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影響了漢寶德。
民國五十幾年,漢寶德以青年才俊之姿學成歸國,他的一批作品竟被看做風水不佳,漢寶德這才留意到風水早就成為民間信仰根深蒂固的一部分,於是決定鑽研風水。經多年在建築方面的實務與學術經驗累積,風水深深影響漢寶德後來的美學藍圖,他意識到做為一名華人建築師,實在不能不懂風水,因為風水是個很有用的概念,能深入了解中國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於是,這位國寶級的建築學者,將歷來影響風水師最重要的一些古書,包括:『陽宅十書』、『重校正地理新書』、『陽宅大全』、『八宅明鏡』、『陰陽地理風水全集』…等加以整理,並囊括民間禁忌演變的觀察與研究,詳盡加以統整分類,試圖將這一門信仰與文化恢復原貌,同時給了建築學一部最具參考價值的風水研究。
作者簡介:
漢寶德
知名建築師和建築學者。
1934年生,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士、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碩士、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曾任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台南藝術學院校長,現為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漢光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重要建築作品包括「墾丁青年活動中心」、「台南藝術學院」、「聯合報系南園渡假休閒中心」等。著有《建築的精神向度》(建築情報)、《為建築看相》(藝術家)、《透視建築》(藝術家)、《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天下文化)、《漢寶德談美》(聯經)、《中國的建築與文化》(聯經)、《漢寶德談建築》(藝術家)、《給年輕建築師的信》(聯經)等。
章節試閱
重刊序:風水與環境
漢寶德
自我開始研究風水,至今已經三十五年了,寫風水與環境這兩篇文章也已近三十年。世界經歷了瞬息萬變的一個世代,人類的文明進入高科技主導的世紀,風水這樣古老的觀念,還有流傳的價值嗎?
當我為風水所困惑的時候,仍在理性主導的現代主義的時代。我以科學的精神,系統的分析去了解風水,自以為掌握了風水的要義,但很坦白的說,我並不相信風水中的吉凶之斷,而把它當成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習慣與行為模式。可是過去的三十年,世人已經自理性世紀進入感性世紀,對於超自然的現象開始發生高度的興趣。同時,西方的科學已經放低傲慢的姿態,不再視科學落後的文化為迷信。相反的,有些西方人開始相信風水,視為一種古老的智慧,與中醫的針炙一樣。
九年前,我為了紀念先妻辭世,出版了這本書。由聯經代印,代售,卻是以蕭中行基金的名義出版的。印的書不多,幾年後就賣完了。這本書是當時出版的三個小冊子中,比較受讀者歡迎的一本。由於是舊作,我並沒有意思再版。幾年前,與大陸出版界熟悉的朋友介紹,天津古籍出版社出了簡體字版。為了使讀者容易了解,甚至應用,由吳曉敏先生添了很多圖、表。兩岸之間雖不難溝通,但我不知道這本書的簡體版是否受大陸的讀者歡迎。
幾個月前,接到大塊出版公司陳小姐的信,表示看到了台灣的繁體字版,知道久未再版,他們有興趣重刊。這樣一本老書,能在台灣重刊問世當然是求之不得的。我也知道台灣的年輕學者研究風水者有之,但多小題大做,向學術上深究,採取環境架構觀的研究不多,所以這本書對中國傳統環境觀有興趣的朋友還是有些價值的。
小異出版社決定按照繁體字版重刊,也就是未採用吳先生的圖表。對於了解文字的內容,那些圖表並無必要,我很高興使它回到本來的面目。
漢寶德
民國九四年冬
於世界宗教博物館
4.巒頭——自然的概念架構
前文說過,以郭璞《葬書》為傳統的風水,發展為山水派,而且為一切風水術的基礎,後代稱這一部份為「巒頭」,亦稱「形法」。這巒頭的觀念,事實上構成中國人為自然環境的一種概念性架構,說它是中國人的空間觀念亦不為過。以我看來,這是中國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元素之一。
所謂巒頭,在字面上是指山脈起伏的形勢,有山脈之起伏,就有河川之流轉。由山脈與河川構成各種不同的自然景觀,在這多樣的,動人的景觀中,風水家們找出了一種基本形態,認定其環境形相與生氣間的關係。因為郭璞說,「葬者,乘生氣也」。中國人並不是不欣賞大自然多變的景象。但那是詩人與畫家所醉心的境界,是藝術的境界,未必是有生命的可以乘生氣的環境。巒頭所代表的自然景象對藝術的影響,是到清初才顯出來。
風水家們把自然的景象,看為宇宙生命現象的呈現,把山勢的起伏看成活生生的動物。他們用中國人最崇拜的「龍」來形容,「龍」就是山脈。把山脈的脊線飛耀,槃伏跌宕的感覺予以生動化、戲劇化,是中國人禮讚自然的特有的方法。
