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門口、走廊上鞋子堆一地;客廳永遠像被機槍掃射過;
有的家,廚房裡連基本的切菜區都沒有;女主人沒地方梳妝、更衣;
有的家,主臥室衣櫥幾乎被塞到爆炸……。
多數人對房子這麼亂的理由都是,「因為我家太小了」。
但本書作者逯薇家裡只有30坪,卻住了六口人,
她自豪的說「我家不算寬敞、更不算奢華」,
但有一個值得驕傲的優點:永遠不會亂。
她是逯薇,地產商「萬科集團」副總建築師,從事住宅研發13年,
繪製超過兩千張室內平面圖、參與過十五萬套以上精裝豪宅設計案。
多年實務經驗讓她發現,大部分人的家,問題不出在小,
而是不知道怎麼善用空間,把它變大。(蝦米,房子也可以跟吹氣球一樣,會變大?)
不信?現在,她親自示範給你看。
◎收與露——可用空間大三倍的竅門:
․怎麼收?獨立儲物間看似方便,卻不實際,把物品打散到各房間,隨拿隨收。
「各處均布、占地12%、立體集成、二八原則」掌握這四項,家裡就變大。
․怎麼露?太愛收納反而成了亂源?
統一容器的外觀,全部長一樣,感覺空間就變大:
浴室的瓶瓶罐罐、冰箱的塑膠袋,全改用同款罐子或保鮮盒存放,
就能讓視覺整齊劃一。
◎玄關這樣整理,從此可以狂買鞋;這樣收客廳,兩分鐘內完成:
․確定鞋櫃深度、活用隔板、常穿的往上放(而不是放地上),
只要3步驟,滿地亂鞋迅速歸位、玄關變寬敞。
此外,逯薇還要教你打造「抽屜式儲鞋神器」,臺幣千元有找。
․客廳怎麼變寬敞?祕訣在「藏」:
以視線高度為基準,低於腰部以下的物品,全都藏起來,
改變視覺上的凌亂感,室內空間就瞬間大增。
◎小房子也能有衣帽間!多買幾件不被唸:
․只需5步驟、4公尺、走7步,就能打造出一平方公尺的活動衣帽間。
․作者還親自設計懶女人的化妝檯——清潔保養化妝洗手一站完成。
還有,家務十宗罪,用巧思加神器一次破解!
廚房最不推薦的六大NG設計是什麼?
跟著高手替你家微整型,
把小小的房子,住得像百坪大豪宅。
作者簡介:
逯(ㄌㄨˋ)薇
1981年生,知名網路圖文作家。典型處女座,收納強迫症晚期患者,常穿條紋圍裙,愛寫寫畫畫、收拾屋子,家裡如果髒亂會痛不欲生!
她同時也是大型房地產開發公司萬科集團廣深區域副總建築師,從事住宅研發13年,其間繪製超過兩千張住宅平面圖,參與過十五萬套以上精裝住宅設計案。
最早於微信上發表圖文專欄集《家的容器》,由於全手繪的畫風相當可愛,加上她對於居家空間和氣氛自有一套哲學,很快就吸引了大批網友追隨。
《小家,越住越大》集結了她過去發表的各類居家收納、布置祕訣,教你把有限空間發揮到極致、提高生活品質。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日本創意生活大師、收納教主 近藤典子
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 王石
《DECO》居家雜誌總編輯 陳湘玲
建築空間設計職人 張瑜良
名人推薦:日本創意生活大師、收納教主 近藤典子
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 王石
《DECO》居家雜誌總編輯 陳湘玲
建築空間設計職人 張瑜良
章節試閱
開始家的減肥
我的家,面積不大(約30坪),家裡人卻不少(足足有6個人),居住了五、六年後,累積了數量驚人的雜物,擠爆家裡原本充裕的收納空間。但人人都強調這些東西總有用得到的一天,即使我想丟掉一些物品,也很難執行。住久了,所有人都對凌亂視而不見,大家逐漸麻木。
某天,我打開頂上收納櫃的瞬間,被上頭一股腦兒掉落的物品狠狠砸了一下。
那一刻,我終於意識到,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只怕連氧氣,都得從物品夾縫中努力吸取才能獲得。
空間飽和、物品爆棚的家,就好比肥胖者超標的血脂,無時無刻不向居住者施加無形壓力。
從那天起,我開始學會丟棄 。
「改善型居住方案」
看到這幾個字,80%的人腦海中都會立刻聯想到「換個更大的房子」。但,難道住得更大,生活品質就會更好?
