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頡剛是古史辨學派創始人,現代歷史地理學和民俗學奠基人。
本書提綱挈領地介紹中國各歷史朝代的更迭,並且將古代社會的各個層面如哲學、文學、經濟、宗教、自然科學等都做了簡介;對四書五經、諸子百家以及各朝代的部分雜史等古書,從經學、漢學、史料學、考古學和考據學等方面加以簡述。把三四千年的中華歷史和文化舉重若輕地娓娓道來,使讀者從總體上了解和把握中國歷史的基本情況。
本書重點
1.史學大師講說治史門徑,深入淺出解讀中國文化。
2.簡述中國各朝的更迭及社會槪覽
3.讀者能夠從總體上認識及理解中國歷史及文化基礎
作者簡介:
顧頡剛(1893—1980)
江蘇蘇州人,著名歷史學家。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文科中國哲學門。歷任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大學、雲南大學、齊魯大學、中央大學、復旦大學、蘭州大學等大學教授及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主任、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會主任、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主任、中央研究院人文組院士、中國科學院(後改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他在上古史、民俗學、歷史地理學領域取得了傑出的成就。生平著述宏富,主要著作有《古史辨》《秦漢的方土與儒生》《三皇考》《史林雜識初編》《吳歌甲集》等。
章節試閱
一 中國民族史概要
今天,十二月十五日,顧老看起來面色紅潤,腰板倍兒直,精神煥發,應我的請問,興致盎然地講述中國民族的源流。他的思路異常清晰,語言有條不紊,邏輯性強。談起中華民族的歷史,他帶着一片摯愛之情,高論滔滔不絕。他的北京話帶有少許蘇州鄉音,徐徐漫道。
1. 打破兩個錯誤的觀念
人們對於中華民族的來源,有兩個不科學的錯誤觀念,必須打破。
第一個錯誤,說中華民族自從三皇五帝以來,一直是統一的;又一直是封建帝王世代相傳下來的。
其實不然,三皇五帝是許多民族在悠悠的遠古時期的不同的神;後人才把這些神聯繫起來,成為許多民族共同的神,稱作「三皇」和「五帝」。古人說自己是「三皇」、
「五帝」生出來的,是黃帝的子孫。其實,這是不對的。這個說法鐵板釘釘般地定下來,就使得科學的民族史無法研究。
第二個錯誤,以為中國民族是在四面八方之中央,其他少數民族在四邊,東方的民族叫做夷,西方的稱為戎,那在南方的就叫蠻,而北方的則呼為狄。
實際上並非如此,古時,夷人、狄人各方都有。夷、 狄、戎、蠻並沒有某種固定的地域分配。
現今,我們知道的有「北京人」,山西「丁村人」,廣西「柳江人」。這都是新發現的五十萬年前到四五萬年前的古人。這些古人,與今日之中華民族,究竟有何聯繫?還不知道,沒有研究清楚。
今天的中華人,只不過四千年。而人類整個歷史異常漫長,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才數千年。可是,考古,可到達一萬年;古生物學可到一百萬年;地質學可以到幾百萬年。真不知,人類史從何時起始。
現在的有文字記載,又有文物為佐證的人類歷史,仍舊是太短太短了。
2. 中華民族的形成、壯大和發展
(1)商
古老的中華民族歷史,有文字資料的,自商代的甲骨文起始,算來不過只有三千到四千年。
商人,是中華民族。它的東邊為鳥夷人。鳥夷人把鳥作為自己的圖騰。鳳鳥氏、玄鳥氏和爽鳩氏都是鳥夷。鳥夷人所佔地域極為廣大。大概以山東為中心,最北到東北 地區;南到江蘇;西到河南。這些都有考古的根據。鳥族文化是黑陶文化。黑陶在山東、河南、東北、江蘇等區域發現很多。黑陶的特點是薄,上面都有鳥頭。這些是近些年才發現知曉的。
商的西邊是羌人。羌人佔地有陝西、甘肅一帶。
商人在河南、河北地區。同其他部落比起來,當時已算是很大的了。
商的南邊是越,在甲骨文中無越的資料。因商同越的交往少。那時,商與南方、北方的關係少,而與東方、西方的關係多。
商的北面,仍是夷。夷人沿海而居。另外它的北邊還有狄,但關係不多。
商代的中華民族大概如此。
(2)周、秦
商之後為周。周是羌人。羌人分成兩支,一是姬姓,一是姜姓。都起源在渭河流域,陝西一帶地方。姬姓同姜姓聯姻。羊加男人為羌,羊加女人為姜。他們都以羊做圖騰。