有了這樣生動的觀念去觀察自然,就感覺天地間有一股不可遏止的生氣,潛藏在大自然間。這股生氣,凝而為點,如同靜息的火山口一樣,是活力之泉源,風水家稱之為「穴」。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把自然界的「穴」與針灸學上的人體的「穴」視為同類。「穴」是不容易覓得的,因為大自然用盡辦法維護它的生命的根泉,而巒頭派的風水家所致力的,就是要找到生氣蓬勃的龍脈,然後在層層保護之下,找到這胎子,所以說:
〔氣、理……〕體賦於人者,有百骸九竅,形著於地者,有萬山千水。自本自根,或隱或顯。胎息孕育,神變化之無窮……地靈人傑,氣化形生。
他們把「穴」視為胎息,把地與人連結在一起了,「地靈人傑」的觀念反映了傳統「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端。有靈氣的自然環境,產生偉大的人物,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信仰。歷代流傳下來的胎「穴」的神奇故事真是罄竹難書,而風水家們對「穴」的檢定有專書討論。
事實上,尋「穴」的原則,就是觀察有生氣的山川形勢的準則,大自然圍護「穴」的局面,就是中國人為去世者尋葬地,為在世者求宅地的理想環境。這些原則是《葬書》中定來的,他說:
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雲,降而為雨,引乎地中為生氣。
這是解說生氣何以與風、水相關。接著,他提出了風水術的基本原則:
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
這一原則說明這胎息所在生氣之源所以必須衛護的道理。要藏風、要得水。藏即避風,以免把生氣吹散,得水即聚水,因生氣遇水即止。在龍脈騰躍迴轉,流水蜿蜒的大自然中,找到藏風聚氣之處,就是生氣之穴的所在。這樣的所在,大約在山脈近乎末梢,枝角廣布的地區,所以他說:
夫氣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勢,其聚也因勢之止。葬者原其起,乘其止……勢來形止是為全氣。
如放棄古代幼稚的說明,用現代環境的觀點來解釋,風就是空氣的流動,水就是河川、溪流。這兩者在自然環境中都屬於動態的元素,與靜態的山勢成一對比,環境的滋養生命的條件乃由空氣與水來決定。藏風止水,對空氣而言,其意義不會暴露在勁風激流之下,因而形成一種平靜、溫和的生存環境。對水而言,意義是不傾流直瀉,因而形成一蜿轉而滋養的生存環境。所以《葬書》上說「形止蓄,化生萬物」。
《葬書》的作者並沒有把理想環境構成的實質勾畫得十分清楚,只提到「環抱」的觀念。但是在前文中我們提到,六朝是發生這樣理想山川形勢的時代。這也是陶淵明寫他的〈桃花源記〉的時代。風水家所構想的福地,實在就是桃花源記中的樂園。它是一個理想的國度,在群山環繞之中,而屏障嚴密,颯烈的山風到此化為溫馨的氣息。這山巒之間,河川緩緩蜿蜒,阻止了山勢,開拓了盆地,也孳養著盆地中的沃土。這裡不是急湍的峽谷,故不會沖刷兩岸,帶走美壤。尤其理想的條件,則是對外交通不易而孤立世外的桃源,所以風水家說:
入山尋水口,登穴看明堂。
「明堂」就是指這盆地。他們所希望是的一個很狹窄的水口,一個很廣闊的盆地,他們希望「明堂容萬馬,水口不通舟。」87而陶淵明的故事中所說正是這樣: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復前行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髣
重刊序:風水與環境 漢寶德 自我開始研究風水,至今已經三十五年了,寫風水與環境這兩篇文章也已近三十年。世界經歷了瞬息萬變的一個世代,人類的文明進入高科技主導的世紀,風水這樣古老的觀念,還有流傳的價值嗎? 當我為風水所困惑的時候,仍在理性主導的現代主義的時代。我以科學的精神,系統的分析去了解風水,自以為掌握了風水的要義,但很坦白的說,我並不相信風水中的吉凶之斷,而把它當成傳統文化...
目錄
重刊序
前序
第一章 風水——中國人的環境觀念架構
1.前言
2.人對風水的態度
3.風水的古與今
4.巒頭——自然的概念架構
5.天象的縮影:易卦與數理
註釋83
第二章 風水宅法中禁忌的研究
1. 研究宅法禁忌之意義
2. 研究的方法
3.《陽宅十書》中的禁忌
4.《重校正地理新書》中的禁忌
5.《陽宅大全》中的禁忌
6.《八宅明鏡》中之禁忌
7.《陰陽地理風水全集》中之禁忌
8. 宅法禁忌的分類
9. 結論
註釋
附錄:陽宅內形、外形吉凶表
重刊序
前序
第一章 風水——中國人的環境觀念架構
1.前言
2.人對風水的態度
3.風水的古與今
4.巒頭——自然的概念架構
5.天象的縮影:易卦與數理
註釋83
第二章 風水宅法中禁忌的研究
1. 研究宅法禁忌之意義
2. 研究的方法
3.《陽宅十書》中的禁忌
4.《重校正地理新書》中的禁忌
5.《陽宅大全》中的禁忌
6.《八宅明鏡》中之禁忌
7.《陰陽地理風水全集》中之禁忌
8. 宅法禁忌的分類
9. 結論
註釋
附錄:陽宅內形、外形吉凶表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