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義雜誌》總編輯費文‧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理事長林文虎‧台灣女藝協會理事長陳來紅 感性推薦
榮獲《讀者文摘》《講義雜誌》《聯合報》《人本教育札記》《台灣主婦聯盟綠主張月刊》等刊登好評。
文筆平實動人,深刻描繪親情與友情,是一本關於追尋夢想的勇氣、對過去傷害的突破、告辭與釋懷的書。
夢想不是用來「想」的,有些事現在不做,就再也沒有勇氣去實現了!
這封辭職信,很長,很長。
有我對媽媽和家人的告白--辭去人人稱羨的工作,
還有我對過往人生的告辭,對追尋夢想的宣示。
我辭職,是因為孩子、文學和我的生命缺一不可。
我只是想過一個沒有遺憾的人生。
辭去教職,並不是我在教育職場過得不好,或排斥重返校園,而是我找到自己的靈魂。
我不是「教育專家」,書寫校園故事,只是因為我忘不了過去那些「放牛班」的朋友,忘不了他們受傷的眼眸,我想為他們說說話。
我也不是「親子專家」,我的孩子不見得有多優秀;照顧孩子,也不一定要辭去工作當「全職媽媽」。每個人的狀況不同,如何陪伴孩子,傾聽自己心靈深處那個「小孩」的聲音,才是最重要的。
我想烙刻的,是一顆努力活出自己,不甘在傷害裡囚禁的靈魂。換句話說,用什麼樣的姿態下台?如何告別傷害,告辭過去的人生?甚至不必辭職,也能奮力活出自己?也是另一種選擇。
回顧過去,是一種「釋放」,一種「解脫」,更是為了「尋回自己,奮力往前」。
我寫了一封家書給媽媽,剖白自己辭職的心路歷程。
媽媽:一直沒有勇氣告訴你,我早已辭職。很怕你生氣,更怕你傷心。
辭職前的最後一堂課,學生給我的掌聲,久久無法停歇。媽媽,你知道嗎?即使我努力成為一個孝順的女兒,一個好老師,都無法壓抑我想成為一個全職媽媽,一個文字創作者的渴望。
我的個性太真,總是用一種很真的眼光,省視自己的生命。這樣的個性,出了社會總是讓我吃虧。但是我不怕,不怕世俗的眼光。我怕的是,我這麼努力,努力了一輩子,卻活不出生命中的自己。我辭職,是因為孩子、文學和我的生命是一體的。我只是想過一個沒有遺憾的人生。
我像一隻鵬鳥,渴望長大,渴望擁有自己的天空。卻總是頻頻回眸望著母巢,不忍縱身飛馳。以前我叛逆,只是想證明自己已經獨立,可以自己做主。但是,當我漸漸成熟,才恍然明白,唯有用一種平和的方式,取得你的了解和支持,我才能算真正成熟長大……
幾天後,我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看完你的信,大家都哭了。想做什麼,就去做吧!」
我開心的笑了起來,兩滴眼淚,就滴在鼻頭上。
我終於看見媽媽放寬她的手心,也看見生命中的自己,敞開胸懷,振翅飛翔。
作者簡介:
黃淑文
台灣師大地理系畢業。任職國中教師7年,作品獲台灣省創造思考教學優異獎。
89年起請育嬰假,從照顧兩個孩子還原自己。94年辭去國中教師工作,在報章雜誌寫作、曾接受教育電台、漢聲電台、News98、民視和公視專訪。作品見於《文化淡水》《張老師月刊》《人本教育札記》《讀者文摘》《講義雜誌》《台灣主婦聯盟綠主張月刊》《聯合報》等刊物。
目前是《台灣主婦聯盟綠主張月刊》編輯委員。
作品集結在 http://blog.udn.com/h28712623( 桂花樹網誌 )
章節試閱
【開場】媽媽,我想辭職
爸爸過世後,媽媽一直堅持獨居。我坐上南下的火車返鄉探親,一路上思索著要如何向媽媽開口,我早已辭去老師的工作。
從小,被父母期望去當一位老師,在一條被安排好的軌道運轉著,沿途看到的生命風景卻不是我真正想要的。一直到生了兩個孩子,請了幾年的育嬰假,我從照顧孩子的生命裡看見自己,還原自己。驀然發現,文學寫作是我的最愛,我再也無法違背自己。
回到鄉下老家,媽媽的臉上掛著慣有的笑容,削瘦的臉龐略顯滄桑。爸爸在一場手術,突然撒手人寰,對媽媽的打擊不小。想到這次回來還要提起我早已辭職,一種複雜的心緒讓我為之語塞。
反而是媽媽先開口:「育嬰假什麼時候到期?趕緊回學校上班。現在流浪教師那麼多,像你任職的公立學校,擠破頭也進不去。媽媽好不容易栽培你讀到師大,你若辭職,媽媽會很難過。 」「嗯,還有半年。半年後再說。」我說得有點心虛,趕緊挽起袖子幫忙切菜。
