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古代歷史,不可不知地中海;綜觀今時國際,不可不知大西洋
想掌握未來世界,一定要了解太平洋!從日不落國至日落帝國的黃昏,殖民到獨立的世界新秩序形成
政治分斷、軍事角逐、氣候變遷、能源環境、物種發現的新研究
太平洋──絕非「太平無事」的海洋
這片美麗、脆弱、巨大的海洋
面臨諸多潛在挑戰與危機,左右著人類的前途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 溫契斯特
繼膾炙人口的暢銷書《大西洋》《美國統一功臣》後,最新力作
精彩而生動地探討太平洋的過去、現在,以及它所牽動的未來
※ 深究太平洋現代史上十大關鍵事件 ※
風靡西方國家的電晶體收音機、衝浪活動、化學武器汙染、極端氣候、深海熱泉、珊瑚白化、南北韓分裂、香港回歸、澳洲政局、南海爭奪…等
太平洋廣大得令人難以想像,它是迄今世上最大水域,覆蓋地球表面積近三分之一,對全球的影響亦十分巨大:不僅是世界氣候模式的源頭,也是最危險板塊碰撞運動的核心,海面下一萬多公尺處更有全球最深的海溝。它是西方人發現的最後一座海洋,也是牽引世界前途的大洋,這片幅員廣達1.8億平方公里的水域所發生的一切,攸關著人類全體的命運。
知名作家與探險家溫契斯特,詳述這片複雜得令人目不暇給的巨洋,自1950年代以降所經歷的種種關鍵時刻,以及影響迄今的重大趨勢和事件。讀者首先看到比基尼環礁舉行原子彈試爆後,因遭輻射汙染而成為徒留某種超現實景觀的無人島。書中除了介紹令全球年輕人趨之若鶩的衝浪活動由來背景,也揭露小型電晶體收音機如何點燃從日本東京延燒到美國矽谷的數位革命,進而改變人類的生活,還提到澳洲大堡礁的驚人發現和海底神祕噴口的探勘活動,對於太平洋周邊領土的地緣政治變化、流氓國家北韓的興起、英國殖民時代的結束亦有所著墨,並兼論環境惡化與氣候變遷為這個龐大水域帶來的威脅。
溫契斯特長期接觸太平洋及周邊區域,憑藉淵博的歷史學識和無人能出其右的敘事長才,以生動的文筆為這片浩瀚無垠、美麗神祕、引人遐思的大海寫下這部禮讚之作。
《不平靜的太平洋》首先揭露太平洋絕非「太平無事」的海洋,它其實是個原子海。第二章敘述電晶體收音機的發明和索尼公司的成立經過。第三章提到令全世界年輕人趨之若鶩的衝浪活動。第四章描述早年的北韓政權極度渴望自食其力,邁向經濟與文化獨立,如今該政權因國內政治殘暴、國際行為乖張而淪為笑柄,它持續不斷對外挑釁固然讓今日的太平洋蒙塵,卻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力。隨著殖民列強在擾嚷不安中陸續撤出太平洋區,近年來日本人與其他原住民──美洲印第安人、澳洲土著、毛利人、太平洋諸島居民──又重新投入太平洋事務的運作。第五章以一艘英國遠洋郵輪在太平洋英屬殖民地海域發生重大火災事故拉開序幕,接著提到法國人撤出中南半島、美國人撤離越南、荷蘭人與葡萄牙人揮別其他殖民地,以及領土遍布世界的大英帝國放棄各處殖民地以後,太平洋居民終於獲得早在幾百年前就該享有的自主權。第七章探討澳洲將來會扮演何種角色,會不會在短期之內、長期之後,或是永久、持續運用某種區域勢力?
第六、第八、第九章論及太平洋是形成世界氣候模式的根源,以及爆發危險板塊運動的核心,它蘊藏了大量可供全世界掠奪或維護的海底資源,卻首當其衝遭遇了全球難以逃避的環境危機。第十章是最值得關注的話題:中國。
延伸閱讀:
《北極驚航:美國探險船的冰國遠征》,漢普頓‧賽茲
《被詛咒的勝利:以色列佔領區中的離散與衝突》,亞榮‧布列格曼
《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香料貿易、佚失的海圖與南中國海》,卜正民
作者簡介:
賽門‧溫契斯特(Simon Winchester)
1944年生於英國,牛津大學地質系畢業,知名作家與探險家,曾任英國《衛報》及《星期天泰晤士報》海外特派員,常為《觀察家》、《國家地理》雜誌、BBC等媒體撰稿。
著有多部名列《紐約時報》及其他暢銷排行榜的精彩好書,包括:《大西洋》(Atlantic)、《瘋子、教授、大字典》(The Professor and the Madman)、《美國統一功臣》(The Men Who United the States)、《改變世界的地圖》(The Map That Changed the World)、《熱愛中國的洋人》(The Man Who Loved China)、《世界邊緣的裂口》(A Crack in the Edge of the World)、《喀拉喀托火山》(Krakatoa)等。
2006年獲英國女王頒授「大英帝國官佐勳章」,現居美國麻州。
譯者簡介:
譚家瑜
