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一本李登輝英文傳記
台灣史上一代領導者的傳奇崛起
引航台灣邁向主權國家的全歷程
一部以李登輝為舞台主角的台灣人四百年史
描繪這座戲劇性島嶼的非凡曲折歷史
敘述這位英雄與學者的多變人生
以他的成長、求學、執教、從政為背景
從日本殖民、國民黨統治到掌權的大視野
刻劃一位改造時代、創造歷史的李登輝之道
作者簡介:
台灣嘉義人,一九四○年生,嘉義中學畢業,大學聯考「三民主義」零分,考進台灣師大英語系。美國奧立崗大學歷史學博士,曾執教台灣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柏克萊分校,一九八三年迄今,任教於阿肯色大學歷史系兼亞洲學研究主任。期間擔任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傅爾布萊特學者、中央研究院教授級訪問學者,為享譽國際的歷史學者。
中文著有《西洋史學史》,英文著作︰《中國與旅美華僑》《中國人在美國的經驗》《明代宦官》等,以《明朝永樂皇帝》獲得桐山亞洲地區Kiriyama Pacific Rim獎。
譯者簡介:
譯者簡介曾士榮,台灣大學歷史系所、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碩士,牛津大學博士,論文《從「本島人」到「本省人」》。專研台灣近代史,以國族認同、精神史、日記為主題。陳進盛,台灣大學政治學碩士,東京大學研究,台灣大學政治學博士。專攻國際關係與政治,曾任報社記者、編譯、撰述委員,譯有大前言一《工作雞湯I》等書。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權威雜誌《美國歷史評論》(AmericanHistoryReview)月刊專文評介/MurrayA.Rubinstein(紐約市立大學教授)當蔡石山教授以中肯、翔實、文雅的筆法寫下這本關於前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一生及其時代的著作時,明白證實了一項事實,那就是傳記再次回到台灣研究領域。這本精緻作品與以下幾本最近出版的書,都是台灣研究的重要傳記作品。這些作品包括JayTaylor(陶涵)寫關於蔣經國的TheGeneralissimo’sSon:ChiangChing-kuoandtheRevolutionsinChinaandTaiwan(2001)、HoytTillman將黃進興(Chin-ShingHuang)的中文版《半世紀的奮鬥_吳火獅先生口述傳記》翻譯成英文書BussinessAsaVocation:TheAutobiographyofWuHo-Su(2002)以及SophiaWang(王綠島)為台灣現代發展推手李國鼎先生翔實一生作為所寫的K.T.LiandtheTaiwanExperience(2005)。蔡教授將李登輝一生的主要作為置於物換星移般的台灣歷史架構來介紹評析,這個歷史環境一直追溯到台灣是荷蘭東印度公司(theDutchEastIndiaCompany(theVOC))殖民地的荷蘭統治時期。現在的台灣則是堅持自己的國名為中華民國的這個國家的最後堡壘。蔡教授對台灣相關的歷史與地理都相當熟悉,他不只以他的故鄉台灣為榮,且與台灣的親友與學術圈都保持經常性聯繫。蔡教授個人與台灣歷史的這種深厚淵源是本書的一大特徵。本書的另一項重要特徵則是蔡教授對李登輝先生的深厚了解:不論是家世背景、著作或是官方的正式紀錄資料。此一深厚瞭解特徵的存在有一個重要原因,這也是當代人物傳記作者所擁有的一項優勢:那就是作者曾與傳記主人翁進行詳細且深入的訪談,因此作者可以探詢李登輝在做出決策或推動政策時的想法。作者不只提出了許多深入的問題,且追問了各章主要人物的看法。本書的整體架構是根據環繞李登輝先生周遭的主要事件來設定的,作者對李登輝先生不同階段的生活與作為都有極為翔實深入的剖析。李登輝在日據時期的台灣家庭出生長大,他的老家所在三芝就在當時是個小港口的淡水與台灣總督府所在地的台北之間。李登輝在台灣上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三芝與台北的學校(譯者按:李登輝上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學校是位於淡水的淡水中學,其他在台北上過的多所公學校與高校都是政府設立的),之後則前往日本京都大學攻讀農業經濟。