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有了大海就能夠
◎解昆樺 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人文中心研發組長
每隔一段時間就很想很想去看海,看極盡荒蕪的那一種海。
不知不覺間,會讓自己的文字沾染海,或者沿著海岸走,然後形成靈魂裡的字裡行間。我對海的想念還不至於像電影《碧海藍天》那樣迷戀海,迷戀到要永遠潛入海底那般。對我來說,看海,就是要把自己看得簡簡單單。
我從沒想把自己演化成魚,我只是有時就看著擱在我書架上的《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看海的日子》、《海水正藍》,光是讀著書名,就能領受大海的迷人,詩的意味。
我在自己的〈通霄‧不眠〉裡,爬上海堤,深入將要風颱的苗栗通霄海岸,尋索父親離鄉時可能的那片海的樣子。在〈拳縫糾結的玫瑰〉中,我的角色翻倒在海港附近沙灘,努力要扶起也曾為他跌到過的女孩。在我即將出版的長篇小說《螯角頭》,主角少年螯仔跟他的死黨們則以擱在淡水紅樹林附近的廢棄船作為秘密基地,後來他們如何捲入士林夜市的都更事件,就且先按下不表。
我想講的是,《螯角頭》在主角以及開頭故事設定上,確實是我一次看海的體驗有關。說是體驗,因為這是我難得把海看得那麼不簡單——
這事要從我在中興大學開的現代詩課說起。我的現代詩課主要提供中文系大一、二學生修習,不過時常有外系外所學生來修課。有一年上課點名,我讀到一個名字裡有「彤」的學生,想說應該是個女孩吧。沒想到名一唱,舉起手的是一個短髮微捲的外系男孩。
課後,有時他會把自己寫的詩,交給我批改。談詩之餘,我與他閒聊,才知道他是學校自然科學方面的研究生,畢業學位論文主要在做臺灣濕地研究,最近正在進行海岸實地調查。在我的寫作中,報導、田調是項目之一。
「下次一起去吧!」我說。
我穿著雨鞋,跟著彤,踏入紅樹林泥地,在那年夏天。
我舉步維艱,覺得下一步,整隻腳就要陷入泥巴裡。他則已前行超過,我想,他必然比我更知道調整重心,使身體在地心引力的拉扯中,形就輕盈。身體必須有力量,如同文字,否則終將只是重量,不能成詩。
我們在紅樹林泥地中去找尋螃蟹、收集泥水,我凡事皆問,因為我上一堂自然課可能要追到高中。我跟著彤,蜿蜒走入關渡平原紅樹林深處。水筆仔與紅樹林氣根密佈,織就我不曾細察的亞熱帶風景。我們最後止於淡水河畔的沙灘,彤為了研究,則繼續深入河海之間,採集水樣本。
我蹲在河岸旁看著淡水河入海,任河海之水,洗滌我手腳泥濘。那些泥陷,在我手腳留下的印記,也只是曾經。那些稀釋於無形的體驗,化入江海,就代替我泳向下游的漁人碼頭,出海,成為另一個遠航的人。
隔幾週,我又跟著彤去彰化伸港去調查。這次我負責扛著旗標,進入諾大近海的沙灘。幾排巨大風力發電機跟電塔毗連建設,我們像是要通往另一座工業時代的駱駝商隊,以勞動轉換對知識的貿易。
沙灘滿佈辛勤生活的各式螃蟹,我走過時,蟹群警醒四散。我扛著旗標離開後,又重新集結。我離開,把自己取消了,更像不存在一般,重新回步,向牠們靠近。關注牠們如何揮螯,展開生活中的愛戀與鬥爭。走在沙灘的其他研究生,高興的撿回一副獸骨,決定回去做成標本好好研究。對我來說,這副骨架,不過生之終死的明証,對他們而言,則是科學。
穿過海灘,我們終於抵達防洪道。一望無際的海浪,奔騰成就不停止的風景。我站在海岸看著海,我扛著的旗標虎虎作響,向大海明示我的存在。曾走過沙灘上的種種,都是過程,都是為了最後的海。即使過程一切生生死死,有歡喜,也會有難以承受的悲傷,但只要有了大海,就能夠。
後來彤順利完成學業,出國遠赴加勒比海擔任替代役工作,從事的正是土壤採樣工作。這段期間,我不時跟他有臉書聯絡,我知道他不只是像我只是偶爾去看海的人,他是把自己投身在世界的洋流,這麼流浪的詩人。
現在彤以「望海甘比」(Gambi and Seas)為筆名的第二本詩集《SERENDIPITY》即將出版,我讀著,像參與著我所缺席的海一般。我喜歡最一開頭的〈致謝〉,那是一份對感情的空間隱喻。我著迷於詩人把自己轉化成一間獨自放映的電影院,自顧自地在其內裡開展心史,任觀眾來去如煙。而居然,有一天在詩人無所意會的狀態,這自身電影院居然有個常客「妳」,看著電影輪播,並且邀約詩人參與另一場電影院的故事。不知為何,看到這份感謝,我心中有份情感潮汐來去,知道這份以文字隱喻落下的情感,無論結局悲喜,都將成為生命不可能抹滅的沃土,即使我們有天成灰、成土。
我這麼想起羅智成〈THE DOM〉這首詩:
我靜坐階下
瞻仰著四周
盛氣凌人的文明盛況
一面
緊守著內心
一個倖存的
小小邊疆
進入《SERENDIPITY》的分輯,一如其前兩輯「啟程」、「旅途」所喻示,那其間漂泊當有情感滄桑深深寄託。遠航世界的詩人,拓展比我們更能夠理解的邊疆位置,並且繁衍為一座更大的電影院,一如《SERENDIPITY》這本詩集,集名所滲透,那對新世界突如其來的發現意味。觀其詩作,語言中不時對「妳」進行設語,而我也不禁如此寫下這段詩,為之如此答覆:
我們成為詩人密語的竊聽者
所有海風都不能吹散
我們所聽到的——那些
該對孤獨
最美最神往的品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