我有位朋友曾一針見血的表示:「我終於換了房子,面積大了些,但不知為什麼,人活動的空間一點都沒變大,家裡還是那麼亂。」
其實,改善型居住方案,除了擴大社區範圍、房屋面積、房間數量、或升級衛浴設備等硬件條件之外,同樣需要提升的,是住在裡頭的人的居住智商。
就和情緒智商、理財智商一樣,居住智商就是你和住宅的相處之道,它的高低將會決定你的真實居住水準。它與房子的大小、新舊、租賃或自買、地點是否偏僻等都無關,只與居住在其中的人息息相關。
因此,與其煩惱買不起大房子改善居住環境,你還不如好好提升自己內在的居住智商。
這樣,即使不換房子,你和家人也可以享受到改善後的居住品質。
家的四級收納容器
空間也是一種容器。
一級:房屋。房子是家的容器。收納家人和回憶。
二級:房間。房間是人和家具的容器,收納每天的生活軌跡。
三級:儲物櫃。大型儲物家具(如衣櫃)是具體的物品容器,收納日常所需。
四級:細分儲物件。如置襪格等,可提升大型儲物櫃的使用效率。
前三級的大型收納容器──房屋、房間、儲物櫃,其配置高低,是決定一個家收納成敗的基本條件。其實,即使房子不大,只要妥善安排儲物空間,收納量也能很充裕。
而妥善安排儲物空間的關鍵,就是收納規則。
有被這個專業詞彙嚇到嗎?別擔心,準備螢光筆和剪刀,就能輕鬆搞懂!用螢光筆將你家的平面圖中,所有的大、中、小型櫃子(如固定的壁櫃、廚房櫥櫃、浴室櫃、大衣櫃等)全部塗上顏色。但小型低矮的活動家具(如茶几、床頭櫃等),不在此列。
四項「收納合格標準」
1. 各處均布:家裡的每個空間都要安排收納區域。物品應就近收納。請檢視家中的每個空間,是否都均勻分布了代表收納的色塊。
2.占地12%:平面圖中代表收納的色塊,至少應該占整間房子總地板面積的12%以上。
3.立體集成:收納家具不宜過多、零碎,應優先選擇可集中收納的大型入牆式壁櫃。
4.二八原則:收納應有藏有露。展示的物品和隱藏的物品比例宜為2:8。
虛實結合,露一點更性感
藏:藏起80%的雜物之後,整個空間乾淨得如同一張白紙,你也更容易在上頭發揮創意。這剩餘的20%的展示空間,留給你心愛的收藏和裝飾品一個恰當的位置。
露:藏露得宜的大壁櫃,兼具超強的實用性與聚焦性。關鍵是掌握好「藏」和「露」的比例(即二八原則)。
使用頻繁的空間如何收納?
使用頻率較高的空間,最大特點就是需要同時進行多種操作(例如下廚時洗菜同時煮湯)。因此,設計預留固定比例的無櫃門全露收納區,可放置那些每天都在使用的物品,並省去反覆開關櫃門的麻煩;也可以一邊進行手上的工作、一邊取放物品,使得動作更加順手、並提高效率。以下舉兩個例子:
洗臉檯櫃:中間的鏡子後方為隱藏收納,兩側開放格則為全露收納。
鞋櫃:上層為隱藏收納,下層為全露收納,放置常用鞋和拖鞋。
收納的捷徑——就是統一容器
如果說收納有捷徑的話,「統一容器」必是其中最近的一條!
