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書卷獎當爸媽過了65歲張忠謀村上春樹韓江蔡康永讀冊選讀聯經暢銷66折起長期買進不婚孫翠鳳心靈工坊全書系屁屁偵探神奇柑仔店最透明的故事假仙女絕望者之歌
放入購物車

寶寶也是哲學家(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艾利森.高普妮克|譯者:陳筱宛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0-12-05

ISBN/ISSN:9789861204444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36

書況:普通

備註:書側黃斑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放入購物車
文字字級

家長如何教養孩子,如何認清孩子的心智與潛能,使其適性發展?
本書是幼童心智迷宮的最佳導覽地圖!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懷孕生子是人生中很深刻、強烈、奇妙的經驗。一個新生命誕生了,有著澄澈的雙眸,胖嘟嘟的小手,和看似神祕的大腦思維。

許多科學家和哲學家始終注意著嬰兒的重要性,在過去十年裡,我們對嬰兒和幼童的理解有了一些革命性的發現:科學家認為,嬰兒的行為和認知是不合乎邏輯的,他們的思考和經驗能力存在著許多限制。然而,此刻他們已然發現,嬰兒不只比他們認為的學得更多,而且還想像得更遠、關心得更廣、體驗得更深。就某些方面而言,幼童其實比成人更聰明、更富有想像力、更關心他人,甚至更有自覺。

孩童,真是我們非常熟悉,同時卻又無比陌生的對象。

一個兩歲大的孩童,看見飢餓的陌生人,會遞給他吃到一半的棒棒糖;一個三歲大的孩童,堅持必須也要為他口袋裡的小玩偶準備好餐具,他才肯用晚餐;一個五歲大的孩童,從翻仰的金魚身上,可以感受死亡的不可抗拒。

難道,這麼小的他們已經有了同理心?已經有了假設思考的能力,並且對自己的想像堅信不移?在還沒學會閱讀與加法前,小寶貝們如何得知關於道德的複雜事理呢?童年時代是人生至關重要的成長階段,但我們對那個階段所知的實在太少了,而許多時候甚至忽略了它!

艾利森.高普尼克,一位心理學家與哲學家,同時是一位母親。她從心理學、神經科學的諸多實驗以及嬰兒的發展實例,讓我們更了解嬰幼兒看見的、感受到的到底是什麼樣的世界,並且將這些知識性的理解,轉換成發人省思的生命體悟,帶領讀者更加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未曾發現的生命意義。

人何以為人?一個小嬰兒著迷似地深情凝視母親的臉龐,可能奠定了人類「愛」與「道德」的基礎;殷勤探索他的遊樂環境,可能是人類之所以成就這麼多「科學發現」的關鍵;全心投入地玩著裝扮遊戲,可能解釋了我們如何想像未來,甚至是如何寫出一本書,如何發明日新月異的科技。

本書探討的正是孩童如何發展出能改變這世界的心智。

我們可以運用心理學、神經科學與哲學工具來理解孩童的內在生活。反過來,了解孩童的意識能讓我們對於日常的成人意識及身而為人的意義,產生一種全新的觀點。

希望這本書能幫助父母,以及不是父母的人,從一種嶄新的角度去欣賞童年的豐富性與重要性。哲學與科學能幫助我們了解孩子如何思考、感受和體會這個世界,還有我們自己如何思考、感受和體會這個世界。

作者簡介:

艾利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心理學系教授及哲學系客座教授,首位以發展心理學角度探討傳統哲學議題的認知科學家,也是「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的創始人之一。

高普尼克在二OO九年寫了這本膾炙人口的好書《寶寶也是哲學家》,引起了廣大迴響。她與聽語科學專家Patricia Kuhl和兒童心理學家Andrew Meltzoff合著的另一本暢銷著作《搖籃裡的科學家》(The Scientist in the Crib),被譯成二十餘種語言。她的文章和評論散見於《紐約時報》、《衛報》、《科學人》等各大報章媒體。

高普尼克曾於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美國心理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美國哲學學會(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及諸多兒福機構發表兒童心智理論相關演說。現居於柏克萊,育有三子。

譯者簡介:



陳筱宛

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比較教育碩士,曾任職出版社。譯有《別掉入思考的陷阱!》、《活出工作的意義》、《給山姆的信》、《星期一的領導課》、《生存力》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專文推薦】

小孩是蝴蝶自然能飛     楊茂秀

  拿到編輯寄來的The Philosophical Baby: What Children’s Minds Tell Us About Truth, Love, and the Meaning of Life一書及中譯稿,便立刻中英對照地讀完。

  哇,這真是一本好書。而且,是從事兒童哲學及思考教育的人,應該好好研讀的作品。其實,這本書屬於英國哲學家R.M.赫爾(Richard Mervyn Hare)口中說的,劍橋與牛津的教授們最希望寫出來的作品。是各行各業的專家與普通人,及有機會陪伴孩子成長的每一個人,都能從中獲益的好書。

  我在台灣兩星期繁...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可能的世界 -- 為什麼孩子要假裝?(摘錄)

人類並非活在真實世界中。所謂「真實世界」指的是過去曾真實發生、當下正在發生,以及未來即將發生的一切。但是我們不只活在這個單一的世界裡,而是活在一個擁有許多可能世界的宇宙中,包括這個世界未來的所有樣貌,還有它過去以及眼前這個當下可能展現的所有樣貌。這些可能的世界就是我們口中的夢想與計畫、虛構小說,以及假設。它們是希望與想像的產物。哲學家則含蓄風趣地稱之為「違實」(counterfactuals)。

違實是人生裡的「要不是、早知道、原本應該」,也就是未來可能會但尚未...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出版緣起
專文推薦 小孩是蝴蝶自然能飛  楊茂秀
專文導讀 重回到幼兒身上來看幼兒  柯華葳

導論
第一章 可能的世界 -- 為什麼孩子要假裝?
第二章 想像的同伴 -- 虛構情節如何述說真相?
第三章 逃出洞穴 -- 孩童、科學家與電腦如何發現真相
第四章 身為嬰兒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意識與注意力
第五章 我是誰? -- 記憶、自我與流動的意識
第六章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的河流與羅馬尼亞的孤兒 -- 早期人生
    如何塑造稍後的人生?
第七章 學著去愛 -- 依附和統合
第八章 愛與法律 -- 道德的起源
第...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