自由譯者,譯作數十本,題材不拘,較近期作品包括:《北極驚航:美國探險船的冰國遠征》、《印尼:眾神遺落的珍珠》、《TOMS Shoes:穿一雙鞋,改變世界》、《中國悄悄占領全世界》等(以上均為聯經出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名人專文推薦
楊昊 政治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執行長
名家好評推薦
公孫策 知名專欄作家
王高成 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教授
田定豐 豐文創/種子音樂創辦人/作家
呂學信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校長
范疇 跨界評論家
張清風 臺灣海洋大學校長
楊聰榮 台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學系副教授
詹宏志 PChome Online董事長
劉必榮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蔣竹山 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媒體推薦:
太平洋浪濤所及,每個國家、每個人都相互影響。作者的生花妙筆更讓讀者不忍釋卷。
── 知名專欄作家 公孫策
足以顛覆台灣人海洋史觀的一本鉅著。
── 跨界評論家 范疇
本書有如一系列高解析度文學快照……作者不負眾望,內容饒富趣味……溫契斯特的研究熱忱……為一項世界奇觀建構了無與倫比的抽絲剝繭之作。
──《柯克斯書評》
溫契斯特訴說的歷史總是引人入勝。
──《紐約時報書評》
溫契斯特透過生花妙筆和廣博學識寫就這部有趣讀物。
──《出版家週刊》
溫契斯特說故事的功力無人能出其右。
──《華盛頓郵報》
溫契斯特擁有與讀者神交的特異才華,散發出每個人在舉行晚宴時都會邀請的那位迷人嘉賓的博學魅力。
──《費城訊問報》
溫契斯特從不教人失望。
── 布羅考(Tom Brokaw),美國國家廣播公司主播
名人推薦:名人專文推薦
楊昊 政治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執行長
名家好評推薦
公孫策 知名專欄作家
王高成 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教授
田定豐 豐文創/種子音樂創辦人/作家
呂學信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校長
范疇 跨界評論家
張清風 臺灣海洋大學校長
楊聰榮 台灣師範大學應用華語學系副教授
詹宏志 PChome Online董事長
劉必榮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蔣竹山 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媒體推薦:太平洋浪濤所及,每個國家、每個人都相互影響。作者的生花妙筆更讓讀者不忍釋卷。
── 知名專欄作家 公孫策
足以顛覆台灣人海洋史...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浩瀚無垠的原子海
一九五○年代中期,太平洋無疑變成了大型炸彈試爆場。一九五○年一月十九日,杜魯門總統決定支持美國研製並試爆氫彈,作為與俄國談判的籌碼。第一枚氫彈原型「喬治」於一九五一年試爆,一九五二年又試爆一枚更大的,而第一顆美國製可攜式典型氫彈就是「布拉沃城堡」。迄今為止,它是美國引爆過的核子武器當中威力最強大的,曾經發生愚蠢的人為疏失。
此項錯誤應歸咎於美國物理學家葛雷夫斯(Alvin Cushman Graves)。一九四六年,科學家斯洛廷在做核子裂變實驗時因發生失誤而喪命,葛雷夫斯也險些遭殃。由於他在這場意外中倖存且復原,爾後又出任一九五四年「布拉沃城堡」試爆計畫主持人,因此始終抱著志得意滿、過度自信的態度看待輻射風險,他的一句名言是:「這類風險是膽小鬼捏造出來的。」
葛雷夫斯僥倖逃過的那場意外,是洛薩拉摩斯國家實驗室兩起聲名狼藉的「邪惡核心」致命意外中的第二樁。當斯洛廷不小心讓兩顆直徑七‧五公分、鍍有鎳和鈹的鈽半球在瞬間接合,導致大量藍光和危險射線瀰漫實驗室之際,葛雷夫斯剛好就站在他背後。雖然斯洛廷替他擋住了一半身體,他還是接觸到劑量足以致命的伽馬射線、X射線和中子,只有少數醫生認為他能存活。他在醫院住了幾個星期後,不但頭髮迅速掉光,神經和視力也嚴重受損,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他的病情緩慢且持續好轉,最後幾乎完全康復,至少身上並未留下太多傷疤,只禿掉一小塊被他當成炫耀品的頭皮。
