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跟上「旅者」的腳步,然後…遇見「藝術」。
他自紐約的Gallery Hopping啟程,曾在東京駐村;
在瀨戶內海遇見第十七世千利休,在水都威尼斯連夜參加藝術家派對;
他在瑞士巴塞爾的高端收藏家中,領悟到代代傳承的、不隨機的收藏品味,
他的藝術行旅走到了比利時的根特市,又繼續再往下一站柏林,
然後,我們回到這個跟著光生活作息的人的家,啜飲一口『只需感知,別判斷』的美酒,
接著再一起上路,聽他一路上細細訴說當代藝術的世界,那裡的人、那裡的趣聞、那裡的創作,像一個好讀的學生。
我們從此愛上「藝術」與「旅行」。
「藝術是什麼?」流連在美術館、博物館、畫廊或是佇足於大大小小展覽中,就可以找到答案嗎?
答案是,不確定的。
「為什麼現在的當代藝術,總是讓人看不懂?」其實,好的當代藝術家,可以看到未來的藝術形式,同時提前反應出來。如果回到梵谷的年代,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那個時候的人們,不也難以體會他的創作,但是現在,大家都知道他的創作根源。
因此,當代藝術代表的是…未來。
「因為當代藝術,而豐富了我的生命──曾文泉」談到收藏,中國藏家喬治兵說過「收藏收藏,要能收但也要藏的住」。我常常想到當佐佐木次郎與宮本武藏要做世紀之決鬥時,要到山上練劍,女人抱著他的大腿、苦求讓她上山照顧他,他一腳踢開,說著「練劍的道路,是狹窄的,容不下兩個人通過」。不知道為什麼常常想到這個畫面,收藏的道路,要堅決的走下去,需要許多條件,我慶幸自己還繼續朝著自己的目標往前走。
我的藝術行旅,除了參訪美術館與藝術中心等硬體建築物外,也同時會遇見藝術家,策展人,館長,藝評家,藏家,或者說「藝術先鋒 ( Art Patron )」,這些人透過有形與無形的影響力,牽動整個藝術生態,同時在該城市淺移默化的影響著當代藝術環境,我試著紀錄與他們的邂逅,交往,一些記憶中有趣,值得書寫的故事。
在本書中,我也以日本,美國,以及歐洲專業當代藝術中心美術館為對象,整理出每個城市裡,重要的藝術展覽機構,有些號稱美術館者,有豐富的館藏,藝術中心類別,則可稱為該城市重要的當代藝術展覽空間,一般藝術家被邀請能進入展覽項目者,都是優良,能見度高,在學術上得到認同的藝術家。
「因為當代藝術,而豐富了我的生命」,我每天閱讀,書寫,旅行,充實地圍繞在當代藝術的國度裡──我在藝術範疇裡面,尋找到新的生活方式。
作者簡介:
曾文泉
Rudy Tseng
藏家暨獨立策展人
英國泰特美術館亞太地區典藏委員會委員
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全球藝術先鋒委員會委員
東京藝術博覽會當代藝術專區董事
東京森美術館國際部 Best Friend 委員
瑞士Pictet & Cie 銀行全球藝術獎Prix Pictet 提名委員
曾文泉 1959年出生在台北市,目前居住台北,為獨立策展人與全職的當代藝術藏家,經常參與全球各地不同的藝術活動,也擔任不同美術館、基金會等機構董事的職位。藝術收藏經歷超過 20年,曾文泉的收藏,跨越不同領域,從近代繪畫雕刻,進入當代,從英國年輕藝術家 ( YBA ),延伸到旅居海外的中國當代,之後擴展收藏至歐美、亞洲,包括台灣、日本、東南亞在內等當代藝術作品,收藏的台灣藝術家,包括謝德慶,陳界仁,林明弘,袁廣鳴,李明維…等人。
章節試閱
章.壹/
我和當代藝術的旅行
讓自己沉靜下來,了解紐約這個城市
「長駐」紐約
「長駐計畫」(Long Stay)念頭,來自第一次紐約旅行。一九九八年還在迪士尼公司工作時負責電影發行業務,因為成績好,新力哥倫比亞公司找上門,希望能在台灣為他們代理影片發行。我需要一位行銷主管,於是去了一趟紐約。一九九二年因為發行《第六感追緝令》認識王文華,當年台大外文系剛畢業尚在等待入伍,幾次電視英文訪談,讓我留下深刻印象。他在史丹福大學拿到企管碩士學位後在紐約 AC Nielsen 旗下證券部門工作,我赴美找他,邀請他回台灣為該部門掌舵。那段記憶有趣、也很戲劇化。
記得那次住在紐約下城最時髦的 Soho Grand Hotel,聯絡後他表示要來機場接我。我在入關時,遇見脾氣壞的移民官,前方一位年輕人不會說英文,折騰很久,他最後給對方入境,卻把氣出在我身上,他看看我的入境表格地址欄,只寫Soho Grand Hotel,沒填入地址,他問我,地址呢?
