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病毒、歷史天花總是存在:教會墓地到處佈滿天花屍體;它使所有未受襲擊者經常恐慌,更使倖存者全身滿是它威風的可怕痕跡;它將嬰兒變為醜八怪而讓母親顫慄;而未婚少女的眼睛和臉頰則成為令其愛人驚慌的對象。
——馬可力爵士,《英倫歷史》
( Lord Thomas Macauley, History of England)
最古老與可怕的瘟疫 尚沒有一種疾病可以讓人立即認出,或如此聲名狼藉和令人恐慌。天花可怕而讓人難忘。對我而言,三十五年前在孟加拉的達卡,病房滿是天花病患的記憶仍深深烙印心上:焦慮、祈求、滿是痘瘡而變形的臉;充斥病房的腐屍散發出難堪、刺鼻味道;求救的手上滿佈膿皰。食物或水均無法讓患者舒緩,因為口內滿佈長膿的傷痕,使得咀嚼或吞嚥均痛苦。到處是蒼蠅,密集在膿皰半遮的眼上。半數以上的病患逐漸死去,我們沒有藥品或治療方式可幫助他們。
資深同仁沃德(Nick Ward)醫師陪我看病房,他曾在非洲醫療服務多年,照顧過熱帶疾病中最悲慘的病患。我們離開醫院時,他將手放在陽台欄杆上,向前傾視地面,說:「我猜我無法再走過像那樣的病房,實在不可思議。」難怪亞洲和非洲的團體,因為敬畏天花,特別為它創造了七個獨特的神祇,例如 圖四的守潘那(Sopona)和馬她(Sitala Mata)。除了天花,沒有任何其它疾病會出現其專屬神像,並在這麼多文化中出現。
最後的天花個案發生以來已經三十年,在教科書之外看過真正個案的醫師不多。今天,若不先知道天花與其病毒的厲害,將不可能讓任何人理解根除全球天花的意義,或想像天花會成為何等悽慘的恐怖武器。
天花的個案 天花病毒在病毒中算是獨特的,因為它只感染人類,不旁及其它動物。藉由一人接一人地感染,如同不斷鍊的疾病,它已存在數千年。通常,該病毒的傳遞只有面對面的接觸才會發生。當患者開始長出疹子,嘴裡和喉嚨的傷口開始釋放出數百萬病毒到唾液裡,病患說話或咳嗽時,病毒就散發到空氣中,任何人與病患近距離接觸時,將吸入病毒,而成為傳染鍊的下一環。
剛被感染者在七 —十天內,毫無異樣,但在此期間,病毒一直繁衍,安靜地打基礎,然後出擊。病患會突然出現發冷和高燒,並經常伴隨著頭痛和背痛,嚴重到需要臥床,有些病患還會精神錯亂,孩童則時有抽搐症狀。發病時兩三天後,發燒和症狀暫時消退。小紅斑皮疹開始出現在口腔,臉部冒出猙獰紅疹,緊接著,傳佈到身上,而已臉部和四肢最濃密。病患深感痛苦,且難以吞嚥,因為口腔和咽喉形成潰瘍傷口,而其內部充滿乳狀液體,然後逐漸變成膿?,傷口會漲大。各 痘疤深埋皮膚中,在膨脹時如皮下膿腫,會導致痛楚。 膿?數可達數千個,有時會遮滿臉部,可謂臉無完膚。膿?繼續成長,直到靠近第二週,轉成結痂。在亞洲,嚴重的個案中,十個病患中只有七個活過第二週。
痂皮開始脫落時,症狀消失,這時的病患不會傳染天花,最後,臉部痂皮脫落,形成終生印痕的深凹疤。一些倖存者會失明,沒錯,十七和十八世紀的歐洲眼盲主因就是天花,印度直到 1945年還是如此(如圖五)。所有康復者終生免疫。
大部分患者生病形式為「典型」天花,但二十患者中約有一人是很嚴重的「出血型」或「扁平型」天花,在染病後第一週會致命,這些病患不會長出常見的膿?傷口,而難以診斷病情,因為出疹不明顯,患者往往在正確受診出和隔離前感染許多人。另一類傳染要角為曾經接種而具部分免疫者,其病情輕微,症狀少,而繼續平常活動,因此,傳染了許多人。
對整個亞洲,天花(也稱重型天花)病情一樣地嚴重,未接種者死亡率約三成。在大部分的非洲,死於天花的比例較小。在衣索比亞、南非、巴西,較輕微的天花(稱為輕型天花、類天花)橫行,死亡率只有百分之一 —二。二十世紀初期,一些國家同時流行重型與輕型天花兩者;但在根除計畫時,並無國家同時流行兩者。
天花病毒 天花疾病的禍首為天花病毒,是正痘病毒群的一員,也是所有病毒中最大者之一。它包含磚型外殼,內藏長鍊 DNA攜帶複製自身的遺傳指令。它缺乏移動的工具,繁衍方式來自入侵人體細胞,然後接收其代謝與複製的機制。
天花病毒的來源和其如何開始仍未可知,我們認為可能來自正痘病毒群某一相關病毒的突變,這些病毒影響了許多動物,而在鼠類中尤其盛行。似乎感染人類的品種在散播過程中,逐漸失去感染其它動物的能力。今天,人類是天花病毒所能感染的唯一動物,人傳人一直繼續散佈。
正痘病毒群中只有三種其它病毒能感染人類,分別為猴痘、牛痘及 痘苗。(水痘為完全不相關的病毒)在臨床上, 猴痘看似天花,而在中非,有些零星猴痘個案,有時會有小規模的傳染,此病毒從人傳染到人的能力差,因而小規模的短暫傳染就銷聲匿跡了,此病毒在赤道雨林小鼠間傳染而得以留存;「猴痘」這個名詞是誤導的,因為猴子只是有時才受感染。我們一直密切注意,萬一猴痘有所改變,就像天花能在人類之間快速傳染,則我們會儘快偵測到,並且接種疫苗阻止其傳播。
第二種正痘病毒為牛痘,在牛的乳房上產生皮膚病變,會讓擠牛奶的人皮膚上產生膿?;就因為 擠奶女工手上的一個 膿?,導致英國醫師金納在 1796年論證「從牛痘感染康復者就不會感染天花」。接著,我們知道此病毒的主要感染鍊為經由小鼠維繫。牛被小鼠感染,但很少會傳染給別的牛。
第三種正痘病毒為痘苗,這是金納對牛痘病毒物質的稱呼,也是他實驗接種所用的,這個字來自拉丁文「牛」。痘苗病毒提供的免疫防護了所有正痘病毒的感染。