接下來的幾章裡,作者把李登輝拉回到台灣淪入控制著中華民國政府的國民黨手中的戰亂屠殺時代,再接著一路寫到李登輝登上台灣中華民國總統的時代。我們首先看到台大時代的李登輝,他在台大不只學習新的語言_中國的國語,並與一些同學在半自學狀況下完成一些課程。李登輝不只是一個好學生,他也擅長運用各種人際關係,他在研究所的學習狀況與後來的事業成就經過都顯示出他的此一人格特質。李登輝後來到康乃爾大學攻讀農經博士學位,1965年順利取得學位並返回台灣時,李登輝的生涯事業顯然開始步上了「快速軌道」。蔡教授詳細寫出了這些經過,我們從這本書不只看到台灣快速發展與李登輝迅速崛起並爬到總統最高職位的平行過程,實際上這兩個過程自始就被作者精巧地融合在一起。在外界的長期期待下,擔任台灣總統的蔣經國必須在政府中啟用有能力的台灣人,以便向外展示他真的有意將原本主要由大陸人(外省人)掌控的中華民國政府台灣化。李登輝也因此才得以在幾年之內接連出任台北市長、台灣省政府主席與副總統等要職,並能於1988年蔣經國過世後接任總統大位。在最後的幾個章節裡,蔡教授詳細述說李登輝在擔任總統期間的種種作為以及那段期間台灣社會的劇烈變動過程。透過這段期間的作為,李登輝成功把自己重新塑造成新千禧年的台灣代表。這是一本內容充實的著作,儘管作者與本書主人翁李登輝先生有深厚的個人關係,作者仍直率的寫出李登輝的缺失及其他種種。書中不只寫出了李登輝成長與事業發展的糾結複雜背景,也寫出台灣社會對李登輝總統以及他個人的愛恨情仇。不過蔡教授同時也對這些現象給了我們相當平實中肯的闡釋。本書的文筆流暢,許多文字值得讀者細心品味。例如,書中描寫北台灣城鎮與廟宇的河畔風光的精妙筆法,就足以讓熟悉當地的人心中浮出一幅活生生的北台灣景象。本書的優點不止於此,蔡教授更成功地讓讀者能深入瞭解一個改變同時代國家的重要人物。不論是所謂的中國專家或台灣專家,也不論是日本殖民主義或政治史的研究者,他們勢必都會發現本書是如此值得他們的關注,如此具有解釋力,而且是如此充滿濃濃的人情味。MurrayA.Rubinstein(張格物)BaruchCollege(柏魯克學院)CityUniversityofNewYork(紐約市立大學)
媒體推薦:權威雜誌《美國歷史評論》(AmericanHistoryReview)月刊專文評介/MurrayA.Rubinstein(紐約市立大學教授)當蔡石山教授以中肯、翔實、文雅的筆法寫下這本關於前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一生及其時代的著作時,明白證實了一項事實,那就是傳記再次回到台灣研究領域。這本精緻作品與以下幾本最近出版的書,都是台灣研究的重要傳記作品。這些作品包括JayTaylor(陶涵)寫關於蔣經國的TheGeneralissimo’sSon:ChiangChing-kuoandtheRevolutionsinChinaandTaiwan(2001)、HoytTillman將黃進興(Chin-ShingHuang)的中文版《半世紀的奮...
推薦序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所長許雪姬生平第一次打工是在我就讀臺大歷史所博士班的第二年(1979年),工作性質是為臺北市即將召開的「耆老座談會」擬題目、訪問耆老,以便自老人家口中去發掘歷史、保存歷史,這時的臺北市長就是李登輝先生。召開臺北市耆老座談會那一天,第一次見到市長,他那高挺的身材以及厚實寛大的下巴令人印象深刻。雖然我已不記得開幕式時他說了什麼話,因為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次的經驗成為往後我從事口述歷史工作的開端,雖然我第一本口述歷史(與陳三井先生合訪)《林衡道先生訪問紀錄》要到1992年才出版。1991年我被選定為二二八事件工作小組成員之一,撰寫《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為不幸的死難者找回公理、真相,促成李登輝先生以總統的身分道歉,而立法院也通過「二二八事件補償條例」。雖然我們幾個成員中有人收到黑函,也飽受外界異樣的眼光,使我常自我解嘲說我是李先生時代的「御用學者」;但如今想來,卻慶幸自己能在那時刻盡力。民選總統那一年(1996)我到京都大學遊學,當中共對臺灣沿海發射炮彈,使在日本的我憂心如焚,每天看日本各大媒體報導,總是忐忑不安、難以成眠,一直到我趕回臺灣,對他投下我神聖的一票,心中才安定下來。臺灣在李先生12年(1988-2000)的領導下,舊的惡政尚難清除,新的良政也待展開。