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哲學學報(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Philosophy)為一綜會性哲學期刊。創刊於2005年。本學報專門刊載有關哲學之論著,並以研究中國當代哲學、當代華人著作之討論及純粹哲學問題等關文章為主。發表園地全面公開,竭誠歡迎海內外學者以中、英、日文賜稿。尤其歡迎有問題意識,資料豐富,論證堅實,文字精鍊,具創意有突破之論文。
作者簡介:
余金龍
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應用日語科教授
歐崇敬
環球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呂凱文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王若嫻
環球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黃淑基
南華大學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韓學宏
長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游宗新、王若嫻
環球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章節試閱
李商隱研究的一些問題
Some Problems in a Research
of Li Shang-Yin
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應用日語科教授
余金龍(Gin-Lung, YU)
摘要:李商隱是在十歲以後至開成二年中舉之前,也就是說李商隱十歲父喪於浙西後,隨母遷返故居鄭州,至中舉之前,均認為有學仙玉陽,並有移居濟源之跡。
李商隱與道教的關連僅在終南山紫閣寺「習業南山」及「移居玉陽」的一短暫時期,順勢與道教友人交往,卻因在李商隱送李肱詩「學仙玉陽東」的一詩句上,而誤認是李商隱本身入道學仙,誤導李商隱的生平經歷,錯誤迄今。
關鍵字:李商隱、濟源、學仙玉陽、道教、佛教
Abstract: Li Shang-Yin and his mother returned home (Zheng- Zou) after he was 10 years old. Before he passed the examination that held by the country, he seemed to move to Zi-Yuan. In this city, he also seemed to get in touch with the Taoism.
Li Shang-Yin only contacted the friends of the Taoism in a few years. When he studied in Ze-Ge-Shi at Zhong-Nan-Shan and then moved to Yu-Yang, Li Shang-Yin seemed to have some friends of the Taoism. But many scholars thinks that he studied how to become a celestial being when a sentence of his poems said that “learned how to become a celestial being in the east of Yu-Yang”. So the scholars have mistake in the life of Li Shang- Yin and still think so.
