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書卷獎當爸媽過了65歲張忠謀村上春樹韓江蔡康永讀冊選讀聯經暢銷66折起長期買進不婚孫翠鳳心靈工坊全書系屁屁偵探神奇柑仔店最透明的故事假仙女絕望者之歌
放入購物車

圖解設計思考:好設計,原來是這樣「想」出來的!(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艾琳.路佩登|譯者:林育如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2-04-06

ISBN/ISSN:9789862721247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192

書況:普通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設計思考,是一座解決問題的迴旋梯,
那個透著光亮的盡頭彷彿觸手可及,
但要到達那上頭前卻有無數的階梯要攀爬。

本書的作者、美國馬里蘭設計學院的教授 艾琳.路佩登Ellen Lupton
談到設計時也說:
或許你躺在地板上,眼睛盯著天花板,
把上頭的斑點和裂縫想像成是一隻捲毛狗在舔著一隻死老鼠;
也或許你到遠地旅行,觀察當地原住民是如何把碾碎的藥草當成止血劑在使用;創造形式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過程,不論它是以什麼型態出現──繪畫、攝影、剪裁、黏貼、或者塗抹雞血,設計師都有自己獨到的詮釋。

「設計思考」的觀念通常指的是從概念構成、研究、建立原型、到與使用者互動的過程。Alex F. Osborn的《AppliedImagination》和Edward de Bono的《New Think》都解釋了創意的問題解決方法,並加以推廣。
Don Koberg和Jim Bagnall在1972年出版的《The Universal Traveller》則讓讀者看到各式各樣透過非線性路徑解決問題的方法;Peter G. Rowe在1987年將「設計思考」一詞應用在建築上。

更晚近者,還有Tom Kelly、Tim Brown、與他們在IDEO設計公司的同事們共同發展了一套建構問題與產生解決方案的技巧,他們尤其強調設計的目的在於滿足人類需求。

雖然上述有些方法涵蓋了廣義的設計範疇,但本書我們只聚焦在平面設計上──它既是一種媒介,也是一種工具。
概念構成的技巧通常會涉及將想法視覺化:素描、匯整清單、關係圖解、繪製聯想網路圖等等,以上種種探索都屬於圖像表達的形式,DanRoam在他的大作《The Back of the Napkin》當中就闡述了這一點,產品、系統、以及介面設計師會使用敘事的故事板,來說明產品與服務是如何運作的。
除了介紹建構問題與產生創意靈感的技巧外,本書也將形式的創作(form-making)視為設計思考的面向之一。儘管有某些提倡設計思考的人士刻意降低設計當中形式要素的重要性,我們還是將形式創作視為創意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所以,除了腦力激盪之外,原來設計師是這樣想的!就是本書的主軸,我們可以簡單的說,腦力激盪就是由一群人圍成一圈,進行以下三個步驟:
定義問題 Defining Problems

獲得靈感 Getting Ideas

創造形式 Creating Form

然而,看似簡單的三個動作,裡頭卻藏著更多的分解動作!
這是一本Step by Step圖文解說設計師大腦裡的創意迴路,它如何分佈、又是如何轉彎,並創造出一件件令人驚嘆的作品!

作者簡介:

艾琳.路佩登Ellen Lupton

艾琳是一名作家、研究員、設計師、也是一位教育者。她是馬里蘭藝術學院((Maryland Institute College of Art,MICA)圖像設計藝術碩士學程以及設計思考中心(Center for Design Thinking)的主任,同時在史密森機構的古柏-惠特國家設計博物館(Cooper-Hewitt, National Design Museum, Smithsonian Institution)擔任研究員。

她的著作包括有:《字的設計有道理!》(Thinking with Type)、《獨立出版》(Indie Publishing)、 《圖像設計:新基本原則》(Graphic Design: The New Basics)、 《探索素材》(Exploring Materials)、以及《自己玩設計》(D.I.Y.: Design It Yourself)。

譯者簡介:

林育如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熱愛人文藝術和大自然,專長是思考怎麼樣才叫「過生活」並且具體實踐,近年來對養兒育女 也漸有心得。曾經接受過金融業與高科技業的洗禮,現在則悠游於文化創意、語言文字、和柴米油鹽的世界。譯作有《包浩斯》、《像設計大師一樣思考》、《男人 就是搞不懂》、《走出傷痛》、《U2 BY U2》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好評推薦

Big Issue執行長、總編輯 李取中

知本形象設計總經理 蔡慧貞

想像力進入實體世界的轉化過程

Big Issue總編輯 李取中

想像力的一開始往往是無邊無際的,如何將電光火石間產生的概念,描繪出來,進而與他人溝通,到最後慢慢地將這些龐雜的靈感逐步一一限縮與具體化,這中間都需仰賴創意工作者藉由各種工具方法的協助才得以完成。

本書試圖透過諸多不同的工具方法的操作說明,並佐以案例的實務運作過程,來傳達如何運用這些工具方法將想像力帶進我們這個實體的世界。

是一本有趣並兼具實用性的設計書籍。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能把問題說清楚、講明白,就算是已經解決一半了。」──John Dewey(A problem well-stated is half-solved.)如何定義問題大部份的設計案都會從問題出發,比方說要改善某個產品、創作一個標誌、或者陳述一個想法。設計師和客戶通常在最開始的時候會把問題想得太狹隘,反而限制了結果的種種可能性。客戶聲稱他需要做一份新手冊,但也許他更該做的是架設一個新網站、辦一場宣傳活動、或者擬訂一個行銷計畫;設計師認為客戶需要換一個新的商標,但可能創作一個形象圖案、或者改個新名字更能打動全球市場的觀眾;更環保的包裝設計或許不只為...
顯示全部內容
作者序
作者序

設計的過程,綜合了直覺與深思熟慮的行動。專案的啟動,可能包含了個人的儀式──如花點時間散散步、或者沖個熱水澡,也可以有一些刻意安排的活動──像是訪談客戶、或發送問卷。許多設計師會從腦力激盪法(brainstorming)著手,這是剛開始時對靈感的一種開放式搜尋方法,幫助你推敲問題、打開你思考問題的廣度。

腦力激盪法在1950年代被發展出來後,很快地成為幫助人們進行創意性思考的熱門方法──就算是覺得自己與創意完全沾不上邊的人也在使用。腦力激盪法仍然是一項有力的工具,但在設計師追求實用、具啟發性的靈感的過程中...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翻開本書,你可以找到……

30個幫助你思考下一個專案的方法
3個可能會讓你就逮的點子──假使你沒有完全遵照指示的話
1本簡潔的書
74位設計師
5種方法讓你重新審視附近的咖啡店
28位頂尖設計改革者的忠告
6種手法讓你在公眾當中引來異樣眼光
28句絕妙佳言
136個基本步驟教你如何瀏覽、剖析、以及動手嘗試
184頁彩圖
製作蛋型標誌的10種超級有趣又與眾不同的方法
2種製圖的技巧
9種定義問題的方法
腦力激盪法
心智圖法
訪談法
焦點團體法
視覺研究法
品牌矩陣法
品牌手冊法
實地研究法
創意簡報法
...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