無論多麼混亂的雜物,只要全部裝進外觀統一的容器,就能瞬間釋放出清爽整潔的正能量。換句話說,不論多麼惱人的收納問題,只要活用這條祕密公式,便能迎刃而解。
舉個例子,一般家用冰箱實際容量大多是300公升左右,採用塑膠袋或碗盤裹保鮮膜方式收納,看似塞滿了,實際使用空間根本不到一半。
皺巴巴、軟趴趴的塑膠袋,完全就是整潔的頭號公敵!不僅凌亂難看,且密封性差、無法整齊疊放,空間效率極低(塑膠袋在任何空間都一樣棘手)。
換句話說,扔掉塑膠袋,換成透明保鮮盒,冰箱一下子顯得寬敞多了!最值得推薦的是玻璃材質的保鮮盒。不僅密封性高,還可以直接用微波爐加熱,或放進烤箱使用,用來盛裝沙拉上桌也非常漂亮。
用容器管理你的購物欲
習慣使用統一容器後,我學會了用容器來管理新增物品,而不是新增了物品再購買容器。
例如,我家的衛浴間一共有6個替換瓶,裝著我平日使用的清潔用品。過去我很容易衝動購買一些新推出的髮膜、洗面乳回來試試,現在則會在出手前冷靜思考:「家裡還有沒有多餘的容器可以換裝?」
若容器不夠,衝動購物的念頭瞬間就打消了。
鞋子的管理也一樣,我曾經和大多數女孩一樣很愛買鞋子,但因為荷包不豐,自然會以便宜貨為主。現在我家裡只有15個鞋盒。這便成了我一年所有鞋子數量的上限。
久而久之,我很少會無目的地去購物,身邊的物品也慢慢變得少而精。打掃和收納更輕鬆。
高品質鞋櫃,千元有找
很多時候,生活中受限於各種條件(例如租屋一族),很難能有個現成的大容量鞋櫃。怎麼辦?試試動手DIY吧!自己搞定儲鞋神器!
STEP1:撿一塊木板,自行裁切──免費
STEP2:五金行買四個支腳或者腳輪──100元
STEP3:上網買幾個紙鞋盒──15~50元/個
沿著牆角疊放紙鞋盒(底部裝上木板及支腳),只要確保底部穩固,堆得再高都沒問題。且紙鞋盒本身是抽屜式儲放,想抽出任何一雙鞋都很輕鬆。
客廳想「顯大」,祕訣在於……
我家客廳是最常見的「沙發對著電視」的長方形空間,尺寸還算寬裕。但我不喜歡L型沙發把客廳卡得死死的感覺,於是選用了相對較窄的三人座的皮質沙發(長度1,900mm、寬度800mm)和草編坐墊的組合,至於茶几和單人躺椅,我也選擇了低矮緊湊型的。
想要客廳真正「顯大」,祕訣在於:
1.可以活動的家具,盡量不買太大的。
2.固定收納卻要盡量做大!
客廳需要收納的物品種類非常多,其中既有毫無美感的日用品,也有代表生活品味的精緻擺設。兩者的藏露選擇,必須控制得當。
以視線高度為基準(腰部以上的範圍),凡是美麗的物品,一律放在上部開放空間;而不美的物品,全部隱藏在下方附櫃門的儲物格中。這樣,視線所及之處,沒有皺巴巴的紙袋、塑膠質感的玩具,只有吸睛的工藝品以及乾淨的櫃門。
家,自然就很美啦。
用「明日行頭專用掛鉤」縮短更衣時間
據說,女生出門前搭配行頭的時間平均為10分鐘。挑、穿、脫、換,再加上鞋子和飾品的選擇、猶豫⋯⋯總之,像我這樣的賴床症重度患者,起床已經晚了,穿搭還得花老半天,難怪天天遲到!