我回答,「詳細地址我放在行李箱裡,手邊沒有。」
他又問:「你如何去酒店?」
「朋友會來接我。」我說,他馬上回:「如果他沒來呢?」
我回答:「搭計程車啊∼」,他又說:「萬一計程車也不知道呢?」我回
說,每個司機都知道的,是現在最時髦的酒店。
他很不客氣地又說:「我就不知道。」我也很不客氣地說:「因為你不是司機啊!」,這下子完了,他馬上說:「我不會給你簽證!除非你告訴我地址。」
我心想,糟了,王文華在等我,這下子入不了關,想著想著,我突然問他:「長官,你知道白宮的地址嗎?」
他瞧我一眼,拿起我的表格,在上面蓋了章,總算鬆一口氣,拿到簽證,我笑笑地看看他,對他說:「賓州大道一六○○號,晚安。」
記得那幾天,王文華白天帶著我跟一位不太會說英文的日本同事到處跑,晚上參加幾個派對,認識一堆跟「當代藝術」有關的人,有中年退休,在紐約長住的日本藝術家,大體上,氛圍很好,只是像學校剛畢業的朋友聚會,夜晚在飯店一人時不敢出門,Soho Grand Hotel 的另一邊是中國城,暗暗的,快步行走的人影,背景是髒亂的漆黑街道,那年代,紐約有趣,但還是不安全。
我之後看了伊莉莎白.裘芮(Elizabeth Currid)寫的《安迪沃荷經濟學(The Warhol Economy)》,對紐約之所以可以發展成為「藝術之都」有多些了解。
二○○八年,跟王浩威與謝文宜去了魁北克旅行後,我飛往紐約,住進聯合廣場旁的 Hotel W 一星期,到達時已經晚上,很累,在櫃檯登記時,等了很久,有位客人在跟員工發脾氣,等到結束後,我一趨前,對方說,「我會盡我的全力,讓你愉快些...」,我臉臭臭地說,「你最好試試你最大的力氣...」,這位小姐,居然給了我一間套房。
然後我問她:「我還沒吃晚飯,想出去附近走走,聯合廣場安全嗎?」,她一臉困惑地說:「安全?你說前面的公園?很安全啊。」
相隔多年,真的不知道紐約的改變,當年的紐約市長朱利安尼,用公車一輛輛把公園裡的遊民,載往其他州丟包,接著,派出警察密集巡邏,曼哈頓就這樣,一寸一寸的被清乾淨。幾年沒來,紐約的曼哈頓,已經跟新加坡一樣的安全。
二○○九年八月,還是有些炎熱,我接手台灣朋友位於第六大道,春天街(Spring Street)蘇活區的一間公寓,朋友在紐約住了很久,在古典音樂界當經紀,她的公寓位於A、C、E線春天街捷運站的上方,蘇活區,典型一房一廳大約十五坪的公寓,裡面的設備齊全,附近是熱鬧的下城,百老匯大道,蘇活區的正中心區塊就在旁邊。
這間公寓沒有電梯,雖然位於三樓,不覺得爬上、爬下辛苦,同時,喜歡樓梯間位於馬路旁,有明亮的窗戶,每個房間座落樓梯間後方,離馬路較遠也較安靜。
朋友不在紐約三個月,所以轉租我,房間除了她的衣物用品,其他物件一應俱全。我真正享受當一個道地的紐約客,在 Whole Foods 買食物、Dean & DeLuca 買熟食,洗衣店在隔壁,連私密內衣褲、毛巾,都可送洗,學著熟悉如何坐地鐵,如何認識紐約的潮牌 G-Star 及 John Varvatos。
有線電視與網路,公寓裡應有盡有。但是我的手機是很大的問題,常常預付美金兩百元,一下子就沒錢了,原來在紐約 T-Mobile 買的預付卡,手機待機有待機費,接電話、聽留言都需要費用,後來好像到中國城,拿了新的號碼才把這事搞定。
記得到紐約下城的時候已經很晚,好友陳先生等在公寓裡,幫我把行李抬進樓上房裡,之後,我們在附近吃了披薩,一直到快十二點了,陳才說了再見跳上捷運。我回到公寓,在房間門口用盡各種方法,大約快二十分鐘,門就是打不開。進不了門,心想,不打電話給陳,應該進不了公寓,就撥了電話,陳住在聯合公園附近,他已經到家,於是,他再坐上計程車過來跟我會合。
為怕其他鄰居覺得奇怪,我在大樓外等他帶我上樓開門,後來,我真的傻眼了,公寓在三樓,我卻拚命想開二樓的門,他跟我都嚇出一身冷汗,還好二樓當時沒人在,否則,警察可能都來了。Steve Chen 日後成了我很好的朋友,他目前在456畫廊負責展覽規劃。