葛雷夫斯大致恢復健康後,不僅被任命為城堡系列核彈試爆活動主持人,而且成為最熱中支持這類新武器的科學家,因為他很清楚蘇聯核武計畫正加速趕上美國。他一抵達今稱太平洋試驗場的埃內韋塔克島總部述職,就明明白白告訴幕僚:他曾經躲過一場重大原子實驗意外,絕不終止在比基尼島引爆核彈的行動。
洛薩拉摩斯實驗室設計的氫彈「布拉沃城堡」,外觀長得像普通瓦斯鋼瓶,長度四‧五公尺,直徑一‧二米,為了表示它沒害處,還故意暱稱為「蝦子」。二月間,炸彈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夜裡不開燈、飛機和轟炸員與貨船同步行進──先運到埃內韋塔克島,再以駁船轉送比基尼島,炸彈外面還裹上防水布,以防好奇人士未經許可偷窺其大小及形狀。它抵達目的地之後,立刻被懸吊在一座大棚子的天花板底下。這個被稱為發射室的棚子,建在南姆島最北端的一個人工島上,設有與陸地相連的堤道。那些通往電子發射室的電線,猶如蛇行般越過沙洲和珊瑚礁,途經比基尼島廢棄已久的民宅,最後抵達三十二公里外的迷你小島恩虞島。
二月底,所有幕僚均撤離比基尼島,船隻也悉數駛離潟湖,只有九名發射人員留守在埋設於地底三‧六公尺的水泥掩體下面。
他們按下發射鈕以前,有兩個不確定因素攸關試爆結果。第一是這枚炸彈威力究竟有多強,十六個月前引爆的氫彈「常春藤麥克」威力達千萬噸炸藥級,場面壯觀、令人屏息,完全符合物理學家們的期待。可是「布拉沃城堡」使用的原料是固態氫,而非液態氫,固態氫經過高熱壓縮後會進行融合,並釋放出超級爆炸能量。這種新型氫彈所含的固態化合物是:重氫化鋰,也就是氫同位素和鋰金屬相互結合的一種化學物質,沒有人知道它究竟會釋放出多少氫氣,或是引爆後的威力有多巨大。
實驗者和其他人很快就因為另一個不確定因素──試爆當天的天氣和風向──發現了答案。
試爆日之前那幾天的風向一直是吹往西方,實驗者認為此風向很有利,可將炸彈產生的輻射塵帶到空曠大海的上空。當時美國已經在一份正式公告中,宣布一塊面積達一萬四千六百平方公里的「危險區」,並且建議航海人員盡可能遠離該區,但是並未說明緣由。假定事情完全依照美國的安排進行,試爆活動應該不至於造成太大傷害。
試爆計畫原訂二月二十八日實施,不料風向卻在前一天晚上改往東方吹,偏離了指定的危險區。當試爆日清晨的朝陽在天邊緩緩升起之際,氣象專家開始報導,高空處有一陣強風正從比基尼島直接吹向有人居住的馬紹爾群島其他環礁,而且明顯吹往一百六十公里外的朗格拉普島,以及位於其東方六十四公里處的朗格里克島(比基尼島民的第一個遷居地)。後來有位駐在朗格里克島的美國氣象員向報界披露,當天的海風也不斷從西邊的比基尼島──正在倒數計時準備發射氫彈──朝他所在的小島吹過來。
葛雷夫斯坐鎮在美國軍艦「柯提斯號」(Curtiss)──日本偷襲珍珠港期間,這艘航空母艦曾經遭到神風特攻隊轟炸而逃過一劫──上頭指揮,美國即將試爆的氫彈屬軍用武器,試爆計畫主持人卻是身為文官的葛雷夫斯,權限高於指揮爆破小組操作這項武器的陸軍將領。
葛雷夫斯已得知風向,也知道輻射塵會隨風擴散,最起碼會汙染朗格拉普島,卻還是下令舉行試爆、不得延誤。無論風向可能如何改變,誰也不清楚這場試爆究竟會產生多少輻射塵。葛雷夫斯當然絲毫不在乎這點,照樣固執己見地認
為輻射塵極端危險的說法小題大作,全是膽小鬼瞎掰出來的。
於是,他下達了自動發射指令。「布拉沃城堡」獲得引爆許可後,留在地下
碉堡的人員立即找到掩蔽處,然後按下鮮紅色的發射鈕。
那天太平洋的天空澄藍無雲、晴朗有風。清晨六點四十五分,世界彷彿乍然停止運轉,籠罩在一大片前所未見的熾烈白光中。一扇恐怖的地獄之門似乎砰然開啟,釋放出一顆火球、大量震波,以及又快又猛、震耳欲聾的巨響。那顆直徑達六千五百公尺的白色火球在不到一秒內形成,一分鐘過後,一團十六公里高、十一公里寬的浮塵衝向空中,又過十分鐘後,它擴大成四十公里高、九十六公里寬,照亮了橫跨數百公里的黎明天空。由於這場機密試爆活動並未事先對外提出警告,遠方幾座環礁島的居民,赫然驚見一道巨大的火柱和煙柱捲入空中,頂端覆蓋著一朵持續翻騰、冒出橘黑色濃煙的高大蕈狀雲,它快速衝破大氣層,一圈圈新生成的煙霧,不斷繞著它擴散、打轉、扭動。
震波劃過所有環礁島,折斷起火燃燒的樹幹,將數百座專為處理試爆工作而打造的建築、塔樓、棚屋、碼頭、倉庫和營房幾乎全部夷平。震波掃過海面之際,在環礁島外圍等候的船隻無不受到巨浪的衝擊。
當時美國理論物理學家羅森布魯斯(Marshall Rosenbluth)正待在與原爆點相距四十八公里的一艘船上,他描述:「一團巨大的火球隨著不斷滾進滾出的猛浪發光發熱,看起來像顆高掛在空中的生病腦袋,彷彿在我頭頂正上方不停地膨脹擴大,那景象遠比一枚小型原子彈爆炸的場面可怕多了,這是個令人警惕不安的經驗。」