這裡告訴大家一個小撇步:把附標籤的掛鉤反過來朝上,用螺絲固定在櫃門上,就變成了「明日行頭專用掛鉤」。
掛鉤距離地面大概1,700mm左右即可,掛上衣服後剛好映照在對面的全身鏡裡。前一天晚上就提前準備好明日的穿搭,連衣服帶飾品掛上、鞋子也配好。起床後就不用再浪費時間選擇,直接穿上就出門!
開始家的減肥
我的家,面積不大(約30坪),家裡人卻不少(足足有6個人),居住了五、六年後,累積了數量驚人的雜物,擠爆家裡原本充裕的收納空間。但人人都強調這些東西總有用得到的一天,即使我想丟掉一些物品,也很難執行。住久了,所有人都對凌亂視而不見,大家逐漸麻木。
某天,我打開頂上收納櫃的瞬間,被上頭一股腦兒掉落的物品狠狠砸了一下。
那一刻,我終於意識到,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只怕連氧氣,都得從物品夾縫中努力吸取才能獲得。
空間飽和、物品爆棚的家,就好比肥胖者超標的血脂,無時無刻不向居住者施加無形壓力。
從...
推薦序
推薦序一
改造居住空間,讓生活更豐富
日本創意生活大師、收納教主╱近藤典子
首先祝賀逯薇女士新書出版,這就像是一件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喜事,我心中為此感到無比的喜悅。
所有與生活空間、擺設改造方面有關的知識,都是能讓生命力持續進化的正能量,同時也能帶給自己及家人更多實際的生活體驗。每日累積一點美好的體驗,長久下來也將豐富我們的人生。
逯薇對生活改造上的熱情與思考,加上她長年積累下來的空間改造知識,必將帶給我們更多人生道路上的幸福感,並為生活哲學帶來深遠的啟發和影響。
我有幸能與逯薇相識,非常珍惜這份深厚的善緣,並為她的成就感到驕傲。
(本文作者近藤典子是日本創意生活大師、收納教主,透過不被既有觀念束縛的思路,她在家務勞動、清潔打掃及居家布局等領域創意無窮,至今已解決了2,000戶住家的生活煩惱,近年來在韓國和中國亦十分活躍。)
推薦序二
教你更聰明的使用一間住宅
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王石
逯薇加入萬科集團至今已13年,她的工作一直與住宅研發及居家生活有關,並認真的做了大量思考與探索。
她曾經深入每家每戶,親身造訪超過十萬戶家庭居住空間的設計、使用,以及因為家庭結構出現變化(如孩子至外地讀書、成家立業等),而必然發生的改建,及使用期限的問題。
我想,大量的設計實踐以及自身對於生活的感悟,促使她決定更深入的從根本上理解住宅的空間問題。逯薇幾乎完成了從學徒到實踐者,從根源出發的獨立思考、再回歸實踐的過程,而這本書便完整呈現了她在這條路上的最新進展。
我想,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普世觀念。如果說萬科集團過去工作最成功的部分,是給百萬戶家庭提供了居所;那逯薇的這本書,就是要幫助大家透過更聰明的方式,「正確使用」一間住宅。
房子是一個容器,空間裡承載的是物件和情感。這本書解決的,是家裡物件越來越多、空間卻越來越局促的問題,如何在兩者之間達到平衡,逯薇在各個篇章中都提供了最精闢的解答。
正如我們在社區裡提供不動產、商業服務,甚至教育和醫療,萬科集團已從創造空間,逐步進化成融合空間和內容的服務者,持續幫助大家提高「居住智商」(Living Intelligence Quotient)。畢竟,讓人們更妥善的使用每一棟房子,也是身為地產商必須提供的服務之一。
(本文作者王石,是世界500強之一的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現任董事會主席,兼任中國房地產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房地產協會城市住宅開發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深圳市房地產協會副會長、深圳市總商會副會長等職。)