Key word: Li Shang-Yin, Taoism, Buddhism, learned how to become a celestial being in the east of Yu-Yang, Zi-Yuan
壹、前言
李商隱是在十歲以後至開成二年中舉之前,也就是說李商隱十歲父喪於浙西後,隨母遷返故居鄭州,至中舉之前,均認為有學仙玉陽,並有移居濟源之跡。迄今的說法,眾說紛紜,從李商隱生涯看來,自其幼少年期,啟蒙的從祖叔父李某至晚年最後的幕主柳仲郢等均是熱心佛教者,與佛教的關係可說是一生相繫。正如從祖叔父李某是佛教徒,李商隱在早年時期,當然不可能前往道觀入道學仙。而且令狐嫂與崔戎是佛教徒,李商隱應不致於入道學仙。李商隱所有的幕主不管是牛、李黨,均是佛教徒。其與道教的關連僅在終南山紫閣寺「習業南山」及「移居玉陽」的一短暫時期,順勢與道教友人交往,卻因在李商隱送李肱詩「學仙玉陽東」的一詩句上,而誤認是李商隱本身入道學仙,誤導李商隱的生平經歷,錯誤迄今。
貳、本文
經過本文分析後瞭解李商隱研究中,出現下列之過誤:
一、馮浩、龔鵬程等的誤解,認為李商隱早年父喪後自浙西移居懷州,除喪後再遷往蒲州或洛陽,隨之才又前往故居濟源學仙玉陽後,才得到令狐楚的知遇。但是,李商隱十歲父喪於浙西後,隨母遷返故居鄭州,守父喪及除喪後均住在鄭州,「占數東甸」之意,在此亦可證明為鄭州也。李商隱直到大和九年才移居濟源。李商隱文集中,有關寫給令狐楚的文章中,直至開成元年後,才有「玉谿生」的稱謂。
倘若李商隱在懷州守父喪或父喪除後,即赴玉谿學仙,則為何其《樊南文集》中,在開成元年之前,未有「玉谿生」的自我稱呼。之前應未在濟源居住過,應不可能自鄭州前往濟源隱居學仙玉陽山。此亦可反證李商隱實於大和九年至開成元年間時,才移居濟源。但是李商隱並不是自洛陽移家濟源,而是自鄭州移家濟源的,而且移家濟源並非為了隱居學仙,而可能是經濟原因或身體狀況不佳的原因。
李商隱大和八年冬護崔戎棺前往長安,順勢參加大和九年春試,之後返回故里鄭州,很可能於此時移家濟源。隨後前往長安應舉,並於冬順勢弔唁崔戎,並參加開成元年的春試,於夏與令狐綯等見面後返回濟源。原配並於此時前後去世,此間自濟源歸葬鄭州,〈東還〉詩,即在此間所作。在鄭州時,與天水公言甘露事件的經過後,返回濟源,李商隱又於開成冬,前往長安參加開成二年的春試。此間,李商隱應無暇前往玉陽山隱居求仙。由張爾田對地緣說的誤認,所以主張因地利之便,有「學仙玉陽」之說。但是,李商隱於大和九年移居濟源,其間正積極求功名,因參加科舉,濟源長安間的往返,時間緊迫,又有經濟壓力,連投書、問卷的時間都沒有,更無暇隱居求仙。
綜觀以上說法,李商隱「學仙玉陽」之說,均只有時間上的差別,在此做一確認之後,可了解李商隱與玉陽山道教接近時期的「學仙玉陽」時代,推論以大和九年至開成元年間,較能符合其生涯的行跡的。 但是,經過以上的論證,地緣說的可能性甚低,大和九年、開成元年,時間很短促,按時間上的推算,李商隱應無暇前往玉陽山隱居求仙,亦無隱居之跡。
二、劉學鍇、余恕誠的誤認:李商隱在十五、六歲之前,也就是在鄉試及第的前幾年間,李商隱為求取功名,應鄉舉考試期間,又有經濟的壓力,似無暇隱居讀書的。十六歲之後,是在「入求京師」,在長安以「古文出諸公間」,從事「行卷」投書、問卷的求仕活動,更不可能隱居入道求仙。
三、再言,「日就月將,漸立門戶。」結婚的時間應在十五、六歲時最有可能。李商隱在年輕時即曾結婚,而且剛結婚即隱居,亦不合常理。所以李商隱在新婚之際,自然不可能前往玉陽山隱居學仙了。
四、就經濟能力而言,李商隱十歲時,已自覺是在「九族無可倚之親」的處境之下,在十至十五歲之間,就要負擔一家經濟之人,為了家計生活,不得不在「傭書販舂」(為人抄書寫字)的生活方式下,逐漸形成其文學基礎。徐氏姊的死,亦可說明其姊在李商隱十六歲之前已嫁徐氏,在此之前更需為經濟打拼,豈有閒暇隱居?而且在經濟條件不是很寬裕下,豈能隨時搬遷呢?如果一人前往濟源學仙,全家坐以待斃,應不太可能前往濟源隱居,此時更無移居濟源之跡。在此可瞭解,李商隱應不是為了隱居而前往濟源學仙的,而且在鄭州隱居,不是更符合〈東還〉詩「歸去嵩陽尋舊師」的嵩山嗎?