躲在地下碉堡內的九名發射員,像是遇到強烈地震般猛然晃動,還被破裂水管噴得全身濕透。水泥牆搖晃龜裂,輻射塵迅速從通風孔穴鑽進來,指揮船傳出的無線電聯絡信號模糊不清。雖然這些發射員個個被眼前景象嚇呆了,但是他們早就心裡有數:按照原定計畫,直升機不會馬上飛來迎接他們,因為任何人踏上這座孤島都很危險。
於是,他們撤退到碉堡深處,一直待在某個輻射量稍低的房間,同時關掉空調系統,以防輻射氣體滲入室內,後來因為室外柴油發電機故障,他們索性把其他機器也都關了。大家在空氣悶熱的黑暗中等待,直到三架直升機於當晚降落,並呼叫該小組至地面集合才得以解脫。他們全身披掛著只在眼睛部位挖了兩個洞的床單從碉堡走出來,活像造型詭異的萬聖節展示品。一行人只想趕快離開比基尼島,擺脫持續抖動的蓋格計數器。
比基尼島的「布拉沃城堡」試爆活動是個聳人聽聞的特殊事件,只有幾位科學家獲得事前警告。它大量釋放的輻射塵迅速飄越東太平洋,氫彈爆炸幾小時後,天空落下一塊塊輻射珊瑚,汙染了地面與海面的一切。其爆炸威力超乎任何人的估計:有位律師在事後為比基尼島民爭取補償時告訴法庭,「布拉沃城堡」的爆炸威力,相當於一千五百萬噸黃色炸藥,若用火車拖運這些炸藥,車廂可從美國東岸的緬因州一路排列到西岸的加州。
葛雷夫斯下令引爆的氫彈造成了史無前例的禍害,試爆活動目擊者和環礁地理環境專家,很快便意識到朗格拉普島的居民可能遭到輻射汙染。當局旋即派船前往該島,試爆日當天下午就有一群穿著防護衣的水手上岸,準備用蓋格計數器記錄村裡兩口水井的輻射量。雖然這些水手看到某些島民出現身體不適症狀:走路搖擺、嘔吐不止、無精打采躺在沙地上,但是他們沒跟島民說半句話或提出任何問題就匆匆離開了。
因此,他們並不知道,那天早上這些島民被突然從西方天空冒出來的一輪巨大火球嚇得目瞪口呆,緊接著又感覺到一股像是颱風來襲般颳個不停的熱風,聽到一陣響徹雲霄、如雷貫耳的轟隆聲,而且全島籠罩在濃霧之中,天空還落下大量砂礫和灰色碎片。那些水手也不知道,氫彈爆炸聲一停止,島民就設法恢復上午例行活動(用餐、烘焙、捕魚),開始度過尋常的一天,直到數小時過後,才顯露各種病徵。
蓋格計數器知道朗格拉普島發生了什麼事。兩百三十六位島民吸收到的輻射
劑量,和接近原子彈爆炸點的日本廣島居民一樣多,可是氫彈管理者非但沒有為島民拉響警報器,反而考慮拿他們充當個案研究白老鼠。任職於紐約長島布魯克
海文國家實驗室的輻射專家們居然事不關己、沾沾自喜地說:「該島可以提供最有價值的人類居住環境輻射資料。」
接下來五十個小時,朗格拉普島民留在自家遭到隔離,直到外界發現當地輻射汙染程度過高,可能讓全島居民喪生,官方才開始著慌,於是派遣船隻和飛機前來善後。島民被通知趕快出門接受水管沖洗和蓋格計數器檢查,接著又被告知不得攜帶任何東西,只能扛著衣物離開。看上去還算健康的島民由船隻送往瓜加林空軍基地,老弱之人則是搭乘水上飛機過去,「我們像動物一樣,」當年只有十二歲的島民藍金伯利克(Rokko Langinbelik)說:「就跟被趕進籠子的豬仔沒什麼差別。」
大多數島民開始抱怨全身疼痛、灼熱、發癢,以及頭髮脫落、皮膚受傷等毛病,可是官方始終對他們的現況不聞不問(只有學術界感興趣),還不如把他們關在籠子裡。島民被嚇得方寸大亂,不知道自己發生什麼事、為何突然病得如此厲害、是否得了快速蔓延傳染病。空軍基地的醫務官沒有提供太多幫助,只建議他們沖洗身體,並要求他們持續接受輻射偵測器檢查。
六天過後,當局展開一項祕密專案調查,主題是:「人類暴露於高威力武器產生之大量貝他與伽馬射線後之反應研究」。
這些島民成為一場原本可完全避免的重大意外事故受害者,官方卻在恣意做成某項決策之後蓄意忽視其後果。當局對待這些島民的方式,顯然帶有種族主義色彩,至少在這次遷移行動中充分暴露出來:假設朗格拉普島居民是白種人,官方會立即展開調查,總統會表達歉意,補償方案會大幅增加。然而這些島民並非白種人,而是馬紹爾群島有色原住民,是一群受到嚴密控制且易於馴服的人口,美國政府絕不會為他們展開實質或必要調查。那些受害者的重要性比不上其他社會成員,只能和科學研究樣品相提並論,倒不如把他們當作屍體交給解剖學家,給他們安上日本軍人在進行惡名昭彰的人類活體實驗時,為了減輕罪惡感而對受害者採用的輕蔑稱呼:まるた(音如「馬路打」,意為「圓木頭」)。朗格拉普島的無辜居民全是被美國人捏在手掌心的「圓木頭」,意外成為一批遠在天邊的輻射科學家從事某項公平超然、不帶感情的神祕實驗計畫研究對象。
第一章 浩瀚無垠的原子海
一九五○年代中期,太平洋無疑變成了大型炸彈試爆場。一九五○年一月十九日,杜魯門總統決定支持美國研製並試爆氫彈,作為與俄國談判的籌碼。第一枚氫彈原型「喬治」於一九五一年試爆,一九五二年又試爆一枚更大的,而第一顆美國製可攜式典型氫彈就是「布拉沃城堡」。迄今為止,它是美國引爆過的核子武器當中威力最強大的,曾經發生愚蠢的人為疏失。
此項錯誤應歸咎於美國物理學家葛雷夫斯(Alvin Cushman Graves)。一九四六年,科學家斯洛廷在做核子裂變實驗時因發生失誤而喪命,葛雷夫斯也險些遭殃。由於他...