推薦序三
讓空間呼吸,保持家的律動
《DECO》居家雜誌總編輯/陳湘玲
家(HOME)不等於房子(HOUSE),是的,房子就是一個殼,住了人,所以成了「家」。至於家的養成,因為每個主人都有自己的居家烏托邦藍圖,有了家後,主人開始在這兒想要一個櫃子、在那兒想要一個L型沙發,這邊要不要擺幅畫、放個花;有個獨立的更衣間會很棒,最好浴室內也有個蛋型浴缸;還有還有,無論下不下廚,一個機能、造型兼備的廚房也不能少……於是家也有了性格,與主人一般無二。
接下來日子開始,這個與主人共存的家,似乎櫃子不夠用、空間好像也變小了……是的,時間越久,只進不出,沒做好收納,空間肯定是不夠的。
德國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有一句名言:「Less is More」(少即是多),這句話其實很適用於居家空間。想維持居家的空間感,讓空間可以呼吸,這是很好用的觀念,視線所及的任何多餘東西都須丟棄,然而有些不能直接丟掉,那就做好規畫、妥善收納,你的家就可以與你一直保持律動。但說得容易,執行起來可能有些困難,而現在由逯薇所著的《小家,越住越大》,能幫你解決問題。
剛收到《小家,越住越大》的樣稿時,我以為是日文翻譯書,我們都知道日本一般住家的空間都不大,收納對他們來說儼然已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後來一看作者任職於中國最大住宅地產開發企業萬科集團,讓我忍不住立刻翻開來閱讀。逯薇因為苦惱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異,為更了解居住者的感受,因而走訪了近千戶家庭,歸納出一般人都可能會遇到的居家煩惱,並以簡單的圖解配上易懂的文字詳實解說,可說是現代生活最實用的居家祕訣。
現在,就跟著這本書重新檢視你的家,為家注入新鮮空氣,讓它成為你忙碌一天後的紓壓所在。
(本文作者陳湘玲,擁有近二十年的雜誌經驗,曾任週刊採訪副主任、女性雜誌總編輯,現任《DECO》居家雜誌及「DECO+家」網站總編輯。《DECO》為全球頂尖居家生活美學的全方位風格誌;「DECO+家」則是華人首選室內設計平臺,啟發無數對家擁有夢想的人們靈感。)
推薦序四
家的換位對話,從即刻開始!
建築空間設計職人╱張瑜良
法國哲學家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曾說:「家是我們最初的宇宙,一個真實的宇宙。」空間設計有如瑜伽的「行法哲學」──斷絕、捨棄、脫離日常中的執著、雜念和俗慮等包袱。空間斷捨離,是讓小家變大的魔法,逯薇的《小家,越住越大》也記錄這份魔法體驗──跟著書中三百餘幅的手繪改造示意圖,一起替家減減肥。
舉凡人們常見的居住煩惱,不脫東西太多、家裡太小,而長輩們愛把扔掉的東西撿回家,加上三方惡性循環所形成的矛盾:購買力提升、堆放物越來越多、房價越來越高,讓需求從「不足」跨到「過度」,空間則從「有餘」落到「壅塞」。家的發胖史,於此成形。
其實,想改善空間低坪效的使用狀態,就得勵行家的減肥計畫。文中指出:「空間超飽和、物品爆棚的家,就好比肥胖者超標的血脂,無時無刻不向居住者施加無形壓力。」家的「變大」關鍵,正是丟棄。
逯薇說,房子可以給人帶來幸福感,我則認為家是一個詩學空間,生物自當擇良木棲居,不外乎追求一種符合科學與人性的和諧關係。
自然的順天應人不無道理,找出形勢與理氣兼具的方位和格局,加上賦予空間美學的設計手法,即能風生水起,創造好居條件,無形中幫助人們卸下煩惱、遠離災厄,不只住得舒服,還能在其中一步步構思美好藍圖,完成人生腳本。
「你如何對待家,家就如何對待你。」呼應作者所言,唯有願意花費心思,用心改造與收納,與家來場換位對話,美好改變將從即刻開始!