周人後來向南、向東方擴展。向南方擴展的是太伯。他沿漢水向東南發展到湖北、江西、浙江、江蘇,建立了吳國。這當然不是太伯一人、一次行動所達成的,而是慢慢地逐步形成的,從而吳國為周所統治。那個地方原本是越人。
另外,周人向東擴展到了山西,再往東南到了河南。這一來,周人便同商人起了衝突,發生戰爭。結果,周滅了商。周的地方大了。最初周武王時候,他們擴充到河南、陝西、山西三省,地域就很龐大了。
周武王死了以後,他的子侄起來叛亂。這就引發了周公的東征。東征名義上是平叛,實際上則大大開拓了疆域。河北、山東都被吞併了。這個地帶原是鳥夷的居留地,鳥夷人被迫分散,有的留下,有的逃到南方,有的逃往西方,有的跑往北方。所以周公東征的地方愈大,鳥夷人的分散也愈廣。
後來的秦人,姓嬴,是鳥夷的一族。周公把秦人從東方趕到了西方。後來的越國,也是鳥夷人,嬴姓。犬戎滅了周,東方的鳥夷人姓嬴的自東方搬遷到西方。總之,東方和西方的各族混合了。到了秦代,東方的各族的人,則為來自西方的人(秦人)所統治了。
狄,即犬戎,以犬為圖騰,商時已有。到周時,同犬戎就近了。狄在西、北方,勢力很大,地域很廣。西部的 在陝北地區,北部的在山西、河北地區,內蒙古全是狄 人。戰國以後變為匈奴。歷史上的匈奴,來自狄人。
到了春秋時代,狄人分為白狄和赤狄兩支,用旗的不同來劃分。赤狄佔地在陝西、山西、河北一帶。白狄在河 北的定縣。晉人滅掉了山西與河北的很多白狄和赤狄。到戰國時期,秦又滅了陝西白狄。於是,狄更往北去。所以,戰國到秦、漢,狄人都到長城以北去了。秦、晉、 燕各國都營造長城。到戰國時,晉國亡了之後,趙國、秦國、燕國全都造長城,為的是防禦狄人。
秦、漢以後,匈奴力量大,地域比中原還要大,佔有了蒙古和新疆。匈奴人善於騎馬射箭,善於打仗。所以秦朝特別派了大將蒙恬去抵禦匈奴。可是,仍然被匈奴人搶去肥沃的河套地帶,直到漢武帝時候才奪回。
秦、漢時代,在北面以長城阻擋匈奴的戰馬。在南方,就開拓越。西周時吳太伯已到了越,這時又到南海郡和桂林郡(即廣東、廣西),還到了閩中郡(即福建)和象郡(就是越南)。
越南的越人,在古代原本和浙江的越人是相同的。浙江的越有甌人,東甌人在溫州,西甌人在廣西。
南方的越人,用船向南方去,十分便利。如同北方的匈奴用馬,能開到遠方。
越人,矮小的身子,黝黑色的皮膚,所以也有人稱其為馬來種族。因為體格和馬來人相同,這一種族,也許是中原人。再往南,則到了東南亞,好像匈奴人之到了西伯利亞。
所以,古代的中華人,分為三:
1 在中間地區,中華先人,是東方的人和西部的人所合併起來的。
2 在北邊地區,匈奴人,向北擴展。
3 在南部地區,越人。
因此,可以這樣說:全亞洲,在遠古的歲月裡,曾是三族共同開發。古日本、古朝鮮可能是鳥夷人。因為鳥夷人說,其祖先是鳥卵所生。在朝鮮,現在有許多證據。
從商、周到秦代,許多民族合併起來,漢代以後就叫中華民族,這其中包括了許多少數民族。例如,貴州的夜郎國,雲南的滇國都併到一起。夜郎國,在漢武帝以前是獨立存在的,到武帝時把它合併了。「夜郎自大」是怎麼回事?漢朝使者到夜郎國,夜郎國王問道:「漢朝,比起我夜郎國來,孰大?」所以留下這個典故。比喻一個人不知天高地厚,而妄自尊大,人們就說他是「夜郎自大」。其實,他本不大。
中華民族的形成、壯大和發展,要歸功於三個人:
1 周公,他併下鳥夷,一直到了東方,到了海邊。
2 秦始皇,他併下了南方的越,到了福建、廣東、廣西。
3 漢武帝,他發展到了雲南、貴州。四川,戰國時,秦國就加以開發。四川,一是巴,在重慶;一是蜀,在成都。秦始皇之能夠統一全中國,和開拓四川大有關係。因為,四川有米,打下巴和蜀之後,有了三個大地區,就可以攻取東方,東方卻不能打四川。
內地的小種族有許多許多。如蠻,它分很多個種族。對於蠻的開發,要歸功於楚。
楚,本為東方的人,同鳥夷很近。楚人姓羋。楚以羊為圖騰。原先在河南的東部,被周公一打,遷徙到漢水流域湖北一帶。到了荊山,周公的力量達不到了,以後,它壯大起來。接着,南方的許多小種族都為它所合併。包括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各區域。楚曾派人打雲南,沒有成功。但南蠻的大部分是被楚所同化。
戰國時,越國滅了吳國之後,楚國把越國滅掉。所以,楚在春秋、戰國時代,地域最大,其周圍有五千里。其次,才是秦。當時,許多人以為楚是要統一全國的;可是,楚卻為秦滅掉。
春秋時代,有四個大國。即齊國、晉國、秦國、楚國。齊國佔了山東的大半(東北部),及河北的南部。晉國佔了山西的全部及河北的西部。晉國本在山西的南部,它向北發展,到了雁門關以南一帶地方。