推薦序
為海洋譜寫歷史,從太平洋看見未來/國立政治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執行長 楊昊
第一次感受到太平洋的龐大,是在搭機前往美國的途中。前排座位螢幕裡標記著太平洋上的國際換日線,提醒自己即將經驗時區的躍進。泓涵之海的廣博無際,凸顯人類在時空片段裡的極度渺小。
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面積超越所有陸地的總和,它不僅涵蓋多個時區,更孕育著豐富且包容的文明樣貌。太平洋的「豐富」呈現出發展的多樣性,從東沿的歷史古國到西岸的現代強權,從相對先進的工業國家到充滿活力的新興工業國家,從民主政體到社會主義體制的多元治理結構。太平洋的「包容」展現出共生的新格局,從散落在廣博海平面上的熱帶島國與伴海維生的海洋民族,到汲取洋流帶來的充沛資源而茁壯發展的多樣經濟體,太平洋區域中的前行動力,早已從南-北國家的相互合作,擴展成南-南國家之間的共同成長。
溫契斯特的《不平靜的太平洋》一書正是以這片海域為關注對象,前後橫跨六十五年的時空背景,融合人文關懷與科學知識的筆法,將發生在太平洋區域中的吉光片羽,書寫成一部極具吸引力的海洋故事。我認為,作者不僅是追隨奧地利作家褚威格(Stefan Zweig)的散文筆調,試著為太平洋譜史,更自成一派地從精挑細選的十個主題中,詳細且深入刻劃人類伴海而生的發展與掙扎。
海水的舊時記憶
海洋給人們的印象,大多是輕鬆愉快的,像是乘風破浪的遊艇出航與島嶼探訪、豔陽高照的沙灘時光與衝浪季節,處處充滿熱情與活力。但對於探險家或船員來說,海洋既神祕且難以捉摸,從風平浪靜到劇烈氣候,不消須臾瞬間,即可奪走全船人命。就如同歐陸的古地圖上,常見刻意標記的海獸神話,說明了人類對於海洋的莫名敬畏。當然,對於戍守家園的海軍將士而言,海洋疆域的防衛,無論是定期巡航、年度軍演、甚至到即時備戰,更是不可鬆懈。
溫契斯特把海洋的故事說得透徹,生動再現海水的歷史記憶。首先,他以「原子海」的描述做為本書的序曲,道盡了太平洋戰時的不平靜(第一章);這種不平靜延伸到英國殖民勢力在太平洋區域的鬆手,以及在地抵抗的各種片段(第五章);而本書終章對於美國與中國兩強對峙的關係探索,特別是中、美之間對南海爭端的迥異立場與布局,正如同海平面下翻騰不斷的洋流,緊張且不安(第十章)。
除了美國與中國,本書特別處理了三個太平洋國家,包括日本的興衰(第二章)、北韓的封閉(第四章)、與澳洲的幸運(第七章)。溫契斯特透過對消費性電子商品的技術研發與海洋貿易之間的連結與擴散,呈現出日本的興衰與戰後再造。對於北韓,作者則由美國與北韓的船艦衝突談起,還原華府與平壤雙方交手的場景與鐵幕內的悲歌。而溫契斯特對於澳洲的敘述,不僅檢視這個宜居、富裕國度的發展轉進,同時也重新省思澳洲作為亞洲共同體一員的自我改造與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環境議題與氣候變遷對於太平洋區域的挑戰,是作者在本書想要傳達的關懷;其中,包括風災巨變、聖嬰現象與氣候變遷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第六章);珊瑚礁、海洋資源及生物多樣性的浩劫,與區域內針對環境保育持續不斷的種種自我改造(第九章);以及深海水域與海洋板塊的科學探索(第八章)。當人類在與自然的競賽中持續勝出,甚至自以為人定勝天的當下,由環境逆襲所釀成的巨災,必將為人類文明敲響警鐘。
最後,《不平靜的太平洋》一書也不乏輕鬆有趣的議題引介。譬如,溫契斯特藉由對太平洋海域的衝浪活動溯源探索,發現熱帶島嶼的居民早期藉著「騎浪」來尋找娛樂。他結合電影、雜誌、運動與企業的分析,將此一極具太平洋特色的海洋休閒活動引介,延伸到休閒產業彈性工時、員工自主發展的經營模式分析,進而重新凸顯太平洋的衝浪對於全世界新型態企業經商模式的特殊貢獻(第三章)。
區域的重新定義
溫契斯特想要描繪與呈現的太平洋,其實並非聚焦現代政經意涵的「亞洲太平洋」(Asia-Pacific),而是結合完整地理結構與地緣文明的「太平洋區域」(Pacific region)。從這個角度來看,溫契斯特的太平洋區域至少含納四種區域的內涵,或許有助於讀者重新理解這個全球最大的區域。
首先,做為「抵抗區」的太平洋,彰顯的是在地社會抵抗外力介入的自主意識。早在二十世紀以前,歐美殖民勢力對於太平洋西沿的進駐,改寫了區域國家的政治與社會樣貌;其後,隨著殖民體系的鬆動到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抵抗的形式已經從新興獨立國家抗拒殖民介入的建國計畫,朝向更大規模的區域整合運動發展,進而厚實了在地社會的主體性。
其二,做為「張力區」的太平洋,呈現的是國際政治與權力關係的競合互動。當然,此一內涵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區」概念若合符節。緊張、對立的戰區僅是人類的暫時設計,二戰之後的幾十年間,太平洋的海水制止力,明顯抑制了大型的跨國、跨洋戰事爆發的可能性。從上個世紀的冷戰直到今日,從美國與蘇聯的對峙,轉換成美國與中國的戰略競爭,太平洋仍是影響全球政局的張力區。
第三,做為「連接區」的太平洋,強調的是知識經濟與海洋貿易的連動關係。特別在二戰之後,太平洋沿岸國家透過技術的轉移、生產鏈的串接、人才的擴散與資金的流通,逐漸打造綿密的經貿網絡與產業連結。自由貿易的推進,更使得太平洋東西向的交易與南北向的協力,產生強大的驅動力與更為便捷的制度安排,也讓這片海洋成為地表上各類商品貿易與貨櫃運輸最重要的航道。
最後,做為「永續區」的太平洋,更是海洋生態體系對於人類社會的無聲提醒。我們長期側重經濟發展、忽略環境永續的重要性,進而造成難以逆轉的全球暖化現象。尤其是海平面上升對於太平洋沿岸城市發展的嚴峻挑戰,近年來成為國際社會苦思如何應對的焦點。不過,更迫切的威脅是各個即將消失的海上島國,由於政經實力的相對脆弱,他們的抵抗顯得單薄許多。如何確保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的平衡發展,儼然成為太平洋區域能否自我形構成永續共同體的關鍵。
時空膠囊的展開
溫契斯特的寫作風格生動活潑,敘事條理分明,把太平洋打造成一顆時空膠囊,然後又細膩地將廣博的自然地理與生態環境的科普知識,融合進歷史人文及政經社會的人文關懷裡,並且透過綿密交錯的寫作布局,填充其中。閱讀本書,讀者得以循著溫契斯特的巧思安排,細細拆卸時空膠囊裡的層層記憶,進而探知區域社會的變遷實貌與未來。
台灣身為太平洋區域的一員,不僅參與了區域社會的歷史記憶,同時更深受地緣政治與經濟利益的影響。當然,我們更希望能與區域國家協力開創太平洋的榮景新局。
不可諱言,我們對於太平洋區域變貌的了解仍然有限,大多只停留在太平洋西沿的東亞國家,與太平洋東岸的北美社會。本書中文版問世,將可增益讀者對於區域脈動與國際情勢的理解。
有幸先拜讀本書的中文版,除了對原著高度評價,更對於譯者在精準掌握原文旨趣、以及對人文與科學跨領域知識的遣詞掌控方面,甚感欽佩,謹於此鼎力薦之。
為海洋譜寫歷史,從太平洋看見未來/國立政治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執行長 楊昊
第一次感受到太平洋的龐大,是在搭機前往美國的途中。前排座位螢幕裡標記著太平洋上的國際換日線,提醒自己即將經驗時區的躍進。泓涵之海的廣博無際,凸顯人類在時空片段裡的極度渺小。
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面積超越所有陸地的總和,它不僅涵蓋多個時區,更孕育著豐富且包容的文明樣貌。太平洋的「豐富」呈現出發展的多樣性,從東沿的歷史古國到西岸的現代強權,從相對先進的工業國家到充滿活力的新興工業國家,從民主政體到社會主義體制的多元治理結...