(本文作者張瑜良為建築空間設計職人,現任Nice day美日設計總監,執業迄今已逾15年,作品多次在市場上獲得肯定。規畫過接待中心、樣品屋、實品屋、豪宅、婚宴會館、診所等。著有《家的對話:好宅設計,美好居家滿分提案》。)
推薦序一
改造居住空間,讓生活更豐富
日本創意生活大師、收納教主╱近藤典子
首先祝賀逯薇女士新書出版,這就像是一件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喜事,我心中為此感到無比的喜悅。
所有與生活空間、擺設改造方面有關的知識,都是能讓生命力持續進化的正能量,同時也能帶給自己及家人更多實際的生活體驗。每日累積一點美好的體驗,長久下來也將豐富我們的人生。
逯薇對生活改造上的熱情與思考,加上她長年積累下來的空間改造知識,必將帶給我們更多人生道路上的幸福感,並為生活哲學帶來深遠的啟發和影響。
我有幸能與逯薇相識,非常珍惜這...
作者序
前言 你如何對待家,家就如何對待你
1992年,我11歲。有一天,父母給了我一把鑰匙,讓我自己去看看即將搬入的新家。那間房子位於大廈四樓,總面積大約27坪左右。這套小小的三室一廳,是父母努力工作多年購得的小屋,當時沒有到府裝修團隊,更沒有設計師,大部分的裝潢工作,都是父親下班後親手做的。
我打開房門的那一刻,映入眼簾的是考究的木質牆裙(按:在牆上距地一定高度[例如1.5公尺]範圍之內,用面板等材料包住牆面的設計,具有保護及裝飾作用,現已較少見)、酒紅色的地板,還有乳白色的雙頭壁燈。我按捺不住興奮,心中呼喊:「哇!以後這裡就是我的家了呀?」那份驚喜、充實又溫暖的感覺,至今仍記憶猶新。
從那一刻起,我才意識到,房子是可以給人帶來幸福感的!於是長大後,我很自然的成了一名住宅設計師,目前任職於中國最大的住宅地產開發企業萬科集團。
十幾年來,所有與住宅相關的細分領域(如建築、室內、布置、收納),我都努力學習,希望能把自己兒時對於房屋的那份感動和溫暖,透過這份工作傳遞給更多人。
然而,工作的時間越久、設計的房子越多,我卻越苦惱。
我苦惱的原因來自於「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異」。當初我設計房屋時,原本以為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或「那樣的便利」,但房客入住後,他們的居住體驗往往不如我所預期。這中間巨大的心理落差,讓我備感困擾。
為了真實了解居住者的感受,我常在交屋一段時間後,主動前往部分住戶家中參觀訪談。十幾年來,我已陸續走訪過近千戶家庭。而令我吃驚的是,其中大部分家庭的空間,都處於低效率的使用狀態,非常可惜。
有的家,門口、走廊上鞋子堆了一地;
有的家,廚房裡連基本的切菜區都沒有;
有的家,主臥室衣櫥幾乎被塞到爆炸……。
慢慢的,我開始明白:家是由硬體的「房子」和軟體的「人」組成的,我只是房子的設計師,永遠不能替代住在房子裡的人。一間房子哪怕設計得再完美,也不過是個供人棲身的「殼」,從把它交付給居住者的那天起,就已經與我無關。
現代人若有機會買房,大多是首次置產。居住經驗的匱乏,使他們無論是在買房、裝修、還是在實質的居住體驗中,都難以把握矛盾的真正焦點——房價高、面積小、物品多、居住久。
如何才能在這小小的「房子」裡,擁有大大的「家」呢?