在紐約要是想念台灣的「刈包」,只要跳上七號地鐵,終點站法拉盛(Flushing)站,連排骨便當、港式飲茶點心都有。七號地鐵從時代廣場出發,沿途不同族裔的人上上下下,典型美國大熔爐,不同的站,有著不同的文化語言,終點站接近機場,卻是華人的集散地。曼哈頓的「中國城」太貴,也容不下越來越多的華人移民,台灣旅美藝術家廖健行(Jeffrey Liao),以地鐵七號為主軸所拍攝的《Habitat 7》獲得紐約時報的攝影大獎,他帶著貴重相機,穿梭在不同地鐵站,「布朗克斯(The Bronx)」、「皇后區」、「布魯克林」。
在一次布朗克斯區市立美術館的展覽裡,他將洋基隊與紐約大都會棒球隊的地鐵大戰(Subway Series,是美國職棒大聯盟跨聯盟比賽中最知名的跨聯盟比賽 )長時間曝光,同時,集合上百張照片拼成一張照片。
美術館前面的兩排大樓,都是一九六○年代的重要建築,他將每件建築單獨入鏡,最後在空間兩邊,依建築體排列次序,同樣的排列呈現舊建築光景,他說每次拍攝,都有警察過來,提醒他要小心攝影器材被偷。
第一次在紐約,其實並沒有許多跟藝術關聯的活動,我只想讓自己完全沉靜下來,了解這個城市,例如紐約人說話的口氣,如何把 Houston Street 說成「浩斯頓街」,而不是「休斯頓街」,消費的品項、穿著、想法很紐約客,很大蘋果,不是亞洲的,比較偏歐洲的生活形態。
記得當年秋季藝術節慶開始了,美金十元,就看到很棒的表演,那是一個現代舞的表演,開場好像是上海當代舞蹈群,超過五十位表演者,動作整齊的表演;壓軸,是來自台灣紐約瑪莎.葛蘭姆舞團(Martha Graham Dance Company)首席舞者許芳宜的獨舞《單人房(Single Room)》,觀眾如痴如狂的喝彩長達十分鐘。
回想那年暑假剛過,尚帶著些暑氣,慢慢的,放假的人回來了,我開始跟台灣的藝術圈接觸,像在司徒強蘇活區OK畫廊的開幕;司徒強雖是香港人,但自認是台灣人,親和有活力;我記得與456畫廊老闆周龍章(Alan Chow)會合,他說今天是大日子,他需要買花,我傻傻跟著,到了花店,他抽選幾根花株,老闆隨便綁著,Alan 不高的個子,拿著一束高聳的花,記得有很長的劍蘭,我還笑說他花束的樣子奇怪。這是當地紐約人的個性,「誰在乎誰」、「只要喜歡就可以」,把花拿給司徒強時,他也笑的很燦爛。
開幕來了很多人,陳張莉、楊識宏、陳龍斌、李小鏡、Josiane Lai 跟徐瑞憲,連夏志清都跟太太來了,當時應該超過八十五歲了。我還記得,朋友幫我介紹,第一次跟他們見面,聽到我的英文名字 Rudy 時,問我,你還唱聲樂嗎?我有點一頭霧水,笑笑沒回答,心想難不成,也有個我相同年紀的亞洲人、相同名字、會唱聲樂?他們沒待很久就準備離開,站在門口想攔計程車,卻攔不到,這是我唯一一次跟他們交談,回台灣後不久,就看到夏教授過世的消息。
我的房東決定提早回紐約,通知我的時候,人已經在紐約,她來公寓取過一次私人物品,雖然她不說,可以感覺到自己應該要主動搬出。於是,在另一位朋友的協助下,我在 Noho 找到一間公寓,價格不高,但是卻必須支付一筆莫名奇妙的稅金,高達三十五%,總計一個月超過美金五千元。
公寓門禁森嚴、安靜,卻位於很熱鬧的區域,Bleecker Street 上,介於Thomas Street 跟 Sullivan Street 之間,房間屬於 Studio 形態,比起朋友的公寓小很多。公寓附近,多家以爵士樂現場演奏聞名的餐廳,例如 Blue Note,算是華盛頓公園的南部,紐約大學的校區裡面。
每逢週末,街上到處都是人,在一堆餐廳夜店前面排隊,常常到了十二點還有人在外面等待入場。我對於 Live Music 沒有那麼瘋狂,不過 Noho 與 Soho 相比,我更喜歡 Noho 的學術氣氛。 Noho 跟 Soho 其實只差一條街,把 North of Houston 簡稱為 Noho ,相同的 South of Houston ,就簡稱 Soho。早期 Soho 發展,原是工業用工廠大器械廠房,這些工業用空間因經濟因素遷移,留下的高挑天花板空間,適合當成藝術家工作室。
藝術家們因租金便宜首先遷入,改造成攝影棚工作室。之後,畫廊遷入帶動餐飲的入駐,然後是「同志酒吧」、「特色餐廳」,人潮來了,又陸續趕走最早入駐的藝術家;精品店進駐,支付高額租金,人行道旁整理美觀,花草出現在人行道,到那時候,畫廊終也支付不起租金,接連出走,這種發展,被稱為「蘇活效應」。