作者序
太平洋是一座複雜得令人目不暇給、龐大得教人難以想像的巨洋,周邊存在著幾乎數不盡的豐富自然與人為環境。英國作家克拉克(Arthur C. Clarke)曾提出一個有趣見解:太空旅行家從外太空看見地球的時候應該會說,人類給這顆星球取名叫「地球」犯了個嚴重錯誤,因為它大部分顯然是由海洋構成。克拉克之所以有此先見,肯定是想到了太平洋。這片無遠弗屆的蔚藍大海,在地球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它面積遼闊,幾乎涵蓋半個地球,從巴拿馬地峽往西橫跨至馬來西亞東岸第一塊陸地的寬度,廣達一萬七千公里,從北邊冷冽多霧的白令海峽直通南極瑪麗貝德地的距離,差不多有一萬四千五百公里。這片幅員接近一‧八億平方公里的海洋,幾占地表總面積(約五‧一億平方公里)的三分之一,地球四五%的海水聚集在太平洋,全球最深海溝(深達一萬一千公尺)也出現在這裡。一言以蔽之,太平洋是西方探險家所發現的最後一座海洋,呈現了種種無可匹敵、精彩絕倫的面貌。
它與其他海洋相當隔絕,彼此之間沒有任何超過四百八十公里寬的通道,故而無法輕易進出,只有某些船隻敢於嘗試穿越俄羅斯與阿拉斯加之間的白令海峽,或是狂風獵獵的南極海域。試圖從印度洋闖入的海船,則必須設法通過廣布於馬來西亞與澳洲之間的一連串島嶼。除了位於南端的麥哲倫海峽之外,美洲這邊也找不到任何天然入口,唯獨二十世紀初以人工鑿穿的狹窄巴拿馬運河,可容仔細測量過體積的船隻一路順暢地從大西洋快速通往太平洋。
太平洋驚人的長寬距離,給許多島民帶來了其他地區少見的不便。以吉里巴斯共和國(過去是英國代管的吉爾柏特群島)為例,該國十萬老百姓散居在總面積三百四十五萬平方公里的海面上。一九六○年代,英國人曾在沒有疏散居民的情況下,利用坐落於該國行政首都塔拉瓦三千兩百公里外的聖誕島試爆原子彈。如今聖誕島上的五千位居民不但與他們的首都隔得老遠,而且住在赤道南邊和國際換日線西側。換句話說,如果塔拉瓦所處的的時間是某年夏季的某星期日,聖誕島則是正值同年冬季的某星期六(赤道南、北地區的季節正好顛倒,換日線左、右地區的日期則是相差一天),這是吉里巴斯共和國必須面對與克服的混亂邏輯。該國乃世上最貧窮國家之一:對大多數本國人來說,當地盛產的海菜、乾椰肉和魚貨價格太貴,多數男人不得不去海外工作,或是擔任遠洋貨輪船員,然後把薪水寄回家,一來可養家活口,二來可活絡慘澹蕭條的國家經濟。面積遼闊或許令人嘆為觀止,但也可能引來重大麻煩。
太平洋也是神祕之洋,近代不乏形形色色的船難者、蹺家人和逃亡犯出沒於其中,例如十八世紀蘇格蘭水手賽爾科克(Alexander Selkirk)沿著麥哲倫海峽向北航行時,曾經漂流到泰半為火山地形的胡安費爾南德斯群島(位於智利西方的南太平洋上),並且在當地獨自生活了四年之久,後來十八世紀英國小說家笛福(Daniel Defoe)的名作《魯賓遜漂流記》(Robison Crusoe),便以這段經歷作為故事藍本。
現代西方國家曾在太平洋境內幹過多起齷齪勾當,例如美國在馬紹爾群島、英國在吉爾柏特群島、法國在玻里尼西亞屬地執行的核子試爆活動,早已為人所
知。二○○八年,由於美國必須擊落一枚在軌道中出了狀況的祕密偵察衛星,軍
方遂指派一艘擅長射擊飛彈的軍艦,將該衛星從太平洋上空擊落,他們以為太平
洋大得不得了,不會造成任何傷害,然而馬紹爾群島居民認為太平洋並非可恣意實施危險試爆活動的無人海域,曾經抱怨五角大廈態度倨傲,強行要求數百萬島民遷居他島,幸虧後來那枚衛星順利被擊落海上,火箭燃料也未傷及任何居民。
約翰斯頓環礁位於夏威夷西南方約莫一千一百公里處,美國海軍也在當地舉行過同樣令人反感的其他實驗。那些實驗地點鮮少曝光,過程也不太引人注意,因此聯航一五四班機照常飛越其上空。多年來,任何駕著遊艇經過附近海域的人,總會看到要求他們繼續前進、不得靠近的巨大警告牌──意思是這裡沒有可觀之處,當局有權使用致命武力,並派遣巡邏艇載著配備重型武器的海防員在近海一帶巡弋,以阻止任何好奇者探頭探腦。
