人們的訊息看法,總把打工看作無奈、貧困、低下、可憐,只會浪費寶貴的學習時間。
難怪職業的劃分,在亞洲社會一直有著如此巨大的「貴」、「賤」分野與認知鴻溝,難怪父母們不願將孩子置放在各種勞苦辛勤的現實工作環境裡歷練,也難怪薪資的保障始終未能思考到運用零散時間打工的人們與青少年學生族群。
其實,青春生命除了只能被要求刻苦閉門讀書之外,還有生活前景與人生視野的培養,因而需要更多開闊、多元的職場與工作體驗。這雖是一種不同於我們所熟悉的成長責任,以及讓孩子順利從學生「轉大人」的生活與學習選項,但絕對是一個可以讓孩子們透過實作去發掘學校課堂以外的世界,以及從工作之中發掘自我潛力的絕佳機會。
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的青春故事
第一次和遠流的總編、主編、企劃副理等見面喝茶,我原本以為大概一個半小時、接近中午左右就結束,結果大家聊了將近三小時之久。
我邊聊邊發簡訊延後下一場約會的時間,那天緊接著還有兩場與工作有關的會面,而當天晚上,我得搭飛機返回澳洲。
三小時的會面中,我們話家常的東聊西談;我講了許多跟女兒們有關的生活和上學趣聞,也講了一些在澳洲的見聞與觀察。發現自己話匣子一開啟,說起某段、某時的點滴經歷與心得時,竟宛若止不住的江水,不斷地湧瀉而出;激動處,更猶如澎湃海浪。瞥見大夥兒聽得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