在紐約市區,從 Soho 往西到「西村(West Village)」,然後是「肉品包裝區(Meatpacking District)」推到「雀而喜(Chelsea)」,High Line 一路往上到「地獄廚房(Hell’s Kitchen)」,同時間蔓延到「東下城(Lower East Side)」包含中國城在內的區塊,再從曼哈頓,發展到河的另一邊布魯克林威廉斯堡。整個曼哈頓,處處是藝術,根據估計,曼哈頓區的商業、非營利機構畫廊、美術館、基金會總共超過三千家的數量,僅東下城(Lower East Side)的商業畫廊,就有超過三百家,這些畫廊以代理或展示年輕藝術家為主,空間一般都不大,但可別小看了這些畫廊。
例如 Miguel Abreu 畫廊,第一次走進畫廊,整間畫廊都是煙味;第二次去,他在畫廊門口抽煙,不大的空間被分割成兩個奇怪的立方體,尤其是內部的空間,超過四公尺高的牆壁,與入口小空間形成奇怪的形式, Abreu 本人對於錄像影片有獨特的眼光,後來我發現,他本身是藝術史博士,難怪他跟維他命創意空間的張薇同時負責瑞士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的委員會,新畫廊要進入巴塞爾區的Art Feature 都是由他們決定。
東下城的畫廊,一般開幕時間與雀而喜很不同,雀而喜的畫廊開幕訂在週四晚上,而東下城選在週日晚上八點開幕,吸引的是很年輕、跑趴的青年男女,時髦、會帶小狗來,有時,會有 Live Band 演奏,非常有活力。但是,這大群男女,有時會夾雜幾位中老年人,很熱衷當代藝術,只收藏有實力的年輕藝術家的藏家,或是藝術評論者與美術館策展人,這就是紐約,不放過任何了解新藝術家的機會。當晚,提供的是啤酒,這與雀而喜或是東上城(Upper East Side)第一線畫廊提供的香檳以及昂貴的晚餐相比,東下城更接近當代生活圈。
紐約嘉年華會
紐約萬聖節(New York’s Village Halloween Parade)的遊行,出發地點就在第六大道與春天街的會口,也是我常駐的公寓門口,一九七四年,由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木偶面具製造者拉爾夫.李(Ralph Lee)發起的年度文化藝術活動,遊行隊伍通常從蘇活區出發,綿延一英里長,每年現場吸引兩百萬人參與,電視轉播超過上億觀眾收看,徹夜喧鬧,超過六萬位變裝舞者、藝術家、馬戲團人員,這是全世界最大的萬聖節遊行,同時,也是美國最大的夜間遊行盛宴,各種不同真實穿戴,或者手控木偶遊行,堪稱「紐約嘉年華會(New YorkCarnival)」。
這幾年,已經不若往年的狂野,但是光是湧進來的人群,把蘇活區擠到連走路都有問題。紐約市區一般不能在街上喝酒,甚至光是拿著啤酒罐,警察可以上前制止。但這一晚是特例,所有酒吧都客滿,客人點了酒站到街道上,我坐在租來的公寓陽台上,看著一波波遊行隊伍;喝光一瓶紅酒後,往外看,似乎節慶才剛開始,真不知這些遊行者如何進城的。到了半夜三點,遊行結束後,街面留下許多垃圾,市政府的團隊車輛,清潔員馬上接手,天亮前,街道回復平靜整潔,超高的效率。
Gallery Hopping
紐約人參加週四晚間,在雀而喜區不同畫廊的(新展覽)開幕,叫做 Gallery Hopping。一家家的開幕,就像年輕人晚上去不同的 bar,像 Bar Hopping 一樣,差別是 Hopping 區域都在附近,而且,Gallery Hopping 是不必付錢的。
紐約東上城有些第一線的畫廊,會要求看邀請函,不過,只要穿著正式,即使對方要求你提供邀請函,只要表示「沒帶,我是藏家」,或者說「跟朋友約在這裡」,都是通關密碼。基本上,只有位於東上城的一線畫廊會問,雀而喜區跟東下城因為畫廊與畫廊間很接近,競爭激烈,都以「歡迎光臨」的態度接待 Hopping 的藝術愛好者。
在紐約,從第一線的商業畫廊提供香檳,到二線的提供紅酒,週四晚上Hopping 之後,大約八、九點,一夥人才找餐廳吃晚餐,雀而喜附近的餐廳不多,當然,有錢的朋友,就會往肉品包裝區;而有預算考量的大多數藝術愛好者,會往西村甚至東村去;計程車在雀而喜也是不好叫的,紐約人其實走很多路,不會輸給東京人。