怪事接二連三在當地發生:某些承載原子武器的火箭意外爆炸,致使該島遭到放射性元素鈽和鋂的汙染。美軍在越戰時期大量噴灑於越南的致癌橙劑,有將近七百五十萬公升存放於此,後來許多容器破裂,使得該島有毒物質再添一樁。接著約翰斯頓環礁又被用來試驗生物武器,曾在一次意外事件中,將大量會引起兔熱病和炭疽病的病菌釋放到空氣中,再度汙染該島。一九九○年,島上興建一座巨大焚化爐,用於銷毀美國承認擁有的化學武器,根據五角大廈的聲明,名列清單者包括:「四十一萬兩千枚炸彈、地雷、火箭、自動推進武器……一千八百噸神經性和腐蝕性毒劑……焚化爐每運轉二十萬小時,僅記錄一起意外事故。」二○○○年,所有工作停擺,焚化爐拆遷,據說殘留汙染物已清除乾淨。由於興建垃圾掩埋場之故,約翰斯頓環礁的面積比原來大了十倍,後來因遭到某種狠毒螞蟻入侵而被迫轉讓出售,如今駕著遊艇經過附近海域的船員,不再需要面對荷槍實彈的警察,因此往往會禁不住好奇地在岸上短暫停留。目前當地已被列為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用來追念徹底遭到掠奪的海洋。
上述事件當然都跟太平洋境內的大小島嶼有關,從聯航一五四班機的跳島之旅不難看出,本文提到的某些地方和未曾提到的上千座其他島嶼,都遭遇過相當
複雜的經歷,而要通盤了解這片大海,則必須像拼湊百衲被一般,逐步認識太平洋驚人的文化多樣性、周邊幾個國家龐大的勢力和規模,還有以火山眾多而享有盛譽、因地層不穩而蒙上惡名的環太平洋區。
西方現代史的觀點往往帶有顯著文化偏見,對於環太平洋區的敘述難免有顛倒錯置之嫌。太平洋西邊住著東方民族,包括:中國人、韓國人、日本人、印尼人、菲律賓人,如果繼續往更西邊的中南半島和印度推進,還存在著更多難計其數的東方人。太平洋東邊則有各種雜居移民,名義上屬西方種族,包括:加拿大人、美國人、中美洲人、哥倫比亞人、厄瓜多人、祕魯人、智利人。大洋洲南邊是紐西蘭和澳洲,原住民──我們已經知道,就遺傳基因而言,美洲印第安人、阿留申人、因紐伊特人(即愛斯基摩人)、毛利人、澳洲土著、加拿大原始部落,以及其他族群,皆屬太平洋種族──依然散布於太平洋周邊和境內,他們的生活早就和玻里尼西亞、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居民結合在一起,並且隨著新移民開創的各種歷史而受到保護或毀滅、剝削或尊重(但從來不曾被排除在外)。
除了混雜的人種、文化、政治和企圖心,太平洋還存在著許多其他現象。這裡有持續、複雜、劇烈的板塊運動,還有多得令人咋舌的火山、地震與海嘯,其中的陸地、海水與海床,棲息著各式各樣奇特而陌生、尚未被發現的野生動物,海洋內部和周邊的礦物蘊藏量之大,超乎人類最誇張的想像──這些財富若被人類開採,勢必引來罄竹難書、無從逆料的後果。太平洋的環境似乎比世界各地來得易遭破壞,它擁有面積廣大的脆弱珊瑚,中間夾雜著同樣脆弱的低窪環礁,還有遠比其他海域更具毀滅力的狂猛颶風和颱風。
今日的太平洋表面看來很平靜,實則瀕臨諸多潛在挑戰與危機──這些問題關乎政治、經濟、地質、氣候、食物供給,或是地球所能支撐的人口數量。
總而言之,太平洋牽動著人類的前途。如果說,地中海是古代世界的內海,而大西洋是現代世界的內海,那麼太平洋就是明日世界的內海。這片面積接近一‧八億平方公里的蔚藍大海為人類透露了何種訊息至關重要,因此有必要形諸於文字。
本書首先揭露了一項令人沉痛的事實:太平洋絕非「太平無事」的海洋,它其實是個原子海。自一九五○年元月以來,世界上大部分核子武器都在這裡進行試驗。比基尼島的氫彈(又名熱核彈)試爆活動,不值得讚許或推崇,同時也提醒世人:在該島研製的恐怖原子或核子武器已嚴重傷及人類(大多數受害者當然是日本無辜老百姓),並且成為太平洋歷史的一部分,與人類的過去、現在及未來環環相扣。
第二章主題比較輕鬆,敘述電晶體收音機的發明和索尼公司的成立經過。我認為這兩件事和一九五○年代初期的其他相關事件,可以說明戰後日本的活力、
韌性和科技才能,以及跨太平洋貿易東進模式的起源,該模式迄今仍主宰著太平洋的發展。早期的日本技術人員漸被韓國人取代,接著中國人又將取代韓國人,然而滿載商品的貨櫃輪絡繹不絕地向東行駛,最終穿越舊金山金門大橋,卻是日本開啟世界潮流──率先製造出可輕易塞進襯衫口袋的小型無線電收音機──的明證。
第三章提到令全世界年輕人趨之若鶩的衝浪活動。一部描繪這類海上娛樂的小成本電影在美國上映之後,旋即讓衝浪市場紅透半邊天。它是來自玻里尼西亞的禮物,如今市值高達數十億美元。這個古老優雅的滑水運動,曾是夏威夷和大溪地貴族們的重要休閒方式,就跟西洋人踢足球、打曲棍球一樣,它的生成背景
和創造者值得闢文探究。