另外,如果為了隱居學仙玉陽山,則不需勞師動眾舉家遷移濟源,而只需一人前往濟源玉陽山就可以了。正如前述開成元年應舉長安時,還需接受令狐楚的經濟接濟。又如〈上崔華州書〉 與〈與陶進士書〉 所載,李商隱連「行卷」的時間都沒有空暇,哪還有時間隱居呢?在此亦可旁證李商隱任官職後,搬遷仍須親友幫助,更何況尚未任官職前,還在干謁求職前的家境,豈可由鄭州隨意搬遷至懷州?而且搬家是自東往西(長安或洛陽)搬遷,經濟好轉後,很少自洛陽遷往濟源的,在此亦可旁證李商隱移居的方位蹤跡。
由以上可知,李商隱除喪後並未移居濟源,劉學鍇、余恕誠所主張的時間說,認為李商隱於大和元年、大和二年,隱居學仙,最主要是遺漏李商隱正鄉舉及格,又是新婚之際,正想要投書、問卷考進士之際,又有經濟壓力之下,如何前往玉陽山隱居學仙?此時李商隱應無暇前往玉陽山隱居的可能。從李商隱的生平看來,大和元年、二年,或更早在除父喪之後,李商隱亦似無暇,或經濟能力有前往隱居學仙的條件。
五、最主要是因李商隱本身寫了許多的有關道觀的事,特別是〈李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得四十一韻〉詩中的「憶昔謝駟騎,學仙玉陽東。」 〈偶成轉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舊山萬仞青霞外,望見扶桑出東海。」 認為舊山是玉陽山的天壇山,所以馮浩認定李商隱曾入道學仙於玉陽山。
然而李商隱如無前往玉陽山學仙之跡,為何有「憶昔謝駟騎,學仙玉陽東。」之句呢?按理應是李肱學仙玉陽山,所遺畫松詩書兩紙的內容,李商隱就其內容回應所寫的詩句,而非李商隱本身親自學仙玉陽山。李商隱雖有移居濟源,接近玉陽山,如果說大和九年,「屢試不中」及自身的病痛,自鄭州祖籍移居其懷州(原籍)而乘地利之便,在七、八月秋季的二個月內,有前往玉陽山遊玩的可能,或許只是因地緣關係順勢與道教接近而已,如果說入道「學仙玉陽」,則又與前述李商隱行蹤不相吻合,而且也與「是時方暑夏」的季節不合。
另外,馮浩、張爾田等僅憑「學仙玉陽東」有地緣說,龔鵬程、劉學鍇、余恕誠等僅憑「學仙玉陽東」,而有時間說等,認定李商隱曾在玉陽山學道。但是〈李肱〉詩中「學仙玉陽東」、「形魄天壇上」,及「終南與清都」,只是李商隱的同年李肱本身前往終南山、玉陽山學仙的過程告訴李商隱,所謂「憶昔謝四騎」,即終南近長安,有高山林澗之美,又無車馬喧嘩之聲,吸引無數真隱、假隱者前往居住,反映許多隱者似乎無法與世隔絕,各種應酬仍不可免,所以家住終南者下山訪友,家住平地者上山尋人。李肱為與世隔離,才前往玉陽山學仙,並將當地之風景畫送給李商隱,李商隱才有〈李肱〉詩的回贈。延伸迄今,又有如蘇雪林所言〈無題〉詩是在玉陽山對女道冠,或入道宮人有所愛戀。因馮浩、錢振倫的誤解,加上張爾田的附會,蘇雪林之後,又有如陳貽焮亦極力提倡李商隱與女道士戀愛的情事,導誤了以後的研究方向,導致迄今的迷思。但是經本論考證後,得知李商隱有入道隱居學仙玉陽山之跡,在此應重新思考李商隱與道教的關係。
另外,正如開成元年的〈送從翁從東川弘農尚書幕〉詩, 是描寫其從翁「心懸紫雲閣」入道的情形,而非李商隱本身前往道觀入道。再看〈戊辰會靜中出貽同志二十韻〉詩, 是送給道友的,並非自己去「入靜」,「我本玄元胄」的「我」是說同志對方,而不是說李商隱自己的。又如前述〈和韓錄事送宮人入道〉詩, 是和人酬作之詩,並非李商隱親自送宮人入宮。諸如此類,均被錯舉,而誤導李商隱有入道並學仙玉陽山。
又〈偶成轉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舊山萬仞青霞外,望見扶桑出東海。」 認為舊山是玉陽山的天壇山,分明是錯舉。舊山是徐州的銅山,是李商隱於大中三年十月,前往盧弘正幕後所寫。馮浩又斷章取義,前後顛倒,而且前句有「明年赴辟下昭桂」及「破帆壞槳荊江中」為描寫大中元年南行桂州之事。所以之後才有「舊山萬仞青霞外,望見扶桑出東海。」馮浩之後的學者,又加以沿用,遂誤認舊山是玉陽山。又正如李肱學仙玉陽山,而誤認李商隱學仙玉陽山,應是一連串的巧合,遂導致今日的誤解。