Gallery Hopping 很多人顧著喝酒寒暄、聊天論地,忘記看藝術品,這是多數人的習慣。我的作法剛好相反,我會先看展覽,全部看完後,才會跟認識的人閒聊。在我 Gallery Hopping 過程中,交換展覽的意見、認識藝術家,同時,最大的收獲,是與美術館的策展人交流,就這樣一點一點累積自己當代藝術的知識。
畫廊開幕後,一般都會有「晚宴」,邀請重要的藝術評論者、美術館策展人、藏家、與藝術家,這些晚餐,如果在東上城,都是極貴的餐廳,須講究穿著;如果是雀而喜的開幕,就會安排在附近走路可以到的地區。雀而喜最好的餐廳只有兩三家,例如 The Cook,週四晚上,大多都被畫廊包場,有時候,也會到肉品包裝區,這個區塊連接西村,我通常晚餐後都可走路回家。
我在 Gallery Hopping 時常常會使用 App,這當然是近幾年的事。 New York Art Beat(NYAB)提供許多資訊,分成:今晚開幕、附近相同性質展覽、地圖、最受歡迎展覽排名、最後幾天的展覽,非常好用。第一次在雀而喜Hopping,建議找熟門熟路者同行,以免走冤枉路。至於餐廳部分,建議先訂位再前往,曼哈頓的餐廳有時座位難取得,我都是透過「OpenTable」訂位,非常好用,找區域、類型、價格、排名,都會有答案,直接在網路上完成。手機部分,建議先在台灣取得新號碼,經過第一年的教訓,我後來都在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一家店面取得 T-Mobile 的號碼,一個月新台幣一千五百元,網路通話吃到飽,還可以透過接線生打免費國際電話。
我在秋天徹底愛上紐約
二○一○年第二次回到紐約長駐,真正原因是因為我徹底地愛上紐約,一個充滿文化藝術養分的城市。我透過紐約時報網路分類廣告,找到一間位於西三街,華盛頓公園南區,面對紐約大學圖書館的一房公寓。兩大排樓分成一、二、三、四號,西三街在此不稱西三街,地址就叫 Washington Square Park Village 。我在華盛頓公園村一號的大樓十二樓,室內坪數大約二十坪,客廳跟廚房算一間房間,臥室含衣櫥,淋浴間是另一間,很舒服的公寓,是一位紐約大學「家政系」教授的校舍,她轉租給我,警衛也知道,安全方便,在 Noho,很市中心,每月支付不到三千五百美元,非常好的條件。
第二年秋天,我又租了這裡一次,都是兩個月的時間,十月初到十一月底。我在紐約下雪前離開,那是紐約最美、顏色最豐富的時光,各個美術館皆推出精彩的展覽。
兩排公寓大樓的中間,是紐約大學為教職人員附設的托兒園,每天早上八點,充滿小朋友的歡樂聲。百老匯大道就在隔壁,我常常走路到東村,在那閒逛採買,Whole Foods 走路約五分鐘;如果要買酒,聯合廣場的 Trader Joe’s 也不遠。我最喜歡的「每日麵包店(Le Pain Quotidien)」就在華盛頓公園出口,這家店觀光客不多,他們把有機食材標示很清楚,而且以「所有客人分享的大桌子(Sharing Table)」為目標,一個人在裡面小坐,有時會有人跟你聊天。
第二次長駐,想探索城市裡不同的區塊。雀而喜區首先讓我好奇,一個位於下城最西邊的區塊,過了第十大道往西沒有地鐵,從第十大道,走到十一大道,需要一些時間。如果從西村進入,會遇到肉品包裝區;往北,大約從十八街開始到三十街,從十一大道往水邊走,聚集全世界最密集的商業畫廊,預估大約有超過三百家以上的畫廊,每週都有展覽結束、及新的展覽開始,除了暑假七月大部分畫廊都休息。每週的週日到週一是公休日,畫廊都是週二開始上班,週四晚上新展覽開幕,週六下午結束,每天開門的時間不一,大都從早上十一點,到晚上六點;新展覽週四開幕,大多是從晚上六點到八點。
舊空間重新被利用/歷史空間開放
曼哈頓美麗的歷史建築,雖然歸私人擁有與使用,市政府每個月的最後一個週末,會針對歷史建築(Open House)開放給一般市民參觀。這真是有趣,從辦公室、空屋、到住宅都有,有些空間的開放會限制人數,需事先預訂,有些會有人導覽。我知道的晚,只能挑沒有限制條件的。這活動每個月舉辦一次,當時是發傳單的,現在,應該有網站可以預先瀏覽登錄。