我去過北韓幾次,一九八七年曾經設法在朝鮮半島全程徒步旅行,好不容易走完四百八十公里後,前方去路卻被南北韓的邊界圍籬,以及兩名虎背熊腰的美國哨兵阻擋。第四章描述早年的北韓政權極度渴望自食其力,邁向經濟與文化獨立,如今該政權因國內政治殘暴、國際行為乖張而淪為笑柄,它持續不斷對外挑
釁固然讓今日的太平洋蒙塵,卻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力。
隨著殖民列強在擾嚷不安中陸續撤出太平洋區,近年來日本人與其他原住民──美洲印第安人、澳洲土著、毛利人、太平洋諸島居民──又重新投入太平洋事務的運作。我選擇一樁象徵性事件為第五章拉開序幕:一艘英國遠洋郵輪在
太平洋英屬殖民地海域發生重大火災事故,接著提到法國人撤出中南半島、美國
人撤離越南、荷蘭人與葡萄牙人揮別其他殖民地,以及領土遍布世界的大英帝國放棄各處殖民地以後,太平洋居民終於獲得早在幾百年前就該享有的自主權。
澳洲或許是個例外。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個大陸國家將來會扮演何種角色始終諱莫如深──澳洲雖地處西太平洋,但絕非太平洋國家。本書探討澳洲是否、或者能否適應這種情況?它會不會在短期之內、長期之後,或是永久、持續運用某種區域勢力?(見第七章)
書中也論及太平洋是形成世界氣候模式的根源,以及爆發危險板塊運動的核心,它蘊藏了大量可供全世界掠奪或維護的海底資源,卻首當其衝遭遇了全球難以逃避的環境危機(見第六、第八、第九章)。
最值得關注的話題是中國,這個驕傲、古老、沉穩的國家雄踞太平洋西岸,與美國遙遙相望,也是全世界人口最多、快速崛起、實力強大的國家,我們不難想像中美兩國逐步展開競爭、可能兩敗俱傷的對立情勢(見第十章)。
太平洋廣袤無垠、深不可測,多數外來者似乎不願了解和關心它,海上島民則不然。當今之世的太平洋幾乎完全脫離歐洲人的手掌心,卻又萌生層出不窮的新爭端。這個海域的地層和氣候不穩,環境岌岌可危,大量內線交易在周邊國家進行,商業活動異常繁忙。它是人類探索科學和自我的中心,住著許多依然固守某些舊習、受東西方文明洗禮的種族,他們在哲學和精神獲得重建的環境中,似乎漸漸開始了解彼此。
這也是全世界最動盪不安的海洋,它會變成未來的火戰場,還是成為人類最後的救贖地?有朝一日,這片美麗、脆弱、巨大的海洋,是否會要求世人不再愚
蠢地漠視其他地域?東西方之間是否會秉持某種期望、典範和善意,來建構人類的未來?
後文將敘述太平洋自一九五○年一月一日起,紛紛擾擾度過六十五年的演進歷程。
太平洋是一座複雜得令人目不暇給、龐大得教人難以想像的巨洋,周邊存在著幾乎數不盡的豐富自然與人為環境。英國作家克拉克(Arthur C. Clarke)曾提出一個有趣見解:太空旅行家從外太空看見地球的時候應該會說,人類給這顆星球取名叫「地球」犯了個嚴重錯誤,因為它大部分顯然是由海洋構成。克拉克之所以有此先見,肯定是想到了太平洋。這片無遠弗屆的蔚藍大海,在地球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它面積遼闊,幾乎涵蓋半個地球,從巴拿馬地峽往西橫跨至馬來西亞東岸第一塊陸地的寬度,廣達一萬七千公里,從北邊冷冽多霧的白令海峽直通南極瑪...
目錄
推薦序 為海洋譜寫歷史,從太平洋看見未來 楊昊
前言 孤海與蒼穹
作者附記 「碳定年法」與「現代元年」
第一章 浩瀚無垠的原子海
第二章 井深先生的收音機革命
第三章 衝浪快感
第四章 緊急危險的騷亂
第五章 再會吧,眾敵與諸友
第六章 回聲隆隆的遠方雷鳴
第七章 幸運國家何去何從?
第八章 深海熱泉
第九章 脆弱不安的大海
第十章 雙雄爭霸?
後記 潮汐的呼喚
謝詞
資料來源說明
中英對照表
參考書目
推薦序 為海洋譜寫歷史,從太平洋看見未來 楊昊
前言 孤海與蒼穹
作者附記 「碳定年法」與「現代元年」
第一章 浩瀚無垠的原子海
第二章 井深先生的收音機革命
第三章 衝浪快感
第四章 緊急危險的騷亂
第五章 再會吧,眾敵與諸友
第六章 回聲隆隆的遠方雷鳴
第七章 幸運國家何去何從?
第八章 深海熱泉
第九章 脆弱不安的大海
第十章 雙雄爭霸?
後記 潮汐的呼喚
謝詞
資料來源說明
中英對照表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