「哎呀!你怎麼到現在還用左手切菜?還沒改過來?」媽媽提醒著我,卻不曾察覺,那是一個從小到大,讓我揪心的傷痛。
小時候,我是左撇子。卻被家裡的長輩用敲打手指的方式,硬生生強迫換手,結果至今只有寫字用右手,其他方面仍慣用左手。在左右撇子極端衝突的矛盾裡,兒時的我講話結結巴巴,常常搞不清楚自己適合的是什麼。
「媽媽,你有沒有發現我用左手也切得很好?」我決定用這樣的方式切入辭職的話題。但媽媽瞧了我一眼,卻說:「我看你,還是換右手好了,看你用左手切菜,我好怕。」
我知道媽媽心裡真正想說的是:「左撇子是少數,和大家一樣用右手,會比較有安全感。」然而,我要如何告訴媽媽,右撇子與當老師,雖然穩定安全,卻不是我要的人生。
媽媽說她還不餓,拉著我一起打掃。媽媽一直等爸爸過世後,才敢動手整理他生前最不願意別人碰的藥櫃子,我則暗地裡背著媽媽丟掉一堆早該丟掉,卻一直捨不得丟掉的雜物。
這是愛嗎?為何我們無法在所愛的人面前,勇敢的說出自己的好惡?
我已經夠大,大到足以看清楚什麼是媽媽該丟棄、該放下的,那是放下爸爸生前感情上對她的傷害,放下一個母親對孩子未來的掌控權。我已經夠大,大到可以去為自己的未來做決定,為自己負責。
但是,為什麼我依舊說不出口「我早已辭職」,怕的是,傷害一個六十幾歲老母親的心啊。
晚上,和媽媽蓋同一條被子睡覺。有一分從小到大渴求的親情溫暖。但是,我卻翻來覆去睡不著覺。
媽媽側過身來,溫柔的拍拍我的肩膀:「一連生了五個孩子,家裡的床鋪不夠大,所以從小你就和堂姐睡,從來沒和媽媽睡過。」
我的心抽了一下,翻過身直接了當的問了一句:「為什麼是我?」媽媽瞇著笑眼說:「因為你很乖,好商量。」我的眼淚奪眶而出,抱著媽媽哭了起來。我好想說,即使我很乖,仍然需要媽媽的愛,需要一個媽媽抱著睡覺的童年。
辭職,成為一位全職媽媽,也是為了療傷。總在用心陪伴孩子成長,緊緊擁抱孩子的剎那間,才感覺自己回到童年,填補了那個欠缺親情擁抱的缺口。
看著媽媽滿頭白髮,還有歲月烙刻在臉上的皺紋,一種欲言又止的心酸,霎時湧上心頭。回家一趟,辭職的事一句也沒說。我決定用寫的。
回到台北,我寫了一封家書給媽媽和其他兄弟姊妹,剖白自己辭職的心路歷程。
「媽媽: 一直沒有勇氣告訴你,我早已辭職。很怕你生氣,更怕你傷心。
辭職前的最後一堂課,學生給我的掌聲,久久無法停歇。媽媽,你知道嗎? 即使我努力成為一個孝順的女兒,一個好老師,都無法壓抑我想成為一個全職媽媽,一個文字創作者的渴望。
我的個性太真,總是用一種很真的眼光,省視自己的生命。這樣的個性,出了社會總是讓我吃虧。但是我不怕,不怕世俗的眼光。我怕的是,我這麼努力,努力了一輩子,卻活不出生命中的自己。我辭職,是因為孩子、文學和我的生命是一體的。我只是想過一個沒有遺憾的人生。
我像一隻鵬鳥,渴望長大,渴望擁有自己的天空。卻總是頻頻回眸望著母巢,不忍縱身飛馳。以前我叛逆,只是想證明自己已經獨立,可以自己做主。但是,當我漸漸成熟,才恍然明白,唯有用一種平和的方式,取得你的了解和支持,我才能算真正成熟長大……」
我洋洋灑灑寫了滿滿五張信紙,用掛號信寄出,讓每一位家人,在同一天看到我對媽媽的真心告白。
幾天後,我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看完你的信,大家都哭了。想做什麼,就去做吧!」
我開心的笑了起來,兩滴眼淚,就滴在鼻頭上。
我終於看見媽媽放寬她的手心,也看見生命中的自己,敞開胸懷,振翅飛翔。
【開場】媽媽,我想辭職
爸爸過世後,媽媽一直堅持獨居。我坐上南下的火車返鄉探親,一路上思索著要如何向媽媽開口,我早已辭去老師的工作。
從小,被父母期望去當一位老師,在一條被安排好的軌道運轉著,沿途看到的生命風景卻不是我真正想要的。一直到生了兩個孩子,請了幾年的育嬰假,我從照顧孩子的生命裡看見自己,還原自己。驀然發現,文學寫作是我的最愛,我再也無法違背自己。
回到鄉下老家,媽媽的臉上掛著慣有的笑容,削瘦的臉龐略顯滄桑。爸爸在一場手術,突然撒手人寰,對媽媽的打擊不小。想到這次回來還要提起我早已辭...