另,又僅以〈東還〉詩中「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長夢採華芝。秋風動地黃雲暮,歸去嵩陽尋舊師。」 的「仙才」,認定李商隱學仙,但是此詩是移居濟源後,見「東」字,而「歸去嵩陽尋舊師」的「舊師」,應是李商隱早年隨從祖叔父李某在故居鄭州附近的嵩山隱居時,所熟識之佛教人士。而且是開成元年秋所寫的〈東還〉詩,如果一年前有入道學仙,為何不寫「歸去玉陽尋仙人」,而寫「歸去嵩陽尋舊師」,在此也反證李商隱在大和九年沒有學仙玉陽山。
六、在憲宗至宣宗時期,三教講論已是風行不已,其間除了憲宗時,韓愈的排佛及武宗(會昌)的滅佛外,三教幾乎是處於平行的地位。在文宗大和、開成年間時,雖有佛、道紛爭之際,但是,佛教論講反而更盛之際,特別是在文宗(大和)時代,「不好僧道」,而且「道士已屈居沙門之下」的情形下,應不是在流行的動機之下,接近道教的,李商隱卻逆勢接近道教,不合常理。
不可諱言,道教與唐代風俗民情,有很深的關連。玄宗封禪儀式時,將道教明列為國教。玄宗時代,道教興盛,也成為科舉應試的內容,由此可見當時明經、進士的考風。一方面,隱居準備應試求取功名,此亦為當時風潮。另一方面,在道教的世界中,與女冠有所交往、與王公貴族交往,可抬高本身的聲望,亦可藉此攀緣富貴,尋找仕途之路。再言,李商隱也密切的與道教的友人有所交流,如〈歸來〉詩「難尋白道士,不見惠禪師。」 又〈寄永道士〉、 〈贈白道者〉、 〈同學彭道士參寥〉、 〈玄微先生〉等, 當時也有道士在終南山道觀修行,亦說明李商隱有道士友人,但不能說李商隱熟習道教的情形,而認定其為道士。誠如,李商隱也有不少詩涉及道教邪術,也瞭解韓愈死於崇道縱欲,而且七位大臣死於道術,李商隱瞭解道觀的景象,並不代表或可佐證是李商隱本身入道觀修行。
最明顯的是,李商隱曾勸親友不要入道,表示李商隱與佛教的關係是相當深厚的,也對佛教的堅信不移信念。例如,武宗會昌年間排佛時,李商隱的親戚一人「棄官入道」,李商隱卻持反對理念,請其仍以佛教為中心。
李商隱研究的一些問題
Some Problems in a Research
of Li Shang-Yin
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應用日語科教授
余金龍(Gin-Lung, YU)
摘要:李商隱是在十歲以後至開成二年中舉之前,也就是說李商隱十歲父喪於浙西後,隨母遷返故居鄭州,至中舉之前,均認為有學仙玉陽,並有移居濟源之跡。
李商隱與道教的關連僅在終南山紫閣寺「習業南山」及「移居玉陽」的一短暫時期,順勢與道教友人交往,卻因在李商隱送李肱詩「學仙玉陽東」的一詩句上,而誤認是李商隱本身入道學仙,誤導李商隱的生平經歷,錯誤迄今。
關鍵字:李商隱、濟源、學仙...
目錄
李商隱研究的一些問題
新世紀城市獵人的邏輯
─取得獵物的各種戰略線
人間佛教的詮釋學危機
感恩家書寫作融入大一國文教學
的設計與實踐
湛甘泉哲學論述命題之具體內涵解讀
花鳥圖像鑑賞系譜的建構
─以〈三友百禽圖〉為例
南投縣社區大學整合公部門資源
之營運分析
李商隱研究的一些問題
新世紀城市獵人的邏輯
─取得獵物的各種戰略線
人間佛教的詮釋學危機
感恩家書寫作融入大一國文教學
的設計與實踐
湛甘泉哲學論述命題之具體內涵解讀
花鳥圖像鑑賞系譜的建構
─以〈三友百禽圖〉為例
南投縣社區大學整合公部門資源
之營運分析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