在參觀過程,讓人驚艷的是這些舊空間,如何被重新利用,這些歷史建築空間,讓學習建築與室內空間設計者,得到觀摩的機會。我跟朋友拿著地圖,一天跑了好多間,他熟悉紐約,找地址完全不浪費時間,我是路痴,還真要靠他;從下城,如何搭慢車到聯合廣場,小跑步、換月台、跳上快車直達上城。我像小跟班,無頭蒼蠅似地跟著亂飛,出了地鐵,對方很得意的說,節省了十分鐘。
來自世界各地的駐村藝術家/開放工作室
國際工作室與策展計畫(International Studio & Curatorial Program,簡稱ISCP)位於布魯克林區,一九九四年創建,剛開始,在曼哈頓區,二○○八年後移到現址,威廉斯堡的東邊,一棟舊建築裡,從捷運站出口,走到該大樓,大約十分鐘。我挑選 Open Studio 的日子拜訪,雖然大白天,走在路上還是很可怕,真不知這些人住在這裡或是住在別處,在這裡有工作室的人,每天進出都膽顫心驚吧。
「開放工作室」(Open Studio)乃針對駐村藝術家,在一段時間後,開放自己的工作室,展示這段時間,工作的成果,我到訪時,參觀的人不多,所以,藝術家也很慵懶地展示自己工作的成果。香港來的關尚智不在紐約,他的太太展示這段時間兩人的創作,非常概念性的創作,與 Marina Abramović 跟她的男友Ulay 的創作呼應。台灣來的余政達,本著以往創作脈絡,以國歌與世界地圖探討台灣認同。
二○一二年,我看到周育正,原本很概念的藝術家,卻開始繪畫。更換場地後,藝術家常常會有不同的思維。台灣藝術家在ISCP占有極大比重,這是因為來自紐約的亞洲文化協會(Asian Cultural Council,簡稱ACC)以及文化部的贊助。這幾年,ACC也把觸角延伸到其他亞洲國家,這是洛克菲勒家族的基金會之一,贊助以當代藝術、表演藝術為主的基金會,台北、香港、東京、與馬尼拉都設有分部。
據說,二○○八年以前,ISCP還在曼哈頓區時,開放工作室是曼哈頓的大事,許多美術館館長與策展人都會去參觀,與藝術家或策展人對話,當時工作室數量少,很難申請;搬到布魯克林之後,我去了兩次,只遇到皇后美術館的日本策展人,紐約的駐村計畫有新崛起的地點,也是在布魯克林區;看來,曼哈頓的高物價,很難再有空間可以提供非營利機構使用。
深入都市中的閒置空間/MOMA的副館 PS1
PS1 其實是「小學(Primary School)」的簡稱,紐約市因為人口流動,出生率降低,許多國小招不到學生,這個現象每個城市都存在。PS1 在一九七一年,由阿連納.海斯(Alanna Heiss)所創立,當時成立宗旨,除了為藝術服務,同時,也提供都市資源重新分配。以展覽為目標,深入都市內閒置空間的重新被使用。
一九七六年在永久地址, 皇后區的長島舉辦第一個展覽, 以「 房間(Room)」主題,邀請藝術家透過創作,探討空間對當代藝術的意含。這個展覽開展了 PS1 以改變空間為目的,營造「場域委作藝術(Site-Specific)」2的新觀念。PS1 的地點,其實從曼哈頓搭地鐵,過河就到了,很方便也解決曼哈頓昂貴空間的問題,只是皇后區當時並不是很好的區塊。
我記得第一次搭地鐵過河,下車後周圍荒涼景況心裡還是不踏實,總覺得以往電影裡的壞人,隨時會從小巷子裡跑出來。PS1 目前是美國最早成立,也是最大的非營利機構,比較是個替代空間,而不是以收藏為主的機構,目前極為有名的 James Turrell、Keith Sonnier、Richard Serra、Lawrence Weiner 等作品與空間有著密切關聯的重要藝術家,都在這裡展出過。
之後的二十年,PS1 當代藝術中心被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利用作為工作室、表演場域以及展示空間,一九九七年重新改裝,成為全球改良閒置空間的典範。目前建築物保留當年教室的風貌,卻創作出不同的空間使用概念。二○○○年,正式改名為 MOMA PS1,成為 MOMA 旗下的分支。二○一○年正式結合後,PS1 也開始展出 MOMA 的收藏,讓原先很實驗性的展覽,更多了學術性與商業性。