推薦序
【推薦序】 看見是智慧,被看見是勇氣
陳來紅
讀著淑文一頁頁的生命記事,我的思緒澎湃不已、熱淚直流,此時此刻,我面對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生命歷程,以及不同的生命向度,但卻有著與普世女人相似的處境與心情,此刻終於了解,原來這個向度的女人,要奮力活出自我需要相當的勇氣,而這勇氣正是活出自我的行為典範。
淑文在書中提及,與學生辭別時的情景,令我深受感動,她說:「如果你們喜歡老師,喜歡地理課,請你們一定要記得一件事。那就是,即使今天老師的職業是掃廁所,那間廁所一定很香、很整潔。記得在人生的路上,一定要對自己的品質負責,勇於接受任何挑戰。不管將來你們的職業如何,即使是賣豆漿,也要賣出最好喝的豆漿。最後,謝謝你們,給老師這麼棒的回憶。」
這典範很有生命力,也很生活,由身處教育現場的老師親身示範更具說服力。我們與其空洞的高喊「職業無貴賤」,不如像淑文這樣具體說出孩子可以意會易懂的生活實例,來得震撼而生動。記得我曾經在國北師的大禮堂,向三百位老師喊話:「愛孩子的人,才進入學校擔任教育工作!」諷刺的是像淑文這樣懂孩子、愛孩子的老師,最後卻選擇活出自我,選擇自己靈魂深處的真愛,可惜我們的教育界,多麼需要這樣的好老師啊!
淑文從洋洋灑灑寫了滿滿五張信紙給母親和家人,到嘔心瀝血寫出這本《最長的辭職信》,踏出專業寫作之路,的確需要許多讀者的支持與祝福。我記得在德國旅遊時,曾遇見一位台灣的版畫家,他有幸獲得一間美術館的奧援,一整年得以在如倉庫般高的畫室揮灑才華,他向我們感嘆純藝術在台灣的難以生存,其實純文學創作何嘗不是?如此艱難之路,淑文卻勇氣十足、毅然決然,努力爭取家人的支持,做為合作社運動伙伴的我,當然義不容辭寫序祝福她,也引薦分享給更多國內讀書會伙伴及讀者,做為選書及閱讀的參考。
從事閱讀推廣工作多年,有思想的國內作品實在不多,淑文如璞玉般,仍保有創作的赤子之心,堪稱國內難得有思維的新秀作家。我在蓋間綠房子之後,也深深體會思維的背後其實是對價值的認知,就如同建築設計家朱老所言:「不只是空間,更是思維;不只是作品,更是思維的示範。」很高興自己也受到像淑文這樣的年輕人啟發,讓我更深刻認知如要活岀自己的靈魂,就需要像淑文般永不放棄;要有思想見地,不但需要有討論的能耐,以及表達思維的勇氣,更要具有像淑文思維之細膩,而這點我們已從字裡行間深刻感受到了。
我對於書中有一段文字印象很深刻,淑文描述她拿出手機,替臥病在床的父親撥了「阿姨」的號碼,此時此刻,身為女兒,夾在父母之間的情緒掙扎——面對曾經情義相挺、照顧好友遺孤卻衍生外遇的父親,與一心守候的傳統母親,當下父女兩人的思維轉折,實在耐人尋味。詩人許悔之曾言:「看見是智慧,被看見是勇氣。」很高興看見「能看見又勇於被看見的淑文」出書,願她的純文學之路能步步踏實!