我看到的是一個老臺灣人對臺灣前途的擔憂,他們不允許下一代再做只有故鄉沒有自己國家的一代,他努力改善臺灣的外交環境,企圖為後代子孫打造一個可以安身立命、長長久久的臺灣。這一切的一切,都因李先生已進入老年,時間相當有限,故他無所懼,一味向前行。也許李先生那一代的臺灣人,年輕時未能對臺灣的未來做出具體的貢獻,此刻把握住執政的最後時期,由宣傳理念,進而具體實踐,這對李先生而言,也是一種具體的補償作用。2000年國民黨總統選戰失利,雖然政黨順利輪替,但李先生卻成為其黨內「同志」眾矢之的,被逼提早交出國民黨黨主席的位置;沒有人料到他退而不休,以在野身分仍關注國事,批評國民黨,以致被開除黨籍。老驥伏櫪的他又成為新政黨臺聯的精神領袖,真是為了臺灣不知「死」之將至!這樣一位對臺灣發展扮演舉足輕重角色的李先生,是不可能沒有傳。早在蔡石山教授這本書之前,已有五花八門的傳記出現,造神、批判他的都大有人在,其中較具水準的,中文著作就不必再提,日文著作則有若林正丈《蒋経国と李登輝――「大陸国家」からの離陸?》(東京:岩波書店,1997年)與伊藤潔(劉明修,2006年過世)的《李登輝伝》(東京:文芸春秋,1995年),但尚未有一本英文的李登輝專著,而且超過到2000年他離開總統的職位時。蔡石山教授費了許多心力,親自訪問李先生及其相關人物,將複雜的資料化繁就簡,卻又能精密分析其一生重要的轉折。李先生先是學做一個日本人,再過度到學做一個中國人,到晚年才回復到做為一個臺灣人,這是老一輩臺灣人必經之路,甚至還多一段再學做一個美國人。蔡教授試著去了解其心理歷程、時代背景、遭遇的周折,以及他如何學習執政,又如何利用自己的位置來為臺灣尋找另類的出路。他人格的優缺點是偽裝、堅執,都透過蔡教授的生花妙筆躍然紙上。對李先生人生大轉折之際,究竟背後是什麼看法產生好奇,而想得到解答的,可以在本書得到答案。我和蔡教授素無淵源,但在學中拜讀過他的《西洋史學史》,去(2005)年他到中研院臺史所來當訪問學人半年,今年(2006)2月再來半年,送我LeeTeng-huiandTaiwan'sQuestforIdentity(NewYork,N.Y.:PalgraveMacMillan,2005)一書,告訴我他打算譯成中文出版。我既主持臺史所所務,就有義務協助他做成這件有意義的事,替他找了曾士榮、陳進盛兩人擔任中譯的工作,並由我做中文版的監譯與校讀的工作。承蔡教授信任與諒解,中譯本修正了一些英文原著中的小瑕疵,使本書更趨正確,而可讀性也更高。如今這本書即將出版,令我如釋重負。坦白說,我一直在找機會想做一件對李先生有正面意義的事,以報答他為臺灣付出的心力(於萬一)。也謝謝蔡石山教授,他讓我有機會來為這本書的中文版把關。謹為之序。2006年11月22日夜PM11:30 于近史所研究室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所長許雪姬生平第一次打工是在我就讀臺大歷史所博士班的第二年(1979年),工作性質是為臺北市即將召開的「耆老座談會」擬題目、訪問耆老,以便自老人家口中去發掘歷史、保存歷史,這時的臺北市長就是李登輝先生。召開臺北市耆老座談會那一天,第一次見到市長,他那高挺的身材以及厚實寛大的下巴令人印象深刻。雖然我已不記得開幕式時他說了什麼話,因為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次的經驗成為往後我從事口述歷史工作的開端,雖然我第一本口述歷史(與陳三井先生合訪)《林衡道先生訪問紀錄》要到1992年才出版。1991年...
目錄
目次代序/許雪姬前言致謝語第1章:李登輝誕生時的台灣第2章:一個台灣經濟學人的日本教育第3章:受困於戰爭與屠殺的鉗口:李登輝的悲情歲月,1944-1947第4章:一個學者的形成第5章:皈依基督信仰、轉向國民黨的李登輝第6章:初嘗權力第7章:省主席與副總統時代,1981-87第8章:李登輝總統,1988-93第9章:領導台灣鞏固民主第10章:結語參考書目英中文對照表
目次代序/許雪姬前言致謝語第1章:李登輝誕生時的台灣第2章:一個台灣經濟學人的日本教育第3章:受困於戰爭與屠殺的鉗口:李登輝的悲情歲月,1944-1947第4章:一個學者的形成第5章:皈依基督信仰、轉向國民黨的李登輝第6章:初嘗權力第7章:省主席與副總統時代,1981-87第8章:李登輝總統,1988-93第9章:領導台灣鞏固民主第10章:結語參考書目英中文對照表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