我第一次參觀 PS1,看到三樓的大空間,展示謝素梅(Su-Mei Tse)的作品,這個「似曾相識」的名字,好奇之外,也對於作品非常簡單、卻極大的張力留下深刻印象。回家查了資料,才想到在金門碉堡展裡看過她的作品,這次跟她作品的邂逅,開始我跟素梅與她的先生 Jean-Lou 長久的友誼。
新藝術家的誕生地/新當代藝術博物館
新當代藝術博物館(The New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的設立,在一九七七年,是集歷史學家、藝術評論家、以及策展人一身的瑪西雅.塔克(Marcia Tucker)所創立,當時的目的,著重在尋找當代藝術新的創新與練習。瑪西雅女士同時任職該館的館長,直到一九九九年為止。
在一九七七年前,瑪西雅在惠特尼美術館擔任策展人,策過許多重要展覽,包含布魯斯.瑙曼(Bruce Nauman)、瓊.米切爾(Joan Mitchell)等人,後來的理查德.塔特爾(Richard Tuttle)的展覽評價不好,她決定離開美術館,創立新美術館。當年想法,是只展出還活著的當代藝術家,而且每十年處理掉舊的收藏品,以保持美術館的創新活力,草創期地點在第五大道六十五號;一九八三年後,移到蘇活區的 Astor 大廈一、二樓;二○○一年搬家到雀而喜區二十二街,雀兒喜畫廊的一樓。
二○○七年之後,移到現址,東下城的包里街(Bowery Street)與王子街(Prince Street)的新建築。由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合作的SANAA建築事務所設計,展覽廳沒有柱子,是把「箱子」的概念,使用在建築空間裡,但是,動線卻是極大的挑戰;來賓需要使用電梯,才可以進入展覽空間,到樓上後,透過樓梯或電梯連接其他樓層;兩個電梯,還沒進入的來賓常常需等待樓上已經進入的來賓使用完電梯,才得以進入。每次開幕,來賓都被擠在一樓等待進入電梯。
新當代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宗旨,每十年賣掉舊作品的使命從來沒實現過,作為美術館,販賣作品需要謹慎小心,因此財務狀況吃緊,需仰賴企業及政府的捐贈,當年五千萬美金的建築設計費,其中美金兩千萬來自市長彭博的幫忙;另當時賣掉蘇活區資產收入美金一千八百萬元,其中的五百萬,用在購買現在的土地。目前典藏作品不多,約一千件。
館長麗莎.菲利普斯(Lisa Phillips)。而副館長馬西米利亞諾.吉奧尼(Massimiliano Gioni)為知名的策展人,光州雙年展的「萬人譜」,以及二○一三年的威尼斯雙年展都獲極好、正面的評價,他展現年輕、無窮的發掘實力。透過朋友,我認識了 Gioni,他當時不到四十歲,經常穿著白襯衫,英俊年輕,總是很忙碌,回我的郵件,常常只有幾個字母,例如:「Ok, another time...」。
新當代藝術博物館每周的開幕,吸引年輕、時髦的族群,門口常常大排長龍入場,許多攝影機等在那裡,Gioni 到現在還常常發簡訊問我「Coming tonite?」,以為我還住在紐約。
《比基督年輕(Younger Than Jesus)》是新當代藝術博物館的雙年展,邀請世界各地的當代年輕藝術家,第一屆由 Gioni 策劃;上一屆香港藝術家,目前居住在台灣的李傑被邀;而二○一五年,來自香港的黎清妍(Firenze Lai)與唐納天(Nadim Abbas)都在名單上。當年,曹婓、儲云、劉窗都在展覽內,每次新的雙年展名單,是我很期待的,宣告下一批會很活躍的新生代藝術家的誕生。
章.壹/
我和當代藝術的旅行
讓自己沉靜下來,了解紐約這個城市
「長駐」紐約
「長駐計畫」(Long Stay)念頭,來自第一次紐約旅行。一九九八年還在迪士尼公司工作時負責電影發行業務,因為成績好,新力哥倫比亞公司找上門,希望能在台灣為他們代理影片發行。我需要一位行銷主管,於是去了一趟紐約。一九九二年因為發行《第六感追緝令》認識王文華,當年台大外文系剛畢業尚在等待入伍,幾次電視英文訪談,讓我留下深刻印象。他在史丹福大學拿到企管碩士學位後在紐約 AC Nielsen 旗下證券部門工作,我赴美找他,邀請他回台灣為該部門...