這既是你的煩惱,也是我的煩惱。
你手上這本小書,便是為解決這些煩惱而寫。
起初,它只是我漫無目的的幾頁塗鴉,沒想到發布在微信公眾號「家的容器」之後,竟得到不少朋友的認同,關注人數不斷攀升。
慢慢的,我開始思考,或許這種分享真的可以啟發居住者、讓他們擁有一個更好的家。
再後來,從一句句熱情的讀者留言中,我發覺居住者提升自己「軟體」水準,遠比我埋頭設計住宅「硬體」重要得多!
這本三百多頁的小冊子,其實最想告訴你的一句話是:「房子本身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住在裡面的人。」
你如何對待家,家就如何對待你。
前言 你如何對待家,家就如何對待你
1992年,我11歲。有一天,父母給了我一把鑰匙,讓我自己去看看即將搬入的新家。那間房子位於大廈四樓,總面積大約27坪左右。這套小小的三室一廳,是父母努力工作多年購得的小屋,當時沒有到府裝修團隊,更沒有設計師,大部分的裝潢工作,都是父親下班後親手做的。
我打開房門的那一刻,映入眼簾的是考究的木質牆裙(按:在牆上距地一定高度[例如1.5公尺]範圍之內,用面板等材料包住牆面的設計,具有保護及裝飾作用,現已較少見)、酒紅色的地板,還有乳白色的雙頭壁燈。我按捺不住興奮,心中呼喊:「...
目錄
推薦序一 改造居住空間,讓生活更豐富╱近藤典子
推薦序二 教你更聰明的使用一間住宅╱王石
推薦序三 讓空間呼吸,保持家的律動╱陳湘玲
推薦序四 家的換位對話,從即刻開始!╱張瑜良
前言 你如何對待家,家就如何對待你
第1章
小家變大的四個不等式
——破解四種迷思,迎接最大小家
第2章
惜物,是最大的浪費
——替家減減肥
第3章
收與露
——可用空間大三倍的竅門
第4章
收納箱反而成了亂源
——怎麼買、怎麼用?
第5章
玄關這樣整理,從此可以狂買鞋
——順手收、別亂擺,輕鬆搞定家的門面
第6章
永遠不會亂的客廳
——客人突然拜訪,兩分鐘內收完
第7章
廚房只有一坪半,如何變大30%?
——廚房三部曲:高效布局、高效櫥櫃、高效收納
廚房這樣布局,相當於面積大增30%
——廚房三部曲之高效布局
櫥櫃商不會告訴你的祕密,如何少花冤枉錢?
——廚房三部曲之高效櫥櫃
學會這三要點,和凌亂廚房說再見
——廚房三部曲之高效收納
第8章
小房子也能有衣帽間!多買幾件不被唸
——把一平方公尺變超級伸展臺
第9章
懶女人的化妝檯
——清潔保養化妝洗手一站完成
第10章
家務十宗罪,巧思加神器一次破解
——洗衣拖地樣樣煩,教你把家事變好玩
後記 從今天開始,找回居住幸福
推薦序一 改造居住空間,讓生活更豐富╱近藤典子
推薦序二 教你更聰明的使用一間住宅╱王石
推薦序三 讓空間呼吸,保持家的律動╱陳湘玲
推薦序四 家的換位對話,從即刻開始!╱張瑜良
前言 你如何對待家,家就如何對待你
第1章
小家變大的四個不等式
——破解四種迷思,迎接最大小家
第2章
惜物,是最大的浪費
——替家減減肥
第3章
收與露
——可用空間大三倍的竅門
第4章
收納箱反而成了亂源
——怎麼買、怎麼用?
第5章
玄關這樣整理,從此可以狂買鞋
——順手收、別亂擺,輕鬆搞定家的門面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