(本文作者為台灣女藝協會理事長)
【推薦序】 生命的必修課:幸福這般容易
林文虎
生命本是難以言喻的話題,淑文卻能用文字侃侃而談。不論是父親的情困、母親世代落差的愛、孩子的純真性情、學生及手足的不捨,都能找到與她渾然天成的連結——屬於孩提的至真至性。讀書如讀人,認識淑文一家人好幾年了,淑文的文字一如她帶點快板的說話,總能不經意感受這赤子之心的源頭,一如從他們年幼兒女的口中蓮花般展現。真是一個真性情的奇妙家庭,怪不得能這麼愜意、單純的探索生命。
「孩子的眼光,把複雜的事物簡單化;而我們大人的眼光卻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淑文這般禪意的體會,因為出於以自然為師、以孩子為師、以夢境為師,並且以自我關照為師,所以這一家人總能保有最純淨的喜樂。這樣的故事,也是繁忙、焦慮的現代人很難實踐的。我很樂意與所有有緣因本書而聚首的朋友分享,不要懷疑書裡如夢似幻的文字和情節,每ㄧ段讓人低迴的對話,每ㄧ則讓人心悸的篇章都如實的發生過。
正如淑文所說:「媽媽總為我們預備了一個生命的窗口,只要我們願意打開它,便可以看到最美好、最寧靜的風景。」如果親子關係是生命的必修;如果開發孩子潛能是父母的使命;如果愛的探索是夫妻幸福的功課,《最長的辭職信》恰好滿足了每ㄧ項需求,只是一定要慢慢讀,細細嚼。 在這個親子、夫妻、生活無一不煩惱的年代,讀這本書是種難得的幸福呢!
(本文作者為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理事長)
【推薦序】 看見是智慧,被看見是勇氣
陳來紅
讀著淑文一頁頁的生命記事,我的思緒澎湃不已、熱淚直流,此時此刻,我面對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生命歷程,以及不同的生命向度,但卻有著與普世女人相似的處境與心情,此刻終於了解,原來這個向度的女人,要奮力活出自我需要相當的勇氣,而這勇氣正是活出自我的行為典範。
淑文在書中提及,與學生辭別時的情景,令我深受感動,她說:「如果你們喜歡老師,喜歡地理課,請你們一定要記得一件事。那就是,即使今天老師的職業是掃廁所,那間廁所一定很香、很整潔。記得在人生...
目錄
開場 媽媽,我想辭職
卷一 做自己--寫給不甘囚禁的靈魂
墊在屁股的獎狀
一個承諾
只因真心,她流淚我哭泣
怎一個「爽」字了得
他麻煩,他是得意門生
才剛公開接吻,就要分手
那男孩,畫中有話
老中醫師,開心藥
我的另一半,「靈簽」沒唬人
流產又流產,孩子是老天爺給的
卷二 揮別過去--十二堂 「還原自己」的課程
◎關於課程:我和一棵木棉樹的奇妙相遇
何謂「還原自己」? 那就是,回到生命的初心,看見童年的自己,
再次經歷曾有過的愛與衝突,給自己「重新活過」的機會。
第一堂課:看見天生的靈魂
第二堂課:找回本能
第三堂課:聽見生命的回音
第四堂課:尋「根」
第五堂課:看見「內在的小孩」
第六堂課:回到哺育的搖籃
第七堂課:面對自己的軟弱
第八堂課:從樸拙的筆觸,還原童心
第九堂課:用愛填補受傷的缺口
第十堂課:接納生命的印記
第十一堂課:生命中的獎牌
第十二堂課:跨過愛與恨交織的火焰
卷三 辭職--活岀自己的靈魂
土地公,娃娃送信來了
和孩子挖一條溪
從「愛心樹」到「會讓人家」的樹
甜蜜的麻煩
美女與野丫頭雙贏
當鐵人有夢可想
再回首,瞧學生咬蘋果
老師,我想革命
向爸爸報告人間事
後記 滄海中的笑與淚
開場 媽媽,我想辭職
卷一 做自己--寫給不甘囚禁的靈魂
墊在屁股的獎狀
一個承諾
只因真心,她流淚我哭泣
怎一個「爽」字了得
他麻煩,他是得意門生
才剛公開接吻,就要分手
那男孩,畫中有話
老中醫師,開心藥
我的另一半,「靈簽」沒唬人
流產又流產,孩子是老天爺給的
卷二 揮別過去--十二堂 「還原自己」的課程
◎關於課程:我和一棵木棉樹的奇妙相遇
何謂「還原自己」? 那就是,回到生命的初心,看見童年的自己,
再次經歷曾有過的愛與衝突,給自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