目錄
章.壹/我和當代藝術的旅行
/_ 讓自己沉靜下來,了解紐約這個城市
「長駐」紐約
紐約嘉年華會
Gallery Hopping
/_ 我在秋天徹底愛上紐約
舊空間重新被利用/歷史空間開放
來自世界各地的駐村藝術家/開放工作室
深入都市中的閒置空間/MOMA的副館 PS1
新藝術家的誕生地/新當代藝術博物館
演繹創作的意念/表演雙年展
「通過」讓無法實現的計畫成真/迪雅培根美術館
世界表演藝術前哨站/布魯克林音樂學院
曼哈頓,多出一長條綠帶/高線公園
遇見十七世千利休/杉本博司的茶屋
/_ 日本藝術行旅
遇見宮崎駿
追著櫻花走的自助旅行
我在東京駐村
/_ 瀨戶內海藝術祭
當代藝術的潛移默化
男木島/雨之路地
女木島/福武之家
直島/安藤的地中美術館
豐島/心臟聲音收藏室
草間彌生的大南瓜
航向忘卻之海/橫濱美術館
最讓我動容的美術館/豐田市美術館
/_ 西歐藝術行旅
光明國度/百年雙年展威尼斯水都
/_ 歐洲藝術交易最佳舞台/巴塞爾藝博會
從第十三屆德國文件大展開始說起
組織嚴密的專業團隊
畫廊篩選制度嚴謹
亞洲畫廊入選以日本居多
高端畫廊及名牌藝術家主展區發光
藝術無限/精采出擊
巴塞爾市擁有全球密度最高的美術館
每到必訪/巴塞爾藝術博物館
代代傳承,不隨機收藏的Ulla Dreyfus Collection
/_ 追蹤,當代城市對話/比利時根特市
刻意保持的距離/歐洲雙年展
/_ 柏林長駐(Berlin Long Stay)
「好評」在柏林並不容易/柏林雙年展
章.貳/跟著光生活作息的人.家與當代藝術
/_ 我的家
在「雲霧繚繞」中
我是一個跟著光生活作息的人
收藏會因為旅行、閱讀與見聞改變
狹窄的收藏道路
美學啟蒙時代/『只須感知,別判斷(Don’t Think, But Look)』
從今天起,我只為我自己生氣、快樂、流淚、吃苦、受罪
章.叁/在當代藝術場域中的尋找.閱讀與對話
/_ 閱讀日本當代藝術
東京都現代美術館
東京森美術館
森美術館三年展/六本木交叉口展覽
關西藝術家大集合
以政治為訴求的創作題材
原美術館
東京上野公園是個文化聚落
國立西洋美術館
國立東京近代美術館
京都國立博物館
國立京都近代美術館
國立國際美術館
和多利當代藝術館
東京都寫真美術館
東京歌劇院畫廊
位於三島,三代三間私人美術館
青森縣立美術館/親民藝術公園
自然之家/青森國際藝術中心
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藝術遊樂園
藝術家作品妝點小城鎮
金澤21世紀美術館
/_ 跟紐約當代藝術的對話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MOMA、惠特尼美術館與古根漢美術館
富特尼皇宮美術館
微光中/古佛揭開序曲
羅斯科的音樂與詩
《蛻變 TRA,2010》劃下終曲
/_ 柏林/很特別的一年
KW當代藝術中心
新國家美術館
柏林藝術學院
世界文化屋
馬丁葛羅皮亞斯展覽館
漢堡車站當代美術館
新館
史賓格爾美術館
/_ 加入泰特美術館/典藏倫敦
大英博物館
泰特不列顛美術館
泰特現代藝術館
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
皇家藝術學術院
Hayward Gallery
蛇形畫廊
當代藝術研究院
/_ 巴塞爾文化/作為展示藝術的空間
巴塞爾藝術中心
巴塞爾當代館
拜伊勒基金會
維特拉設計博物館
丁格利美術館
蕭拉格藝術中心
諾華大藥廠
/_ 比利時重要當代藝術中心
威爾斯藝術中心
章.肆/我和那些藝術家們
南條史生
北川 Fram
長谷川祐子
森佳子
片岡真實
周龍章
珍・蘭巴
陳張莉
杜柏貞
謝德慶
謝素梅
李明維
林瓔
伍夫岡・萊博
梁彗圭
林明弘
後記
註釋
章.壹/我和當代藝術的旅行
/_ 讓自己沉靜下來,了解紐約這個城市
「長駐」紐約
紐約嘉年華會
Gallery Hopping
/_ 我在秋天徹底愛上紐約
舊空間重新被利用/歷史空間開放
來自世界各地的駐村藝術家/開放工作室
深入都市中的閒置空間/MOMA的副館 PS1
新藝術家的誕生地/新當代藝術博物館
演繹創作的意念/表演雙年展
「通過」讓無法實現的計畫成真/迪雅培根美術館
世界表演藝術前哨站/布魯克林音樂學院
曼哈頓,多出一長條綠帶/高線公園
遇見十七世千利休/杉本博司的茶屋
/_ 日本藝術行旅
遇見宮崎駿
追...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