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錄之著述由來
《近思錄》一書的編者為朱熹與呂祖謙。朱、呂二人雖同編《近思錄》,但是朱熹為主,呂祖謙為輔,由下列三點理由可以看出:朱熹在編《近思錄》之前已先後整理過《程氏遺憾》(一一六)、《西銘解義務》(一一七二)、《太解圖說解》《通書解(一一七三),可知朱熹對北宋四子的作品有相當研究。而呂祖謙雖家學深厚,但總不如朱熹剛剛研究過來得熟。
《近思錄》的編排,每卷均以周子為首,二程其次,張子居後,這顯然是朱熹的道統理念。朱熹以為周子、二程繼孔、孟絕學,張子只居輔佐地位,所以張子年齡雖在二程之上,卻排在最後。朱熹的思想最接近程伊川,因此伊川的言論也選最多。總共六百二十二條中,伊川占了三百三十八條,超半數。
《近思錄》共分十四,六百二十二條。周子選了十二條,大程一六二條、小程三三八條、張載一一○條。邵雍正(堯夫婦本與上列四人並稱北宋五子,一條也沒選入,這恐怕與堯夫的學問出自道幅,不純儒家有關。每卷中的若干條前面加「某某先生曰」,則表示以下各條都是這人的言論。只是大程、二程的言論常混在一起,不易分別到底是誰的言語。
作者簡介:
朱熹
字元晦,號晦菴,又號雲谷老人,滄州道奴。江西婺源人。乃宋代理學集大成者。為學以居敬窮理為主,主張格物致知,反躬踐實。因講學於考亭,故後人尊稱考亭先生,而以其學派為考亭學派。著有三四嵑章句集注,詩集傳、朱子語類等,並註有四書。
目錄
目錄
第一章 道體
第二章 為學
第三章 致知
第四章 存養
第五章 克治
第六章 家道
第七章 出處
第八章 治體
第九章 治法
第十章 政事
第十一章 教學
第十二章 警戒
第十三章 辨異端
第十四章 觀聖賢
目錄
第一章 道體
第二章 為學
第三章 致知
第四章 存養
第五章 克治
第六章 家道
第七章 出處
第八章 治體
第九章 治法
第十章 政事
第十一章 教學
第十二章 警戒
第十三章 辨異端
第十四章 觀聖賢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