秦國,原先是在甘肅的東部——清水縣。後來它擴充到陝西中部,再擴充到陝北以及陝南,加上甘肅的西部。到戰國年間,秦國擴展到四川。秦始皇時,已經達到了福建和兩廣,這時的版圖同當今的領域,就已經差不多了。
說到燕國,很有味道,它本來很小,可是到戰國時期卻大起來。它到了遼寧及內蒙古的東部。燕昭王向東北發展,到達熱河、遼寧。這一擴充,主要是打擊了朝鮮。原在遼寧、熱河、河北、東北之一角的朝鮮人,便移到了現下的朝鮮。
朝鮮人稱大河為灤。「灤」字變音成「遼」,又變為「凌」,這在韓音中,都是河。
朝鮮人東遷,但是有一部分朝鮮人仍然留居在東北,這就是原名稱的高麗。到唐朝,唐太宗又去打高麗,當時主要在今之鞍山一帶區域。所以戰國時的燕國很大。
戰國時候有七個國家最大,即齊、楚、燕、趙、秦、韓、魏。當時韓國、魏國在他們各國中間地方,被擠得無法向外擴大。韓國就是河南的中部和西部;魏國是山西、 河南與河北的各一部分,這是最小的兩個國家。
趙國往北發展,它原來在山西的北部和河北的西部,建都在河北的邯鄲。
一 中國民族史概要
今天,十二月十五日,顧老看起來面色紅潤,腰板倍兒直,精神煥發,應我的請問,興致盎然地講述中國民族的源流。他的思路異常清晰,語言有條不紊,邏輯性強。談起中華民族的歷史,他帶着一片摯愛之情,高論滔滔不絕。他的北京話帶有少許蘇州鄉音,徐徐漫道。
1. 打破兩個錯誤的觀念
人們對於中華民族的來源,有兩個不科學的錯誤觀念,必須打破。
第一個錯誤,說中華民族自從三皇五帝以來,一直是統一的;又一直是封建帝王世代相傳下來的。
其實不然,三皇五帝是許多民族在悠悠的遠古時期的不同的神;後人才把這...
目錄
目錄
I/序言
xii/三版前言— 新消息
1/一 中國民族史概要
1/1. 打破兩個錯誤的觀念
3/2. 中華民族的形成、壯大和發展
3/(1)商
4/(2)周、秦
10/(3)漢
11/(4)三國、兩晉、南北朝
13/(5)隋、唐、五代
15/(6)宋、遼、金
16/(7)元
17/(8)明
18/(9)清
21/3. 各民族神話中的祖先
22/(1)盤古開天闢地
22/(2)三皇五帝的各種說法
28/(3)夏、商、周的傳說和歷史
32/二 經書、子書和戰國古書
32/1. 最早的中國文字
33/2. 經書漫談
34/(1)《詩經》
34/(2)《尚書》
36/(3)《禮經》
37/(4)《春秋經》
38/(5)《孝經》
39/(6)《論語》
40/(7)《孟子》
41/(8)《爾雅》
41/(9)《易經》
42/(10)經書雜論
43/3. 說說諸子百家
46/(1)《墨子》
49/(2)《楊子》
49/(3)《莊子》
51/(4)《老子》
53/(5)《韓非子》
54/(6)法家
55/(7)《管子》
56/(8)陰陽家
58/(9)名家
58/(10)雜家
58/(11)諸子雜論
62/4. 經書、子書以外的戰國古書
62/(1)《竹書紀年》
63/(2)《穆天子傳》
65/(3)《國語》
65/(4)《戰國策》
66/(5)《逸周書》
66/(6)《世本》
67/(7)《山海經》
70/(8)《楚辭》
73/三 中國史書
75/1.《二十四史》
79/2.《史記》
84/3.《漢書》、《後漢書》
90/4. 史書續談
99/四 雜史
100/1. 漢朝雜史
102/2. 六朝雜史
105/3. 唐朝雜史
109/4. 宋代雜史
112/5. 元代雜史
115/6. 明代雜史
117/7. 清朝雜史
124/五 經學、漢學
149/六 清代古學整理、考據學
166/七 史料學與考古學的結合
210/八 略談中國古代社會
231/九 淺談中國古代文學
258/十 中國宗教史略
272/十一 中國哲學史略
303/十二 中國歷代京都和北京小史
343/後記
346/修訂再版後記
350/校訂後記
358/三版校訂後記
目錄
I/序言
xii/三版前言— 新消息
1/一 中國民族史概要
1/1. 打破兩個錯誤的觀念
3/2. 中華民族的形成、壯大和發展
3/(1)商
4/(2)周、秦
10/(3)漢
11/(4)三國、兩晉、南北朝
13/(5)隋、唐、五代
15/(6)宋、遼、金
16/(7)元
17/(8)明
18/(9)清
21/3. 各民族神話中的祖先
22/(1)盤古開天闢地
22/(2)三皇五帝的各種說法
28/(3)夏、商、周的傳說和歷史
32/二 經書、子書和戰國古書
32/1. 最早的中國文字
33/2. 經書漫談
34/(1)《詩經》
34/(2)《尚書》
36/(3)《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